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讯

2014-02-21路培

世界建筑 2014年11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

简讯

栏目主持:路培

李晓东获首届“森山——加拿大皇家建筑协会国际奖”

近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凭借篱苑书屋(图1)荣获首届“森山——加拿大皇家建筑协会国际奖”(Moriyama RAIC International Prize。该奖项由加拿大皇家建筑协会(RAIC)基金会联合加拿大建筑师雷蒙·森山(Raymond Moriyama)于2014年设立,两年举办一届,专门奖励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的建筑而设立。获奖者可获得10万加元(约合54万人们币)的奖金。参与2014年首届加拿大森山奖角逐的建筑师一共有350名,此次评审团的核心评委巴里·约翰斯对篱苑书屋如此评价道:“这是一座谦虚而又有力量的建筑,这座建筑是建立在深刻理解人、文化、肌理、地段、材料和光等综合因素基础之上的。”颁奖典礼在槙文彦设计的多伦多阿卡汗博物馆中举行。

中国学生首次问鼎威卢克斯国际建筑学生设计大赛

10月30日,“明日之光”2014威卢克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Velux Award,简称IVA)颁奖典礼落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杜頔康率领团队创作的竞赛作品“光,复兴”,获得本届赛事第一名,这是该竞赛开创10年来中国学生首次问鼎(图2)。 IVA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欧洲建筑教育协会(EAAE)和威卢克斯集团联合举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之一。大赛宗旨在于拓展日光在建筑中的应用范围,包括美学、功能、环保及建筑与环境的良性互动等。鼓励参赛者以任何规模任何形式的建筑项目或设计创意,诠释自己对照明的认识。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球86所建筑院校的2794个团队报名参加。

2015RIBA金奖、资深荣誉会员及国际会员名单公布

日前,爱尔兰建筑师组合希拉·奥唐纳与约翰·托米夫妇(Sheila O'Donnell and John Tuomey,图3)被授予2015英国皇家建筑学会金奖(RIBA Royal Gold Medal)。作为西方建筑界最富盛名的终身成就奖之一,RIBA金奖旨在表彰那些为建筑行业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建筑师或建筑学者。以夫妇二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于1988年创立于都柏林,至今曾5次获斯特林奖提名。其代表作有贝尔法斯特剧院、伦敦经济学院学生中心等。RIBA同时宣布了13位资深荣誉会员名单和11位国际会员名单,后者中包括中国建筑师王澍及陆文宇、美国建筑师汤姆·梅恩等。颁奖典礼将于2015年2月3日在RIBA伦敦总部举行。

2014英国斯特林奖揭晓

日前,2014英国皇家建筑学会斯特林奖(RIBA Stirling Prize)揭晓。由伦敦霍沃思·汤普金斯工作室(Haworth Tompkins)设计的利物浦人人剧院(Everyman Theatre,图4)最终摘得这一英国建筑界的最高奖项。这座历时近10年、由2.5万块回收旧砖建造而成的剧院内设有一个400座的礼堂、彩排和拓展空间、公众休息大厅和餐厅。建筑外立面使用了可调节的金属遮阳板,遮阳板上印有利物浦市民的蚀刻画像。作为霍沃思·汤普金斯工作室首个建成的全新剧院设计,人人剧院代表着21世纪剧院设计的最高水平。此前,该工作室曾凭借伦敦小维克剧院提名2007年的斯特林奖。同时获得2014年斯特林奖提名的项目有伯明翰图书馆、碎片大厦、伦敦水上运动中心、伦敦经济学院学生中心以及曼城艺术学院扩建项目。

林璎获“多乐丝和莉莉安·吉什奖”

日前,著名华裔女建筑师林璎(Maya Lin,图5)获得美国“多乐丝和莉莉安·吉什奖”(Dorothy and Lillian Gish Prize)艺术奖。林璎是该奖项的第21位获奖人,此奖表彰她“对社会、对创造美的世界所做出的杰出艺术贡献”。“多乐丝和莉莉安吉施奖”于1994年根据美国著名演员莉莉安·吉什的遗嘱设立,被视为美国艺术界最富有声誉的奖项之一,也是现金金额最高的奖项之一。建筑师弗兰克·盖里曾获此奖。林璎表示,“获此殊荣让我深受感动……由于过去7年里我把很多时间投入到‘What Is Missing’项目的创作中,这个奖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可以让我继续把这个项目做下去。”林璎在艺术和建筑领域创作了一系列赋有影响力的作品,包括大型装置、工作室艺术品、建筑作品和纪念碑等。颁奖典礼于11月12日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

