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2014-03-06蔡锋雷李绍青陈云虹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口腔专业

李 燕,蔡锋雷,李绍青,谢 诚,孔 亮,陈云虹

(陕西西安710032:1.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2.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3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迄今已有百年历史,现行教学模式是在20世纪50年代参照前苏联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口腔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口腔医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是当前口腔医学教育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主体是五年制本科教育,各院校普遍采取“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相结合的形式,实施三段式教学(先基础医学、再临床医学、后口腔医学)。教学安排上,前两年半,主要安排基础课程教学;第6学期,主要安排临床医学课程教学;第四学年,集中安排口腔专业课程教学;第五学年,学生进入毕业实习。

这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按学科进行课程设置,教学模块划分清晰,有利之处在于:学生对医学知识掌握比较全面,适应性较强,特别适合于一些边远地区、基层医院和急需一专多能医生的地区,同时便于教学的组织实施[1]。但这种设计,过分强调了医科的普通性,而忽视了口腔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由于低年级阶段缺少专业课教学,课程教学与口腔专业之间无直接联系,造成学生对专业了解甚少,很难形成对专业的早期认同感;②课程重复交叉内容较多。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学科知识不断增长,在按学科设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课程学时不断增加、重复交叉内容不断增多、学习压力不断加重的现象;③口腔专业课教学时数偏低。目前,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中专业课程(包括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占全部课程总学时的比例仅为24%[2],难以保证口腔专业课教学要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学员的专业水平;④基础医学与口腔医学课程脱节。由于采取分段式教学,前期基础医学与后期口腔医学课程(特别是口腔基础课程)教学相隔时间过长,需浪费时间进行重复教学。如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口腔生物学等。

2 国外口腔医学教育特点

国外口腔医学教育,在生源、学制等方面不尽相同,如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学制一般为5~6年,生源主要来自高中毕业生,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美国、加拿大,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时间至少4年,生源为4年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授予博士学位。

虽然各国教育体系有一定差异,但从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理念上来讲,强调未来口腔医生应由“单一型”向“复合型”、“技能型”向“艺术型”、“匠人型”向“文化型”的转变,需具备三维知识结构:一维知识结构包括自然科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和口腔临床医学等;二维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科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美学等;三维知识结构包括卫生经济、卫生管理、卫生资源、公共关系、牙科管理学等[3]。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注重课程内容体系整合。按照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认知规律,将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课程进行系统整合,教学内容相互交织、相互联系、互为一体,使学生更早地接触专业,实现口腔专业教育的全程化;②注重临床实践能力锻炼。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安排学生进行导诊实习、患者角色实习、接诊实习和治疗见习,使学生熟悉医疗流程,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积累医患沟通经验,为最终临床实习打好基础;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采用小班PBL教学,鼓励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质疑各种结论,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科学思维能力;普遍推进导师制,开设科研训练课程,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参考资源,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另外还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如开设齿科审美学,开展敬业精神教育等。

3 几点思考与建议

针对我国当前口腔医学教育中存在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做法,我们认为做好口腔医学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内容体系整合,重点是师资队伍培训,难点是运行机制建设。

3.1 课程内容体系整合

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使广大教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课程整合是事物发展“合—分—合”的必然规律,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深层次、高层次的系统“整合”,而不是简单的加减,确保教员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教改工作中。二是要抓住整合主线,在深刻分析口腔医学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和抓住贯穿整合的主线,既要依托“大医学”教育整体框架,又要突出专业特色,更要注重整合方案的可行性。

3.2 师资队伍培训

课程内容整合后,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开展PBL教学,发挥整合课程的最佳效果,教员是事关教学改革成败的决定因素。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员进行培训,是确保改革效果的重点工作,先通过培训骨干,逐步带动全体教员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教育方法学、PBL的设计与组织等;形式可采用外派教员进行观摩见学、短期进修,聘请专家专题辅导,组织召开PBL设计研讨会、交流会、示范会等。

3.3 运行机制建设

机制是指事物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包括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所谓体制,主要指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包括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

由于此项改革的全局性、整体性和彻底性,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不难看出改革的艰巨性,不仅要对教学基本组织机构进行整合(如成立跨学科的联合教学组、设立PBL教学中心等),明确各部门和成员的职能与责权,还要出台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课程责任教授制度、学生导师制、教学奖惩机制、课程考核与学籍管理办法、早期接触临床组织实施办法等)。如若完全实行,必将对现行教育体系产生冲击和影响,但由于原有机制的惯性作用,在短时间内很难建立完善的新运行机制,在改革中一定要进行试点,及时反馈修正,掌握好节奏和力度,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

[1]徐袁瑾,张志愿,曹霞,等.国内外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现状比较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8(4):403-405.

[2]黄晓晶,蔡志宇,闫福华.中英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的比较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6):127-128.

[3]朱晓斌.日本口腔医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745-746.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口腔专业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口腔医学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