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生产事故直接原因分析及探讨

2014-03-03梅栋

新疆有色金属 2014年4期
关键词:水套铝液结晶器

梅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总队乌鲁木齐830000)

安全生产事故直接原因分析及探讨

梅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总队乌鲁木齐830000)

通过对新疆某公司熔铸车间发生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析,采取证据分析和无证据支持推论等手段进行论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查清事故直接原因,以期为事故调查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及探讨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是,我国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一些行业领域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式依然严峻。事故发生后,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和确定直接影响着事故性质的认定,事故责任的追究,整改措施制定和落实,类似事故的预防。因此,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和认定必须要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面,以新疆某公司熔铸车间的爆炸事故为例,对事故直接原因的调查分析进行探讨。

1 事故现场描述

2011年6月1日,新疆某公司熔铸车间发生爆炸事故,现场造成6人死亡、16人受伤。熔铸车间屋顶及北侧墙体大部分坍塌,东侧、南侧及西侧墙体倾斜,车间中部铸井损坏严重,原安放在铸井口浇铸盘解体炸飞,其碎片散落在车间周边约300 m范围内。熔铸车间南侧挤压车间,墙体彩钢板受气浪冲击整体变形,门窗全部脱落。

2 生产工艺简介

熔铸生产是铝及合金产品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序过程,实现由固态向液态再向固态的转变,以及合金元素溶解于铝中的合金化过程,其基本作用是能量和物质的转移。同时,熔体也与周围介质之间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使熔体净化或产生污染,并由液态加工成可供压力加工的铸坯。因此,熔铸生产关系到后续加工全过程的成败。

熔铸工艺流程:熔炼合格的铝合金熔体→开炉口放流→铝液流入结晶器→铸造开始→控制冷却水强度→液面及浇速控制→铸造结束→停车停水吊铸锭→锯切头尾→合格铸坯→转压力加工工序。

3 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3.1 现场物证收集

⑴浇铸盘原座在浇铸井上浇铸盘受爆炸破坏完全解体,其最大块(约重100 kg浇铸盘底板)完全扭曲变形,飞落在距车间约80 m办公楼后;最远312 m可见约2.5 kg浇铸盘钢板碎片。

⑵熔铸车间铸井井口呈喇叭状,西侧井壁上部约90 cm混凝土损毁;北侧井壁分块断裂,上部100 cm混凝土受挤压向外倾斜35 cm;东侧、南侧井壁状况相对较好。井深10 500 mm,有效铸造长度9 500 mm。

⑶浇铸井内铸棒以井内西侧及中心部位受冲击向井内北、东、南面呈放射状分布。提井后测量铝棒规格为Φ130共54根(属满盘铸造),长度为7 960~8 047 mm,证实铸造正在进行(正常工艺铸造长度为8 500±100 mm),棒体扭曲。

⑷井底引锭盘及底部托架整体向西侧翻90°,提井后检查:托架东北角牵引钢丝绳受力作用在导向槽处呈剪切拽断状(绳股变形、绳芯挤出、钢丝断口较齐),绳可见润滑,无锈蚀,托架西北角牵引钢丝绳头固定板脱落,井底未见固定板及绳。

⑸铸井周围及厂区内多处发现已经凝固的铝块。

3.2 论证分析

⑴当量证据:本次爆炸为大量熔融铝液一次性泄入井内产生的大爆炸,按现场破坏情况及相关计算,泄漏铝液量应在约300 kg,爆炸TNT当量应在300 kg以上。可产生此爆炸铝液来源为,只有在浇铸过程正常中,浇铸盘至结晶器有满盘铝液。如从炉口流出入井,不可能聚积至300 kg铝液产生爆炸。

⑵井内爆炸证据:原座在浇铸井上浇铸盘受爆炸破坏完全解体,其最大块(约重100 kg浇铸盘底板)完全扭曲变形,飞落在距车间约80 m办公楼后。其结晶器底座螺栓尚连接,可知产生爆炸为浇铸盘底板下井内。(如产生于浇铸盘水套内,其结晶器底座螺栓均应在冲击力下脱落或剪切)。

⑶非个别结晶器漏铝液证据:提井勘验,所有铝棒长度基本相等,且棒体基本完好,属于正常浇铸过程中。未出现个别短棒现象,排除个别结晶器损坏漏铝液可能。从爆炸当量大可佐证个别结晶器漏铝液量小原因。

