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分娩对母婴的影响研究

2014-03-07杨开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母婴产程

杨开琼

巫山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重庆 404700

无痛分娩对母婴的影响研究

杨开琼

巫山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重庆 404700

目的研究分析无痛分娩对于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分娩初产妇160例。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为无痛分娩,对照组产妇为常规分娩,每组各80例。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在活跃期时间、第二次产程、Apgar评分以及产后出血等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疼痛评分以及中转剖宫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Apgar评分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对于母婴的影响比较小,手术的安全性、操作性都比较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

无痛分娩;母婴影响;剖宫产率

近年来产科手术以及麻醉技术不断进步,产妇对于剖宫产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剖宫产对于减少产妇在围分娩期的疼痛作用显得比较重要[1]。此外剖宫产率也在逐年上升,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所设定的警戒线。自然分娩对一般产妇不会产生伤害,安全性比较高,但是在分娩时出现的强烈疼痛很多孕妇不能承受,尤其是年轻孕妇甚至产生了恐惧的心理,所以无痛分娩得以迅速运用以及推广[2-3]。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分娩初产妇160例,对比观察无痛分娩与常规分娩的母婴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分娩初产妇160例。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为无痛分娩,对照组产妇为常规分娩,每组各80例。观察组中,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为(27.6±3.5)岁。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为(26.9±3.8)岁。两组产妇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情况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均无基础疾病。

1.2 方法

采用硬膜外阻滞,在产妇宫口张开至3 cm时进行镇痛。麻醉医师在产妇的L2-3或L3-4处穿刺,导管向头部或尾部方向置入大约4 cm,推入试用量2%的利多卡因5 ml,调节体位,待麻醉平面出来,接着用配制好浓度为1%盐酸罗哌卡因+0.5μg舒芬太尼或0.2 mg芬太尼10 ml缓慢注入到硬膜外腔,后接上PCEA泵[4](3~4 ml/min)持续镇痛,据患者疼痛强度予以调整。直至宫口开全后停药。在胎儿分娩出之后可以再次给药用于侧切道口缝合镇痛。持续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以及胎儿心率变化等[5]。

1.3 观察指标

临床统计孕妇产程活跃时间、第二产程、疼痛评分,对新生儿行出生1min的Apgar评分,统计孕妇使用催产素例数、产后出血量及中转剖宫产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疼痛评分(P<0.00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中转剖宫产1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9.323 7);观察组产妇应用催产素41例,对照组产妇应用38例,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χ2=0.225 0)。两组产妇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母婴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产妇母婴情况对比(±s)

组别 产程活跃时间(min) 第二产程(min) 新生儿1min Apgar 评分(分) 产后出血(ml) 疼痛评分对照组(n=80) 191.5±73.5 56.5±28.6 8.7±1.1 189.2±37.7 5.8±2.5观察组(n=80) 186.9±77.2 51.4±25.6 9.1±1.2 201.7±34.5 3.2±1.2 t 0.322 9 0.994 3 1.838 8 1.830 4 7.016 2 P >0.05 >0.05 >0.05 >0.05 <0.001

3 讨论

产妇分娩的疼痛主要是因为子宫不断收缩、宫颈及下段的扩张,还有新生儿对于产妇盆底组织的压迫,在产妇盆底组织撕裂时更为疼痛,主要疼痛的部位为阴道直肠会阴,这些疼痛是很多妇女不能忍受的[6]。如今产妇大多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女,所以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采用剖宫产。剖宫产的指征主要包括胎儿以及产道原因导致的难产、妊娠合并妊高症或者其他疾病、胎儿宫内窘迫、胎方位不利于分娩以及社会因素[7]。然后剖宫产也有其一定的风险性,主要可能出现的风险有麻醉意外、大出血、感染以及损伤等。同时子宫所带来的创伤会引发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可能发生子宫切口妊娠危险,如果在以后再次进行子宫妇产科手术,就会增加产妇的风险[8]。为了保证母婴的安全,合理有效的解决疼痛与安全的关系,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无痛分娩的方法对产妇进行分娩,在研究中使用了罗哌卡因,选用它是因为其对于心脏的毒性比较小,并且具有拟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的作用,能够防止胎儿在娩出后羊水大量流出从而引发低血压甚至出现休克的现象[9-10]。在本次研究中采用0.15%罗哌卡因+5 μg舒芬太尼或20 μg芬太尼,产妇镇痛的效果比较明显,观察组产妇疼痛评分为(3.2±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2.5)分,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见采用无痛分娩能够有效解决产妇害怕疼痛的情况,还能够有效避免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总之,无痛分娩技术对于母婴的影响比较小,手术的安全性、操作性都比较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

[1]代兰珍. 无痛分娩与剖宫产的临床探讨[J]. 求医问药,2011,9(3): 55-56.

[2]薛瑞萍,温来友,吴震,等. 碳酸利多卡因在无痛分娩失败改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2): 1779,1781.

[3]邹蕙兰. 无痛分娩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 34-35.

[4]刘荣欣,曲首辉,鲍志敏. 导乐联合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对初产妇和新生儿影响的相关分析[J]. 医学信息,2014(5): 53.

[5]刘煌. 无痛分娩中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应用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5): 653-655.

[6]张华.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4(8): 958-959.

[7]李杰英. 连续硬外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效果观察和产程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2013,(20): 321-322.

[8]符腊梅. 硬膜外无痛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的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 332-333.

[9]罗小飞,吴琼,肖媛,等. 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 236-237.

[10]肖文鑫,张群兑,曾仕伦. 复合麻醉无痛分娩应用于潜伏期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3(35): 27-28.

R714.3

B

1674-9308(2014)05-003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5.022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母婴产程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