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务车廉警车豪美国公务用车不敢不“绿”

2014-03-01季天也

环境与生活 2014年8期
关键词:公务车警车

◎季天也

公务车廉警车豪美国公务用车不敢不“绿”

◎季天也

美国政府不惜血本地为总统奥巴马定制的专车——加长凯迪拉克。它拥有全美最高的安全级别,全车重量超过6吨,由一台经过特殊调校的6.5升柴油发动机驱动,百公里油耗高达29.4升。

7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中提到,取消一般公务车,公务车优先采购新能源车型等,大有为公务用车贴上绿色符号的节奏。此前,人们熟悉的“官车”形象一般是奥迪A6L,还有丰田陆地巡洋舰,警车形象则不乏桑塔纳和帕萨特。有读者想知道其他国家的公务用车制度是怎样的,那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美国吧。

狭义公务车=总统级座驾

据维基百科英文网站介绍,美国公务车的定义从狭义来说,一般是指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少数高级官员出席公务活动、接送别国到访人员所用的专车,它是国家元首和顶级官员交通出行的标志。为了彰显国家形象并满足出没场合的庄严性,再加上其乘员的人身安全事关国运,这类车往往是联邦政府不惜重金向汽车企业特殊定制的,赋予车辆强劲的动力、高级别的防护、舒适的内饰和方便的办公配置。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专车——通用汽车旗下的一款凯迪拉克加长车就是如此。它身披最厚处超过20厘米的特殊装甲,防弹玻璃厚度也达55毫米,能胜任大量物理和化学武器的防护;经过防爆加固的轮胎和油箱被击中后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同时还配有夜视仪、氧气瓶以及与奥巴马血型相配的血库。由于是定制车,奥巴马的这台座驾并没有车型名称,只有个外号叫“野兽”(The Beast),全车的造价超过30万美元,相当于4台普通豪华商务轿车。

但是,非总统或相近级别的官员不仅没有这种奢华待遇,他们所配的普通公务车还必须注重采购和使用过程中的“绿色”。

普通公务车最高配中型车

1 / 美国警车顶灯处设有车牌扫描装置,为执法取证助力。

2 / 丰田普锐斯是一款紧凑型混合动力车,百公里油耗不足5升,这种便宜又省油的经济型轿车是美国政府的首选车型。美国人对大排量车的热衷并没有体现在公务车上。

3 / 我国的普通公务车与私家车混在一起,肉眼凡胎很难区分出来。图片左侧是一辆普通牌照的奥迪A8L,但车尾的型号和排量标志上的数字却不见踪影,难道是一辆“卧底”公车在掩藏自己的身份? 季天也/摄

在美国,公务用车是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的,所有公务车的采购和管理都由美国联邦总务管理局(GSA)负责。公务车购置费用(或租金)、日后所有的使用成本都会被纳入各级政府当年的财政预算。如果某个政府部门要配公务车,需要向联邦总务局递交申请。审批通过后才有资格拿到车。途径有三:一是由联邦总务局出面统一采购,从而降低成本——每部车的“团购价”能比市场上的平均售价低两三成;二是从联邦总务局庞大的“非军用车队”中租赁;三是直接向民间的商业租车公司租赁。

什么样的车能被选为普通公务车呢?

美国《联邦资产管理条例》规定,对于没有特殊安全必要性的普通公务车,政府部门最“土豪”也只允许配备中型轿车(轴距在4.7~4.9米之间的轿车,如福特蒙迪欧、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等),燃油经济性也要尽可能优秀。只有极特殊的公务活动才可能获批更上档次的座驾。这就直接让绝大多数政府人员无缘用公款享受奥迪A6L、奔驰E级和凯迪拉克XTS等的中大型轿车。而在我国,更高级的奔驰S级、奥迪A8L、宝马7系在也是司空见惯的官车。同时,美国的普通公务车也不允许“私人定制”,只准采购商业量产车。

公务车预算要“裸奔”

美国公民对于消防车、救护车等特殊公用车种非常欢迎,但对用来运送官员的普通公务车就没那么喜欢了。政府购车的预算和实际支出都是“裸奔”的,如果当年的公务车支出比例偏高,市民还可能组团抗议,从而影响政府形象和官员支持率。因此,虽然上面的规定中并没有约束发动机规格和车身尺寸的具体参数,但官员们需要避免招来民众不必要的反感、防止被对手党派“黑”,免遭联邦总务局调查或制裁,也就没几个政府机构胆敢在公务车使用上大把撒钞票。他们会针对各自公务活动的需要,选车时把发动机排量、车身尺寸限制在一个不过分的程度。

正在分批从警局“退休”的福特维多利亚皇冠是美国警车的形象代言人。改装后的它动力强劲、操控性出色、装备精良,而这仅仅是最普通的巡逻车。

买公务车难,用车依然处处受限。首先,公务车是公务活动用车,不是官员上下班的代步车(公务车随政府工作人员出差时,可事先经部门主管书面授权,在出差地用于上下班),也不是亲友团的顺风车。政府工作人员上下班都靠私家车或是公共交通。在交通拥挤的大城市,骑车或坐公交车还可能成为官员参选时的加分项,何乐而不为。

