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界定与低碳发展策略

2014-02-28吕传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年2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

摘要 后发展地区的低碳发展道路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后发展地区低碳发展路径这一战略问题展开探索性研究。首先,综合各研究文献对地区发展水平界定的指标体系,选取经济总体水平、工业化、城镇化以及资源环境四大类综合指标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发展水平做出评分与界定。从综合指标分析结果来看,全国除广东、北京、浙江、江苏、天津、上海6个省市以外,其他25个省市均处于后发展阶段,其中20个省市处于中后发展阶段,5个省市处于落后发展阶段。然后,结合2010年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情况从能源强度、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等方面对后发展地区的低碳发展现状作出分析,表明:我国各省区市能源强度差异很大,后发展地区单位GDP能源强度普遍高于先发展地区,高耗能工业的比例以及工业单位产值能耗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部分地区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之多,反映出后发展地区经济结构的高能耗化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对较低的发展现状。最后,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后发展地区低碳发展的特征做出总结,包括:发展仍然是后发展地区的首要任务,但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能源环境约束明显;高碳产业短期内呈刚性增长,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资金、技术支撑不足;后发展地区普遍拥有较大的减排潜力与空间,减排成本相对较低;大部分后发展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清洁能源应用空间大。按照“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结合后发展地区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自身资源禀赋的特点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布局,提出建议:后发展地区的低碳发展道路应该按照“高碳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能源结构清洁化、碳汇资源商品化、区域布局功能化”五个方面统筹发展。

关键词后发展地区;低碳发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2-0030-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2.00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三十五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二位的水平,同时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已跃居全球第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尚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中后期,且地区发展水平严重不均衡。广大后发展地区仍然面临着艰巨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未来能源与排放需求呈刚性且旺盛增长趋势。然而过去先发展地区以大量消耗能源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当前全球碳排放约束下已无法长期实现。如何在日益严格的资源环境约束下,实现后发展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重大课题。后发展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传统领域,而新形势下考虑环境与排放约束下的后发展地区低碳发展道路也日渐成为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焦点,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日渐丰富,研究出的各种发展模式也在指导各地发展实践中得到应用。但由于研究角度、理论派别以及研究方法不同等因素使得研究结果在诸多方面存有较大差异,对于后发展地区低碳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尚未形成公认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甚至对于后发展地区这一概念的界定也存有很多争议。为此,基于对后发展地区低碳发展现状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探索性研究。

1“后发展地区”的界定

“后发展地区”主要是指受历史、区位、资源等条件限制以及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与“先发展地区”相比相对滞后,且未来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区域[1]。“后发展地区”的概念既是地理概念,也是行政区划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概念,其研究边界涉及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体制等方方面面。正是由于其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与广泛性,当前国内外理论界尚未对这一概念的边界与内涵形成一个权威性的清晰定义,而仍主要停留在抽象性的描述阶段。

根据研究问题的角度与关注主体的不同,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后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与边界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形成了不同的学说。主要包括:①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经济发展说。该学说以人均国民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单一指标[2], 2010年提出的划分标准为人均收入在1 005美元或以下者为低收入经济体;在1 006-3 975美元之间者为下中等收入经济体;在3 976-12 275美元之间者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在 12 276美元或以上者为高收入经济体[3]。②以欧盟为代表的结构功能说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应该从经济结构的整体角度出发,并认为农业在国民经济比重比较高的地区就是发展滞后地区或欠发达地区[4]。③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社会制度说则认为后发展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发展及进步的束缚[4]。④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5]对于后发展地区的实质和内涵用图解结构进行了描述,认为后发展地区的实质表现为三个方面:数量和实质上都十分低下的生活水平,缺乏自我尊重,以及非常有限的自由。同时他认为,后发展地区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低下的收入水平,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高失业和就业不足[6]。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也利用创立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指标体系每年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做出评价[7]。

