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儿子上堂“吵架课”

2014-02-27张琦

家庭百事通 2014年1期
关键词:讲道理建设性同桌

张琦

我是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的,因此性格颇为敏感,还很缺乏自信。所以,孩子刚出生时我就和丈夫约定:一定要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结婚数年来,虽然我和丈夫一直摩擦不断,但从未在儿子面前发生过争吵。儿子果然不像我那样敏感,性子也非常温和,让我颇感欣慰。

后来,老师却告诉我,儿子的性格过于软弱,每次跟同学闹矛盾,他都低头一语不发,即便不是他的错也不会争辩。听了老师的话,我便询问儿子。他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妈妈,我一看见别人生气着急就害怕,怕他们不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儿子的状况让我非常担忧,却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有一次,我偶然向同事抱怨儿子性子太软,同事笑道:“你儿子的脾气真该跟我家姑娘换一换。我家那小姑奶奶,每次一发火就张牙舞爪,跟她妈一模一样,估计是她妈老当着孩子的面跟我吵架,被她学去了。”

同事的话让我意识到:儿子不擅长处理矛盾与冲突,是不是跟我和丈夫从不在他面前吵架有关?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查阅育儿资料,果然发现建设性婚内冲突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解决问题和应对冲突的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看到这句话,我恍然大悟:是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要面对的分歧和矛盾越来越多,而我们仅呈现世界和睦安详的一面,这怎么行呢?建设性婚内冲突也有讲究,那就是:吵架时不要发生肢体冲突,避免侮辱对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不提旧事,也不要发生冷战。

于是,我同丈夫准备为儿子表演几堂吵架课,并约定每次吵架时间不超过5分钟。第二天,丈夫一下班就把鞋子丢在了门口,然后开始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于是,我率先向他开火:“鞋子换下来也不知道放鞋柜,我在厨房忙得团团转,你也不知道搭把手!”

见我话里带有火药味,丈夫回敬道:“我都累了一天了,先休息会儿不行吗?”“瞧你这话,我也工作了一整天,到家还要做饭洗衣服,这都是我该干的?”我声音更高了。

第一次见我和丈夫吵架,儿子有些惶恐,站在一边呆呆地观战。吵了两三分钟,我赶紧给了丈夫一个台阶,他也顺势向我道了歉,表示以后会多分担家务。后来,我和丈夫发生过不少类似的争吵,有时是为了他下班太晚,有时是因为我忘性太大。慢慢地,儿子见怪不怪了,有时还会站出来点评几句,充当一回和事佬。

儿子放寒假时,我们一家去海南旅行。原本打电话订房时对方说可以加床,但入住之后服务员却根本不承认,态度还很傲慢。于是,我便委派丈夫和儿子去找对方交涉。那天下午,6岁的儿子居然像个小大人一样站在大厅里跟服务人员理论,还模仿他爸爸的样子要喊经理,最后把大家逗乐了。对方不仅为我们加了床,还特意赠送了两瓶饮料表达歉意。那天我们把功劳都推给了儿子,他也非常得意,小脸上笑开了花。

自那以后,有些需要与外界交涉的小问题,我都会派儿子去,他总是一板一眼地跟对方讲道理。大约是孩子出马的原因,每回问题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儿子也因此充满了成就感。

儿子上一年级后,有一次突然跑来向我告状说:“妈妈,我同桌竟然骂我是小笨蛋!”“啊?那你是怎么做的?”我惊讶地问。“我也骂了他,我骂他是大笨蛋!”儿子得意地说。

听了儿子的话,我深觉不妥,忙教导他:“吵架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一定要讲道理,不能侮辱别人,要以理服人,懂得退让!”在我的开导下,儿子终于认了错,并向同桌道了歉。

现在,儿子已经上三年级了,在社交方面已经不怎么让我们操心了。而由于“文明吵架公约”的作用,我和丈夫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看来,建设性婚内冲突果然是相夫教子的一剂良药。

编辑/青瓷endprint

猜你喜欢

讲道理建设性同桌
“讲道理”的面包
我的新同桌
换同桌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怎么跟孩子讲道理?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讲理的八大戒律
羡慕我同桌
讲道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