⑷井内西侧爆炸证据:铸棒在铸井内西侧及中心部位受爆炸冲击向井内北、东、南面呈放射状分布,位于西(含西南、西北)侧棒体长度均略小于东侧棒体长度。其中19根头部有飞边、坡口也基本分布于西侧。引锭盘托架西北角承重钢丝绳固定板焊点脱落。

3.3 无证据支持推论

⑴推论一:引锭盘托架钢丝绳(或为西北角)断裂,造成浇铸盘失衡泄漏铝液。

不支持推论原因:其后果与专家推论可采信分析事故结果相同,但是钢丝绳为近10天左右新更换,从现场部分钢丝绳可见,钢丝绳绳芯完好,且润滑良好,无锈蚀现象、无较明显磨损现象。引锭盘托架西北角钢丝绳如在使用中断裂,其井底部应可见固定板及吊耳带部分绳头,但现场提井勘验无残存物。现场证据不支持。

⑵推论二:引锭盘托架钢丝绳(或为西北角)井口导向轮常期处于高温、潮湿恶劣环境,锈蚀产生卡阻或断裂,造成浇铸盘失衡漏铝液。

不支持推论原因:其后果与专家推论可采信分析事故结果相同,但由于爆炸冲击破坏,井口所有设备设施均破碎或无法查找,无现场证据支持。

⑶推论三:由于浇铸盘水套破损,铝液进入水套,产生爆炸。

不支持推论原因:如浇铸盘水套内产生爆炸,在其作用力下会产生向下冲击,其水套(浇铸盘)底板会在作用力下,向下冲击,井底会有底板残片,但现场提井勘验无底板残存物。如爆炸产生于浇铸盘水套内,其结晶器底座螺栓均应在冲击力下脱落或剪切。原座在浇铸井上浇铸盘受爆炸破坏完全解体,其最大块(约重100 kg浇铸盘底板)完全扭曲变形,飞落在距车间约80 m办公楼后,其结晶器底座螺栓尚连接。现场证据不支持。

⑷推论四:在正常浇铸作业至棒8 000 mm左右时,熔炼炉铝液流量不足,浇铸工作不能连续,此时进行堵炉、结束浇铸工作。而此时由于堵炉作业不熟练,未堵牢;或由于炉口完全断流(新手上岗)不懂操作程序根本未堵炉,而此时投料工炉顶扒渣作业时,炉眼渣堵打开,又来铝液,造成浇铸盘泄漏铝熔液。

不支持推论原因:按正常浇铸约应为8 500±100 mm,此时炉内铝液约应有700 kg,因熔融态铝液为粘稠状,流速较慢,按正常浇铸速度炉口流出量仅为8 kg/s,且其为最后铝液,流量、压力不足,短时间内不可能致使大量铝液泄漏。当量计算及现场状况证据不支持。

4 事故直接原因认定

根据论证分析,爆炸直接原因是:大量融熔铝液一次性泄入铸造井冷却水中引起水蒸汽爆炸。在铝棒正常铸造长度接近8 000 mm时,由于承载重量不断加大(总重量超过18 t),引锭盘托架西北角承重钢丝绳固定板焊点脱落,导致引锭盘西北角瞬间失衡,致使铝棒下滑,结晶点下降脱开结晶器,浇铸盘上熔融态铝液流入浇铸井内,骤然产生大量水蒸汽,在水井内急剧膨胀,造成爆炸。

5 结束语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交集的结果,是多方面的,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它是查出事故间接原因,认定事故性质和处理事故责任人的重要基础工作,一方面可以为其他单位提供经验教训,防止和减少同类事故发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Z].2006-01-21.

收稿:2014-03-05

猜你喜欢

水套铝液结晶器
一种铸型铝的铸造方法
烟化炉铜钢复合水套的开发与应用实践
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在线调宽技术的应用
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水套仿真分析
略述新疆地区电解铝发展历程
结晶器在线热调宽控制系统的设计
连铸机结晶器液压振动系统的应用
某国V柴油机水套设计仿真分析
铝液输送:铝业发展必由之路
Oslo结晶器晶体粒径分布特征的CFD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