吕传俊: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界定与低碳发展策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2期针对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研究,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对后发展地区的概念及内涵做了空间及特征上的界定,如武友德在“不发达地域经济成长论”[8]、侯景新在“落后地区开发通论”[9]及李清均在“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10]中都有不同的表述。概括起来,这些界定标准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地理位置为标准的区域发展划分模式,可归为地理区位说。目前比较常见的地理区位划分方法是基于国家“七五”计划中对我国经济地带所做出的划分,确定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板块,东部沿海12个省、区、市为发达区域,中部9个省区为次发达区域,西部9省区(含重庆市)为欠发达区域。第二种是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区域划分标准,可归为经济水平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胡鞍钢参照世界银行的界定,按照人均国民收入(GNI)将中国按省级区域分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四类区域[11]。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长明对胡鞍钢的分类指标做了扩充,根据人均国民收入、区域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各区域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这三类经济指标将我国划分为比较发达区域、中等发达区域以及发展中区域。在李长明的划分方法中,仍然是以国民收入为主,其他两项指标作为参考[12]。刘鹤、杨伟民[13]则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创立的人类发展指数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指标数量以尽可能全面反映中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提出“发展程度指数”并对中国后发展地区做出界定。此套“发展程度指数”综合了10 类评价指标,具体包括:人均收入指数;产业结构指数;人均投资指数;城乡差距指数;基础设施指数;教育程度指数;城市化指数;生活水平指数;预期寿命指数;人口负担指数。“发展程度指数”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对中国后发展地区做出了更为全面的界定。

综上所述,由于关注领域与研究目的迥异,各家对于后发展地区的界定标准与区域划分也各有不同。现有的各类研究并没有针对后发展地区开展特定研究,其分类标准也并未能很好地综合阐释当前阶段中国低碳发展的区

的增加值比例;工业结构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例;就业结构指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

域差异化问题。本文综合各研究文献对地区发展水平界定的指标体系,选取四大类综合指标:经济总体指标、工业化指标、城镇化指标以及资源环境指标,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发展水平做出评分与界定。各阶段发展水平的界定标准主要参考了社科院《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中的工业化水平界定标准,并向相关领域专家咨询确定,具体如表1所示。

根据全国31个省区市2010年相关指标参数,本文对各地区发展状况进行评分,评分采用区间阈值差值法,其中落后发展阶段分数区间为0-50分,中等发展阶段分数区间为51-80分,先发展阶段分数区间为81-100分。据此,计算各地区分指标得分如表2。

按照落后发展阶段分数区间为0-50分,中等发展阶段分数区间为51-80分,先发展阶段分数区间为81-100分的划分原则,根据各地区所得总分,列出我国各省市发展状况汇总表,如表3所示。

2后发展地区低碳发展的基本现状

根据我国后发展地区划分标准,基于2010年各省经济与能源数据,对我国后发展地区的低碳发展现状从能源强度、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等方面作出分析。

2.1能源强度普遍较高

2010年我国各省区市单位GDP能源强度如图1所示,我国各省区市能源强度差异很大,后发展地区单位GDP能源强度普遍高于先发展地区。先发展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与浙江的能源强度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都是后发展地区。一些后发展地区,如宁夏、青海、贵州,其能源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宁夏的能源强度高出北京3倍,后发展地区与先发展地区的能源强度差距突出[14]。

2.2高耗能工业比例总体偏大

2010年各省高耗能工业(包括化工、石化、电力、钢铁、有色、非金属传统六大高耗能部门)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如图2所示,我国各省区市高耗能工业比例的差异也十分巨大。后发展地区高耗能工业的比例总体偏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几乎全部是后发展地区(除天津),其中山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与贵州六个省份的高耗能工业占工业比例超过了70%。先发展地区除天津外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地区如广东、上海和浙江等地的高能耗工业已经低于30%。

2.3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在比较了工业结构的基础上,本部分对各地区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做出比较,比较以高耗能工业中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两个工业部门为例,2010年各省区市非金属与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工业单位产值图12010年各省区市能源强度

Fig.1Energy intensity of Chinas provinces in 2010图22010年中国各省区市分区域高耗能工业占工业产值比例

Fig.2Share of energy intensive industries in total industries by Chinas provinces in 2010

注:缺少辽宁、安徽、河南、四川和陕西五省数据。能耗如图3 和 图4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后发展地区在非金属制品及黑色金属制品两个部门的单位产值能耗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部分地区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3倍之多,反映出后发展地区单位能源的产出不足,亦即其能源利用的效率较低。能源效率的差异可能受到来自不同地区生产规模及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反映出不同地区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技术的差异[15]。从本文分析中可以看出,后发展地区能源利用技术比先发展地区相对落后。

综上所述,后发展地区当前面临着“经济水平较低,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不利局面,在未来“经济要快速发展,工业化要深化完成”的发展趋势下要实现“排放要严格约束”挑战很大。

3后发展地区低碳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挑战

根据上文分析,总结我国后发展地区低碳发展的主要特征如下:

3.1发展仍然是后发展地区的首要任务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在这种发展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致力于改善和提高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必将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和碳排放的剧增。

