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推广建议

2014-02-25朱月浩康云友

山东农机化 2014年4期
关键词:同播种肥播种机

朱月浩 康云友

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推广建议

朱月浩 康云友

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玉米播种时,使用玉米播种施肥机,通过设置适宜的种子和肥料间距,安全有效地将种子和缓控释肥一次性播入土壤的技术。该技术可一次进地完成开沟、深施缓控释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

一、山东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

自2012年起,省财政连续两年对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进行立项支持,在18个县(市、区)建设了规范的示范区和推广区、完善了机具配置、对农民和机手进行了宣传培训。累计建设完成示范区9.22万亩、推广区27.09万亩,新增种肥同播机械452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机具配置情况

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各单位采取项目资金补贴、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形式分别购置了相应机具。2012年度项目实施过程中,7个项目区新增种肥同播机械452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5台,小麦免耕播种机达到181台,玉米免耕直播机171台,大蒜种肥同播机50台,项目区各类机械拥有量达到763台套,动力机械、配套机具和配套数量符合项目区作业量的要求。2013年度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个项目点新增具备施肥功能的玉米精量播种机25台。

(二)示范区和推广区建设情况

按照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分别建立了1个核心示范区,每个核心示范区实施面积0.5万亩,推广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2012年度项目实施过程中,7个项目实施单位共建设完成示范区3.72万亩,推广区16.09万亩;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社会化运作、示范带动等措施,辐射带动24个乡镇、39个村实施了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在示范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玉米、大蒜缓控释肥机械化技术和具备施肥功能的各种免耕播种机具。项目区内小麦、玉米、大蒜种肥同播新技术普及率达到100%,经过一年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目标,圆满完成技术示范推广任务。按照2013年度项目总体实施方案要求,11个项目单位总共要完成示范面积5.5万亩,推广面积11万亩以上。

(三)培训及宣传情况

各项目实施单位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普及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提高项目区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在小麦、玉米、大蒜生产季节,都召开了机具作业演示现场会和长势观摩交流会,大力宣传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农机手和生产大户。仅2012年度项目实施过程中,就举办技术培训班14次,培训人员达8000余人;举办现场演示会23次,发放宣传明白纸6万多份,技术宣传手册7000多份;在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中国农机推广网、山东农机化等先后发表报道宣传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

二、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与常规技术对比试验分析

两年来,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在全省部分县市区进行了实施,实施过程中,省站技术人员对试验情况进行了监测,取得大量试验数据。现以章丘市的对比试验数据为依据,对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与常规技术进行对比分析。

(一)田间试验方案

试验品种为郑单958,采用缓控释肥和普通肥料进行对比。设计行距为60cm;设计种植密度为4500株/亩;施肥方式采用侧深施肥,缓控释肥施肥量40公斤/亩,普通肥料施肥量20公斤/亩。采用3行种肥同播玉米播种机播种,共设3个小区,1区使用农哈哈3行种肥同播玉米播种机播种,使用普通肥料,后期追肥;2区使用农哈哈3行种肥同播玉米播种机播种,使用缓控释肥,后期不追肥;3区使用2BMFZS—200固定道震动深松免耕施肥播种机播种,使用缓控释肥,后期不追肥。有关数据测定在同一天进行,并按照试验要求和标准如实填写试验表格。

(二)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1.播种期数据分析

2013年6月14日,技术人员在试验基地进行玉米机械化播种作业。播种前测定试验用郑单958的千粒重为390.4克,同时调试了试验用播种机的播种量和施肥量,播种量为2.4公斤/亩,缓控释肥(N:P:K为28∶6∶6)施肥量为40公斤,普通肥料(N:P:K为18∶18∶18)的施肥量种肥20公斤,肥料施用为侧深施肥,水平距离5cm,深度为种下5公分。播种后主要测定了三种对比的播种质量和施肥质量等指标,播种与施肥质量数据详见表一。

表一:播种与施肥质量数据一览表

从表一可以看出:播种深度均接近4公分,施肥深度接近8.5公分,深松分层施肥第二层接近18公分,种肥水平间距接近5公分,合格率均为100%。说明在三种播种施肥条件下播种质量和施肥质量都非常过关。

2.收获期数据采集与分析

2013年9月25日,收获前对玉米生长状况、产量等进行了测试,详见表二。

表二:田间作物调查测定表

从表二可以看出:缓控释肥深松同播玉米产量608.24公斤/亩,常规种肥同播玉米产量548.96公斤/亩、缓控释肥非深松同播玉米产量585.51公斤/亩,缓控释肥深松同播玉米产量最高。

(三)推广效益

通过在全省部分县市区推广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经过测产对比,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513.97公斤,比传统播种的小麦平均亩增产41.32公斤,增产8.7%;玉米平均亩产631.8公斤,比传统播种的玉米平均亩增产52.8公斤,增产9.1%,亩节省人工、肥料、种子等成本60元左右。

推广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能够简化作业环节,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大量农村劳动力,节约了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避免了肥料淋溶挥发浪费,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深受农民欢迎,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三、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山东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刚刚起步,经过在全省部分县(市、区)试验示范,该项目技术对于玉米的增产效果明显,能够简化作业环节,节省人工。为了加快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步伐,完成全省4500万亩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目前,每个项目县每年用于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财政资金为20万或30万元,相比其他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偏小,项目实施捉襟见肘。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财政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并在购机补贴政策上对种肥同播机予以倾斜。

二是进一步加强示范区建设。近两年财政每年仅选择10个左右的县(市、区)进行示范区建设,每个县(市、区)仅建设0.5万亩核心示范区,1万亩推广区,示范点少、示范面积小。建议加强示范区建设,扩大示范推广面积。每年选择30—40个县(市、区)进行示范区建设,确保每个市至少两个县实施,争取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将这项技术覆盖全省。同时每个示范区的试验示范面积也要加大,争取每个县(市、区)试验示范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

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多年推广,农民对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已普遍接受,但受传统施肥观念影响,农民对缓控释肥的认识不足,对缓控释肥还不太接受。建议进一步加大现场演示和技术培训力度,尽快改变农民传统施肥习惯,让农民了解缓控释肥,接受和应用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

猜你喜欢

同播种肥播种机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山东省农科院小麦种肥同播技术节肥效果明显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
荷兰创新的种肥形态实现精准施肥
液力喷射播种机上的液压系统研究
掀起种植方式变革
——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扎根山东滕州
良种良法结合 加码推广种肥同播
让党建成为信仰播种机和工作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