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畜牧业中的档案管理

2014-03-06吴清越

养殖与饲料 2014年8期
关键词:酵母畜牧业畜禽

吴清越

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蜂指导站,南宁 530021

浅谈现代畜牧业中的档案管理

吴清越

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蜂指导站,南宁 530021

随着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档案管理在现代畜牧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笔者现介绍一下现代畜牧业中档案管理的内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1 遗传育种的档案管理

1.1 新品种培育

培育新品种是在一定科学理论指导下,利用原有各品种的遗传性,人工挑选所需要的优良性状,通过品种间杂交使优良性状传递给下一代,达到培育优良品种的目的。畜禽品种培育中需要有原各品种完整的遗传系谱档案,包括公母编号、个体系谱卡(如父母编号、性别、出生日期、出生重、来源、品种纯度、毛色、生产防疫记录等)。对杂交遗传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性状数据进行记录并收集保存相关资料,可为培育新品种的分析、总结、申请审定等提供必不可少的翔实可信的原始素材。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可以说,没有翔实、准确、细致、严谨的档案管理,就不可能有育种的连续性,更不可能培育出一个好的品种。

1.2 本品种选育

本品种选育是通过品种内的选择、淘汰,经过合理的选配和科学的培育,达到提高品种整体质量的目的。只要不间断地进行本品种选育,品种质量就会得到提高。本品种选育包括选优去劣组建基础群、开展后裔测定和等级评估、抓好初生畜禽的鉴定和选留、加强培育等。本品种选育过程中,每一个世代选育都离不开翔实数据的记录和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否则,本品种选育就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达不到选育的目的。

2 饲料研究与采购中的档案管理

2.1 饲用原料品种情况调查

饲料成本在养殖生产中占70%以上,因此,对饲用原料品种情况的调查了解、检测分析、记录存档显得十分重要,是确保配合饲料生产质量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各原料品种的基础档案(比如含水量、粗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的分析),就不可能研究出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就无法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甚至造成饲料营养浪费,同时也不便于对饲料配方进行不断改进。

2.2 饲料原料采购与使用

饲料原料供应方必须备有各种饲料原料质量清单档案。饲料原料采购方在采购各种饲料原料时,必须向原料方索取相关原料质量清单,同时采样检测是否符合质量清单标注的指标,确认后方可采购,这样才能确保采购的饲料原料质量与使用安全。

2.3 饲料添加剂采购与使用

饲料添加剂生产供应方必须备有各种饲料添加剂质量清单档案。饲料添加剂采购方在采购各种饲料添加剂时,必须向供应方索取相关添加剂质量清单,同时采样检测是否符合质量清单标注的指标,确认后方可采购,这样才能确保采购的饲料添加剂质量与使用安全。

2.4 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也可以说是配方饲料,是根据各类畜禽品种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在充分了解掌握饲料原料成分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合理搭配而成的全营养饲料(即全价饲料),并在推广应用中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可见,成功的配合饲料离不开档案管理。

1)中试档案。所有未经许可进入工厂化生产前的初始配方饲料,都必须经过相关畜禽的饲养试验(即中试阶段),检验其是否达到理想上的要求;中试过程必须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包括采食情况、生产性能、皮毛情况、精神状态、疾病情况、粪尿情况、安全性等。建立完善的中试资料数据档案,以便申请生产许可证。

2)生产许可备查档案。配方饲料获得生产许可审批后,有效期5 a,期间每年必须进行相关质量检测,向管理部门提交相关检测报告和材料备案,随时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检测。

3 饲料生产、销售与使用中档案管理

无论是饲料原料,还是配合饲料,或是其他饲料,在生产、销售与使用各环节中都必须建立相应档案。

1)每生产一批饲料都必须建立营养成分比例、生产日期、保质期、添加有保健药物的休药期、使用说明等档案。

2)销售过程中必须建立进出库时间和数量、保质期、客户名称和地址等档案。

3)使用过程中必须建立采购日期、保质期、使用数量和效果等档案。

4 兽医防疫中的档案管理

4.1 畜禽标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从事畜禽及畜禽产品生产、经营、运输等活动,必须使用经批准的耳标、电子标签、脚环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畜禽标识实行“一畜一标”,编码具有唯一性。新出生畜禽,在出生后30 d内施加畜禽标识;30 d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从国外引进畜禽,在畜禽到达目的地10 d内加施畜禽标识。在现实工作中,畜禽免疫与畜禽标识同步进行,免疫注射后的畜禽同时加施标识,并建立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备查,没有标识就无从鉴别畜禽是否免疫。可见,畜禽标识档案管理在兽医防疫中的重要性。

