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创新 转型发展 加速推进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加速新能源战略发展纪实

2014-03-07朱定华通讯员

现代企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天行健重卡新能源

□ 本刊记者 朱定华 通讯员 刘 鸿

自主创新 转型发展 加速推进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加速新能源战略发展纪实

□ 本刊记者 朱定华 通讯员 刘 鸿

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制造型企业——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入选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发起和组织开展的2013中国“汽车工业30强企业”,排名第12位。2014年上半年,陕汽已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13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长速度居行业第一。

近年来,陕汽控股积极推动以服务型制造战略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改变过去粗放的、以制造为主的经营模式,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取得了发展的新突破。2014年,陕汽不断谋变,在深化自主创新的同时加速战略落地。8月5日上午,陕汽控股董事长方红卫在汽车工程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就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思维等与研发团队进行深入探讨;9月5日,在陕汽召开的陕西省国资委系统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会上方红卫董事长指出,管理和经营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源头活水,为推动创新战略在企业的落实夯实了基础。在强化自主创新方面,陕汽控股正积极在商用汽车行业寻找新定位,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释放出强大的创造活力,必将结出丰硕成果。

贴心服务的“天行健”车联网

在客户使用车辆的过程中,陕汽充分发挥“主动预防与快速响应并重的贴心服务体系”优势,利用多种移动增值服务和互动服务为用户提供运营过程中的贴身保姆式关爱。通过“天行健”车联网服务系统,及时、有效地处理车辆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维护、保养、修理、智能配货、油耗管理、路况信息反馈等事宜;借助呼叫中心、服务专家、健康热线等业务管理平台,服务能力完成转型,用户服务更加快捷便利;凭借服务站、配送中心、配件直营店和配件经销商四位一体的服务配件网络,让客户一站式的享受最优的售后服务。“天行健”是2011年陕汽在重卡行业首家发布的车联网服务系统,该系统由车载智能终端、管理网站、呼叫中心三大子系统组成,集成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等领先科技,为用户提供车队精细管理、行驶记录、GPS定位等10大类168种移动增值服务和互动服务。运行三年来,入网车辆超过3.5万台,赢得了客户青睐。在陕汽,这只是企业从“产品中心型”升级为“客户中心型”谋变的一步棋。

陕汽的目标是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今年6月8日,湖北欧阳华俊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马经理长吁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在了肚子里。得益于陕汽“天行健”系统的定位追踪服务,襄阳车主李师傅价值几十万的被盗车辆经警方跨省追踪被成功追回。“多亏了陕汽天行健,不然可是几十万的损失呀,以后一定向用户大力推广天行健产品。”李师傅在感谢陕汽“天行健”系统时无不感叹。而内蒙古华准集团旗下的华准开元物流公司最近则是喜事连连。根据该公司实际情况,陕汽天行健对其现有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改进,项目上线后,华准领导不无惊喜地发现,信息化系统给公司带来了巨变,解决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为公司整体节约了不少成本,突显了物流管理的创新性和科技性,目前,当地已将华准公司列为物流重点扶持企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并将该公司作为地方物流运输信息化管理示范点来向其他企业推广。

自主创新 转型发展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市场形势瞬息万变,重卡企业群雄逐鹿,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背景下,陕汽依然能保持自身的竞争力,纵观发展之路,以自主创新谋求转型发展十分关键。2009年下半年,陕汽正式将“服务型制造”确立为发展战略,开始探索新时期转型升级的路子。“我们确立的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就是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引领企业顺利度过转型期。就其本质而言,转型就是让我们的企业从产品中心型转变成客户中心型;转型就是让制造能力在更大的平台上释放价值;转型就是让我们狭小的业务空间扩大为为客户全面提供服务的大平台……”陕汽控股董事长方红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制造板块布局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陕汽积极打造后市场业务板块,使其成为集团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实现了企业的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当前,陕汽后市场服务平台已建立,融资租赁、保险经纪、四方物流、车联网等新兴业务正在全面推进。

2014年,陕汽进一步加大业务拓展力度,研究并孵化包括经营性租赁、二手车、卡车俱乐部等整体解决方案在内的新的增值服务产品。同时,将服务产品全面融入营销体系,建立服务业与传统业务的协同发展机制。完成整车物流、供应商物流、配件物流业务的整合,在售后服务领域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不久前,陕汽与陕煤集团、榆林能源集团三方共同出资成立陕西广通绿色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启动陕西省煤炭绿色运输通道,承担陕西省北煤南运的重要任务。在这一全新的物流模式中,陕汽不仅仅是LNG车辆的提供商,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在车辆、物流、配件、金融等方面的优势,提供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打造全新的低成本煤炭物流平台,构建绿色无污染、集约化、智能化的物流通道,为推动陕西乃至西部绿色物流运输及产业协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然而,方红卫并不满足于此,如何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基业常兴是他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他认为首先要做到使产品满足于市场与客户的需求,而这取决于研发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陕汽以市场需求和标准法规提升为牵引,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陕汽已构建起了以自身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专业设计公司、供应商、产业技术联盟、海外研发机构、政府等多方协同的生态化研发体系。“从单一产品到整体产业链创新,陕汽已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产品与技术战略、应用型技术研究、产品平台建设与应用工程’四维科技创新体制。”方红卫董事长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说。

