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胃镜介入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87例

2014-02-21冯红军付玉军牛省利米彩锋吕明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钳夹进境纽扣

冯红军 付玉军 牛省利 米彩锋 吕明明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平顶山 467000

上消化道异物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多由于小儿无知,误吞所致。对于小的、比较圆滑的或者对身体无害的、难吸收的异物,大多可通过胃肠道自然的排空作用随粪便自行排除体外,但是,对于大的,尖锐的或者对身体有害的异物,需要及时取出。小儿年龄小,由于疼痛不适和对胃镜检查的恐惧感,不宜配合胃镜治疗,有可能加重病情或产生行的并发症,随着无痛胃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避免了手术治疗,提高了内镜下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成功率,减少了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患儿87例,年龄11个月~13岁,其中男61例,女26例。误吞到就诊时间2 h~5 d,异物主要是硬币、牙签、戒指、纽扣、石子、纽扣样电池、鸡骨、鱼刺、铁丝、果核、花生、铝箔样药品包装、毛发等。

1.2 器械

Olymps GIF-XQ240胃镜,异物钳、鳄口钳、鼠齿钳、三爪钳、网篮和圈套器、塑胶手套等,必要时镜头端附加透明帽。

1.3 方法

患者术前禁止吞钡检查,告知患儿家属术中各种意外和风险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在患者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对不配合的患儿做好心理安抚。先后缓慢给予静脉推注安定0.3~0.5 mg/kg和异丙酚 2 mg/(kg·h),并给予吸氧(流量 2 L/min)和心电监护,监测患儿心电图、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待患儿入睡后,角膜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后,缓慢插入胃镜。

严格按小儿胃镜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患儿一般取左侧卧位,头部稍高,防止呛咳。缓慢进境,发现异物后,充气使食管或胃扩张。注意异物形态、所在的位置、嵌顿的位置、深度以及周围血管的关系,尤其是边缘尖锐的异物,必要时进行其它相关检查或外科手术治疗。然后根据异物大小、形状、位置选择合适的器械将异物钳夹或套取,随胃镜退出体外。一般硬币、戒指可用鼠齿钳,纽扣、石子、果核等可用网篮,对于较软的食物可用三爪钳。牙签、鸡骨等尖锐异物上段嵌顿在食道内时,可用鼠齿钳夹住异物中部,稍微进境,上段从食道壁内拔出时,调整钳夹位置,缓慢随胃镜退出,必要时镜头端加用透明帽,使尖锐部分缩入透明帽中,防止再次嵌顿。对于有分叶状较大的异物,可用塑胶手套中指做成的保护套套取,具体方法:剪下塑胶手套中指,指端剪一圆孔,直径约5 mm,套在镜头端并固定,进境时,保护套反转在镜头后面,钳夹异物后,随着退镜,保护套可反转套在镜端钳夹的异物上,防止异物在通过食道狭窄处及咽喉部再次擦伤黏膜或嵌顿。

1.4 术后处理

一般给予洁维乐磷酸铝凝胶口服,1包/次,2次/d。

2 结果

2.1 异物部位

87例患儿,53例异物在食道(其中上段27例,中段 11例,下段 15例);31例异物在胃内(胃底 9例,胃体7例,胃窦部15例);3例异物在十二指肠球部。

2.2 异物取出情况

87例患儿中,成功取出85例(97.7%),失败2例(2.3%)。1例患儿异物为牙签,异物位于食道中段,两端嵌顿在食管壁内,并有少量出血,取出困难,转外科治疗。1例患儿,纽扣样电池,位于十二指肠球部,用网篮套取时滑到十二指肠降部,取出困难。嘱给予粗纤维饮食,并给与胃肠动力药物,2 d后随粪便排除体外。

2.3 异物种类

异物有1圆硬币27例,游戏币6例,戒指5例,纽扣8例,纽扣样电池3例,牙签3例,铁丝1例,鸡骨4例,肉团 6例,鱼刺 6例,果核 11例,石子 2例,花生1例,小电灯灯泡1例,药品铝箔1例,毛发2例。

