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联合药物治疗鼻窦炎鼻息肉50例疗效观察

2014-03-07王怀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王怀普

沐川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500

鼻内镜联合药物治疗鼻窦炎鼻息肉50例疗效观察

王怀普

沐川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500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药物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鼻炎评分。结果观察组痊愈38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2.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鼻炎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联合药物能够提高鼻窦炎鼻内镜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疼痛,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鼻内镜;克拉霉素;丙酸氟替卡松;鼻窦炎鼻息肉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15%左右。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鼻内镜以其组织损伤小、鼻腔生理功能保存良好、复发率低的优点[1],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但鼻内镜手术对鼻腔鼻窦黏膜具有一定的创伤,将引起术后的炎症反应。术后要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期的治疗尤为关键。我院2010年10月采用鼻内镜联合药物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鼻窦炎患者,纳入标准:(1)所有病例均符合CPOS-2008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镜检查:鼻腔有息肉;(4)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和程度;(5)无肝、肾功能受损,未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6)无药物过敏史;(7)术前1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治疗。排除免疫缺陷综合征及原发性纤毛不动症及霉菌性鼻窦炎。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18~52岁,平均(38.4±15.3)岁。病程10个月~25年,平均为(12.5±6.2)年。双侧病变者75例、单侧病变者25例。临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不同程度的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将该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平卧位,1%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棉片局部麻醉术侧鼻腔,以messerklinger术式,在鼻内镜下以筛窦钳摘除鼻腔息肉,切除钩突,视CT片显示的鼻窦情况依次开放筛窦、上颌窦、额窦或蝶窦,去除病变组织,术中坚持功能性鼻窦手术原则,尽量保留和避免损伤正常及可逆的黏膜。术后用无菌油纱条填塞鼻腔。术后48~72 h抽出填塞物。(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药物治疗,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0.25g,1次/d,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2次/d,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2]:①痊愈: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无水肿、囊泡生长,分泌物及嗅觉有十分显著的改善,术腔黏膜上皮化,3个月后无复发;②好转: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仅在侧卧的情况下有轻微的鼻塞现象,术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③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2)鼻炎评分[3]:对患者鼻炎的症状、体征进行积分评分,共包括流涕、喷嚏、鼻痒、鼻塞、鼻甲肿胀五个方面,按照严重程度评分,计分为3分、2分、1分、0分,满分为0~15分。(3)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鼻腔粘连,出血。(4)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s)、频数表示,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痊愈38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2.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鼻炎评分及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鼻炎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鼻炎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鼻炎评分及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属于是鼻窦黏膜或鼻窦局部骨质炎症反应性疾病,患者常因鼻塞、头痛、流脓性鼻涕、嗅觉障碍就诊。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因较为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鼻内镜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切除鼻窦新生物,恢复正常解剖学结构,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从而为恢复鼻腔鼻窦的黏膜形态和功能提供有利环境。但鼻内镜手术并不能解决手术之外的许多问题,甚至不断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为预防术后并发症,部分患者提出术后联合用药。

2008年在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把大环内酯类抗菌素作为慢性鼻-鼻窦炎的推荐抗菌药。克拉霉素是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红霉素的衍生物,可抑制生物膜对细菌的保护效应,还具有免疫调节效应[4]。鼻内镜术后应用克拉霉素可减少术腔肿胀及囊泡形成,减轻术腔感染,减少粘膜息肉样变,促进术腔上皮化,加速鼻内镜术后恢复[3]。糖皮质激素也是鼻窦炎联合鼻息肉的A类推荐首选药物。丙酸氟替卡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鼻内镜术后首选的局部用药,有效抑制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炎性因子产生,具有血管收缩和减轻充血程度的作用[5],还能有效抑制术腔内囊泡、息肉再生,维持窦口引流通畅[6]。结果显示,术后联合用药组的疗效高,而且鼻炎评分改善好、疼痛评分低于,并发症少(P<0.05)。综上所述,鼻内镜联合药物能够提高鼻窦炎鼻内镜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疼痛,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刘雅莉.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56-157.

[2]陈晓燕,王琪,郭喜华,等.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观察[J]. 中国科技信息,2012 (23):109.

[3]郭丽君. 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与甲硝唑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观察与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23):1098-1099.

[4]陈代波,邹美玲,何蓉. 鼻内镜术后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的疗效观察[J]. 四川医学,2011,32(12):1984-1985.

[5]邓碧凡.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阿奇霉素对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术后疗效分析[J]. 重庆医学,2013,42(34):4135-4136.

[6]李宇. 丙酸氟替卡松防止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价值分析[J]. 海峡药学,2010,22(9):125.

R765.25

B

1674-9308(2014)05-005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5.034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4例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