希拉·肯尼迪获2014伯克利-鲁普奖

日前,美国女建筑师希拉·肯尼迪(Sheila Kennedy,图6)被授予2014伯克利-鲁普奖(Berkeley-Rupp Prize),该奖项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创立于2012年,旨在表彰在建筑领域对提高女性行业地位做出突出贡献的女性从业者或学者。希拉·肯尼迪是KVA Matx的创始人和主持建筑师、麻省理工学院建筑设计系历史上首位女教授,因建筑材料的创新、跨学科的设计实践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而享有国际声誉。伯克利-鲁普奖每两年举办一次,获奖者除可获得10万美元的奖金外,还将受邀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一个学期的公开课讲授及举办展览。

2014年世界建筑节奖项揭晓

2014年世界建筑节于10月1日-3日在新加坡举行(图7),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300个项目入围评选29个年度分项奖、年度世界建筑奖和年度未来建筑奖。最终“2014年度世界建筑奖”由越南a21studio设计的越南小礼拜堂项目获得;“2014年度未来建筑奖”由加拿大5468796 Architecture和number TEN architecture group共同设计的大维多利亚艺术馆(Art Gallery of Greater Victoria)项目获得;“2014年度小建筑奖”由香港大学林君翰和奥利维尔·奥特瓦尔(Olivier Ottevaere)设计的云南灾后重建公共图书馆兼社区中心(The Pinch)获得。同时公布的还有17个建成项目奖项和12个未来项目奖项,以及“2014年度景观设计奖”、“色彩奖”和“优质木材奖”。

承孝相被任命为首尔首席建筑师

近日,韩国建筑师承孝相(图8)被首尔市长朴元淳(Park Wonsoon)任命为首尔首席建筑师。此举被视为官方试图重塑首尔城市建筑特色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首席建筑师,承孝相将带领一个由建筑师、规划师和城市设计师组成的团队,负责该市所有大型公建规划和投标过程的监督;与此同时,他还会对私属建筑的设计标准和审批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承孝相出生于 1952年,曾就读于首尔国立大学和维也纳技术大学。1974-1989年间供职于韩国著名建筑师金寿根事务所,并于1989年成立履露斋建筑事务所(IROJE architects & planners),因SOHO中国北京总部大楼、长城脚下公社俱乐部、朝外SOHO等作品为国人所知。

“立体主义”展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

10月14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立体主义:莱昂纳德·兰黛藏品展”开幕式。此次展览展出有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胡安·格里斯(Juan Gris,1887-1927)、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éger,1881-1955)以及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4位著名立体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共计81幅, 其中包括油画、拼贴画、素描和雕塑。展品全部来自化妆品雅诗·兰黛继承人、艺术收藏家莱昂纳德·兰黛(Leonard A. Lauder)向该馆的捐赠,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该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2月16日(图9)。

“东西德建筑发展历程1949-1989”巡展在京举办

值柏林墙倒塌25周年之际,“东西德建筑发展历程1949-1989”展经过上海、南京、成都三站后,10月18日-11月8日在北京798艺术中心展出(图10)。该展览旨在呈现1949-1989年的40年间东西德建筑的共同点和差异特征,捕捉了德国两个看似独立的建筑话语既发散又交汇的轨迹,从国家建筑、文化设施、生活与休闲设施、教育建筑、商业建筑以及建筑话语等方面分析东西德建筑的异同,希望通过展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引发大家对两种建筑语汇的比较研究和讨论。展览由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院与德国建筑档案馆联盟合作主办,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赞助,北京站由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和北京798艺术区联合呈现。展览在10年间于世界各地展出,引起广泛关注,此次为该展的最后一次展出。

三星堆与金沙文物抵美展出

近日,经过美国宝尔博物(The Bowers Museum of Cultural Art)和中国四川省文物局的共同努力,120余件珍贵的三星堆文物和金沙文物抵达美国加州,拉开了“中国失落的古文明:神秘的三星堆”展览的帷幕(图11)。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此次赴美展出的127件文物中包括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石跪坐人像等24件国家一级文物。此次中美双方联合举办的展览,将通过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珍稀文物,让大洋彼岸的观众领略3500年前三星堆文化的神秘踪迹。该展览将于加州宝尔博物馆展出至2015年3月15日,之后将转往休斯顿自然科学博物馆展出。