4.2 疫病防控

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应当建立畜禽防疫档案,包括养殖场名称和地址、畜禽种类和数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畜禽养殖代码、畜禽标识顺序号、免疫人员及用药记录、消毒等;畜禽散养户的户主姓名和地址、畜禽种类和数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畜禽标识顺序号、免疫人员及用药记录、消毒等。

4.3 疫病监测

包括流行病学资料、被检病料资料、疫病检测原始资料(血清学、病原学)、疫病复检资料、疫病检测结果分析资料、疫病检测汇总资料以及动物疫病监测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程序等相关资料。

4.4 病(死)畜禽处置

1)治疗档案。包括病畜禽所在栏号、标识顺序号,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报告、确诊病名,用药名称、用药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休药期,治疗效果以及兽医人员等。

2)病死畜禽处理档案。包括死亡时间、原因,处理方式(深埋、焚烧、煮沸、化学处理、微生物处理等)、时间,负责人员等。

5 畜牧业生产中的档案管理

1)引种。建立品种、来源、公母、系谱、免疫等档案。

2)生产。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包括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进出场日期等。

3)投入品管理。建立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档案。

4)带动农户。包括农户姓名、所在乡村屯地址,畜禽品种、数量、进栏日期、预计出栏日期,领用饲料和用药情况,出栏数和死亡数等。

5)产品销售。包括栏号、标识顺序号、饲养日龄、休药期、数量、客户名称和地址、运输车辆车牌号等。

6)员工绩效考核。员工绩效考核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每位员工都设计有与薪酬挂钩的考核任务指标,可以分别记录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及年终考核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建立每位员工的绩效考核档案,确保员工劳有所得、多劳多得。

6 粪污处理中的档案管理

随着国家将畜禽养殖污染减排纳入污染减排考核体系,规模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将列入减排核查对象。为此,各养殖场都要按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减排档案管理规范》建立污染减排档案备查。

6.1 养殖量信息

包括全年养殖存栏量、出栏量或销售量,收入记帐证明和销售合同;供养殖用栏舍占地面积;养殖场平面图并标注功能区位置尺寸。

6.2 粪污处理设施及运作信息

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雨污分离、干清粪、固液分离、厌氧处理、好氧处理、有机肥加工等设施以及设计资料、施工合同、验收材料、相关批件等;各设施立照存档;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污水处理的水电用量、试剂采购及用量、机械设备运行情况记录等。

6.3 废弃物去向及综合利用材料

包括畜禽粪便销售证明、运输记录;有机肥厂收购证明、运输证明、生产设备证明等;养殖废水输送、运输工具及输送记录;用作农业生产的提供土地证明、运输记录等。

7 产品质量监管中的档案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管,首先要抓好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否则,就无从监管和追溯。

7.1 生产环节

包括引种来源,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采购与使用,繁殖情况,诊疗情况,休药期情况,出栏情况;岗位责任制及责任人;技术操作规程;各岗位的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等等。

7.2 运输环节

包括装载地点和时间、运输数量、卸载地点和时间,运输车辆车牌号、运输人。

7.3 屠宰加工和销售环节

包括待宰畜禽来源、数量、时间、用药情况、检疫情况,屠宰过程各环节记录,包装储藏记录;销售数量、时间、产品规格、客户等。

8 畜牧业经济运行分析中档案管理

1)价格和销售信息。包括市场价格动态信息、销售动态信息等。

2)各畜禽存栏和出栏。包括畜禽种苗需求变化情况,能繁母畜禽动态,肉用畜禽存栏、出栏动态情况等。

3)各畜禽品种产量。包括养殖、加工生产量及同比和环比,与全国或相关省比较分析情况。

4)产值和增加值。包括各畜禽品种的产值和增加值,总产值、增加值及同比和环比,与全国或相关省比较分析情况等。

通过以上档案的信息分析,可以了解某一时期畜牧业发展动态、特点,从而预测某一阶段发展趋势,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生产提供指导服务。

