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大学生周末休闲体育的时空特征研究

2014-02-28董育平

文教资料 2014年5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大学生

董育平

(浙江大学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浙江 杭州 310058)

1.引言

随着高校教学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逐渐增多,闲暇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既有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知识扩充、能力培养、素质锻炼活动,又有满足精神和生理需要的恢复性的消遣、娱乐活动,还有无所事事消磨时光的。为了不断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积极开展大学生的休闲体育,已成为高校加强素质教育和建立和谐、丰富的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该研究将时间地理学方法,尤其是日常活动路径表示法运用到大学生周末活动的研究中,从微观角度探讨浙江省大学生周末活动时空间的影响因素。时间地理学是一种研究在各种制约条件下人的行为时空间特征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个人行为,尤其是个人日常行为研究的微观方法论。它特别强调动态的研究,通过跟踪一个群体中每个人的日常活动路径,研究发生在路径上的活动顺序及时空间特征,并且通过个人或群体活动行为系统与个人或群体属性之间的匹配关系,找到不同类型人群的活动规律,从而将微观研究与中观研究及宏观研究结合起来。目前采用时间地理学对大学生休闲体育的时空特征研究仍处在空白,通过本研究推动时间地理学方法在体育中的进一步应用,为校园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浙江大学学生。浙江大学是隶属教育部学校,其招生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针对性地选取学生,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研究对象结构特征见下表。

表1 样本结构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资料(依托浙江大学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料和国内外期刊网络搜索引擎),为本研究提供基础性理论支撑。

2.2.2 问卷调查。调查表格由大学生周末24小时的周末生活活动和周末休闲体育的调查指标两部分构成。周末休闲体育的调查指标内容重点在于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周末24小时时间的周末生活活动内容设计重点在于了解大学生周末24小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轨迹,以小时为单位,请学生如实填写相应时段的活动内容、活动地点。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份问卷有效率为92.5%。

2.2.3 路径分析方法。该研究主要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活动路径分析方法。基本数据主要来自学生周末的活动日志调查。

3.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周末时间特征分析

3.1.1 大学生周末休息时间特征。通过对大学生周末24小时的生活跟踪调查统计分析,依据图1可知,近60%的学生在上午8:30前起床,92.8%的学生在9:30前起床;晚上10:00前睡觉只有3.6%,晚上11:00前睡觉只有13.5%,到了午夜0点有58.6%。可见,学生普遍喜欢晚睡晚起,只有10%左右的学生午睡。

图1 睡觉时间比率图

3.1.2 大学生周末学习时间特征。依据图2结果,周末最多只有56.8%的学生学习。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上有午9:00到下午4:30。周末基本上有30%~40%的学生学习。

图2 学习时间比率图

3.1.3 大学生周末社团活动时间特征。依据图3可知,周末学生主要是下午参加社团活动,有10%左右;晚上仍有8%学生继续社团活动;上午参加活动的学生较少(3%左右)。可以看出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主要在下午和晚上,要吸引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就必须考虑到时间安排。

图3 社团活动比率图

3.1.4 大学生周末体育活动时间特征。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早起锻炼身体的习惯,依据图4结果,只有个别学生早晨、上午参加体育活动;调查显示,到下午学生体育锻炼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下午作为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机,学生除完成必要的学习、社团活动等外,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到了晚上9点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到高峰,这与目前学校体育场馆的亮灯工程有密切关系。学生普遍认为一天学习后,活动一下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因此也比较认可晚上体育活动。从图4结果看出,周末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比率还是比较低的,最高时只有13.5%,这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比率,为校园体育文化作贡献。

图4 体育活动比率图

3.2 大学生周末体育活动空间特征分析

对于大学生周末活动来说,时间制约与空间制约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因素,比如说,教室距离的远近决定了移动时间的多少,进而影响到学生其他活动的时间分配;教室或体育场馆设施的既定开放时间等都必然影响到学生在空间上的移动与停留。将时空间联系起来分析更有助于把握大学生的周末活动在校园中的展开,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认识个性化的校园活动空间。

3.2.1 体育活动项目特征。体育活动依赖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等因素,因此参加什么项目是体育活动的空间移动与停留主要依据之一。依据图5结果,周末大学生主要参与的体育项目是跑步、散步、羽毛球、登山、乒乓球、排球、篮球、棋牌类等活动。排在前四个项目,除羽毛球对场馆有很高要求外,其他三项都对场馆要求不高,大学生主要活动空间在学校田径场和校园活动,以及和同学一起参加野外活动如登山活动。

图5 参加体育项目情况

3.2.2 体育活动参与形式。体育项目的确定与参与体育的形式密切相关,依据图6结果,60%的大学生喜欢与朋友、同学一起活动;有21%的大学生喜欢自由组合参与到同学中活动。也就是说有81%的大学生是喜欢参与集体活动的,所以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着重考虑集体活动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图6 参与体育的形式图

3.2.3 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影响因素。依据图7可知,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影响因素有四个方面:体育宣传、校内体育锻炼氛围、社会体育锻炼氛围、同学和朋友的带领。因此校园体育氛围的营造是重中之重,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首先必须进行舆论宣传,其次必须开展社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大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图7 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影响因素图

4.结语

4.1 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早起锻炼身体的习惯,喜欢下午和晚上进行体育活动,所以体育活动的开展要重点放在下午和晚上。

4.2 周末大学生主要参与的体育项目是跑步、散步、羽毛球、登山等,大学生主要活动空间在学校田径场和校园。

4.3 有81%的大学生喜欢参与到集体活动,所以我们要多开展一些班级、社团、院园系和校级竞赛组织的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4.4 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影响因素有四个方面:体育宣传、校内体育锻炼氛围、社会体育锻炼氛围及同学和朋友的带领。可见大力宣传体育文化,营造校园体育氛围是目前开展学生体育活动的重中之重。

[1]于可红,梁若雯.从休闲的界定论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2003,1:21-23.

[2]傅桦,赵丽娟北京地区老年人口日常活动的时空特点[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6月第30卷第3期.

[3]孙樱,陈田,韩英北京市区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初探[J].地理研究,2001年11月第20卷第5期.

[4]张纯,柴彦威,李昌霞北京城市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路径及其时空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8月第26卷第4期.

[5]柴彦威,沈洁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10月第28卷第5期.

[6]刘志林,柴彦威深圳市民周末休闲活动的空间结构[J].经济地理,2001年7月第21卷第4期.

[7]李建国,卢耿华都市体育生活圈建设研究[J].体育科研,2004年第25卷第1期.

[8]王琪延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4:86.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