佐藤综合计画在清华大学举办展览及讲座

日本最大的建筑设计企业之一佐藤综合计画株式会社近期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展览,展示了该公司多年来类型丰富的建筑作品以及出版物。10月30日下午举行的展览开幕仪式上(图1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庄惟敏院长致辞,佐藤综合计画董事长兼总经理、建筑师细田雅春对展览做了详细说明,其后做了题为“开始漂流的现代建筑——什么是领先于IT技术的建筑”的学术报告,该报告从日本建筑设计的发展回顾开始,总结了于产业革命、工业化对日本建筑发展的影响,展现了当代日本建筑在IT技术之上追求日本感性、企图超越重力和功能局限的建筑语汇,并谈到了“3·11”东日本大地震以来,日本建筑价值观的重构。

“城南计划——前门东区”展览及论坛在京举办

10月28日,由北京天街集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城南计划——前门东区”论坛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行(图13)。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主持,朱小地、刘家琨、孟岩、胡如珊、马岩松、特伦斯·莱利(Terence Riley)、史建、徐晋涛、陈嘉映、沈伟、翁菱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北京旧城重生议题,以前门东区为研究蓝本,发表了各自的研究和设想。当晚,同名展览在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并对公众开放,以展览的形式将国内外9家建筑事务所及学术机构的旧城改造设想具象化。展览将持续至11月28日。

展览“另一种角度——可持续城市”在京举办

由法国AS建筑工作室与法国驻华大使馆合作主办的展览“另一种角度——可持续城市”于10月27日-11月9日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展出(图14)。展览展现了法国AS建筑工作室的25个国际项目,尤以在法国及中国的项目为主,探讨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以及智慧城市规划等主题,全面展示法国AS建筑工作室的设计理念、工作方法,对建筑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理解,以及对人文的关怀。25个项目分别通过“动态立面”、“缓冲空间”、“景观建筑”、“系统设计”和“城市思考”5个角度进行诠释。在展览开幕当日,工作室举办了一个小型研讨会,邀请业内的专家学者一同加入讨论,开启新的交流和思考。

清华大学、英国BRE信托基金双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10月21日,清华大学与英国建筑研究院(BRE)信托基金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双方在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研究以及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合作的序幕。仪式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朱颖心主持,来自英国驻华大使馆的一等秘书保罗·威尔斯、BRE集团研究中心总裁黛博拉·普伦、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姜中桥、清控人居集团董事长童利斌、贵安国家新区环保局局长刘承东、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等参加了签署仪式。双方将优先开展的合作项目包括城市健康指标研究、建筑性能使用后评估研究、中英两国绿色建筑标准对比研究,以及中国绿色建筑创新园的建设研究(图15)。

中法低碳城市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10月28日,中法低碳城市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办。研讨会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专业委员会和法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图16)。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来自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署、法国开发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共80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法国驻华公使雅克·佩莱(Jacques Pellet)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研讨会为中法两国提供了有关低碳城市发展政策、模式、路径等方面的交流机会,明确了两国在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共同利益和挑战,探讨了在政策实践方面协同合作的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奠定了基础。

“城镇化和地方性”中德双边研讨会召开

由中德科学中心资助、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和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德双边研讨会——“城镇化和地方性:凸显场地特质的可持续规划设计策略”于10月5日-10日在北京召开(图17)。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来自德国的8所高校、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13所中国的高校以及4所规划设计单位、管理部门的34名专家在此研讨会期间共做了47场报告,在规划、景观、建筑、地理、旅游等学科领域范围内,讨论中德双方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所关注的人地关系矛盾及其解决措施和相关经验。

迈克尔·格雷夫斯建筑学院即将成立

美国肯恩大学近日宣布,将基于美国建筑师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倡导的设计理念,设立一所全新的建筑学院。新设立的建筑学院将以迈克尔·格雷夫斯的名字命名,其总部位于新泽西州肯恩大学联合郡校区,分校将设在中国温州。该学院的教学宗旨是重点培养学生的手绘能力作为掌握设计方法的核心之一。入读该学院的学生将有机会赴意大利进行西方古典建筑的学习或在中国学习中国传统建筑。尽管格雷夫斯建筑学院的设立尚未通过新泽西州的审核批准,学院已计划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其首期课程,由格雷夫斯设计的温州分校(图18)将于近期开始建设。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65周年庆典举行

10月31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庆祝BIAD成立65周年庆典活动。新老北京院员工共同回顾了建院65年来的重要历史节点和人物,总经理徐全胜发布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文化报告》,BIAD近期重大项目展板及模型展示也同期举行(图19)。作为BIAD 65周年庆祝系列活动之一,人民大会堂建成55周年座谈会在10月27日于人民大会堂举行,多个亲身经历人民大会堂设计会战、后续改扩建及维修的老中青年建筑师参与座谈,回顾这座经典建筑的历史演变。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举办

