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勒市玉米矮化密植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2014-03-06李晓玲刘云伟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弥勒矮化高产

李晓玲,刘云伟

(弥勒市西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弥勒 652315)

弥勒市玉米矮化密植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李晓玲,刘云伟

(弥勒市西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弥勒 652315)

玉米是弥勒市第一大作物,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占全市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左右,是全市畜牧产业的主要饲料,对畜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弥勒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 302.2 hm2,总产量77 348 t,平均单产5 814 kg/hm2。自2008年云南省农业厅组织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以来,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带动作用下,玉米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助推了粮食丰产丰收。据弥勒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统计,2013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0 645 hm2,总产量122 433 t,平均单产5 925 kg/hm2[1~2]。

在玉米6.7 hm2核心区里,采用不同的增产措施进行同田对比,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测产验收办法》,矮化密植产量是最高的,经现场实测折合产量最高达13 824 kg/hm2,一般比常规栽培增产2 283.9~4 824 kg/hm2,增产达12.66%~36.9%。产值按市场收购价计算,扣除增加投入多用的种子450元/hm2、地膜1 200元/hm2、化肥2 070元/ hm2、农药540元/hm2、用工费4 800元/hm2,可增收1 130.8~2 865元/hm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达到了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提高了单位种植面积的经济收入,节约了土地,推广应用面积正逐年快速扩大[3]。

1 矮化密植增产原理

为抵抗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气象造成玉米倒伏减产,在原有玉米栽培密度的基础上,进行种植技术改进,增加单位面积栽培密度,用精细播种措施,科学配方施肥,确保苗齐苗全,然后在特定的生长时期通过叶面喷施矮化健壮素,去除不结穗的病弱株和空秆,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使玉米穗长整体均匀一致,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喷施矮化健壮素的玉米个体发育并不占优势,而是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发挥整体优势来获取高产。与未喷施相比,玉米植株外在表现为植株矮化明显(植株高度比不使用激素降低0.2~0.5 m)、茎秆敦实整齐、叶片深绿、气生根增加了1~2层、穗长均匀、生长后期绿叶多并时间延长,加速玉米灌浆,成熟提前3~5 d,经暴风雨侵害也无一倒伏;内在表现:无秃尖空秆和秃尖过大、果穗饱满无空瘪粒、籽粒整体晶莹、千粒重增加。

2 应用前景

云南多山少平地,山地占总面积的84%,玉米栽培大多处于山区半山区,单产每增加一个点,总产就会增加上万千克的产量,随着中低产田地的改造,高稳产田地也逐年增多,适合推广应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耕地各地都有,矮化密植提高玉米单产大有潜力可挖掘,是玉米高产创建主要措施,这项技术无疑是大幅度提高云南玉米产量的一项可行的科技措施。

玉米矮化密植高产栽培适用于水肥条件好的地块,肥力不足的低产田地和因干旱水涝等特殊原因影响的田地则不适用此技术。

3 玉米矮化密植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流程

3.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良高产杂交种是夺取玉米高产稳产的基础,要选择生育期稍长、后期不早衰、抗性强、适宜密植、丰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广、籽粒马齿型的中晚熟品种,如云瑞88、海禾1号、路单8号、北玉2号、雅玉889等,按45 kg/hm2备种。

3.2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较好的平、缓坡块地,播种前翻犁整平,捡除石块、杂草及前茬残物等,使土壤疏松、上虚下实,有利于打塘或条播。

3.3 科学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的紧凑型适当增加密度,以达到合理的群体结构,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一般密度控制在7.65万株/hm2左右为宜,低海拔高肥力地块密度适当增加至8.4万株/hm2。种植规格:单行单株0.7 m×0.17~0.19 m,单行双株0.8 m×0.30~0.34 m,可种植7.5~8.4万株/hm2;采取宽窄行种植,改单行单株为双行双株种植(即宽窄行种植),可增加种植密度和行间通风透光性,规格(0.9+0.5)m×0.34~0.38 m,每塘播3~4粒种子。

3.4 适时播种

播种节令可根据降雨、水利条件,育苗移栽于4月中下旬育苗,5月上中旬定向移栽。常规栽培采用“三干”(土干、农家肥干、种干)播种,时值土壤含水量极低,此时可合理安排劳力;或雨水下透地后,以抢抓节令,温水浸泡种子36 h后,容易挑选出饱满的种子,趁农家肥潮湿覆盖可保持水分的“三湿”播种,延长了生育期,但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3.5 地膜覆盖

海拔高度在1 600 m以上地区,采取地膜覆盖。备用0.06 μm厚地膜75 kg/hm2。

玉米出苗到2叶1心时就立即破膜引苗,破膜口要小,破口周围用细土盖严压实。

选用膜侧种植可节省破膜、追肥的劳动力,又方便追肥覆土,降雨后薄膜上水分汇集到种植行,补足水分,利于出苗生长。单行种植采取隔行覆膜,双行则采用地膜覆盖于宽行间。6~8叶期可结合定苗、喷除草剂、追肥进行。

3.6 科学配方施肥

玉米施肥遵循“重施有机肥,保证苗肥,重在穗肥,巧补粒肥”的原则。底肥要充足,保证苗壮、苗齐、苗均、苗全,施腐熟农家肥18~22.5 t/hm2,复合肥(N∶P2O5∶K2O=13∶5∶7)900 kg/hm2、硫酸锌15 kg/hm2(或硫酸钾120 kg/hm2,过磷酸钙600 kg/hm2,聚肽螯合钾含锌尿素270 kg/hm2),红壤土增施硫磺粉15~30 kg/hm2。应做到种肥分离,防止烧苗。先施底肥于塘心或行沟底,盖土后,播种于塘四边或行沟两边,再用农家肥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防大雨造成土表板结,而不利于出苗。

