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永:顺风车过往的那些事

2014-03-08张晓恬

中华环境 2014年6期
关键词:陈默回龙观顺风

张晓恬

王永:顺风车过往的那些事

张晓恬

从1998年至今,王永的顺风车在北京已开了16年。从居住了10年的回龙观到现在的新家世纪城,每天的上下班时间他都会开车到临近的公交站,免费搭载顺路乘客。一路走来,在收获诸多赞誉的同时也遭遇了质疑和冷漠。但这个“北漂”男人始终未曾放弃。

时间:1999年 车型:红旗7220E顺风车刚刚起步

1998年的回龙观还很荒凉,进城的公交也就那么几趟,作为回龙观的第一批业主,王永的事业刚刚起步,那时候他的第一辆车是当时很赶“潮流”的国产红旗。一开始,他在小区门口问人家去哪,招来一片白眼。后来一琢磨将词改成了“我要去马甸、双安一带,谁需要免费搭一段?”他的“免费生意”才有了好转。

谈到开顺风车的初衷,王永说:“在我的湖南老家,村里人进城都可以免费搭顺风车。我们上学时都是骑自行车,如果谁车后座没有人,说明这个人没有混好,没有人搭他的车。”让王永决定将顺风车坚持至今的是一位在雨中偶遇的老太太。“1998年,我刚买车没多长时间,晚上10点多回去时,突然下起暴雨。一位老人在冒着雨走,前面的车开得特别快,溅了老太太一身泥水。我就把车停下要送她回去。她当时用一种温和的目光看着我,那种感觉让我温暖又难受。这么简单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他们来讲却是雪中送炭。”事隔多年,王永仍很是感慨。

时间:2003年 车型:本田雅阁顺风车步入正轨

时间到了2003年,王永买了第二辆车,本田雅阁。载客地点从小区门口改到了八达岭高速进京方向的回龙观桥下。一开始王永向排队等公交车的人群吆喝他的顺风车,并没有收到响应。“一边是舒适的空车,一边是人头攒动的排队长龙,可为什么大家就是无动于衷,甚至连个拒绝也不给我。”面对一脸冷漠的人群,王永心底止不住的泛酸。

厚着脸皮一路招呼,也会有几个“胆大”的选择上车,但有一次,王永在招呼一个女孩的时候,可能表现的有点“太热情”,被女孩的男友当成色狼泼了一脸豆浆,“可能因为我长的不像好人。”谈到这事,王永摸着他的标志性光头笑着自嘲。

慢慢的熟悉的人多了,王永的顺风车也迎来春天。“只要我把车停在344路公交站点,基本上不用喊,就会有人上车。” 王永介绍说,搭车的人大部分都是上班族,大家会互相聊天,还会抢着付高速费。

当然,顺风车有时也会遇到不顺的事。有一次,王永碰到一个看上去略显奇怪的小伙子。上车后,他打量着王永,说话也很冲,“你这车收钱吗?”“为什么要搭我?”“你这车哪来的?”虽然觉得奇怪,王永还是一一答道:“我不收钱;搭人既想互相帮助,又节能减排;车是我这个农家子弟辛苦工作挣来的。”这个小伙子在马甸下车时说了一句“哥们小心点,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的。”王永这才发现他腰间别了一把刀,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经历了这件事,尽管顺风车后来越做越大,王永始终把车主与乘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签协议、送保险、实名注册。虽然顺风车并不能做到万无一失,但始终在尽力完善。

惊鸿回家·2014春节回家顺风车启动仪式现场

王永与乘客

气候大会演讲

顺风车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玩耍

顺风车地方站代表参加6月6日”第三届顺风车日“活动

时间:2005年 车型:奔驰S350“光头大奔哥”小有名气

到2004年初,王永的车换成了奔驰。这时的回龙观已经发展为成熟社区,王永依旧每天张罗顺风车。因为多年的坚持,王永已经成了回龙观344公交站牌下很多等车乘客心中的“光头大奔哥”。连公交协管员也把他当成了“自己人”,看到他的车开过来还帮他吆喝 :“有到马甸、双安的吗?免费搭车啊”。