2.4 术后情况

取出异物后再次进境检查上消化道,13例局部少量渗血,未予特殊处理;5例食道局部形成溃疡;2例胃窦部溃疡。术后给予药物及对症治疗。

3 讨论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科急诊疾病之一,常见于学龄前儿童[1-2],多由于小儿的无知、好奇,将好玩的硬币、纽扣、戒指、耳环、石子等放入口中吞下所致;有的是不知食用方法,囫囵吞下,比如果核和药片坚硬的外壳未去除;部分是患儿有异食癖。本研究中,有2例毛发异物患者,1例是以经常腹胀及腹部不适就诊,1例是家长发现患儿右耳上斑秃就诊。因此儿童有消化道症状时行胃镜检查是必要的[3]。较小的、圆滑的异物可随大便排出体外,一般异物均需急诊取出,经内镜检查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手段[4]。

由于上消化道异物患儿往往有胸痛、腹痛等症状,胃镜操作过程中易引起各种不适,并往往需要多次进境检查,加上对胃镜检查的心理恐惧感,导致患儿往往不配合诊疗过程,且胃肠蠕动过快,小儿消化道壁薄腔小,造成操作困难,易损伤消化道黏膜、穿孔以及恶心、呕吐、窒息甚至大动脉食管瘘、大出血死亡的可能[5]。因此,无痛胃镜介入治疗就成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方法[6]。尤其是异丙酚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无痛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成功率和安全率[7]。异丙酚是一种快速强效的全身麻醉剂,其特点: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代谢清除率高,可反复追加剂量,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小[8]。这为无痛胃镜的治疗提供了保障。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操作技术要求高,动作要求轻柔、准确,方法得当,退镜有阻力时,切记盲目粗暴,不要勉强试取[9]。同时要求助手配合默契。看到异物,要充分充气,仔细观察异物形状、大小及位置。对于嵌顿的尖锐异物,要观察嵌顿的位置、深度,有无溃疡形成及出血,尤其对于嵌顿时间久、两端均嵌顿食管壁较深的异物,必要时行CT等相关检查或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嵌顿较浅的条形尖锐异物,经充分充气后,试着逆向拔出后调整钳夹位置,保持纵轴与食管纵轴平行。本研究中,镜前端附加透明帽,使尖锐物尖端缩入透明帽中,易控制异物方向,有效保护了上尖锐异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再次损伤和再次嵌顿,容易通过食道狭窄处和咽喉部。但是由于小儿食道壁薄腔小,咽喉部进境较困难,易造成上消化道损伤,所以更应注意操作手法和技巧。对于不规则较大的尖锐异物,本研究通过镜前端加用保护套,防止异物擦伤消化道黏膜,且易通过食道狭窄处和咽喉部。对于有环状异物的可用鼠齿钳或鳄口钳的夹紧环部,缓慢退镜取出。对于圆形的可用试取石网篮取出。对于取出困难的异物,体外进行模拟异物取出是必要。

本研究显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率为97.7%。无痛胃镜介入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异物是否取出成功与异物形状、大小、类型、嵌入时间、部位等有关[10],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就诊、胃镜操作技巧、助手的默契配合及麻醉的成功是异物成功取出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术中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用量。取完出异物后再次进镜是必要的。以便观察取石后上消化道情况,判断有无出血、穿孔、溃疡及有无其它异物残留。及时发现和治疗出血和溃疡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医患纠纷。

[1]Cheng W,Tam PK.Foreign-body ingestion in children:Experience with 1265 cases [J].J Pediatr Surg,1999,34(10):1472-1476.

[2]Paul SP,Hawes D,Taylor TM.Foreign body ingestion in children:case series,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guidelines on minimizing accidental [J].Fam Health Care,2010,20(6):200-204.

[3]周莎,蒋丽蓉,储波,等.555例小儿胃镜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1):50-52.

[4]席银雪,马东升,于林芳.上消化道异物内镜急诊处理162 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18):1681-1684.

[5]Taylor RB.Esophageal foreign bodies[J].Emerg Med Clin North Am,1987,5(2):301-311.

[6]高源,周军.无痛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8(4):357-358.

[7]许增华,刘艳.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3(5):288-289.

[8]谭永红,张志意,黄海,等.异丙酚在小儿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686-1687.

[9]陈洁,吴秀英.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注意事项[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4):344.

[10]朱泱蓓,柏愚,皱多武,等.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失败的系统评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6):332-335.

猜你喜欢

钳夹进境纽扣
前5 月查获进境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7 800 余件
指压钳夹法抢救心脏破裂
闪闪亮亮纽扣画
纽扣变变变
纽扣
玩转纽扣
山东青岛口岸首批韩国冰鲜水产品顺利进境
支撑喉镜下喉电动切削系统与喉钳夹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宫颈钳夹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钳夹时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