10月17日,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院30周年庆典在该校伯川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卢中昌,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大洪,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加平,辽宁省建设厅副厅长杨晔,来自海内外高校的30余位建筑学院的院长和全国建筑学专指委、评估委的领导与委员等共同出席了庆典(图20)。庆典由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范悦主持。大连理工大学于1983在水利系内招收建筑学班;1984年10月建筑系正式建立,聘请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齐康教授兼任系主任,并聘任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的一批著名教授来校授课,为建筑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7月在原建筑系基础上成立了建筑与艺术学院。

“追寻岁月,师承艺传”中国建筑设计院系列活动举办

10月28日,“追寻岁月,师承艺传” 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文化系列活动举办。收录中国建筑设计院老一辈设计人员对建国后设计院创立初期工作回忆的《岁月·情怀》一书首发式,以及旨在展示那个年代建筑文化成果、集合了几百张建国后的重要工程存留照片的“追寻岁月”建筑回顾展揭幕式在中国建筑设计院先后进行。在随后的“师承艺传”座谈会上,集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原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院长由宝贤、结构院院长霍文营、建筑专业院院长景泉等就如何继承传统、发展建筑文化作了主题发言(图21)。

“田园松阳”的首个乡村集群式设计项目启动

10月6日,“田园松阳”首个乡村集群式设计项目启动。松阳是华东地区保留古村最多的县,是住建部首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区。近年,该县以“田园松阳”为主题开展文化推广和乡村建设。此次设计项目旨在村落保护和维持村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态农业,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村落规划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负责,建筑设计分别由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王维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许懋彦、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崴、DnA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徐甜甜承担。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理事长、绿十字创始人孙君为项目总顾问。

《奈良真实性文件》20周年纪念国际会议召开

《奈良真实性文件》20周年纪念国际会议于10月22-25日在日本奈良县新公会堂能乐厅举行,包括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主席古斯塔夫·阿罗兹(Gustavo Araoz)在内的数十名国际和地区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图22)。会议讨论了《奈良真实性文件》通过后20年来对世界遗产发展的影响,交流了各国特别是亚洲地区木构建筑体系下遗产保护实践经验。作为大会成果,在25日会议闭幕时通过了纪念《奈良真实性文件》20周年的声明性文件——《奈良+20: 关于遗产实践、文化价值和真实性概念的回顾性文件》。文件回应了国际遗产保护领域20年来巨大发展下新的思考,也以此为背景对《奈良文件》部分原则进行新的阐释。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吕舟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和最终文件的讨论。

2014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为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第三届“敦煌论坛:2014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敦煌举办(图23)。本届研讨会由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古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得到美国敦煌基金会慷慨资助,共有来自中国和世界10多个国家、地区的17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总结了敦煌研究院保护事业70年来取得的突出成就,会议研讨内容涉及文物本体保护、文物赋存环境保护、遗产地科学管理等方面;研讨议题包括了遗址保护原则和实践、工程地质状况研究、遗址文物制作材料与工艺、病害机理、预防性保护、无损检测技术等许多国际古遗址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

扎哈·哈迪德与诺曼·福斯特中标中国酒店设计

近日,卓美亚奢华酒店集团(Jumeirah Group)对外宣布,将分别选用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与诺曼·福斯特的方案为其位于中国南京及武汉的酒店设计方案。扎哈的南京卓美亚酒店(图24)由两座高塔和一座低层建筑组成,包括250间客房、一个商务会议中心、一个健身中心、一个室内游泳池以及一个宴会厅,预计2016年竣工。福斯特的武汉卓美亚酒店紧邻武汉商业区,作为一个大型的城市综合体,将包括有200间客房的酒店、办公、商店以及公寓。整个项目预计2020年对外营业。

理查德·迈耶的台中市摩天楼开建

近日,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及合伙人事务所公布了其为台湾台中市设计的摩天楼方案(图25),目前该项目已经动工。该楼位于台中市中心,由南北两栋楼组成,其中北塔高163m,功能上设有110间豪华公寓、一个私人泳池、健身中心和空中花园;大楼入口设在3层高的南楼中,其中安排有餐厅、休息室、按摩房等公寓服务设施。该楼在设计上延续迈耶的现代主义风格,通体由白色铝板和透明玻璃幕墙构成,轻盈透明。理查德·迈耶事务所与台湾当地HOY建筑事务所合作完成此项设计。摩天楼预计于2018年初竣工。

