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林伯渠

2014-02-25陈曦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8期
关键词:林伯渠国共合作革命

陈曦

摘要:林伯渠是跨越两个世纪的革命家,是毛泽东同志最亲密的战友。他是一个职业革命战斗家,彻底革命贯穿了他的整个一生。

关键词:林伯渠;革命;国共合作

[中图分类号]: [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1

林伯渠(1886—1960),湖南省临澧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德高望重的著名的“延安五老”中之年龄最小的“林老”。国民党、共产党元老。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推动者之一。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谈判代表之一。中华民国开国功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1905年,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新时期,各级新型政党纷纷成立。随着日俄战争结束,国内普遍认为日本对俄国的胜利也就是立宪对君主专制的胜利。与此同时,同盟会在这一年的夏天秘密商议成立。身为一名赴日进步留学生的林伯渠有幸参与了这一盛举,当孙中山先生慷慨激昂地向大家讲述政治、国庆、世界局势时,林伯渠感觉这是一种自己从未想过和涉猎的言说,他仿佛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是从此刻起,林伯渠决定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加入了同盟会。

回国后,林伯渠积极投身到革命的工作当中,在东北开展边疆工作期间,他帮助东三省总督事参议员粉碎了日本侵吞我东北领土的阴谋[1];武昌起义前夕,林伯渠又在湖南常德新军和巡防营中从事策反工作,取得成功;袁世凯吞并胜利果实后,二次革命失败,彷徨中的林伯渠再次东渡日本,寻求救中国的新道路。

和许多革命党人一样,在日本的林伯渠很想找出心和革命和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这个阶段的他内心感觉的更多的是 “茫茫前路,直不知税驾何所也”。[2]这个时候,林伯渠结识了他的好友兼老师李大钊。时任早稻田大学经济学教授的李大钊,非常重视林伯渠对经济学的学习,也为其日后管理根据地财政备下了夯实基础。

1920年,林伯渠奉命到上海开辟工作,由于经费困难,但仍每天奔波于十里洋场,女儿林秉蘅回忆,“父亲在上海住在一个小糖果店的阁楼上,这家店是当时工作的掩护场所,每次能领很少一点生活津贴,还要帮两个兄弟读书,生活艰难,又不便常在店主家蹭饭,平时就吃点干粮,白开水泡馒头,过些时候才能在小饭馆里吃一顿咸泡饭。”[3]就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处于山穷水尽、林伯渠个人生活十分艰难的时候,又是李大钊,来信向他介绍了共产主义小组的有关情况,并介绍他去会见陈独秀。

1920年冬,上海法租界渔阳里的一座黑漆大门公寓,因李大钊的推荐,林伯渠见到了陈独秀、李达和邓中夏。

为了考验林伯渠,陈独秀让他谈谈对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革命形势的看法。林伯渠讲了从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篡夺,到二次革命的失败;从护国护法运动的受挫,到五四运动的探索,他说:“要革命,依靠军阀打军阀行不通,只有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才能拯救中国。”之后,林伯渠但仍被安排在孙中山的身边继续工作。尽管对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已经绝望,但对于孙中山,林伯渠是十分佩服的。

经过多次与陈的交谈,林伯渠决心献身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1921年1月,经过李大钊、陈独秀介绍,林伯渠在上海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国民党营垒中最早脱颖而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并与李大钊一起为日后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3年,林伯渠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国国民党总务部副部长。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三大后已经同意和国民党合作,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林伯渠的介绍下,周恩来、邓小平、张太雷、刘少奇、彭湃等八十多名共产党员都加入了国民党。依靠这些共产党员的帮助,国民党也开始在上海、广州、北京、天津、哈尔滨、南京、湖南、浙江等地建立了秘密党部,并对已有的山东、四川等支部进行重新整顿。

当时,发展国民党的工作还处在秘密时期,在国民党中央执行部工作的覃振曾问过林伯渠,“祖涵兄,两广、江苏等省的党部都建立了,湖南国民党组织的事情,你看有无办法?”

林伯渠很有把握,“我有办法,最近湖南来了一批年轻人,毛泽东在长沙搞新民学会我找他接洽,不会有问题。”此后,林伯渠找中共中央委员、时任中共中央局秘书的毛泽东商量,决定由毛泽东回湘进行组织。

依靠林伯渠的牵线搭桥,北方和湖北的国民党组织,都在这个秘密时期,通过共产党的帮助发展起来。可以说,林伯渠在帮助孙中山改组与复活中国国民党,介绍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参加国民党,努力推动国共两党合作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林伯渠在经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表现,他始终站在统战工作的最前线,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不断追求、过人的胆识才干和口碑,使得他在统战工作中奔走的游刃有余。作为两党党员的特殊身份和与两党高层领导人的高度信任,为他在国共合作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于林伯渠同志的统战工作,吴玉章曾赋诗一首:

“十月光芒照万方,

联俄联共好主张。

中山改组国民党,

还仗伯渠作桥梁。”

注释:

[1] 涂绍钧.《林伯渠》[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5月:40。

[2] 《林伯渠传》编写组.《林伯渠传》[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6年1月:41。

[3] 涂绍钧.《林伯渠》[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5月:95。

猜你喜欢

林伯渠国共合作革命
林伯渠家风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皖南事变原因研究综述
林伯渠无条件执行组织决定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林伯渠的崇高品质与革命精神研究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策策略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林伯渠送子『三用』
纪念第一次国共合作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