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外伤患者生存的影响

2014-03-07赵红燕袁训辉赵海英衣艳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脑外伤达拉自由基

赵红燕 袁训辉 赵海英 衣艳凤

1 山东省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青州 262500;2 临朐县柳山中心卫生院,山东 临朐 262600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外伤患者生存的影响

赵红燕1袁训辉1赵海英1衣艳凤2

1 山东省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青州 262500;2 临朐县柳山中心卫生院,山东 临朐 26260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外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外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外伤患者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患者脑水肿。

依达拉奉;急性脑外伤

目前伴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逐年提升,随之而来的急性脑外伤的发生率也不断攀升,有报道显示美国每年有超出100万人次的脑外伤急诊患者,其中近5万人死亡[1]。因此如何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成为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有研究表明脑外伤后的病理性氧自由基反应时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依达拉奉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能够减轻或者防止继发性的脑损害[2]。我院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外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脑外伤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7.32±5.63)岁,其中脑挫裂伤患者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例,硬膜下血肿患者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7.91±5.52)岁,其中脑挫裂伤患者2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2例,硬膜下血肿患者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需要行急诊手术的立即接受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患者采取止血、脱水、预防性使用抗感染、消化道出血药物、气管插管、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l+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2次/d,连续应用1月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将治疗效果分为,良好:患者神志清,言语和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一般:包括中残和重残,患者神志清,生活可以简单自理,或者需要他人照顾;植物生存:患者处于长期昏迷,呈去皮质或者去脑强直的状态;死亡:患者经治疗后死亡[3]。对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及患者清醒时间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及患者清醒时间情况

详见表2。

3 讨论

颅脑外伤一般是由外界的暴力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头部造成损伤,可根据损伤后的脑组织是否同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与闭合性损伤,临床表现常为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思维感觉运动等功能障碍。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颅脑损伤在脑出血时会释放大量的自由基,而自由基会改变细胞膜通透性,进而开启血压依赖性的钙通道,促进了兴奋性的神经递质释放,当开启受体依赖性的通道会造成细胞外的钙离子发生内流,而激活的细胞膜蛋白酶与磷脂酶则会使花生四烯酸释放增多,自由基所引发的脂类物质的过氧化造成了细胞的成分间交联让神经元丧失功能,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会让脑水肿加重,而且研究表明自由基越多,患者脑水肿的程度就越重,此外对于实施开颅手术的患者会引发氧应激性的反应,自由基释放增多,更加重了脑部损伤程度[4]。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及患者清醒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及患者清醒时间比较[±s]

注:观察组GCS评分、患者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t=8.274 4、7.716 2,▲P=0.000 0、0.000 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G C S评分 清醒时间(d)观察组 4 8 1 2 . 1 7 ± 1 . 4 6▲ 2 1 . 2 3 ± 6 . 3 5▲对照组 4 8 9 . 8 9 ± 1 . 2 3 3 3 . 2 8 ± 8 . 7 6

依达拉奉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药物及抗氧化药物,主要成分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可以清除患者脑缺血周边及缺血再通部位所产生的大量的OH-,清除活性氧分子,并可以抑制脂类物质的过氧化反应,达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迟发性的神经细胞死亡,有效抑制脑水肿及神经细胞的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5]。依达拉奉发生作用的药理机制主要是可以抑制脑损伤后产生的黄嘌呤氧化酶与次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刺激前列环素生成,增强缺血的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有效减少炎症性介质白三烯的产生,因此可以降低羟自由基浓度与脂类物质过氧化物所产生的丙二醛的含量,缩小脑部梗死的体积,达到抑制迟发性神经元的死亡,因此发挥保护脑细胞的效果[6]。动物学试验表明,依达拉奉在大鼠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中可以有效阻止脑水肿与脑梗死的进展,缓解伴随的神经系统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的坏死。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外伤患者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患者脑水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1]张明,徐丽君,邓丽影,等.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2):105.

[2]蔡鸣凡.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疗效评价[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7):49.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

[4]张国平,薛萍,刘箐箐.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17(6):493-494.

[5]刘自欣,王文强,王合现. 依达拉奉注射剂治疗急性颅脑损伤160例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5):50-51.

[6]赖连枪,杨银兰,石小峰,等. 依达拉奉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3):199-200.

R651

B

1674-9308(2014)05-0115-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5.073

猜你喜欢

脑外伤达拉自由基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