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硝唑胶囊致固定性药疹1例

2014-03-06申国庆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药疹硝唑替硝唑

申国庆,王 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南京 21004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因鼻部、面颊和额部有红斑,伴有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气温高或食辛辣食物皮损会更明显。于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诊断为玫瑰痤疮,给予口服奥硝唑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 12042102),每次 2 片,bid;另开具除湿清肺、活血凉血、清热解毒的中药煎剂行联合治疗,每天1副,分2次服用;局部外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和本院自制制剂氯霉素洗剂。患者第1天用药后在左腋下和左腿内侧根部出现椭圆形红斑,钱币大小,无痒感;第2天继续服用红斑的颜色加重,为紫红色,略有肿胀感;第3天服药后红斑中央开始起泡。随即到医院再就诊,患者自述自己及家族均没有药物过敏史。诊断为典型的固定性药疹。

2 医疗处置

立即停用奥硝唑胶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2片,tid;黄芪精口服液,每次1支,tid,以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停药10后水肿完全消退,红斑处皮肤留有色素沉着。

3 讨 论

固定药疹属药疹的一种疹型,与一般药疹的区别是再服同样药物,将会在同一部位发生红疹,亦同时增加新的损害,其临床表现程度是发作愈频繁,色素沉着就愈深[1]。以往引起固定药疹的主要药物是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抗菌药物如四环素,安眠镇痛药如鲁米那(苯巴比妥)等。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抗厌氧菌药物有引起固定药疹的报道:甲硝唑6例,替硝唑1例。奥硝唑属首例报道。

奥硝唑是由瑞士Roche公司研发的硝基咪唑类抗滴虫及抗阿米巴虫药,国内在本世纪初仿制上市,是继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第3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该药在体内主要以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原药和具有细胞毒作用的中间代谢活性产物,作用于厌氧菌、阿米巴虫、贾第虫和毛滴虫细胞的DNA,使其螺旋结构断裂,或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致其死亡,达到抗菌、抗原生质的作用。其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和抗原生质(如滴虫等)感染作用,半衰期长,没有甲硝唑、替硝唑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有致癌、致畸作用,毒副作用低,目前临床使用状况明显高于甲硝唑和替硝唑。

奥硝唑不良反应除说明书介绍的外,国外还有发生心脏停搏、外周神经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肝损害的报道;国内报道有2例药疹,1例为散发型药疹[2]、1例多形红斑型药疹[3],都是注射液所致。该患者曾经多次服用过甲硝唑和替硝唑,均没有发生过敏反应,这次口服奥硝唑胶囊引发固定药疹,是否与同时服用中药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

从本案例分析可以明确一点,硝咪唑类抗菌药也属固定药疹的易感类药物,应引起临床使用注意。对患者而言,发生过敏反应是不以药物类别划分、不以剂型划分的,做好患者用药自我监护,仍是减少临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方法。

[1]赵 辩.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第 2 版),1993:532.

[2]邵文革.奥硝唑致药疹 1例 [J].新医学,2009,40(7):490-1.

[3]周惠斌.1例奥硝唑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2,02(16):213-4.

猜你喜欢

药疹硝唑替硝唑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复方替硝唑溶液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及其稳定性研究
兽药中非法添加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检查方法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头孢地尼与奥硝唑联合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
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小儿胃炎的疗效观察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185例药疹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