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4-03-09杨立平徐亚琨湖南省肿瘤医院长沙410013

中国药房 2014年28期
关键词:苦参外周血复方

杨立平,徐亚琨(湖南省肿瘤医院,长沙 410013)

胃癌为一种病因不明、多因素进行性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胃癌的治疗仍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常用的化疗药物有5-氟尿嘧啶、顺铂、丝裂霉素和阿霉素,其中丝裂霉素和阿霉素同属抗肿瘤抗菌药物,常常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抗肿瘤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可缓解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3-5]。为此,在本研究中笔者观察了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8例胃癌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4]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经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2)年龄35~75 岁;(3)近1月未接受同类中药治疗,而且治疗前无化疗禁忌证;(4)肝肾功能、血液学、心电图无明显异常;(5)功能状态评分(KPS)≥60分;(6)预计生存时间>3 个月。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内科疾病及感染者;(2)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3)胃癌为其他肿瘤转移病灶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29 例,女性10 例;年龄54~72 岁,平均(62.7±4.3)岁;胃癌组织学类型和肿瘤转移位置:腺癌15 例,鳞癌8例,腺鳞癌3例,脑转移2例,骨转移6例,淋巴结转移5例。对照组男性22 例,女性17 例;年龄56~73 岁,平均(64.5±5.7)岁;胃癌组织学类型和肿瘤转移位置:腺癌14例,鳞癌8例,腺鳞癌4 例,脑转移2 例,骨转移6 例,淋巴结转移5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胃癌组织学类型和肿瘤转移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滴注,第1、2、5、6周d1用药1次;阿霉素30 mg/m2静脉滴注,第1、5周d3用药1次;丝裂霉素10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4 ml,肌肉注射,bid,或12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 中,静脉滴注,qd。6 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化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止吐。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象变化情况及化疗结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象比较

化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显著低于同组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象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blood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象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blood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与同组化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化疗后比较:#P<0.05vs.before treatment:*P<0.05;vs.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

2.2 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Tab 2 Comparison of ADR between 2 groups after chemotherapy(case)

3 讨论

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位于消化道肿瘤首位。临床上以手术配合化疗治疗为主,以缓解肿瘤的进展[5-6]。常选用多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化疗效果,如丝裂霉素、阿霉素[7]。丝裂霉素主要抑制DNA 复制,阿霉素主要抑制RNA 复制,两者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但不良反应较多,为此有效地缓解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8]。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由苦参、白土苓两味中药加上辅助的氢氧化钠、醋酸及聚山梨酯等组成[9],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癌痛及抗癌的功效,主要在肝脏及小肠中代谢,由尿液及粪便排出。主要用于轻中度癌痛,也可作为重度癌痛患者的辅助用药,尤其适用于一般状况较差、晚期或终末期患者的癌痛[10]。有临床研究显示,苦参碱能抑制肿瘤细胞聚集,改善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状态,缓解患者外周血象,白土苓可有效改善恶心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症状[11-12]。

本研究结果表明,化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显著低于同组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抑制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 和CXCR4 的表达,缓解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不仅可较好地缓解和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还可抑制患者胃癌SGC-7901 细胞生长及胃癌细胞因子VEGF的分泌,且随着药物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综上所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有效缓解胃癌患者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改善外周血象。由于本研究纳入观察的样本量较小,此结论还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1]冯作明,戴晓雁,丁晓霞.抗肿瘤抗生素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治疗对策[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36(7):S2.

[2]黄萍,王铁柱,葛文超.常用抗肿瘤药物致呕吐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5):306.

[3]杨洁文,蒋沈君,陈婧.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胃癌术后化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3):251.

[4]韦华军.肺癌化疗后病人恶心与呕吐相关因素Logistic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31):105.

[5]Aapro M,Fabi A,Nolè F,et al.Double-blind,randomised,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palonosetron plus dexamethasone for 1 day with or without dexamethasone on days 2 and 3 in the prevention of nausea and vomiting induced by moderate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J].Ann Oncol,2010,21(5):1 083.

[6]李奇.化疗时用药所致呕吐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200.

[7]Schwartzberg LS.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linician and patient perspectives[J].J Support Oneol,2007,5(2 Suppl 1):5.

[8]刘玉芹,刘玉贤.恶性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 607.

[9]Waters JS,Norman A,Cunningham D,et al.Long-term survival after epirubicin,cisplatin and fluorouracil for gastric cancer:results of a randomized trial[J].Br J Can-cer,1999,80(1/2):269.

[10]周林,艾中立,刘志苏,等.复方苦参水溶液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影响[J].癌症,2000,17(4):45.

[11]甘戈,孙骏.1 956 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9,6(4):231.

[12]刘敏,温成泉,李德爱,等.肺癌化疗后病人恶心与呕吐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11,26(3):209.

猜你喜欢

苦参外周血复方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大剂苦参治不寐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复方肝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CC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