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运行体征评价体系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例

2014-02-23陈新保董少坤

大众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征指标体系矩阵

钱 宁 陈新保 黄 鹏 董少坤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1 引言

现代城市作为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人口高度密集,基础生活设施高度集中,人流、物流、资金流、资源流和科技信息流穿插交集。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演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运行体征的衍变由简单趋向复杂,从最初的集聚交易简单体征向多用途、高效率、功能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征演变。现代城市运行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从参与角色来看,城市运行的构成角色由政府、企业和自由人扮演;从构成空间来看,城市运行涵盖了商务、交通、物流、居住等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从运行管理来看,城市的运行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交通、社会治安等管理。理清城市运行的脉络,更好的展现一个城市运行的现实状况,是解决城市运行症结的重要手段[1]。

中央“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政府服务和协调机制,建设生态宜居和谐的新型城市。城市的平安健康和运行发展不仅需要各个行业的通力配合,还需要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智慧的决策分析,因此为了更好的反映城市健康指标,保障城市稳定运行,合理调度城市资源,城市就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城市运行评价体系。

城市运行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系统,城市硬件和软件都将影响着一个城市运行的状况。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疑让城市运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也相随而至,因此城市的运行又面临着多层面的难题和矛盾[2];另一方面,城市运行过程中如果缺乏及时、准确和充足的运行信息支撑,这会造成城市运行和管理服务的滞后,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国内城市运行监测系统建立还相对欠缺,仅有少量文献就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有过相应研究[3]。

我国城市运行体征评价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在体征评价,决策系统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运行体征评价系统的完善及标准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评价方法上也有所欠缺[3]。因此,针对我国特有国情,参考国外城市运行模式,总结一套适合我们国家的城市运行体征评价体系并给出定量评价势在必行。

2 城市运行指标体系建立与方法

2.1 城市运行指标体系

城市运行主要有三个特点,即稳定、协调和有序。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和应急响应能够不断地满足城市社会公众对经济、社会、文化和安全的需求[2-6]。而城市运行体征综合评价则试图从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城市居住环境、社会公共安全、社会保障体系、市场经营运行等6个维度将城市运行状况进行量化和评比,从而达到辅助决策的目的。

城市运行没有城市这个载体,根本无从谈起,而城市的发展规模往往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运行和发展所必须的,一般术包含工程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决定城市平稳健康运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主要载体,居民定居在城市中,城市的居住生活建设是居民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居住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物质及精神范畴的生活水平,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市是健康运行。社会公共安全通常包含社会安全,食品安全,城市生命线的安全,秩序井然和安全保障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城市运行中社会公共安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7-8]。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亦是城市健康运行的后盾。市场经营运行主要保障城市居民的最根本需求,这也正是“菜篮子”、“米袋子”等工程的意义所在。

表1 城市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法、专家系统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结合指标的设置原则,筛选了内涵丰富又相对独立的指标,确定了城市运行系统运行水平的一般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城市运行系统)、准则层、方案层、指标层四个层次,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见表1(表中目标层略)。

2.2 层次分析法

目前国内主要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基于数学方法的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2)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3)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法的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多方案评价因素的评价方法,通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求得每一个具体目标权重,将复杂系统评价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特别适用于评价因素结构复杂、难以量化的评价问题。因此本文选取层次分析法进行景观评价研究。层次分析法借用AHP层次结构模型中任一层次上各指标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出相关元素的权重,其建立及求解步骤如下:

2.2.1 建立系统层次结构模型

对问题包含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后,在了解它们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性质的相关因素把要素从上到下分解成若干层次。层次结构一般可分为目标层(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记作A)、准则层(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又称为约束层或中间层,记作B)和方案层(是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等,记作C;方案层又可以继续分解为子基础指标层D,E,…)。

2.2.2 构造判断矩阵

在建立了层次结构之后,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给专家,从而进行因子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再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用1-9个数来进行两两比较,将定性转化为定量后就构造出了比较判断矩阵。然后构造判断矩阵:从层次结构的第二层(准则层)B开始,自上而下计算某一层次各因素对上一层某个因素的相对权重,分别构造出A-B、B-C、C-D、…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数值是根据数据资料、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认识,加以平衡后给出的。这里可引用 1~9标度对重要性判断结果进行量化,如下表2所示。

表2 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定义

根据专家打分构建判断矩阵,计算矩阵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可得到指标体系中各层次指标的权重,权重数值如表1所示。

2.2.3 层次排序及计算权向量

对每一个成对比较矩阵,利用求和法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

(2)对wij按行求和,

(3)wi归一化近似特征向量;

2.2.4 一致性检验

为了能够使计算结果基本上合理,满足AHP判断矩阵具有大体一致的要求,要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步骤如下:先计算一致性指标