托马斯·费尔赢得华沙博物馆设计竞赛

近日,纽约的托马斯·费尔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Thomas Phifer and Partners)在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国际设计竞赛后,最终赢得了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设计权(图26)。包括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UNStudio建筑事务所与亨宁·拉尔森建筑师事务所(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等在内的12家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事务所参与了决赛阶段的角逐。作为波兰当代以来规模最大的文化类建筑,它的两大功能——艺术博物馆和剧院的建筑面积分别为1.5万m2和1万m2,中间由一个带天蓬的广场相连接,用于建筑的入口和多功能的公共空间。这一工程总预算为1.26亿美元,预计将于2019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鹿特丹Markthal拱廊市场开门营业

由MVRDV设计的荷兰鹿特丹Markthal大型拱廊市场在历时5年之久的施工建设后,近日终于开门迎客。开幕式由荷兰女王马克西玛主持。作为荷兰鹿特丹第一座带有顶盖的室内市场,该建筑还兼有公寓楼的功能,共可容纳228套公寓。在40m的拱形屋顶下方,包括96个摊位和店铺;透明的玻璃幕墙使建筑立面拥有良好的视觉开放性与通透性的同时,可有效阻挡潮湿和冷空气。灰色天然石材构成的外立面与室内拱廊市场大厅顶部的彩色壁画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由荷兰艺术家阿尔诺·克南(Arno Coenen) 与伊利斯·罗思坎(Iris Roskam)创作完成后印在穿孔铝板上,再固定在市场与公寓之间的隔音板之上(图27)。

扎哈为伦敦科学博物馆设计数学展厅

日前,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赢得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的设计委托,为其设计一座数学展厅,作为该博物馆永久性扩建项目的一部分(图28)。博物馆馆长伊恩·布拉奇福德(Ian Blatchford)希望借由此项目告诉人们,从17世纪至今,数学家是如何运用数学理论和工具一点点改变世界的。扎哈根据飞机飞行时产生的空气湍流,模拟出展厅的大致结构和参观流线,使展厅里充满了其标志性的曲线。在展厅建造的同时,伦敦科学博物馆也在筹备能启发人们数学兴趣的展品。这一数学展厅预计于2016年对外开放。

让·努维尔的纽约韦尔塔项目重启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于2007年设计的纽约韦尔塔(Tower Verre,图30)日前终于破土动工。韦尔塔位于纽约现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所处地块之上,由于困难重重的审批过程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得不被搁置长达7年之久。当开发商汉斯集团从其近邻MoMA和圣托马斯主教堂处以8.5千万美元购得土地上空权并获得8.6亿美元的贷款后,该项目终于可以重新启动。建成后的韦尔塔将由原方案的381m降低至320m,共有82层,可容纳140套豪华公寓和29套酒店式公寓,以及出租给MoMA的3600m2的展陈空间。

洛杉矶布罗德美术馆竣工在即

由迪勒·斯科菲迪欧·伦佛罗(Diller Scofidio + Renfro)设计的洛杉矶布罗德美术馆(The Broad Gallery,图29)将于2015年初竣工并对外开放。布罗德美术馆位于格兰大街,紧邻弗兰克·盖里设计的迪斯尼音乐厅。届时,该美术馆将展出由美国慈善家布罗德夫妇收藏的美国当代艺术作品共计2000余件。这座3层高的建筑由2500块玻璃纤维混凝土构件构成的外骨架所包裹;面积1000m2,其中一半以上用于文献和藏品存储。与迪斯尼音乐厅平滑、闪亮的外表相比,布罗德美术馆呈现出多孔和具有吸纳性的形象。美术馆外部还将拥有面积多达2200m2的公共广场,旨在改善洛杉矶市中心的步行环境。

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圣殿破土动工

日前,由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圣尼古拉斯国家圣殿(Saint Nicholas National Shrine)破土动工,项目地址位于纽约世贸中心遗址上。这一项目被卡拉特拉瓦称为曼哈顿下城区的“小宝石”,圣殿通体用白色大理石建造,拥有半透明的中央穹顶,夜间其内部的灯光可以让圣殿熠熠生辉(图31)。卡拉特拉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伊斯坦布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圣科拉教堂。遗址上的原圣尼古拉斯希腊东正教教堂在9·11恐怖袭击中被毁坏,重建地址靠近原来的地址,可俯瞰9·11纪念公园和博物馆。圣殿预计于2016年初对外开放。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乔伊想当建筑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当建筑师
听,建筑在诉说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