王永的顺风车也感染着其他人。一次上班的路上,一个20多岁开着车的小伙子在路上叫住了王永。小伙子对王永说,他去年搭过一次王永的顺风车,对顺风车的理念很认同,现在买了车,他也开始免费搭载乘客。

三人一辆车,代付高速费

2011年9月份,王永从住了10年的回龙观搬到世纪城,但他与回龙观的缘分并没有随着搬迁而终止。去年6月份,他重新把顺风车开回了回龙观。2013年6月17日,为期三个月的“三人一辆车,代付高速费”试点活动在回龙观正式启动。

在早高峰7:00—9:00,对于载满三人且贴有顺风车车贴的私家车,均由顺风车代为支付高速通行费。此次活动不仅是向大家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号召大家合乘互助共同解决拥堵难题,同时还旨在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消除冷漠和猜疑。活动共吸引3000多名车主参与,10000多乘客受益。王永说此次“三人一辆车,代付高速费”试点活动有望成为民间组织通过试点来探索和推动政府出台公共政策的先例。如果政府能参照《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对满载的顺风车实行“减免高速通行费,优先使用公交车道,不受尾号限行以至减免顺风车的车船税、停车费”等优惠政策,使道路交通做到“有疏有堵,有奖有罚”,必将吸引更多的车主自觉持续地参与到顺风车的行列。

公益顺风车,走进世纪城

在世纪城小区住了将近三年时间,了解到小区里上下班的私家车大多只有车主一个人,而且目的地又多为人民大学、中关村、五道口、上地等几个方向时,王永又打起了“顺风车”的主意。2013年10月27日,顺风车在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广场举办了“公益顺风车,走进世纪城”活动启动仪式,标志着顺风车首次走进居民社区,带给居民绿色环保的全新出行方式。

为方便小区业主参与活动,顺风车特意开发了短信及微信报名参与平台,并在世纪城小区的12个园区出入口主干道旁设立“顺风车车站”。

从顺风车高速试点的回龙观区域转到世纪城单体社区,从大方向的面到细小的点,顺风车不断将工作细化,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参与,最终将顺风车“开进”每个人的常态生活中。

身边空座,他人回家的希望

2012年春节前夕,王永又搞了个“大动作”。王永看到,春运短短40天,数十亿人的大迁徙不知让多少人陷入“一票千金”、“有家难回”的窘境。那年春节,他第一次联合赵普、郎永淳、陈伟鸿、邓飞通过微博发起首届“春节回家顺风车”公益活动,想让顺风车成为继铁路、民航、客运之外第四种出行新方式,帮助更多人春节返家,缓解春运压力。2012年春节回家顺风车帮助1000余名乘客顺利回家和返程。

从那年开始,“春节回家顺风车”成为顺风车项目的一个重要活动,也使顺风车从一个人的公益走向一个社会的公益。

2013年春节,顺风车利用手机短信、APP客户端、网站、微博等四大互动平台,搭建了一个民间春运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并首次实现系统间信息共享。此次活动共吸引20万人参与其中,帮助近10000人回家团圆和返程,并且这一年春节,除了王永、赵普、郎永淳、陈伟鸿、邓飞这五个老搭档,还 “收编”了崔永元,顺风车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2014年1月16日,在春运拉开序幕的第一天,由顺风车公益基金和鸿基金联合发起的“惊鸿回家·2014春节回家顺风车”志愿服务行动在京启动。最大的亮点是鸿基金专门为活动捐赠了128万元善款,作为“惊鸿回家”计划的组织经费、高速费补贴以及留守儿童父母火车票补贴。参与活动并顺利搭载成功的爱心车主将获得最高200元的高速费补贴,其中40万元则为买到火车票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路费补贴。

而对于无法返乡的留守儿童父母,顺风车则与鸿基金联合启动“让爱团聚——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招募贵州地区11名留守儿童搭乘由南航传媒免费赠送的航班进京与父母团聚。11人数量虽少,但王永希望能通过活动为社会提供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新方式”:一边是务工父母回家有困难,一边是小城市飞大城市航班有空座,何不充分挖掘剩余资源,利用“逆差航班”将孩子接到父母身边,圆孩子们一个简单又让人心酸的新年愿望。

