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俱进农机人
——诸城“麦客”跨区机收面面观

2014-02-25徐春光

山东农机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麦客诸城市跨区

本刊特约记者 徐春光

与时俱进农机人
——诸城“麦客”跨区机收面面观

本刊特约记者 徐春光

诸城市把农机跨区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小麦跨区机收服务已成为该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保留节目”。经过15年的发展,小麦跨区作业在机手心中的定位如何?新形势下,这种经营形式又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变化?在跨区作业战幕即将拉开前夕,笔者再次深入跨区作业大县诸城市进行调查采访。

“老麦客”玩转电脑拿订单

在诸城,购买掌上电脑的“麦客”越来越多。他们白天辛勤地耕作,晚上变成网民,查信息、学技术、找市场,农民的网络生活热了起来。

“俺坐在家里通过互联网就与河南新野县‘签’下了3000多亩小麦机收作业订单。”曾被山东省农机局授予“明星跨区作业服务队”的诸城市益农跨区作业队队长孟军相兴奋地说:“网络真好,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这份大订单。”身为合作社的“掌门人”,赵佃相今年也用上了新电脑,注册了个人网页。从此,网络便成了他和社员们致富的助手。今年三夏该市有数千“麦客”通过互联网拿到了跨区作业订单。

为更好地搞好三夏跨区作业,该市农机部门在农机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中,培训并鼓励机手建立个人网页,引导农民登陆农业部“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和各地农机相关网站发布供需信息,通过信息化了解更多市场行情和作业动态。虽然距“三夏”跨区作业“出征”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该市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却不断接到来自湖北、河南、安徽、河北等地的网络信息,迫切要求服务队赴该地区作业,该市农机部门在指导农机手与上述地区网上对接跨区作业事宜的同时,帮助农机户拟定派机计划,签订跨区作业合同,落实作业地点及面积。“今年俺在农机部门的帮助下也建立了个人主页,网络一下子就让俺耳朵长长了,眼睛看远了,鼠标轻轻点,信息滚滚来!”农机手孟祥龙喜不自禁地对笔者说。

为机收跨区作业顺利展开,该市农机部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配备了必要的设施、设备,并指派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全面了解各地农机作业供求信息,积极向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和机手提供方便、快捷、真实、准确的供需信息服务,使网络真正成为获取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渠道和载体。

“老跨区”集团作战逐麦浪

“过去机收作业那叫‘任人宰割’,现在俺是挺起胸膛做‘老板’。”说这话的是诸城市瑞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瑞河。

潘瑞河与农机打了30多年的交道,以前他都是单独找活干,在作业中经常遇到干完活拿不走钱、越是农忙时节越找不到活路等问题。前年3月份,善动脑筋的他联合了本村的5名有着大型农业机械的同行成立了诸城市瑞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潘瑞河就本着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维修的原则接任每一项工作,当年带领他的“跨区作业联合舰队”一路南下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参加小麦机收跨区作业,不但减少了除作业以外的所有中间环节,机械也始终高效率运转。麦收后一算计,每台机械作业量增加了3倍,单机收入也由往年的三四万元增到了七万多元,他们5位社员8台收割机就是五十多万元的收入,这是过去两三年才挣到的数,社员徐功金深有感触地说:“我能走上致富路,一是靠政府的购机补贴政策;二是靠农机跨区作业。”

他们这支跨区作业服务队,是农机户之间自愿合作、单户核算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目前该合作社社员也由最初的5名发展到了现在的27名,拥有各类农田机械157台套。目前参与的农机户有47家,其中农机资产超过20万元的农机大户36家,大型联合收获机械可达50台。谈起今年的跨区作业,老潘感慨地对笔者说:“今年政府加大了对大型机械的补贴力度,我们的作业队又新购置了7台自走式小麦联合收获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社员联合与合作的优势,有组织地参与机收市场竞争,组织进行连片收割,避免了以往机手东奔西走,零散收割拉活难的问题。目前,诸城市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农机户走集约“农机经济”之路蔚然成风。截至目前,该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已有161家,辐射带动近5000农机户增收致富,合作组织成员普遍增收25%以上。

“老把式”跨区出征有绿卡

“有了这张‘绿卡’,一路上的过路、过桥费全免了不说,还能享受到农机部门提供的维修、配件、油料和作业市场等方面的服务,这回俺尽管安心挣钱啦!”日前,在市农机部门领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的诸城市相州镇农机手刘治安高兴地说。

诸城市已连续15年组织大规模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小麦联合收获机已由最初的不足百台,发展到目前的2700台,累计免征农机跨区作业道路通行费近千万元。作业项目也由单纯的小麦机收拓展到玉米机收、深耕整地、小麦机播、农田水利建设及农业综合开发等,作业季节由单纯的三夏拓展到全年,每年可实现农机跨区作业收入近亿元,跨区机收服务已成为该市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为做好“三夏”农机跨区作业证的发放工作,该市农机部门将发放“跨区作业证”作为农机管理部门强化跨区作业市场组织引导的重要手段,优先为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跨区作业队发证,引导他们开展订单作业、连片作业和有序作业。

“父子兵”并肩携手再出征

马兆星是当地有名的跨区作业能手,曾创造过当年购机当年赚回成本的纪录,他在马兆星的影响下,儿子马金伟也喜欢上了农机这一行当,虽然年龄小,但通过几年来跟随父亲在走南闯北,风里来、雨里去的摸爬滚打的锤炼,对跨区作业也非常在行。“父子兵”分工协作、配合默契,明显比单机户效率高、作业质量好,令许多单机作业农机户羡慕不已。

马家父子给自己规定了收割小麦损失率不超过3%、破碎率不超过3%、含杂率不超过3%的标准。在跨区作业过程中,每到一地,父子俩都服从领队和当地农机部门的安排,偶尔由于机械故障出现作业质量问题时,主动提出赔偿。所到之处享有很高的声誉。

民间有“同行是冤家”的说法,马兆星却不以为然,他依靠农机跨区作业富裕了,但他不忘邻村的农机户。每年都有不少农机手陪同马家父子东进西征、南征北战,父子俩都热心帮乡亲们检修机具,排除机具故障,解决纠纷,还自带一台跨区作业维修服务车专门为他的作业队服务。去年,在“父子俩”的带动下,贾悦镇联合收割机发展到350余台,成了该镇农机产业化创收的一大亮点,有120个农机户走上了致富路。

马金伟告诉笔者:“跨区作业虽然辛苦,但它是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和父亲靠着跨区作业每年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目前俺们家已经拥有农机资产70多万元。”去年马家“父子兵”联合本村的农机手成立了“兆星农机专业合作社跨区作业队”,农机跨区作业实现了收益最大化、服务优良化、转移快速化。

猜你喜欢

麦客诸城市跨区
麦客
『90后』麦客:持北斗导航麦田『淘金』
我的月球家园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
麦娘提着一罐鸟鸣
最后的麦客
跨区取件的困扰
中国梦,飞起来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初冬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