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水一体化与“‘W’台畦双沟浇灌”

2014-03-03焦世德

西北园艺(果树) 2014年3期
关键词:肥液肥水温湿度

焦世德

肥水一体化与“‘W’台畦双沟浇灌”

焦世德

果树生产管理中有很多人喜欢大肥大水,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树体生长发育对肥水的需要。笔者觉得,肥水并非越多越好,这里面有个“标准”问题,这个标准就是“经济有效”——既能满足树体生长发育需要,又能节约用水、提高肥料利用率。

水是肥料在土壤中的运输工具,水到则肥到,肥水是一体的。如果灌水量过大,则会把肥料运到根外很远很深的地方,不仅造成肥料流失,同时也会污染环境。果园灌水量应以肥水渗透到根系集中分布层为度。科学的浇灌方法是浇小水、勤浇水,以湿润根系集中分布层(40~50cm)为好。如果肥水不在根系分布区域,则为无效肥水。

大水漫灌是最不科学的浇灌方式。浇大水树体是吃不饱的,还会造成肥料流失;浇小水却能让树吃得饱,并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为什么这样说?举个例子:同样的50g肥,分别用2.5kg和5kg水稀释,哪个肥液的浓度更高?显而易见,是用了2.5kg水的肥液浓度更高。如果把水少(2.5kg水)的肥液比作干粮、馒头,那水多(5kg水)的肥液就是稀饭了。假设2.5kg水能刚好布满一株树的根系层,那么浇灌5kg水就会有一半的水超出根系集中分布层,对果树来说,这些超出根系集中分布层的水以及其带走的肥料是无效的,被浪费了。所以,我们提倡肥水一体化。施肥后马上浇水是正确的,但要控制施肥量和用水量,以不烧根、能满足树体生长发育为宜,多则不宜。封冻水与开春水的用量可以大一点,其他时期则宜小水勤浇,尤其是花芽分化期,宜肥足水少,以提高花芽分化质量。

水可以溶解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也是土壤及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的参与者,能够为果树和土壤微生物提供营养,所以说灌水也是施肥。因此,即便是不施肥光灌水,也要灌小水,水量小则土壤溶液中肥分的浓度高,作用显著。

综上来看,大肥大水是既不利己(浪费肥料,投入大)也不利人(造成环境污染)的做法,应当废止。

世界发达国家苹果栽培已经实现了肥水一体化,即采用滴灌技术施肥灌水,肥随水走,肥水用量适宜配比合理。滴灌是机械化与自动化相结合的灌溉技术,是以水滴状不断缓慢流入树体根际,使土壤稳定保持适宜含水量的灌水方法。滴灌仅湿润根际土层,可大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比喷灌、大水漫灌省水,更利于实现肥水一体化管理,同时也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不会因灌水而造成土壤温湿度发生剧烈变化,极有利于根系生长。

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还实现不了肥水一体化管理,据此我们提出了“‘W’垄畦覆盖+行间生草”的土壤管理模式,通过生产实践,效果理想。“‘W’垄畦”就是以树行为中心,距树行1m左右起垄成台畦,形成约2m左右宽的树盘,通过起垄做畦使树盘地面明显高于行间地面,二者高度差一般10~20cm(旱薄地保水能力差可稍低,肥沃地、灌溉条件好的可稍高)。同时,在台畦中间沿树行打一畦背,形成“一垄双沟、‘W’台畦”模式。这样既能增加树盘处的熟土层厚度,又能实现雨季及时排涝、旱天沟灌节水。

“覆盖生草”就是在畦上覆盖,行间生草,防止根系温湿度变化过大,给树体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因为健壮的表层根是果树优质丰产的基础和关键,所以果园土壤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好这些根。护根的基本原则是防止表层土壤温湿度忽高忽低、变幅过大,护根的有效方法是在土壤表面进行覆盖——覆草、盖膜、保持地面湿润(渗滴灌或勤浇小水)等——以创造稳定良好的根际环境。如能起垄加覆盖,则更是锦上添花。

目前生产上多采取沟灌、盘灌、穴灌等灌溉方法。相比较而言,盘灌的灌水量往往过大,穴灌比较费事,还是以沟灌为好,如上所述“‘W’台畦双沟浇灌”可进行树体两侧小沟浇灌,即由树行一分为二,分成两个浇水沟,既可以两个沟同时灌溉,也可以单边灌溉,既可以浇大水,也可以浇小水,这样不但能节约用水,增大灌溉面积,而且有利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灌水方式,实现树体优质丰产。

焦世德,山东省莱州市果树技术推广站,邮编261400。

2014-05-05

猜你喜欢

肥液肥水温湿度
基于正交试验法下对喷灌均匀性影响因子的综合分析
肥液种类及浓度对滴灌施肥系统水力性能的影响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应用电导法实时测定磷酸氢二铵和氯化钾混合肥液浓度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