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有效预防

2014-03-02李丹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34期
关键词:肺结核病感染率结核病

李丹

辽宁省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辽宁锦州121000

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有效预防

李丹

辽宁省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辽宁锦州121000

目的分析肺结核病区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有效预防策略。方法在传染病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实施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称为对照组,对病区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临床预防策略。另外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预防管理后的120例肺结核患者,称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院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对照组(26.67%)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6.67%)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75.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93.33%)得到明显提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病区内,必须依照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有助于对患者医院感染率降低,同时还能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效预防

肺结核属于一种比较常见与严重的临床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传染率与感染率,肺结核发病高峰期在16~36岁,潜伏期为3~7周。肺结核疾病发生于患者肺部的比例达80%,以呼吸道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以接触排菌的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由于近些年艾滋病传播与环境污染,导致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所以,保证肺结核患者早日康复、维护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预防医院出现交叉感染是临床研究的主要问题。该研究选取120例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了解导致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性因素,并提出相应整改及预防性措施,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在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其中74例男性,46例女性,年龄为7~71岁,平均年龄为(49.2± 1.5)岁,病程为2~19年,平均病程为(10.2±1.8)年,28例患者伴随有心功能不全,41例患者伴随有糖尿病,24例患者伴随有慢性阻塞肺气肿。另外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预防管理后的120例肺结核患者,称为观察组,其中78例男性,42例女性,年龄为8~70岁,平均年龄为(50.2±1.1)岁,病程为2~19年,平均病程为(11.1±1.0)年,31例患者伴随有心功能不全,38例患者伴随有糖尿病,22例患者伴随有慢性阻塞肺气肿。对病区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实施前后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分析。

1.2 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2.1 客观因素①肺结核侵入性诊治方法的增多,也会导致医院感染率的上升;②抗生素的大量开发与使用。对患者实施大量抗生素治疗,会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发生失调,增加患者耐药菌株,延长患者病程,增加患者病菌感染率;③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不治之症能够有效延长或者治愈患者生存时间,所以住院患者中老年病人、恶性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所占比例上升,且这些患者具有极低的病菌感染抵抗力。

1.2.2 主观因素①医院领导与临床护理人员不够重视医院感染,不能充分认识其危害性;②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与无菌技术;③医院不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完善的分诊与急诊预检机制,医院住院部未设置入院卫生处置机制,导致医院感染源的不断传播;④灭菌消毒效果缺乏监测,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无法实施有效控制。

1.3 预防

1.3.1 预防措施①医院感染患病率。观察期内肺结核患者在同期医院总感染患者中的比例;②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患者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病区医院肺结核感染新病例的比例;③医院感染续发率。有效接触肺结核患者后,经过潜伏期,续发病患者在总接触者中所占的比例。

1.3.2 预防对策①对于隔离患者,禁止其随意进入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在不同区域,医务人员应该佩戴不同防护用品,杜绝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是合理划分病区,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极易和其它疾病交叉传染;②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很多医务人员觉得肺结核属于呼吸道感染,所以根本不需要洗手,往往很多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以手的方式将病原微生物传播至外界,最终导致医院感染;③对病原携带者进行认真检查,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与诊治时,医务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对患者病情进行实事求是记录,避免产生疏远、抵触情绪。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构成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6.67%,观察组患者中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6.67%;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通常肺结核病会涉及到患者多个器官,然而,最为常见的是肺结核,患者干酪样坏死与结核结节是其主要病理特点,极易形成空洞。肺结核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及咯血、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等。临床对肺部感染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患者X线透视与临床症状,医院感染中,肺结核病的发生率为24.1%~43.0%,而且肺部感染严重威胁着免疫抑制患者、危重患者及免疫力衰弱患者等,具有极高的病死率[2]。所以,肺结核病的危害性与感染性不容忽视。因为肺结核病具有较大的传染危害性,导致人们在面对肺结核疾病时往往比较害怕、紧张,然而,并非所有肺结核病都会传染至他人。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只有痰液中有结核病菌的肺结核病才具有传染性。飞沫传播是肺结核主要传播途径,排菌肺结核患者所产生的痰为其主要传染源。一般结核病传染发生于疾病诊疗与发现前,所以,肺结核症状不明显时,其危害性与传染性最大[3-6]。

所谓医院感染,就是医务工作者或住院患者在医院内发生病菌感染,具体包括患者出院后感染、住院期间感染及工作性质感染等。作为患者密集场所,医院极易被病菌与病原微生物污染,以此为传播疾病提供外部条件。然而,相关研究表明,不断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疾病感染意识,进一步落实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所以,应该采取综合性改善及预防性措施,保证每次灭菌、消毒、隔离等都能够达到抑制肺结核病感染要求,对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有效预防与控制[7-9]。其中该次控制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6.67%,观察组患者中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6.67%;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和曾秀忠[10]等满意度研究结果一致,但是关于二重真菌感染研究,由于本次研究为整个感染发生率研究,因此两者不具有对比性。

研究表明,根据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因素,实施有效的整改及预防性措施,可以使患者心理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也保障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及安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董桂珍,王晓曦,刘鸿燕.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1(9):131,134.

[2]张德和,彭春仙,卢伟力,等.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550-2551.

[3]李晓迎,段鸿飞,杨丽梅,等.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4,30(4):154-155.

[4]李秀英,房伍磊.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3(19):1694-1695.

[5]楚云萍.107例耐药结核病人的菌型和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2 (1):55-56.

[6]李吉华.湖北省不同年龄组和用药时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20(5):229-231.

[7]翟淑丽.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7(8):213-214.

[8]陈光.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67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 (1):123-124.

[9]许金美,卜玲珍,姚志芳.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机械通气时医院感染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64-165.

[10]曾秀忠,袁春梅,麦群娣,等.65例肺结核并发二重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40-41.

Tuberculosis Ward Hospit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and Effective Defense

LI Dan
Liaoning jinzhou Provinc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Tuberculosis,Liaoning,Jinzhou Province,1210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infection in hospital,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strategies.MethodsImplemented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120 cases in our hospital in 2012 June-2013 year in June,known as the control group,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 infectionin ward,and to make the clinical prevention strategies.In 2013 June-2014 year in June the implementation of 120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reventionmanagement,know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and hospital treatment satisfac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26.67%),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6.67%)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75.00%),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satisfactiongroup of patients(93.33%)is improved,they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ConclusionI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the region,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 infection,formulat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which helps to reduce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but also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Pulmonary tuberculosis;Nosocomial infection;Risk factors;Prevention

R473

A

1672-5654(2014)12(a)-0055-02

2014-08-29)

李丹(1979-),女,辽宁锦州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肺结核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肺结核病感染率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2008—2018年南昌市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