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锦图案的再开发在新媒体中的应用

2014-02-23杨丽萍

参花(上) 2014年4期
关键词:壮锦壮族纹样

◎杨丽萍

广西壮锦图案的再开发在新媒体中的应用

◎杨丽萍

作为广西地区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壮锦是民族与世界的瑰宝,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壮锦纹样也被许多载体使用着,在当今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数字时代许多新兴媒体形态不断出现,这也成为将传统壮锦图案不断宣传的视窗。壮锦图案不能只是原始的状态直接印制而是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再设计、再开发。本文主要以原始传统壮锦图案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再设计,整合具有现代感的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并在开发图案的过程中将设计的新图案与新媒体终端联系在一起,将再开发的壮锦图案运用于新媒体形态形成理论,使得数字时代的今天作为传统元素的壮锦图案在应用上有所拓展。

壮锦图案 新媒体 纹样

作为中国四大名锦的壮锦起源于宋代,它是广西地区极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同时,壮锦也是壮族人们精彩的文化创作,传统中经常能够见到的壮锦纹样有抽象的几何纹样也有具象的欢乐场景。人们常依托各种几何纹样与场景来表达情感,也常常将壮锦作为礼物来表达吉祥与心愿。壮锦不仅在图案上精彩各异,颜色运用更是丰富鲜艳具有鲜明的视觉冲击。人们也不断意识到弘扬广西地区的传统文化将传统的工艺文明传递出去的迫切性,在现代视觉设计的领域中我们能够常见到壮锦被制作成多种工艺品或者壮锦图案被用在其他产品的包装类载体上。

一、传统壮锦图案分析

传统的壮锦织物较厚,用作织造花纹的真丝能够完全覆盖织物,真丝织成纹样时多为菱形且多变加之鲜艳的色彩形成了粗犷的视觉感受。壮锦的纹样也具有具象纹样但几何形抽象纹样较多具有吉祥、尊贵、美好的象征寓意。传统沿用的纹样主要有二龙戏珠、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多种纹样,又有许多展示各类场景类的新图案。

在抽象纹样中比较常见有蟒龙纹、四福捧花纹、龙凤朝四宝纹、双鱼纹、四结纹、四燕纹、寿星花纹与万寿花纹等等,这些花纹各具特色且有着不同的美好寓意与不同的纹样形式。最为传统的蟒龙纹是广西壮锦图案中比较传统的纹样,据相关记载这种蟒龙纹是在出土文物的碎布中整理而来,整体纹样在八角形的造型下不断重复呈现出龙鳞的视觉效果具有尊贵的寓意。

四福捧花纹中心纹样呈圆形排列着四只蝴蝶像花朵的形状寓意长寿,圆形的造型是它最突出的特点。与四福捧花纹截然不同的是四燕纹,同样以飞翔的动物形态却呈菱形状且极具概况的抽象图形。四燕纹是勤劳的壮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汲取日常所见,创作出人与燕子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情境。四燕纹中有许多三角形以正负形反复出现,简约、概况在现代设计中是较好的再设计传统元素。与四有关的还有四结纹,这组纹样有着人们呼唤美好爱情、友谊的寓意。四结纹样抽象的造像与中国结的造型较为相似,在壮锦中常以红色出现。

抽象纹样中的万寿花纹是最为经典的壮锦图案。“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杂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近视而粗,壮人贵之。”万寿花纹精工细琢象征尊贵长寿。另外,广西著名的花山岩纹样也在壮锦中出现,历史感浓厚的花山岩纹样与壮锦结合起来成为广西特色文明的典型。

除了抽象造型的纹样外,壮锦纹样中也有许多以活动场景为雏形的具象纹样。这些纹样有广西斗马图案、刘三姐图案、民族歌舞的多种图案。许多绣球的纹样也被纳入其中,可谓壮锦纹样体现了壮族人们丰富的生活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壮锦图案的再开发

根据以上壮锦图案的分析后,进行再开发设计时我选择了具有代表特性的四燕纹图案和四结纹图案等作为原始图案进行再设计。对广西民族文化工艺所积淀的文化特性和具有代表广西地区民族文化特色的壮锦图案研究分析与设计时,更要与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媒体相结合来运用。使壮锦这种民族文化产物不仅仅是作为我们一种文化的象征,更应该是可以结合现代人们所熟知的各类新媒体,去开发和运用。同时也能更好地让人们通过多认知的方式,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式去感受壮锦作为广西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1.单独纹样的开发

壮锦图案单独纹样开发提取的纹样元素是来自于收集到的回纹壮锦图案、四燕纹壮锦图案和四结纹壮锦图案,分析其纹样图案个性,都是智慧的壮族人民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物体进行的简单抽象概况。开发出的单独捧花纹样、人与燕纹样、新四结纹样,也是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视觉新媒体设计的法则,进行再设计。单独捧花纹样以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呈菱形状蝴蝶形状的抽象概况,四周向中心聚集的形式排列,表达了壮族人民团结、勇敢的品质。多种颜色的穿插浮动更增加了它的韵律美感。人与燕纹样图案是根据四燕纹燕子的简单抽象概况。燕子是勤劳的代表,在壮族同胞汲取的日常所见的燕子造型的基础上,用根据张力的几何图形表现燕子飞翔的姿态,同时在顶上用菱形的“回”字表现燕子嘴里叼着的食物,表达了壮族人民质朴、勤劳的美好品格,和燕子一样通过用自己的勤劳去创造自己的幸福。