再查找相应的随机一致性指标IR:对n=1,2,…,11,Saaty给出了IR的值,如表3所示。

最后计算一致性比例Rc:Rc=Ic/IR

当Rc<0.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即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根据以上步骤,最后可得到指标体系中各层次指标的权重,权重数值如表1所示。

3 评价实证研究——以北上广深为例

3.1 北上广深概况

3.1.1 北京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从城市运行的指标来看,北京城市发展越来越大,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质量北京虽然在努力建设,但仍然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3.1.2 上海

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地处长江入海口,东向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是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枢纽。城市发展规模全国第一,人口膨胀导致很多城市病的出现。城市基础设施高密度建设,但仍然捉襟见肘,虽然全市已形成了由地面道路、高架道路、越江隧道和大桥以及地铁、高架式轨道交通组成的立体型市内交通网络,但仍然未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伴随着城市壮大,在只追求效益不注重环境的发展模式下,环境污染是摆在中国大部分城市面前的艰巨课题。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海较其他城市表现较好,良好的经济基础保证了社会保障的顺利进行,市场运行灯都在良好发展。

3.1.3 广州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会、副省级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国家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交通、会展和航运中心,中国南方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迅猛发展,但过于支离破碎的城市特征导致区域间沟通成本提高,弱化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效果。近两年通过大力整治环境污染,广州市空气质量等有了很大提升,但环境压力依然存在。涉及公共安全的消防设施等远没有跟上城市发展需要,医疗保障等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

3.1.4 深圳

深圳位于中国南部海滨,毗邻香港,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深圳城市规模呈爆炸式增长,但由于是新兴城市,规划等相对科学,现在深圳的基础设施条件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城市环境相对较好。社会公共安全方面,消防设施远不及城市发展需要,社会保障等走在全国前列,月最低工资标准为全国最高。市场经营运行与全国形势一致。

3.2 数据采集及处理

3.2.1 数据采集

城市运行体征评价数据采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是国家统计局编印的一种资料性年刊,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某一年统计年鉴收录上一年年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大量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重要年份和近二十年的全国主要统计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每年出版发行,是我国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综合统计年鉴。根据研究需要,部分数据直接取自 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主要来源于统计年鉴中以下方面:①行政区划;②国民经济核算;③人口;④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⑤能源;⑥价格指数;⑦人民生活;⑧城市概况;⑨环境保护;⑩教育和科技;⑪文化、体育和卫生等。

(2)文献资料

在统计年鉴之外的数据,通过查找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来进行补充和说明,其中包括部分硕博士的研究综述以及期刊文献的研究成果等。

(3)互联网数据

部分特殊指标数据获取比较难以获取,通过互联网查阅百度百科、门户网站、政府部门官方网站等来甄别和采集。

3.2.2 数据处理

根据指标对整体评价相关与负相关影响,对数据做了正负划分,如能源供应越充足则表示城市运行越良好,数据可正常代入运算,而交通拥堵指数越大,则表示城市运行欠佳,则乘以-1代入计算。为了弱化数据差异过大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对每个指标的数据都做了归一化处理,最大限度的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

3.3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构建城市运行体征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其各个部分的评价的基础上,最终得到了城市运行体征的综合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

从评价结果来看,城市运行健康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证明了北京作和上海作为为我国的最重要的两个城市运行相对健康,城市规模和基础设施运行能力足够强大是城市整体运行良好的重要因素,作为新兴都市,深圳存在后发优势,环境等因素优于广州,因此最后评价结果也以微弱优势高于广州。

4 研究结果不足

4.1 评价指标难以量化

城市运行体征涉及研究领域众多而内容丰富,导致评价指标体系复杂,量化难度极大,国内外也没有对应的统一指标体系对其相应的评价。在实证上,本文极大保留了容易量化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里。

4.2 基础数据收集困难

基础数据的收集有部分通过官方网站的统计数据,但一般基于政府机密的保护及共享机制的缺失,重要核心的数据难以获取到。本文在对城市运行体征实证研究的问题,只对基础数据较为齐全的指标进行了评价,尽量顾全。

[1]武利亚.奥运城市运行监测中心: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发展新方向[J].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8, (4):12-15.

[2]姚永玲.城市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吴昉,徐黄,翟振岗,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 24-26.

[4]迟娜娜,邓云峰.俄罗斯国家应急救援管理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5):8-11.

[5]易谷秀.突发基金会计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6]程思.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的研发[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

[7]Waugh W L. Katrina and the Governors[J].Public Organization Review,2009,(4):343-351.

[8]厉华.美国应急管理做法及呈现的新特点[J].现代职业安全,2009,(8):36-37.

[9]邓敢博,吴晓凡,汶伟.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探讨[J].陕西煤炭,2008,(6):17-18,21.

猜你喜欢

体征指标体系矩阵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