3.2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能源环境约束明显

气候变化、节能减碳是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气候变化博弈的实质是排放权与发展权的争夺。就国内而言,区域之间也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先发展地区与后发展地区承担的节能、减碳、减排任务应该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实现全国范围的公平发展。后发展地区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耗都较低,为全国的节能和减碳作出了贡献,相对于先发展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均经济总量太低、人均可用财力太少、人均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其主要任务是争取发展空间和发展权利,继续加快经济发展,通过加快发展提高人均经济总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但目前,国家对节能减碳约束性指标的下达基本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差别化的程度不高,不利于后发展地区的持续发展,客观上挤压了后发展地区的发展空间,压制了后发展地区的发展权益。图32010年20省区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万元产值能耗

Fig.3Energy consumption per output value of nonmetal minerals of

Chinas 20 provinces in 2010注: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西藏、陕西以及黑龙江11个省份由于数据缺乏未作分析。

个省份由于数据缺乏未作分析。3.3高碳产业短期内呈刚性增长,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

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等相对低碳产业大部分在东部先发展地区集聚,而且形成了较好的产业结构。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源头在于产业结构的差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很小,其优势产业大都集中在资源型与传统型产业上,而且已经形成了“循环和积累”与“回荡效应”的恶性循环。缪达尔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规律与作用原理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过程中,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而这第二级的变动会反过来推动最初的那个变化。所以,社会经济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守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循环的方式运动,但这种循环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具有积累效应的。如果不通过政策下的产业发展模式变革,后发展地区将一直锁定在高碳产业发展的轨迹上。

3.4资金、技术支撑不足,体制机制制约明显

低碳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但目前后发展地区普遍存在自身积累不足、资金匮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同时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为保障。但我国后发展地区普遍存在宏观管理机构能力不足、能源管理职能分散、能源价格改革滞后、法律制度综合效率不高等问题。体制机制的落后阻碍了市场与经济运行的效率,更无法为知识积累与创新提供良好环境,从而客观上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3.5减排空间较大,减排成本相对较低

正由于后发展地区技术落后,使得后发展地区更容易率先采用最先进的技术,通过技术升级,完善管理等低成本途径实现减排。上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后发展地区的生产能源利用效率与先发展地区以及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

3.6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清洁能源应用空间大

我国后发展地区的清洁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和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储量极为丰富。全国80%的水能资源分布在西南地区,95%以上的陆上风能资源集中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 地区,太阳能资源则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其可开发装机规模超过20 亿千瓦[16]。而作为最为清洁的化石能源的天然气,其全国四大产区(塔里木盆地气区、陕北气区、柴达木盆地气区、四川气区)也都分布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区域[17],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后发展地区有着极为广阔的空间。

4“后发展地区”低碳发展的路径建议

按照“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结合后发展地区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自身资源禀赋的特点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布局,本文提出后发展地区的低碳发展道路应该按照“高碳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能源结构清洁化、碳汇资源商品化、区域布局功能化”五个方面并行开展,具体内涵阐述如下。

4.1高碳产业低碳化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是低碳发展的源头和根本,从长远来看,后发展地区必须确立“源头减排”的战略目标。然而从近期来看,我国后发展地区当前经济发展的刚性需求决定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高耗能产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的比重在短期内很难大幅下降;同时由于经济与能源结构的锁定效应,其结构调整也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因此本文认为立足实际考虑,后发展地区在现阶段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的理性途径应该是将重点放在改善“高碳产业”的能源消耗,通过大力推进技术革新来提高高碳产业的能源效率与碳生产率,以实现在保障发展需求下的工业减排。在推进已有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同时,后发展地区一方面还应注意提高承接先发展地区产业转移的门槛,避免新增高能耗与高污染产业,增加节能减碳负担;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当前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区域与全球资源配置,善于通过贸易解决经济发展中高能耗与高污染的产品需求,逐步对本地高碳产业压缩转移。

4.2低碳产业支柱化

从长期来看,实现后发展地区的真正低碳化与可持续发展仍需要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尽管在当前由于经济发展重心偏移、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短缺、创新与市场机制落后等原因,使得后发展地区在现阶段要实现低碳产业的突破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发展低碳产业的战略布局应该在发展早期就确立并一以贯之地推进,努力将低碳产业培育形成支柱产业,提升低碳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避免发展过程中进入“高碳锁定”,增加未来转型成本。在低碳产业兴盛的早期阶段,以保定为代表的少数后发展地区抓住机遇率先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了以低碳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的成功转型。然而伴随国际低碳潮流的日益风靡,低碳产业迅速兴盛,国内外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争相发展。当前,后发展地区发展低碳产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诸多潜在竞争者,传统的土地与财税政策已无法将低碳产业资源从先发展地区手中竞争过来。因此,后发展地区与其盲目硬性上马低碳项目,倒不如在当前阶段从认清自我优势,寻找并落实与区域特点相适应的“机遇型产业”[18]资源,逐步积累并培育低碳产业的发展。通过自身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本与技术要素积累,体制与机制革新来不断吸引、培育更多的低碳产业发展,形成上升的资源与产业“循环与积累”过程,逐步实现低碳产业的支柱化发展,并最终真正实现后发展地区的低碳发展。