其次,普通公务车在公路上没有任何特权,跟公民驾车一样需要遵守各州各郡的交规。一旦违章要依法受罚,还得违章者自掏腰包。

第三,酒吧、古董店、旅游景点以及各类体育和娱乐场所是公务车的禁区,如果公务车不是因为执行“秘密任务”而出现在这些地方,直接算作公车私用。

让人一眼认出公务车

有了规定,还要有严格的监管手段。美国公务车毫无隐私可言,不管去哪儿,它们的身影都随时会暴露在单位主管和街头百姓的视野中。原因如下:

1.网络化管理与监控。联邦总务局有一套完善的公务车管理系统,并与定点加油站和维修厂联网。这套系统会实时获取车辆的行驶信息、加油情况、位置坐标、各项支出等重要数据,并在用车结束之后记录下来。有了它,公务车管理人员随时都能监视车辆,防止用车的人偷搞“猫腻”。每天下班前,管理人员还要清点所有公务车是否全部开回停车场。简直就像在管理公交车。

2.专属号牌。美国所有公务车的号牌与私家车有着鲜明的区别,具体图案和规则在各州不尽相同。联邦机构的公务车号牌上写有“美国政府 仅限公务用途”(U.S. Government+车牌号+For Official Use Only)的字样;各州的公务车牌照则会显示所属部门和所在州的名称等关键信息。比起私家车,公务车虽然车型普通,但号牌颜色和内容都有着很高的辨识度,仿佛时时刻刻传递着“我是辆公务车”的信号。“好管闲事”的民众们假如在娱乐场所门前发现挂着这种牌照的车,一句话一张图就可能让用车的人面临停职查办甚至丢饭碗的可怕后果。反观我国,除了警车、军车等特种车辆使用专门的白色号牌外,其他部门的公务车与私家车同用一类号牌,肉眼凡胎根本分不出是公务车还是私家车,是否公车私用也就无从判断。公务车识别机制的缺乏,令社会监督难有用武之地。再加上公务车限制多为行政规定,而不是法律层面的规定,纯粹的公务车公用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靠个人素养来实现。

3.财政和民意压力。官员们深谙公民是美国政府的衣食父母,每年的财政收支都必须在公众眼前晒单。由于公务车的花销并不能给公众和自身的好评率带来直接益处,所以,官员们自然希望这部分钱花得越少越好。从选车到用车,想尽办法营造出“绿色采购”、“低碳出行”的形象,以防激起公民的不满。所以,便宜、省油、保养和维修实惠的车才是公务车王道。

美国所有公务车的号牌与私家车有着鲜明的区别,具体图案和规则在各州不尽相同。联邦机构的公务车号牌上写有“美国政府 仅限公务用途”的字样;各州的公务车牌照则会显示所属部门和所在州的名称等关键信息。

公务车私用划不来

由于制度的制约,违法在美国并不是一个以高风险博取高收益的投资游戏,而是一桩鸡飞蛋打的赔本买卖。《联邦资产管理条例》第38章第114节中有明文规定:任何形式的公务车私用,以及用政府的设施和配件服务于私家车,都属于假公济私的严重违法行为,当事人先是会被上级停职至少一个月(期间无薪),之后视情节严重程度和官员所在岗位特点,还可能继续停职甚至开除。如果用公务车拉载自己的亲朋好友或其他非公务人员,后果也同样严重。

至于买豪华车跑公务,官员们就更不敢了,这样做无异于吸引别人调查自己是否有贪污腐败之嫌(贪了也别外露啊),是政客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作死”行为。因为这样不仅省不了自己几个钱,一旦被抓住,政治生涯全毁不说,法律上还不知会有什么麻烦,个人信用档案上也会多一笔“黑历史”,太划不来了。敢于以身试法的官员,暴露的不是人性的弱点,而是“捉急”的智商。

A6L等奥迪系列豪华车型深受我国党政机关的青睐,奥迪品牌的官车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这个级别的车是美国非顶级官员无权使用的。

美国公务车牌照为白底蓝字,上有美国国旗水印,并有“美国政府”和“仅限公务用途”的字样,右下角有条形码,以便查验和识别车辆身份。左下角的字样表示这辆公务车属于美国联邦总务管理局。

送走老将维多利亚皇冠,这3个性能更强的四轮硬汉光荣继任美国警车——福特金牛座(左)、道奇Charger(右)和雪佛兰Caprice(中)。

霸气改装吓尿嫌犯

这边厢,政府官员为了绿色出行和节俭用车煞费苦心;那边厢,警察却花着大把银子把一部部普通的民用车改装成大排量、高性能的四轮“霸气硬汉”。美国人在公务用车上被剥夺殆尽的大排量情结,在警用车上释放得淋漓尽致。

