APP下载

阑尾黏液性囊腺癌2例误诊分析

2014-03-10卉李忠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性囊团块附件

陈 卉李 忠田 波

阑尾黏液性囊腺癌2例误诊分析

陈 卉1李 忠2田 波3

1 病例简介

病例1:女,35岁。因右侧输卵管卵巢肿块,门诊行抗感染治疗,1个月余复查超声示肿块体积无明显改变,盆腔中等量积液。体格检查:右附件触及约5.0 cm×3.0 cm肿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3.59×109/L,肿瘤标志物CEA 5.6 ng/ml,CA125 35.32 IU/ml,CA19-9 10.30 U/ml。腹部高频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见一大小约4.8 cm×3.0 cm以液性为主的混合回声团块,呈烧瓶形,边缘清晰,壁厚薄不一,内部回声不均匀,见淤泥状回声和分隔,混合回声团块后壁回声增强。阴道超声检查示右侧卵巢旁见椭圆形混合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团块边界清,有包膜,混合回声区与右侧卵巢不相连。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团块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周边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70~0.83。子宫卵巢周围见游离无回声区,较深处约3.4 cm,包绕子宫,内见粗细不均的分隔,呈胶冻样。超声诊断:腹腔囊实质性团块,恶性待排,考虑阑尾或右附件来源可能,盆腔中等量积液,呈胶冻样。后穹窿穿刺抽出白色胶冻样液体。于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和阑尾切除,术中所见:盆腔内黏液样液体约200 ml,阑尾处见一约4.0 cm×4.0 cm×3.0 cm肿块,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病理诊断:阑尾高分化黏液性囊腺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化疗。

病例2:女,71岁。因腹胀半个月、右下腹包块就诊。体格检查:右下腹可触及大小约11 cm×10 cm肿块,活动度尚可,无压痛。肿瘤标志物CEA 12.19 ng/ml,CA125 21.31 IU/ml,CA19-9 12.3 U/ml。腹部高频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见一大小约7.5 cm×4.5 cm以液性为主的混合回声团块,呈囊袋状,边缘清晰,壁厚薄不一,各层分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见淤泥状回声和分隔,混合回声团块后壁回声增强(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囊壁上见点状血流信号。子宫周围见大片游离无回声区,深度约6.2 cm,回声不均匀。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萎缩,右侧附件见大小约2.3 cm×2.2 cm无回声区,与混合回声区不相连。子宫周围见大片游离无回声区,内见粗细不一的分隔,呈蜂窝状(图1B),探头轻触阴道后穹窿,游离无回声区呈胶冻样缓慢移动。超声诊断:右下腹囊实性肿块,考虑阑尾来源,子宫萎缩,右附件小囊肿。CT示右下腹囊性肿块,考虑阑尾来源,盆腹腔积液。于全麻下行回盲部加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所见:右下腹见阑尾黏液囊肿10 cm×6 cm×5 cm,囊肿已破裂,下腹部见大量黄绿色黏液。切断结肠后行断端吻合术,温热蒸馏水和盐水反复冲洗腹腔,腹腔内留置5-FU。病理诊断:阑尾低度恶性黏液性囊腺癌,侵及阑尾全层,累及回盲部肠管浆膜层(图1C、D);小肠上、下切缘未见癌累及;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术后拒绝化疗,随访至2013-05未复发。

图1 二维超声示混合回声区有包膜,壁厚薄不一,内部回声不均,见淤泥状回声和分隔,后壁回声增强(箭),周边见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内见分隔光带(箭头,A);阴道超声示盆腔内大片游离无回声区,内见粗细不一的分隔,呈蜂窝状(箭,B);病理镜下见腺上皮呈绒毛状、锯齿状结构,肿瘤细胞柱状,核小而规则,轻-中度异型增生,细胞内可见多量黏液空泡,阑尾腔内见黏液聚集(HE, ×100, C);浆膜层见黏液湖形成(箭,HE, ×40, D)