4.3能源结构清洁化

后发展地区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低碳能源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因地取材的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如能得到大力发展与有效应用,将对后发展地区快速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规模化与分布式的清洁能源发展将有效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费,从而减少能源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另一方面,清洁能源生产工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拉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减少后发展地区经济对高碳工业的依赖,从而为后发展地区从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结构双重转型方面实现“源头减排”。

4.4碳汇资源商品化

碳汇作为《京都议定书》承认的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替代方式,在当前减排空间趋紧、减排成本上升的形势下,已经具备可“交易”潜质及商品化价值。日前,我国首个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已经启动,碳汇的商业化价值已经开始显现。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于6月17日正式运行。后发展地区因经济活动有限,自然环境受到人类破坏较小,碳汇资源较为丰富。后发展地区应在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的进程中,通过合理规划,采取措施,因地制宜保护和发展碳汇资源,并通过建立健全或参与碳汇交易体系,开发并实现碳汇资源的商业价值,在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也促进碳汇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5区域布局功能化

除能源结构与产业布局之外,区域发展的空间规划对于地区未来低碳发展也有显著影响。一方面,有序且功能化的区域空间规划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并形成规模效应,避免产生无序竞争与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另一方面,合理的区域空间布局可以减少人们生活对交通与基础设施的需求,提高空间与能源的利用效率。先发展地区受迫于“锁定效应”,区域布局的调整与更改成本十分高昂。后发展地区大多处于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早期及中期,区域规划与发展的图景尚未或正在形成,因此应抓住区域规划的机遇期,通过功能化区域布局,充分整合并有效利用区域资源,为未来地区经济低碳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后发展地区发展低碳经济要充分考虑自身禀赋与国际国内形势,正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把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驱动作用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高碳主体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加快构建低碳产业支柱化发展,同时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以及开发利用碳汇资源的商品价值,因地制宜制定功能化的区域规划布局,从而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后发展地区的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编辑:李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胡鞍钢,邹平. 社会与发展: 中囯社会发展地区差距硏究 [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Hu Angang, Zou Ping. Society and Development: Study of Chinas Regional Differenciations of Society Development [M]. Hangzhou: Zhejiang People Press,2000.]

[2]陆立军. 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 [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Lu Lijun.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Modernlization of Underdeveloping Regions [M]. Beijing: China Economy Press, 2002.]

[3]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R]. http://data.worldbank.org/datacatalog/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 2013.

[4]白萍. 结构功能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比较研究 [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Bai Ping.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and Society Repudiation Theory[D]. Shanghai: China East Normal University, 2010.]

[5]Harris, John R, Todaro, et al.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0, 60(1), 126-142.

[6]Todaro, Michael 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 59(1), 138-148.

[7]杨永恒, 胡鞍钢, 张宁.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 [J]. 经济研究, 2005, 7(4), 17. [Yang Yongheng, Hu Angang, Zhang Ning. Substitution Techn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Based on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J]. Economy Study, 2005, 7(4), 17.]

[8]武友德. 不发达地域经济成长论 [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Wu Youde. The Growth Theory of Underdeveloping Regions [M]. Beijing: China Economy Press, 2000.]

[9]侯景新. 落后地区开发通论 [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Hou Jingxin. General Theory of Development in Underdeveloping Regions [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1999.]

[10]李清均. 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 [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Li Qingjun.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Study of Development Transition of Chinas Underdeveloping Regions [M]. Beijing: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Press, 2000.]

[11]胡鞍钢, 王绍光, 康晓光. 中国地区差距报告 [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Hu Angang, Wang Shaoguang, Kang Xiaoguang. Chinas Regional Difference Report [M]. Shenyang: Liaoning People Press,1995.]

[12]李长明.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Li Changming. The Study of Chinas Economy Development [M]. Beijing: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Press, 1997. ]

[13]刘鹤, 杨伟民. 中国的产业政策: 理念与实践 [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Liu He, Yang Weimin. 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M]. Beijing: Chian Economic Press, 1999.]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1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China Statistic Bureau. China Statistic Year Book 2011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 Press,2011.]