新四结纹样是用了四结纹里面酷似中国结的外边线做了改进,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四代表有团结、呼唤美好爱情、友谊的寓意。用予在壮族同胞中代表热情、热烈向往美好的红色经久耐看。再设计出来的纹样既不会失去纯朴的气息,又能在素雅中间有多彩的性格。特别是运用到现代视觉新媒体设计中,能更好地表达壮族人民文化个性(如图1)。

2.连续纹样的开发

连续纹样是壮锦图案开发过程中,最常用的组合方式。这样的组合能将壮锦这种传统性极强的民族文化元素,通过把造型颜色各异图形图案以不同方式和样式在一个组合里用二方或四方连续手法去表现出来组成一幅幅连绵的简单的几何样式图形。这种手法表现简洁而明快,形成复合的图案图像,有简洁而和谐之美。图1中壮锦图案的再开发的连续纹样中,将人鱼燕纹样和新四结纹样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纹样,以二方连续的形式展示。四方连续纹样中将几个单独纹样进行了大小对比、错落排列,这些纹样将人鱼燕子和类似中国结的边形结合,既表达壮族人民质朴、勤劳的美好品格,又能展现壮族同胞的代表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再开发图案在新媒体形态中的展示

数字时代的今天许多设计作品也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实体展示方式面向受众,很多的跨界设计作品出现了,这也给我们传统中见到的以壮锦图案为主要装饰性的实体物品提出了挑战。我们在市面上常见到壮锦图案出现在诸如包装产品,家居软装饰产品、服饰上面,而新媒体的盛行、互动多终端的出现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平台与机遇。对于再设计的壮锦图案在新媒体的发展下不再以静态的、依赖传统印刷色彩的形式出现。我们在光学色彩的条件下,在互动终端的服务下更为鲜艳、明快的壮锦图案得以抒发。

将原有的图案与新媒体结合起来给受众提供了不同的心理感受,数字杂志、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的不断推新让壮锦图案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更为宽广地传递传统元素的魅力。

1.民族性的标志与图标

壮锦图案本身是一种极具民族特性的装饰图案,壮锦纹样更给现代视觉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壮锦图案这种传统元素分析后设计的纹样不仅将民族性延续更将现代感体现出来,在以壮锦为主题设计的网站,这种现代媒体可以作为很好的论据(如图2)。

在图2中左侧的图标是以壮锦网站为主题设计的手机终端与平板电脑客户端等触摸媒体的图标。新媒体的便捷下,各类网站也开发出相应的手机终端等。此图标的设计与网站的标志呈现出系列感,右侧的网站标志整体造型以汉字“锦”字为基本造型,以新开发的壮锦图案为基本视觉单元进行重复排列而成。图形的笔画宽度一致、粗壮体现出壮锦的粗犷风格;图形中的菱形设计也是对壮锦图案中抽象纹样多为菱形形式出现的延续。另外,在色彩上标志设计采用鲜艳、明快的颜色加以展现,不同的是在为同网站设计的手机端图标上进行了反向色彩的使用,在图形与整体造型上具有系列感的同时又具有不同的微变化。设计风格也进行了扁平处理与当下风格保持一致。

2.网页中的装饰性表现

新图案在新媒体终端的使用中不仅可以延伸民族特性,还能够将自身的装饰性表现在不同的视觉元素上。

在图2这个设计案例中比较明显的装饰特性在于将新图案放置在网页首页的背景上与导航栏的分隔上。在导航栏进行网页导航项目分割的位置没有像以往一样以线的形式进行简单分割,而是利用了上文中开发出来的二方连续纹样纵向放置进行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结合。在这里使用的二方连续纹样在选择上选用了比较细些的纹样,这样既能够不干扰人们对于主要文字的识别也能在细节上将网站主题的壮锦信息传递。另外,在网页上大小对比的放置就出现在了网页背景的装饰上。

(图一 壮锦图案再设计)

我们可以看出在大数据时代,壮锦纹样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将现代感纳入其中进行新开发、再设计后用于现代载体上。重组创建出来的图案也不能仅仅出现在单一的设计范畴内,要在各种设计领域中得以演绎。

(图2 壮锦图标与网站首页)

壮锦图案的开发过程让我们对传统图案又有了新的理解与体会,也丰富了我们作为设计专业人员的资源库。

壮锦图案是广西地区历史给人类留下来的美好文明,更是我们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设计资源,不论纸质媒体还是数字媒体都应重视传统元素给人类提供的宝贵文明。壮锦图案在时代更迭下也要随时代进步在原始状态下得以发展,不断有人设计出更多、更美观、更具有现代感,同时又不失传统民族特性的图案纹样。这些再开发的纹样也要向多元化的媒介载体形式贴近,真正地将珍贵的壮锦图案在新媒体终端上得以传承。

[1] 黄格胜.黄格胜山水巨作--壮锦.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11.

[2] 陈小清.新媒体艺术设计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4.

[3] 贝尔德.完美网页的视觉设计法则.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1.

[4] 回顾.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12.

[5] SUN I视觉设计.中国经典图案设计.设计科学出版社,2012.2.

[6] 王军锋.移动应用UI设计模式.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壮锦壮族纹样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壮锦献给毛主席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