2 讨论

阑尾黏液性囊腺癌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发病率为0.08%~0.20%[1],术前诊断困难,病因不明,发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右下腹部不适或隐痛,似慢性阑尾炎症状,直至出现右下腹明显疼痛或近腹股沟区触及包块才就诊。由于肿瘤压迫使阑尾根部狭窄闭塞,导致阑尾腔内分泌物排出受阻、黏液积聚,腔内压力增高,引起右下腹不适胀痛,甚至并发急性阑尾炎。由于肿瘤生长快、呈浸润性生长,常被大网膜包裹,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包块,因此多数患者术前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或阑尾脓肿、卵巢肿瘤等[2]。黏液一旦破裂,囊内黏液及黏膜上皮溢入腹腔,种植于腹腔的上皮细胞均可不断地分泌黏液,引起腹腔脏器广泛粘连,挤压腹腔正常脏器而致腹胀、肠梗阻、进食困难等,因此术前诊断极为重要。一旦确诊均应争取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术,对于腹腔内广泛转移的患者应实施减瘤术,术中行腹腔内化学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本例术前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均为右下腹囊性为主的肿块,边界较清晰,囊壁厚薄不一,用高频探头可以显示肿块与回盲部相连,阑尾的各个分层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见淤泥状回声和分隔,混合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

阑尾黏液性囊腺癌需与右下腹囊性肿物相鉴别:①肠系膜及大网膜囊肿:囊肿出现在肠系膜之间,少数出现在肠系膜上,囊肿内为无回声液性暗区,壁较光滑[4,5]。②回盲部肿瘤:主要指盲肠癌,肠壁增厚,呈实质性低回声,中心为气体强回声。③女性易与卵巢黏液囊腺瘤混淆。卵巢黏液囊腺瘤无回声区体积较大,常>10 cm,内见分隔光带,呈多房结构,囊壁上可见乳头状突起。④右附件巧克力囊肿:囊肿壁厚,囊腔见致密点状回声,但患者有痛经史。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组2例患者均为已婚女性,要仔细扫查子宫附件,从右侧宫角开始扫查输卵管、卵巢,排除包块不是来源于右附件。另一方面盆腔积液更能看清内部回声,本例超声表现游离无回声区内见粗细不均的分隔,呈蜂窝样、较黏稠样,探头轻触阴道后穹窿,游离无回声区呈胶冻样缓慢移动具有特征性,较符合黏液性肿瘤的特征。结核性腹腔积液以中等量以上居多,内常见细小的点状低回声漂浮,部分患者也可探及腹水内出现条状或网格状光带,但病史较特殊。⑤肝硬化性、心肾疾病所致腹腔积液以及癌性腹腔积液相:肝硬化性、心肾疾病所致腹腔积液为漏出液,透声性好,腹水内无纤维光带,肠管漂浮其中,形态、蠕动良好;癌性腹腔积液透声也较差,但癌性腹腔积液增长迅速,腹腔积液常为大量,不易吸收,找到原发病灶来鉴别诊断。高频超声可以直接观察阑尾的形态,清楚地显示肿块内部的回声及囊壁等情况。阴道超声可以显示肿块周围的情况,排除附件肿块,因此两者联合对阑尾黏液性囊腺癌的术前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利于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抗肿瘤综合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 黄世华, 李文静, 王武春. 阑尾原发性黏液腺癌2例误诊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11): 173-174.

[2] 左淑英, 黄金彪, 唐平. 原发性阑尾黏液腺癌22例临床荟萃分析. 健康研究, 2009, 29(4): 272-273.

[3] 陈云, 汪伟. 阑尾黏液性囊腺癌误诊术后转移一例. 实用医技杂志, 2011, 18(11): 1230-1231.

[4] 金有靓.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探析. 大家健康药学与临床, 2013, 6(7): 117.

[5] 金玉莲, 李葆青, 籍晓桃, 等.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1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7(1): 78-79.

阑尾肿瘤;囊腺癌;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误诊;病例报告

2014-04-25 【修回日期】2014-08-10

(本文编辑 张春辉)

R735.3+6;R730.4

1.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常州 213003;2.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江苏常州213003;3.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江苏常州 213003

陈 卉 E-mail: chenhui9138@163.com

10.3969/j.issn.1005-5185.2014.09.013

猜你喜欢

性囊团块附件
大型外浮顶储罐安全附件常见问题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生物质炭复合团块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
红外暗云中分子气体团块的性质研究∗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磁共振成像纹理特征分析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分析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日本的“团块世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