美国的大多数警车都来自民用车型,但经过警方一番大刀阔斧地强化之后,外观和躯壳恐怕是它与同款民用车唯一相同的地方了。所有追击和拦截用的警车都配有坚固的车头护杠和便宜耐用的钢制轮毂,悬挂、刹车、动力调校也通通进行了强化,面对开车逃逸的违法者都是直追猛撞,很少有嫌犯能逃得过它们“精准致停”(PIT)的强大冲击。在执行任务中,开车警员的双手会忙得不可开交,因此所有警车都采用自动挡。警灯装在车顶、车头、后风挡等多个位置,并且具有爆闪功能,警示效果既炫酷又有效。很多车型的两个前车门内置了凯夫拉材料,足以抵挡手枪、霰弹枪等常规武器的攻击。后备箱则是备胎、钉刺带、测速仪等装备的存放地。

车厢内,隔离护板把前后排座位隔绝开来。前排是警察驾乘区,占用大量空间来配备枪架、充电器、警报及警灯控制器,还有为警员配备的笔记本电脑和车内阅读灯。后排则是用来押运嫌犯的,其空间被压缩得相当局促,人坐在后排,腿部毫无活动空间——对,这就是嫌犯的待遇!

两种用车思路的反差

在庞大的警车队伍中,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全尺寸轿车维多利亚皇冠(Ford Crown Victoria),是美国保有量最多、名气最大的警车。自1996年成为美国警方的主力巡逻车以来,它不仅在美国道路上随处可见,在各种涉及警察、联邦调查局的动作大片中也频频上镜。安全、耐用、空间大是它的亮点。维多利亚皇冠在现实中的表现,与电影里脆弱、脑残的形象完全相反:全长5.4米、宽近2米、轴距2.9米,这种比很多大型豪华轿车还要“壮硕”的庞大车身,为大量先进的警用装备提供了充足的放置空间;排量高达4.6升的V8(8个气缸呈V型排列)发动机平稳可靠,配合4速自动变速箱,能输出187千瓦的功率和372牛·米的扭矩,满足了追击嫌犯车辆时的动力要求;经过调校的车身有着出色的操控性,后轮驱动使车身重心均衡,起步时的爆发力也更强。原本只卖两万多美元的它,改装后身价暴增,每部整车超过6万美元,这笔钱可以在美国拿下宝马X6或3辆大众帕萨特。

不过,由于油耗过高和警方对警车性能的更高要求,从警十多年的维多利亚皇冠从2013年开始逐渐退役。它的继任者是福特金牛座和通用雪佛兰“Caprice”,也是轿车中的大块头。前者搭载3.5升涡轮增压V6发动机,最大功率276千瓦,最大扭矩474牛·米,0~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5.1秒;后者搭载6.0升V8发动机,最大功率261千瓦,最大扭矩520牛·米,0~100公里/时的加速也只需不到6秒。这些新秀不仅性能参数在维多利亚皇冠之上,还增配了给力的新设备,如热成像追踪器、行车记录仪和车牌扫描装置,“战斗力”又上了一个台阶。除了这些最普通车型外,用于拦截嫌犯、搭载警用装备的警用SUV(运动型多用途车),以及动力更上一层楼的国产高性能跑车,也个个是精兵强将。总而言之,加速迅猛、刹车强劲、操控出众,同时兼顾一定的舒适性,是美国警方对车辆的普遍要求。这样的警用座驾不仅非常善于追捕,其性能本身也对犯罪分子起到威慑作用,它们霸气而醒目的外观,也让坏蛋们畏惧三分。

比起美国,我国的警车实在是太“环保”了:桑塔纳、捷达为主力,其他车型的选择通常会向本地品牌倾斜,比如北京警车中现代品牌较为常见,上海则是上汽品牌普遍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全部使用国产车以降低采购成本外,节能减排等绿色行为并不是美国警车的责任。比起美国,我国的警车实在是太“环保”了:桑塔纳、捷达为主力,其他车型的选择通常会向本地品牌倾斜,比如北京警车中现代品牌较为常见,上海则是上汽品牌普遍一些。不过,所有车型都没有对车身强度、动力、底盘悬挂和刹车系统加以改装,车身贴花和警灯是它与民用车仅有的区别。一些小城镇还选用要性能没性能、要安全没安全的微型车作为警用座驾。可以说,大部分警车的排量不超过1.8升、售价也不超过18万元,警车的《党政机关公务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反倒比其他政府机构贯彻得更好,刚好与美国相反的“公务车豪警车廉”的现状亟须改过来。尽管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我国的警车多用于运输代步,很少用来急速追捕嫌犯车辆,有些地区也确实经济不发达,但警车的威严性是否应该彰显?美国在两种政府用车思路上的反差,是不是值得我们借鉴呢?

我国的警车种类纷杂,既有宝马5系等高端座驾,也有微型面包车等“基层”车型,但没有经过警用改装,整体阵容的档次明显比我国的公车要低得多。

季思聪、季纾纬对本文亦有贡献。本文写作参考了美国联邦总务管理局官方网站、维基百科英文网以及“汽车之家”网站的相关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本栏目责编/季天也jtyair2013@vip.163.com

猜你喜欢

公务车警车
我最喜欢的玩具
Scratch极品飞车热力追踪
日本警车为何使用黑白两色
德国人租“警车”防盗
不要被偷
上海汽车荣威
朱天勇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公务车一定要限制
二则(二)
车臣女“人弹”袭击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