[15]李善同, 许召元.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解 [J]. 中外能源, 2009,(8):1-10. [Li Shantong, Xu Zhaoyuan. Analysis of Causes of Different Regional Energy Intensities in China [J]. SinoGlobal Energy, 2009,(8): 1-10.]

[16]李柯,何凡能. 中国陆地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区域分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9):1049-1054. [Li Ke, He Fanneng. Analysis on Mainland Chinas Solar Energy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to Utilize Solar Energy as an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9): 1049-1054.]

[17]李景明, 李剑, 谢增业, 等. 中国天然气资源研究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32(2): 15-18. [Li Jingming, Li Jian, Xie Zengye, et al. Analysis of Chinas Natural Gas Resources [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5, 32(2):15-18.]

[18]梁中, 唐德善.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的困境与突破 [J]. 现代经济探讨, 2010, (3): 54-57. [Liang Zhong, Tang Deshan. The Predicament and Breakthrough of Regional Innovation in Lessdeveloped Areas [J].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2010, (3): 54-57.]

[11]胡鞍钢, 王绍光, 康晓光. 中国地区差距报告 [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Hu Angang, Wang Shaoguang, Kang Xiaoguang. Chinas Regional Difference Report [M]. Shenyang: Liaoning People Press,1995.]

[12]李长明.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Li Changming. The Study of Chinas Economy Development [M]. Beijing: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Press, 1997. ]

[13]刘鹤, 杨伟民. 中国的产业政策: 理念与实践 [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Liu He, Yang Weimin. 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M]. Beijing: Chian Economic Press, 1999.]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1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China Statistic Bureau. China Statistic Year Book 2011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 Press,2011.]

[15]李善同, 许召元.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解 [J]. 中外能源, 2009,(8):1-10. [Li Shantong, Xu Zhaoyuan. Analysis of Causes of Different Regional Energy Intensities in China [J]. SinoGlobal Energy, 2009,(8): 1-10.]

[16]李柯,何凡能. 中国陆地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区域分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9):1049-1054. [Li Ke, He Fanneng. Analysis on Mainland Chinas Solar Energy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to Utilize Solar Energy as an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9): 1049-1054.]

[17]李景明, 李剑, 谢增业, 等. 中国天然气资源研究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32(2): 15-18. [Li Jingming, Li Jian, Xie Zengye, et al. Analysis of Chinas Natural Gas Resources [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5, 32(2):15-18.]

[18]梁中, 唐德善.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的困境与突破 [J]. 现代经济探讨, 2010, (3): 54-57. [Liang Zhong, Tang Deshan. The Predicament and Breakthrough of Regional Innovation in Lessdeveloped Areas [J].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2010, (3): 54-57.]

[11]胡鞍钢, 王绍光, 康晓光. 中国地区差距报告 [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Hu Angang, Wang Shaoguang, Kang Xiaoguang. Chinas Regional Difference Report [M]. Shenyang: Liaoning People Press,1995.]

[12]李长明.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Li Changming. The Study of Chinas Economy Development [M]. Beijing: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Press, 1997. ]

[13]刘鹤, 杨伟民. 中国的产业政策: 理念与实践 [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Liu He, Yang Weimin. 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M]. Beijing: Chian Economic Press, 1999.]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1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China Statistic Bureau. China Statistic Year Book 2011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 Press,2011.]

[15]李善同, 许召元.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解 [J]. 中外能源, 2009,(8):1-10. [Li Shantong, Xu Zhaoyuan. Analysis of Causes of Different Regional Energy Intensities in China [J]. SinoGlobal Energy, 2009,(8): 1-10.]

[16]李柯,何凡能. 中国陆地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区域分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9):1049-1054. [Li Ke, He Fanneng. Analysis on Mainland Chinas Solar Energy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to Utilize Solar Energy as an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9): 1049-1054.]

[17]李景明, 李剑, 谢增业, 等. 中国天然气资源研究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32(2): 15-18. [Li Jingming, Li Jian, Xie Zengye, et al. Analysis of Chinas Natural Gas Resources [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5, 32(2):15-18.]

[18]梁中, 唐德善.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的困境与突破 [J]. 现代经济探讨, 2010, (3): 54-57. [Liang Zhong, Tang Deshan. The Predicament and Breakthrough of Regional Innovation in Lessdeveloped Areas [J].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2010, (3): 54-57.]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
特大城市贫困家庭困境维度解构与救助策略建构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子公司分类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