6~8 叶期结合定苗、喷除草剂和覆盖地膜,施尿素400 kg/hm2,硼砂4.5 kg/hm2混合作为提苗拔节肥,促进茎秆粗壮;在抽穗前的大喇叭口期,每公顷用硫酸钾60 kg/hm2、尿素600~900 kg/hm2作追肥;粒肥依据土壤肥力、种植密度、长势而定,在授粉结束后花丝变蔫时,施尿素1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300 kg/ hm2(或磷酸二铵225 kg/hm2)。

3.7 药剂选择和使用方法

3.7.1 药剂选择

市场上玉米的生长调节剂较多,都是乙烯利、缩节安、矮壮素、健壮素等的单剂或混合物,应根据要控制穗下部或穗上部的高度,选择经小面积试验,适宜于本地,矮化效果明显又不影响产量的矮壮素或健壮素。通过多年来的应用,喷施玉米健壮素的增产幅度大大优于喷乙烯利的,含40%羟稀腺·乙烯利水剂玉米健壮素矮化增产效果较好。

3.7.2 使用方法

要掌握喷药时间,喷药过早或过迟,矮化增产作用均不显著。喷施过早影响植株生长,过迟无效果,要错开结穗节位,以免影响穗长、穗粗。多数玉米结穗节在11~13叶,因品种高矮差异略有变化。每喷雾器用30 g玉米健壮素,即16 kg水兑玉米健壮素30 g,用量1 350~1 800 g/hm2。一般按玉米叶片数和品种确定喷药时间,以10~12叶或大喇叭口期(手捏喇叭口可感觉雄穗)喷药为好。10~12叶时喷,穗位节以下缩短,矮化效果明显,但会影响雌穗的生长和雄穗花粉量;大喇叭口期喷,穗位以上茎叶、雄穗变短变小,增产矮化两重效果明显,选择大喇叭口期使用健壮素产量高一些。对花粉数量少的品种选用前期喷。

为充分稀释农药,采用两次稀释方法,把配制好的药液均匀喷于植株,并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弱苗避开喷,不与其它农药、化肥混喷,喷后4 h遇大雨应减少用药量重喷。

3.8 田间管理

3.8.1 化学除草

玉米播种后,在出苗前趁土表潮湿时,及时喷施丁草胺等玉米芽前除草剂封闭土壤,6~8叶定苗时,结合施肥和地膜覆盖,用莠去津或烟密璜隆除草,采取先“杀”后“封”的除草方法。

3.8.2 合理留苗

3~4 叶时进行间苗,间苗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进行,此时病虫苗打蔫易区别,间除杂、病虫、弱、过大和茎圆高挑的植株,留下健壮敦实、茎扁、黑绿、整齐的壮苗,隔塘留3苗;6~8叶定苗时每塘双株留苗,缺苗断塘处,在邻塘或对面塘留够2苗后移多余的苗补入缺塘。

3.8.3 虫害防治

玉米虫害主要有地老虎、粘虫、螟虫、蚜虫。播种时用5%辛硫磷颗粒30 kg/hm2与底肥混合施入塘中,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发现地老虎危害时,用50%的辛硫磷或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傍晚进行喷雾或灌根,或采用毒饵进行诱杀;拔节期注意防治粘虫,选用4.5%高效氯氢菊酯800~1 000倍液喷杀防治;大喇叭口期、灌浆期防治玉米螟,可用50%辛硫磷乳油兑水1 000倍灌心叶或喷雾;蚜虫主要危害抽穗期至灌浆期,以靠路埂边植株发生危害,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功夫乳油1 200倍液喷雾。

施用农药要对症下药,及时用药,使用不同的药剂,运用恰当的浓度和药量,可发挥更好的杀虫效果。

3.9 增产措施

3.9.1 拔除弱小株和空秆

玉米孕穗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生长势弱、植株细小,不吐丝授粉结实、不结苞或虽结苞但无籽粒,变成无效植株的空秆应及早拔除,抽雄穗前和灌浆期分次割除病、弱株和空秆。拔除后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土壤养分消耗,利于正常植株生长发育,促使大穗大粒的形成。

3.9.2 人工去雄

玉米雄穗刚抽出可见大部分时,用人工按一定比例去除部分植株的雄穗。一般采用隔行去雄,去雄株数应控制在全田总株数的1/3以下。或在授粉结束后,花丝萎蔫变干时,带2~3个叶拔除雄穗,留穗以上叶片2~3个,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灌浆。

3.10 适时收获

当玉米茎叶变黄,苞叶变黄变干松软,籽粒变硬时收获,或带秆收获,充分利用茎秆中的养分后熟作用,可提高产量和品质,不影响后茬作物种植节令。

[1]胡强,番兴明,谭静,等.优质玉米新品种“云瑞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0(1):51-53.

[2]李品汉.玉米直播定向密植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1(3):39-40.

[3]弥勒年鉴编辑部.弥勒年鉴[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

2014-05-15

猜你喜欢

弥勒矮化高产
冀西北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托忒文《般若弥勒经》木刻时间考释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大足石刻弥勒信仰下的两处“启门图”
矮化盆栽菊花的方法
黑城本《弥勒上生经讲经文》为词曲作品说
【第三部】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