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社会交往危机说“NO”

2014-03-05本刊编辑部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医学会多动症专委会

本刊编辑部

幼儿时期是社会交往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与父母及其他人的交往,对其形成健康的个性,拥有安全感,发展正常的智力,实现社会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如今以独生子女为主流的时代,少了丰富多元的社交环境,少了童年自发的集体游戏,也少了洋溢在脸上的天真活泼。在物质富裕的现代社会,孩子们的精神却面临着“贫穷”:小小年纪就在品味着没有交流、没有玩伴的孤独;体验着不知如何融入群体、如何沟通协调的迷茫;独自在自己小小的天空里艰难行走……如果这样不良的人际交往关系长期存在,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人格健全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我们根据孩子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不同表现,将孩子大体上分为四种类型,即回避型、求助型、等待型、冲突型。下面我们就从这四种类型入手,展示老师们的不同“遭遇”,特邀请专家为广大教师和家长支招,为孩子的社会交往保驾护航。梅其霞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临床心理科主任,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中心副主任。担任重庆应用心理学会儿童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委会常务理事,重庆医学会儿童保健专委员会委员和西部地区医学会多动症相关障碍专委会委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学会多动症专委会
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委会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委会召开2020年学术年会
中国中药协会杜仲专委会
葡萄牙睡眠医学会
立陶宛睡眠医学会Lithuanian Sleep Medicine Society
意大利睡眠医学会
立陶宛睡眠医学会
多动症不一定是坏事
全国牛商酒店产业链专委会成立
房子犯了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