要求所有档案进行分类,按年月整理,封面标注内容、日期,扉页标清目录、页码,然后装订成册,用专门文件柜、专人保管,同时施行电子文档保存。一般保存时间不少于2 a,根据需要有的档案甚至保存更长时间备查。

9 现状与问题

9.1 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传统畜牧业主要解决肉食匮乏问题,养殖规模小、千家万户零星分散养殖、管理粗放,根本没有档案管理的概念。随着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特别是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畜牧业档案管理工作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但仍然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

9.2 未建立相应档案或档案不完整

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业主,绝大多数未建立相应档案,即使建立有档案,也存在较多的缺、漏项现象,分类不科学,记录、归档、整理、保存不完整。

9.3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畜牧业档案管理仍然处于以“业主自愿施行”为原则的状态,政府层面缺乏有效的强制机制,致使许多问题无档可查、无法追根溯源。

10 档案管理建议

档案管理是现代畜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也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工作,更是提升现代畜牧业质量和水平的具体体现。

10.1 加强宣传和培训

加大对畜牧业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舆论宣传力度,营造畜牧行业重视档案管理的氛围;加强对涉及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档案管理的业务培训。

10.2 强化立法和监管

一是制定畜牧业各环节的档案管理技术规范;二是将档案管理纳入畜牧业相关法规规定内容;三是办理畜牧业相关许可、审批事项、相关证照时,必须强调相关档案的完整性,否则,不予审批;四是在申报和审批畜牧业相关项目时,将建立档案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五是在检查验收项目时,将档案管理作为重要条件之一。

浅谈酵母培养物的作用

酵母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是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而不断拓宽和深入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Eckles等(1925)就尝试将其作为泌乳牛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应用于牛的养殖。随后,史上一波又一波的蛋白质匮乏带来了一次次的养殖业恐慌,更加深了人们对酵母菌的重视程度。酵母菌逐渐成为1种廉价而优质的蛋白质来源。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生物技术飞速发展,对酵母菌的营养及保健功能的研究和利用不断加深。

1 酵母培养物的生成

酵母菌在其培养环境中生长繁殖,不仅使自身菌体体积增大、数量增加,而且在底物的发酵过程中还可生成大量发酵产物,即:此时的发酵体系中除了酵母菌,还包含成分极为复杂的复合发酵产物。酵母菌在不同的培养环境下(如不同的温度、湿度或酸碱环境,尤其是不同的底物成分)会产生不同的发酵产物,而这其中又包含大量的未知生长因子。虽然大多数未知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尚未研究透彻,但其对畜禽及水产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影响巨大。其中“酵母培养物”是此类型产品的典型产品。

2 酵母培养物的成分

酵母培养物是酵母菌的复杂发酵产物,与饲料酵母有很大的不同,其不单纯是酵母菌菌体,还包含酵母的发酵底物(即培养基)、酵母发酵产物等。就营养成分来说,与单纯营养素相比,酵母培养物功能性成分的作用巨大,其所含有的酶、肽、甾醇、香味物质、促生长因子和未知生长因子对动物机体存在很大的影响。

3 酵母培养物的作用

酵母培养物对于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降低养殖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综合分析各试验研究发现,饲喂酵母培养物,对畜禽水产动物的生长、健康及改善养殖环境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改善饲料风味,增加饲料营养成分,促进养分的转化和吸收,从而促进动物生长;二是促进动物消化道微生态体系健康发展;三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四是提高生产性能和肉产品品质;五是改善水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酵美特”是经特殊发酵的酵母培养物加破壁全酵母制成的,富含果寡糖、甘露聚糖、葡聚糖等,能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并且含有4%以上的风味物质(谷氨酸等),能显著改善饲料适口性。

来源:阳光畜牧网

2014-05-03

吴清越,女,1965年生,本科,馆员(档案)。

猜你喜欢

酵母畜牧业畜禽
映像畜牧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高鲜型酵母抽提物的开发进展
人CyclinD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