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2014-03-02乔艳秋陈瑞珊王岩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34期
关键词:口病白细胞心肌

乔艳秋 陈瑞珊 王岩

开滦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乔艳秋 陈瑞珊 王岩

开滦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治疗方法,为及时正确诊治小儿手足口病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要2013年12月,3年来收治的25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儿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为一般病例209例,观察组47例为重症病例,将两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儿皮疹以手和足部居多,观察组中有42例血常规白细胞尧C原反应蛋白升高,且全部47例患儿在肺片尧心电图尧心率尧心肌酶尧白细胞尧超敏C反应蛋白尧转氨酶等方面异常比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儿更易出现高烧尧心肌酶谱改变尧惊厥尧呕吐尧烦躁嗜睡等症状,两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要加强对小儿手足口病的认识,注意观察患儿症状体征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对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并发症。

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病毒感染所致的自限性疾病,以手尧足或口腔等部位出现水疱型皮疹为特征,并可引发心肌炎尧肺水肿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做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小儿手足口病经过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该文笔者对所在医院2010年1月要2013年12月,3年来收治的25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治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共收治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56例,年龄为5个月耀7岁,平均为(2.45依1.34)岁,其中男145例,女111例,病程为6耀27 d,平均为(11.6依5.2)d。患儿入院时手尧足尧口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疱疹,同时伴有发热持续不退尧哭闹尧呕吐尧精神萎靡尧抽搐或痉挛尧厌食尧流涎流涕尧呼吸和心率明显加快尧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加等症状;患儿一般在发热1~2 d后开始出现皮疹,早期多发于口腔中的舌咽尧软硬腭及唇颊黏膜,表现在红色斑丘疹,并逐渐发展为带有透明小泡的红晕性丘疹,疱疹大约需1周左右时间破溃消退,且不留色素沉着及瘢痕。将所有接诊患儿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为一般病例209例,男131例,女78例,年龄为5个月耀7岁,平均为(2.45依1.34)岁,观察组47例为重症病例,男25,女22例,年龄为2.5岁月耀6岁,平均为(2.61依1.45)岁,将两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对所有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尧心电图尧超敏C反应蛋白尧X线胸片尧血尿便常规尧肝肾功能等检查,并对重症病例进行脑脊液尧电解质尧凝血功能检查。经检查后胸片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患儿45例,心肌酶升高患儿76例,血小板轻度轻少患儿41例,大便常规潜血阳性(+)患儿21例,细胞轻度升高患儿38,白细胞减少患儿35例。

1.2.2 治疗方法对照组的一般病例以治疗抗病毒为主,给予利巴韦林10耀15 mg/(kg.d)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后静脉缓慢滴注,同时给予维生素C治疗,连续应用3耀5 d。对于合并细菌感染并发症的患儿,使用头孢地嗪尧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以维持患儿体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对于观察组的重症患儿使用激素配合治疗的同时,额外给予人血丙球蛋白静滴。两组患儿256例在治疗过程中,均痊愈或好转,无一例危重或死亡。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对两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儿血常规白细胞尧C原反应蛋白可升高,且在肺片尧心电图尧心率尧心肌酶尧白细胞尧超敏C反应蛋白尧转氨酶等方面异常比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儿更易出现高烧尧心肌酶谱改变尧惊厥尧呕吐尧烦躁嗜睡等症状,两组经比较(P为0.000-0.0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见表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比较结果显示,见表2。

3 讨论

该次通过对两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血常规白细胞尧C原反应蛋白可升高,且在肺片尧心电图尧心率尧心肌酶尧白细胞尧超敏C反应蛋白尧转氨酶等方面异常比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儿更易出现高烧尧心肌酶谱改变尧惊厥尧呕吐尧烦躁嗜睡等症状。小儿手足口病需要临床医师及时的早期明确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以抗病毒对症治疗为主,目前尚无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要对入院患儿进行生命体征检测,对患儿的血尿常规尧凝血功能尧血糖等指标时行记录,并对面色苍白,出现高热尧呕吐尧胸闷尧嗜睡尧神经系统等症状的重症患儿进行心电图尧心肌酶谱尧超敏C反应蛋白尧X线胸片尧肝肾功能以及脑脊液尧电解质等检查,以进一步确诊是否合并脑炎尧神经源性肺水肿尧病毒性心肌炎尧迟缓性瘫痪等病发症。对于一般病例给予利巴韦林10耀15 mg/(kg.d)静滴和维生素C治疗,对于合并细菌感染并发症的患儿,使用头孢地嗪尧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以维持患儿体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对于重症患儿使用激素配合治疗的同时,给予静滴免疫球蛋白,以控制病情抑制炎症的发生。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比较比较[n(%)]

综上所述,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以6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的,由病毒感染所致的自限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尧柯萨奇病毒尧埃柯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由于这些病毒存在多种变型,所以引发的临床症状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EV71)是比较常见的两种致病病毒。柯萨奇病毒A16潜伏期为3~5 d,且引发的临床症状比较轻,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喉肿痛尧发热和手尧足尧口外尧臀部尧膝部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色丘疹继而发展为疱疹等症状。而肠道病毒71(EV71)病毒引发的临床症状通常比较严重,患儿通常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尧神经源性肺水肿尧病毒性心肌炎尧迟缓性瘫痪等病发症,如诊治不及时可危急生命。小儿手足口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和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每年春夏为小儿手足口病高发期,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掌握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注意小儿的个人卫生,经常其用品尧食具尧玩具等进行彻底消毒,还要让儿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以有效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一旦发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1]周莉.小儿手足口病300例临床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 (3)院325-326.

[2]张寿斌,廖华.深圳237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血清型基因及临床特征[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0(1):38原41.

[3]王敬军,王丽,田小平,等.5676例手足口病病例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2(6)院567-569.

[4]张瑞霞.79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2,34(6)院420-421.

[5]吴艳.1359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11,7 (3):259原261.

[6]楼文姬.手足口病278例临床诊治分析[J].医护论坛,2010,17(26)院153-154.

[7]龚慧欣.554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1 (1)院105.

[8]王晓华.小儿手足口病1698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20(4)院246-247.

R72

A

1672-5654(2014)12(a)-0145-02

院:2014-09-02)

乔艳秋(1968-),女,辽宁锦州人,本科,开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临床。

猜你喜欢

口病白细胞心肌
白细胞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