经了解,在服务型制造战略的推动下,陕汽转变研发理念,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并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及客户运营全过程。如今,陕汽拥有5个整车研发中心,10余个专用车及零部件研究机构。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这些高端平台,陕汽自主研发突破了整车轻量化、高效节油等行业壁垒,逐步担当起引领行业标准的责任。近几年,所承担科技项目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获国家授权专利485项,主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7项。

技术占领先机 成熟稳健运营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以及环境问题已越来越突出。无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生态保护,都要求更多地采用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重型卡车上大力推广清洁能源,降低石油消耗,减少排放污染,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上世纪90年代,陕汽开始了新能源领域的探索,经过多年发展,新能源产业由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陕汽先后荣获“全球绿色财富(中国)影响力100强”、“中国绿色新能源重卡自主创新领先品牌”、“中国绿色新能源重卡公众满意最佳典范品牌”。

早在1999年,陕汽就联合国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开始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CNG、LNG试验与研究,开发出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城市环保客车、CNG重型牵引车、LNG重型载货车等多项技术。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倡导者和领导者,陕汽是国内首家承担国家863计划关于重型LNG商用车产品开发项目的企业,技术积累十余年,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国内首个“重卡新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实验室”,在绿色新能源重卡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提供的成熟运营解决方案在行业首屈一指,市场占有率40%以上。

在2009年,陕汽已经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成立“重卡新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实验室”,进行新能源汽车项目研究,成为国内唯一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重卡新能源科研生产基地,并于同年在上海发布重卡行业内的第一个宣言——《2009陕汽重卡绿色宣言》,使之成为国内卡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

目前,陕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成果,掌握了天然气重卡的核心技术,形成以CNG( 压 缩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天然气产品为基础,逐步开发完善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甲醇、二甲醚等新能源汽车的新能源产品格局。公司开发研制的新型环保渣土车、LNG客车、纯电动客车、专用校车、微型纯电动车以及冷藏车、洒水车、道路清扫车等新能源汽车产品纷纷亮相。其中,天然气重卡产品已涵盖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车、非公路矿用车等,续驶里程从200~300公里增至2070公里,其拥有的38项专利技术填补了我国天然气重卡产品空白,并远销国外市场。

2012年,陕汽被确定为首批陕西省低碳试点单位。作为国家863新能源项目的重点承担企业,陕汽欧舒特公司在大客车及底盘方面,以CNG、LNG、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底盘为基础研发具有实用意义的多种动力客车,特别是CNG、LNG发动机中短途旅游、客运客车。研发10米到18米的大型城市客车,以天然气城市客车为亮点拓展城市客车市场;研发12米混合动力大客车、12米纯电动大客车,并继续加快并联式混合动力车的研发工作,建立新能源车辆的技术平台,掌握核心技术,开发新能源的公交整车。同时在微型电动车及车桥方面,继续加大微型电动车车型种类的研发试制,丰富产品系列。

2013年,陕汽天然气重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全年销量突破1.2万辆。与此同时,国内首款LNG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及混合动力重卡——油电混合压缩式垃圾车、二甲醚环卫车研制成功,开辟了重卡新能源运营的新模式。此外,陕汽在电动商用车以及客车产品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电动码头低速牵引车、混合动力城市清运车、二甲醚汽车等绿色环保商用车产品已研发试制。

2014年上半年,陕汽天然气重卡市场份额达到46%以上,连续六年领跑行业第一。这是陕汽多年来致力于绿色发展的结果。

产业链合 行业领航低碳

当前,由生产制造商向服务供应商转型的陕汽依托领先行业的新能源产品及天行健、融资租赁等后市场服务的新业务板块,成功打造了“天然气车全面运输整体解决方案”,“陕西省煤炭绿色运输新商业模式”。

2014年6月6日,“陕西省政府煤炭绿色物流工程加盟大会”在陕西省煤炭物流集中地咸阳彬县隆重举行。陕汽控股、陕煤集团、榆能集团、彬煤公司等实现资源融合,以“北煤南运”为切入点,创新绿色物流模式。陕汽控股总经理袁宏明表示,近年来,陕汽为国家、为地方、为民生提供了更多环保的车辆,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收益。同时,陕汽除了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外,还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

针对陕汽发展新能源汽车,陕汽控股董事长方红卫表示,天然气汽车的使用推广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陕汽顺应国家节能减排、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程度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依靠在节能与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按照市政建设领域对车辆使用的低碳环保要求,陕汽成功开发出了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车辆,完全能够满足市政建设领域对车辆的要求。方红卫表示,作为陕西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陕汽将以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助力各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推动我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三强一富一美陕西及西部开发贡献力量。

经记者了解,陕汽联合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燃气公司、国内外顶级配套厂家与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资金纽带,实施联动支持,提供行业独有的气源、气价、加气站等优惠支持,树立用户运营价值新标杆,其新能源产业链融合陕汽黄金产业链的产业优势,为用户提供天然气车整体解决方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展望未来,陕汽将紧紧围绕“做强重卡、做大商用车、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秉承“德赢天下,服务领先,品质成就未来”的经营理念,加快推进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发展步伐,构建具有显著服务特色和综合竞争优势的集群化发展体系,到2017年,实现重卡产销2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宏伟目标,成为国际一流的服务型汽车企业集团。

猜你喜欢

天行健重卡新能源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某重卡线束磨损失效分析与可靠性提升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浅谈天行健车联网大数据分析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竞速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