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方式科学转型的实践取向及时代价值

2014-03-04滕翠华

关键词:转型科学经济

滕翠华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222)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魄力带领全国人民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阶段。客观审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着种种前所未有的新风险新挑战。我们党提出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相应的改革路径,是应对时代考验的战略选择,是我国经济社会正在经历的一次重大而深刻的转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当前,在如何进一步实现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型和优化,形成科学发展方式这一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上,仍存在歧见,亟须探讨。可以说,深入研究这一重大课题对于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对于筑牢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国家繁荣富强的物质基础,对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意蕴。

一、发展方式转型的时代必然性及可能性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站在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平台之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但同时,我国改革攻坚克难,经济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各种矛盾交织叠加,这都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变革与转型。

(一)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

我国经济实力虽然显著增强,但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还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不足以推动经济摆脱原有路径转向新的发展轨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依然严峻;区域经济结构失衡,中西部发展滞后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失衡,农业不稳,工业不强,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在要素供给结构上,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科技进步、管理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在需求结构上,内需与外需失衡,投资与消费失调。同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社会主义文化体制还不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要求;建立新型社会治理体制任务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等。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这些潜在的结构性矛盾与制度性障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脚步。

(二)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

在创造了“中国奇迹”,经济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背后,还隐含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其一,分配关系不合理,两个比重下降。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政府、企业比重不断上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增长速度,且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偏低,并呈不断下降趋势,而企业盈利占GDP的比重持续升高。其二,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体制、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治理方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等面临诸多新课题。其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当前,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对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形成极大威胁。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现代文明成果成为时代课题。

(三)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逐步由以粗放型、内向型、内需推动型为主转向外向型、趋向集约型和外需拉动型,但仍然以数量扩张、外延扩大、追求速度、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积累、低消费为重要特征[1]。除此之外,还产生了外贸依存度过高、国内消费不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环境挑战严峻等新矛盾。这种“低质量高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例如,长期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在GDP中的比重已经由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55%下降至近10年的45%。同期,资本形成贡献率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34%快速上升到50%[2]如我国矿产资源、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40%、25%。2009年我国消耗了世界46%的钢铁,43%的煤,48%的水泥,仅创造了占世界7.3%的GDP。

(四)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

进入后危机时代,虽然世界经济正逐步复苏,但复苏基础不牢固、进程不平衡,其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全球性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各国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较量更为激烈。进入后改革时代,我国还面临前所未有的“中国式”的“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 000美元向10 000美元上升的这个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即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①2006年,世界银行在题为《东亚复兴——经济增长的思路》的研究报告中对此进行的讨论,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参见 Indermit Gill Homi Kharas,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World Bank,2006.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 000至5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原因就在于“不能保持持续的制度创新”[3]。此外,我国还面临着“金融陷阱”“福利陷阱”“民主陷阱”“失衡陷阱”“恶意捧杀陷阱”等挑战。因此,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外部因素和风险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面临的外部压力增大。

客观考量,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期,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有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发生变化的原因,但深层原因是传统发展方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解决上述困局和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树立自信,在保增长前提下,抓住发展契机,转换发展动力,以创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贯彻“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题”和“主线”等要求,加快经济转型和体制创新,实现发展方式的变革,走科学发展方式之路,从而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发展方式科学转型的实践取向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健康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只有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型才是真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绿色GDP和民生GDP两个要点,坚持以改革促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紧紧围绕“主题”“主线”“重要支撑”“重要动力”而努力,成为当代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纲领。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立足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要义绝不放松,这是深刻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借鉴与汲取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迎接着新时期我国在深化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发展不科学、不和谐的问题而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构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旋律。它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在新的起点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的需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科学把握发展内涵、发展实质、发展动力、发展规律和发展道路,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力创新发展理念、研究发展困境、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协同推进,努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强调要以“五个统筹”为根本方法的战略举措和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二)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发展方式问题是关乎我国改革成效的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意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直接决定社会沉浮和国家兴衰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传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并未完全消除,一些体制机制性弊端依然存在,可以说,当前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的需求还不适应,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新要求不适应。尤其在后危机时代、后改革时代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更为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凸显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果我们不能深刻洞察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看不到这矛盾和问题背后的实质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实现科学发展之机,将会大大延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正如胡锦涛曾强调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满足人们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4]