2014春节回家顺风车从1月16日开始至2月24日结束,共有68135名用户报名参加,最终帮助25755名乘客搭乘顺风车回家过年和返程工作。

“让你身边的空座,成为他人回家的希望”是顺风车多年来一直提倡并践行的理念,春节回家顺风车,不仅是一次拼车互助行为,更是一次构建社会信任、消除冷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暖心”工程。

多年努力,顺风车终被合法化

顺风车之所以得不到民众的响应,很大一个原因是怕被认定为黑车,没有制度的保障,很多想开顺风车的人望而却步。搭顺风车看似简单,但必须考虑如何把需求和供给有效结合起来,如何区别顺风车和非法营运问题,避免黑车钻顺风车的漏洞。为此王永连续六年在全国“两会”上委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顺风车(拼车)合法化的议案和提案。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1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指导意见》,顺风车(拼车)在京终于获得“合法身份”。

作为《意见》的起草者之一,王永不禁对此感概万千:“北京从之前的‘禁止合乘’,到2010年治堵方案的‘规范合乘’,再到现在的‘鼓励合乘’,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政策上的突破。我希望全国在北京的示范作用下都能出台类似政策,未来通过顺风车的努力让拼车出行渗透到老百姓的思维观念中去,让人们知道顺风车,了解顺风车,认可顺风车,最终加入顺风车。”

除了提案拼车合法化,建议将每年的6月6日设定为“顺风车日”,也是王永推动顺风车常态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举措 。今年6月6日,第三届顺风车日在京启动,王永和来自全国28个城市的42位顺风车地方站负责人齐聚首都组成“绿色车队”在京展开巡游,向公众宣传顺风车绿色、低碳、环保的公益理念。

历经16年,顺风车从王永1998年开始一个人“单打独斗闯天下”到如今发展成为在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郑州等全国40个城市设立地方站,爱心车主总数达10万人,已颇具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与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才能越开越远。

“顺风车王”背后的贤内助

王永将顺风车开了16年,让顺风车从一个人的“光杆公益”发展到如今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项目,离不开妻子陈默的理解与支持。

对于妻子,王永这样介绍:“大家看到我是一个特别愿意说话的人,所以我找了一个叫‘陈默’的人来做我的妻子,她是我的第一个顺风车的乘客……”

时间回到王永刚来北京,还在驾校学车的那一年。当年学车的驾校因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打车就成了难题。有一次,王永在校门外等车,许久之后终于等来了一辆出租车,王永正要坐车离开,突然看到前面路口有个女生正向远处张望,似乎也在等车,于是,王永让出租车在女生面前停下,他则上前招呼,问对方要不要合乘一辆车,这个女生便是陈默。面对陌生人的邀约,陈默心里有些打鼓,犹豫之中,陈默把王永仔细打量了一番,忽然发现,眼前这个人就是理论课上特别活跃的那个同学。这样一来,陈默觉得放心多了,于是,两人同坐一辆车离开了。因为这次搭车,把两颗原本陌生的心拉在了一起。

就这样,通过“顺风车”这个 “媒人”的撮合,王永和陈默在2000年喜结连理,成了一家人。而结婚之后,开顺风车还是王永每天出行的习惯,妻子一开始并不知情,直到媒体大量报道出来,陈默才知道原来丈夫做着这样一件公益的事情,虽然起初也为他担心,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王永的认同,陈默也开始默默地支持着他。王永和顺风车的工作人员加班讨论活动安排,陈默就贴心地给大家送来宵夜,王永在自己的工作和顺风车上各处跑,陈默就承担起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不仅如此,陈默和孩子都已经成为了王永最热忱的公益志愿者,一家人早已习惯给身边的人介绍推荐顺风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也是让王永觉得特别温暖和感动的地方。

猜你喜欢

陈默回龙观顺风
“大同黄花”搭上公益直播“顺风车”
回龙观(四)
回龙观(三)
回龙观(二)
回龙观(一)
陈默的沉默
爱情顺风车
董志塬
梦不是反的
此间优雅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