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潮动三江源

2014-03-04孙爱霞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4年1期
关键词:源区三江青海

□+孙爱霞

2013年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会议通过《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要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治理范围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将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完善生态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夯实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整体退化趋势,使支撑民族长远发展的“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

对于身处三江源头的580万青海各族群众来说,这条消息让他们欢欣鼓舞。

三江源头芳草萋萋、江河奔涌,祁连山下松柏如云、碧水长流,青海湖上烟波浩渺、百鸟竞翔,湟水谷地山清水秀、五谷丰登……把这一幅幅壮美的画卷组合在一起,诗一般的“三江之源、大美青海”便呈现在了世人眼前。

三江源,中国生态最敏感的一块皮肤。政府连续多年每年投资10亿元以上,截至目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投资74.85亿元,为的就是让这块皮肤更加细嫩、更加美丽。如今,这个梦想正在实现,三江源的美丽已经重新归来。

然而,曾几何时,三江源区草木枯竭、黄沙蔽日,大面积的草场退化让昔日的美景黯然失色。黄河报警!长江告急!连绵千里的祁连山也因采矿伐木而导致水土流失,苍翠的松柏日渐稀少,奔腾的黑河水量骤减;碧波千里的青海湖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湖面萎缩、湿地干涸;湟水河也惨遭蹂躏,来水减少、污水横流。

生态保护迫在眉睫!2005年8月,青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拉开帷幕。

江源之殇

1300多年以前,在鄂陵湖和扎陵湖这两个姊妹湖畔,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了自内地长途跋涉而来的文成公主。当时,这里山川秀美,松柏如海,气候宜人,古称“柏海”(在今青海玛多县境内)。柏海是文成公主的新房,公主在此流连一月有余。

今天,柏海的两湖之畔,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藏族牧人,名叫顿珠。说起前几十年,让他伤心又焦虑:20世纪70年代,远山上白雪皑皑,河水四处流淌,牛羊在碧绿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觅食;80年代,绿绿的草原已变成黄褐色,一些地方的青草已经退去,露出光秃秃的黑土,雪线明显上升;90年代,大片大片的草原变得枯黄,裸露的大地上沙砾遍地,很多雪山看不见雪,相当数量的小河已经干涸……

“姊妹湖”正处于三江源中心地带。历史上,三江源地区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处女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源于此,素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受到影响,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泥炭地干燥裸露,沼泽地逐渐消失,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人口增加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草地大规模退化与沙化,优质牧草逐渐被毒草、杂草所取代,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旱獭乘虚而入,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随着源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三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并直接威胁到长江、黄河流域乃至东南亚诸国的生态安全。

政府之举

2001年的8月19日,来自三江源头的3名少年儿童,分别带着从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采集来的水和土,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旁,种上了代表三大江河的三棵青海云杉。如今,它们苍翠挺拔,郁郁葱葱。

2005年8月30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成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受到国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青海着眼三江源山清水秀和“中华水塔”源远流长,宁可牺牲GDP,也绝不牺牲生态环境。三江源地区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约4000亿元,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这些矿产资源大都禁止开发。从2006年起,青海就取消对三江源区GDP考核,而把生态保护和建设列入项目实施地区党委政府工作的主要考核内容。

为给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插上科技翅膀,青海成立了三江源生态保护顾问组,批准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保护学会,一大批专家学者纷纷走进三江源头,目前共实施重点科研攻关课题13项,其中11项已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完成三江源工程专用标准9项,推广应用科研成果96项。

连续三年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皆完成中央投资突破10亿元以上,治理面积逐年扩大,保护进度逐年加快,从2010年起,青海筹措5亿元资金,先行先试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日常管护,建立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基金等,为三江源生态环境的长效保护铺好基石。

为从根本上遏制三江源生态退化趋势,2011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并批复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更高层次上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又一崭新序幕至此拉开。设立首个以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国家战略,三江源区必将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的“先行区”、“示范区”,也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

民众之力

冬日的三江源地区,冰川在吱吱呻吟,格桑花在地下积聚力量,仿佛在提醒着人们,下面将是一个枝繁叶茂的春天。

2012年青海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绿色青海”的意识已深深植根在每一个青海人心中。

拯救三江源生态环境,除了政府推动以及有利的外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当地各族群众。大家欣喜地看到,现如今,他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三江源的山水草木,守护“中华水塔”的安全。环保、生态,现在已是三江源地区各族群众的口头语。他们不光嘴上说,而且身体力行。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近6万名各族群众放下了牧羊鞭,在城镇里开始新生活。在格尔木、在曲麻莱、在治多、在囊谦、在达日……生态移民们在努力适应新的生活,学习各种技能。

地处源头的曲麻莱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沙金资源,为了保护长江源头和黄河源头水土不流失,不被污染,政府明令禁止采金,虽然曲麻莱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但是群众非常自觉,一旦发现有人盗采沙金,马上制止并报告政府。

党和政府在三江源地区投入巨资改善生态环境,源区的各族群众“抛家舍业”,为的就是要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说:“三江源生态地位独特,是青海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最响亮的品牌。未来5年,我们要坚持先行先试,勇于创新,探索建立符合试验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和科学发展手段,完善有利于促进试验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区域发展共赢的目标,把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的先行区。”

江源重生

经过8年来的洗礼,三江源区已渐渐走出苍凉和蛮荒,披上了山清水秀的盛装。

这里的植被一年更比一年生机勃发。

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查旦乡齐云村藏族牧民罗扎说:“这两年回到退牧的草山一看,荒土滩不见了,草长得齐腰高了,变化实在大,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据统计,目前三江源地区高覆盖度草地以每年2387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草地平均产草量比过去提高了24.65%,草场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地区明显好转。

这里的土地一年更比一年肥沃厚实。

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城,鲜花簇拥,绿树成荫。藏族群众达瓦桑杰说,过去沙尘暴是这里的“常客”,有一年大年初一刮沙尘暴,能见度不足5米,根本没法走亲访友。现在很少见到沙尘暴,大家都觉得空气很清新。

这里的水源一年更比一年丰沛纯净。

人们还记得,五六年以前,玛多县境内大大小小的4000多个湖泊中一半以上干涸,现在基本上都恢复了,“千湖之县”重现昔日美景,“千湖”湿地开始整体恢复。

监测结果表明,经过8年来的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湿地生态呈现整体恢复趋势,增水效果明显。

这里的生物一年更比一年丰富繁多。

三江源地区已成为高原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据监测,三江源地区藏野驴、藏羚羊、岩羊、野牦牛、藏野马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栖息活动范围呈扩大趋势,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以藏羚羊为例,这一“高原精灵”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已恢复到目前的7万多只。在整个三江源地区,藏羚奔腾,野驴成群,野生动物数量迅速增多,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乐园”。

这里的人民一年更比一年幸福喜悦。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达协塘移民社区84岁的藏族老阿妈卓德说:“我在山上的帐篷里生活了近80年,搬迁到城镇后感到了真正的幸福,儿子跑生意,儿媳在院内暖棚种菜,再加上政府给的饲料、粮食补助和燃料补助,生活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增强,牧民就医难、子女上学难、行路难、吃水难和用电难、看电视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畜牧业长足发展。2012年底,三江源区加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牧民年人均收入突破5200元。

藏羚羊欢跃的身影在诉说,江河水奔腾的涛声在吟唱,三江源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源区三江青海
三江之水天上来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受焦化影响的下风向城区臭氧污染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
冬小麦蒸散源区代表性分析
大美青海
兴安落叶松林通量观测足迹与源区分布
三江并流
渭河源区径流量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