习近平在2013年考察湖北时,在《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就曾深刻指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这些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党和政府所具有的敏锐的时代意识、全球意识、机遇意识和民生意识,以及对现代化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现状的敏锐洞察和清醒判断。可以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是牵动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以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为引擎和支撑,以深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首要任务和重要抓手,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主要内容,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茁壮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型,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重要支撑

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对应着一种经济体制、一种发展方式,同时,一种经济体制、一种发展方式更需要文化作为其不断成熟完善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如胡锦涛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5]可以说,我国迈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阶段,在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面,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维度。我们之所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不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层面的追求,归根到底是实现思维方式和行为路径的转变。因为,“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6]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为一种常态,需要充分释放企业的活力和积极性,同时更需要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的转换和提升。由此可知,发展方式的转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体制问题,而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有机体系,其中包括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变迁。没有文化的变迁,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型是不可能完善的。因为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对接和支撑互动机制,大力培育、引导与弘扬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文化理念和氛围,将其作为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建立科学发展方式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供坚实保障。

(四)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重要动力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引领时代发展脉搏。21世纪,我们将面对的是以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兴衰的新时代,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时代语境更是赋予了科技创新以新的历史角色和历史使命。当今的科技创新已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它激活了文化的原始创新,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业态,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频,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客观审视,“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进发展的。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推动着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7]可以说,科技进步已经深深熔铸在我国发展的每一步脚印、每一领域中。

党的十八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调研中,都不同程度的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根本战略举措。在全球化时代,立足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趋势,统筹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党中央和政府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抢占科技进步的制高点,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任务落实。具体来讲,需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形成系统化、可操作的配套政策体系;需要建立健全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需要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大力传播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需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尽快释放科技创新的无限潜力。唯有如此,才能为构建创新型国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奏响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伟大乐章。

三、发展方式科学转型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在努力探索与开创现代化事业的征程中,深刻明晰了全面深化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加快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最终形成科学发展方式,这一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具有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价值。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最新理论诠释,又将进一步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价值多元化、社会和谐化以及生态文明化进程,从而演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轨迹。可见,把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型纳入当代社会发展视野之中,这将是继我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制度转型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转型之后,实施的又一次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在内的全方位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也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事实也证明,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步实现发展方式的变革与转型,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这都将成为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凝聚的宝贵结晶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中国秉承包容性的发展理念探索发展方式科学转型的道路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它不仅为后发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开创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更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世界各国发展之路证明,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照搬西方发展模式而成为现代化强国,也没有任何一种发展方式能适合所有的民族和国家。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运用科学的发展方式,走科学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不仅吸取与超越了西方国家从强调“发展=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可持续发展”—“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新发展论”等发展理念和模式,又根据时代环境的变迁,增添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和中国风格的新元素,更是不断开拓发展思路,更新发展理念,探索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转型发展路径。在转型的取向上,强调经济发展并不等于社会进步,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强调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文明进步需要建立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只有用科学的发展方式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转型期凸现的各种矛盾,才能合乎民心、顺应世界潮流。这都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独立自主的探索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总之,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型的归宿是建立科学的发展方式,这是顺应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与强烈的时代意蕴。它凝练了发展的科学,更新了发展的理念,开拓了发展的思路,提升了发展的境界,它成功地将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将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有机统一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来,为中国现代化的顺利铺展打开了理论与实践通道。蹄疾而步稳。人们有理由坚信,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型必将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升到新的水平,必将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也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抒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1]简新华,叶林.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J].经济学家,2011,(1).

[2]黄海燕,黄振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第三次经济转型[J].宏观经济管理,2011,(1).

[3]刘伟,蔡志洲.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新历史性转折[J].求是学刊,2011,(1).

[4]胡锦涛.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人民日报,2010-02-04(1).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6]任仲平.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2011-10-15(1).

[7]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2).

猜你喜欢

转型科学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