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传奇也是凡人

2014-02-20邓娟

晚晴 2014年2期
关键词:邵氏邵逸夫

邓娟

少年仁楞的奇幻漂流

比起广为人知的中文名,英文名“Run Run Shaw”更符合邵逸夫的人生写照,这位勤勉的生意人一辈子都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角逐。张彻的回忆录中记载:“邵逸夫当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见,他坐的劳斯莱斯是名贵豪华的车,车里有酒吧,他改装成小型办公桌,连途中的时间都不浪费。”

“逸夫”其实是他自己起的号,“仁楞”才是本名。1907年宁波颜料商人邵玉轩的第6个孩子邵仁楞出生时,爱新觉罗·溥仪才一岁半。仁楞前有三位兄长,各自号醉翁、邨人、山客,都投身电影业。老大邵醉翁是奠基者,但成就最大、至今声名显赫的却是老六邵逸夫,他最终成为整个香港娱乐界的“六叔”。

1925年,邵氏家族的第一个影业实体天一公司在上海挂牌,当家人邵醉翁宣称选片主旨是“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这一思想,在邵逸夫后来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得到了延续。

1928年9月,邵逸夫中学毕业,正式参与家族企业。他带着装有天一公司影片拷贝的箱子,登船去新加坡,中国未来的“电影大王”由此登场。

亲身经历远比写入历史的更艰难,邵逸夫后来回忆,他驾着运送机器的车子,最早是人力车,挣钱后换成敞篷小汽车,像吉卜赛人一样四处流浪,饱受热带的日照和蚊虫煎熬。“在那样的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让我一辈子受益。如果我不经历这一段生活,不会有今天。现在的青年人,心很高,学问也很深,但是不能够吃苦,是一大缺陷。”

苦劳之外,邵逸夫为邵氏影业创下的第一大功绩,是对时代趋势做出准确判断,并决定到美国购买拍摄有声电影的器材,挽救日薄西山的华语默片市场。

72年后,邵逸夫回忆当时盛况,在场的台湾女演员胡慧中发觉,98岁的他“眼神立刻散发出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光彩”。

一个饼比一个吻更取巧

有得失,却贵在知进退、能舍弃,这或许是邵逸夫能在商场保持绵长生命力的生存之道。

对于邵逸夫淘汰掉第一个强手电懋,香港浸会大学吴振邦博士称,不少论文将电懋失败归咎于陆运涛英年早逝,但在陆去世之前,企业弊病已经显现。1962 年的香港是粮食救济地区,而电懋的时装片里要么是穿着旗袍的民国女子,要么是撑着洋伞的知识女性,“显然脱离社会现实”。

同期的邵氏电影虽然仍围着稗官野史、民间传说打转,却保持一贯的草根气息。邵氏导演陶秦曾说:“在思温饱求生存的时代,一个饼比一个吻更容易出戏,也更容易取巧(讨好观众)。”

1960年代,邵逸夫从柔婉的黄梅戏转向阳刚的武侠片,重用导演张彻。香港影评人石琪称之“时势造英雄”:“张彻片的阳刚暴力作风,以及他爱拍的青春反叛,切合当时中国‘文革暴潮,以及香港社会转型期。其实那时世界各地也先后卷起青春新潮、学运怒潮和各式反传统反体制的革命,更有凶险的冷战、血腥的越战,到处都难以逃避文化冲击与暴力危险。”

时移世易,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从邵氏出走的邹文怀招揽李小龙、许冠文,嘉禾公司壮大,邵氏影业开始走下坡路,邵逸夫将重心转向电视业。

事实上,从1967年邵逸夫创办TVB电视台开始,他已经开始收缩电影事业。“邵逸夫认为未来是电视的天下,电影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他虽然判断上有所疏漏,但大方向却是没错的,电视业让他更加成功。”影评人宋子文评价说。

入主TVB时,邵逸夫已73岁,他开辟的新领地却生机勃勃。1985年,有记者询问TVB保持不败的秘密,邵逸夫回答“跟潮流”。

合时是他的武器,虽然因为悭吝、苛刻以及竞争手段在业界一直存在争议,邵逸夫仍然能够让不同时期的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一个不眠不休的老人家”

活了107岁的邵逸夫很可能是世界上看电影最多的人,从1960年代他每天都要看几部电影,各个国家各种语言的片子数以万计,最高纪录是一天9部。

“他90多岁的时候还在家里的一个小房间里看电视、电影,是一个不眠不休的老人家。”相交50年的成龙悼念邵逸夫时说。

对邵逸夫而言,看电影不是消遣而是工作,他从中研究观众口味,判断市场走向。电影看多了,他找到一条“捷径”:模仿甚至照搬。

他对此并无愧疚:“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故事和小说改编成剧本?而且市场也比美国小得多,哪来的时间和金钱去创作?抄得像模像样,可能是一部卖座的片子,最怕抄得不三不四。”

除了赚钱,他还省钱。一则被人嘲笑的例子是,他驳回了剧务要花20元去市面上买100个馒头的申请,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的馒头单价才1毛钱。

曾经高价挖来的巨星,在成为邵氏流水线作业上的一员后,便要接受低薪和苛刻的合约,从电影公司到TVB一直如此。即使邵逸夫晚年投资公益事业后,TVB艺人的待遇仍未改善,舆论批评他“对外慷慨,对内悭吝”。

因为吝啬,邵逸夫错失许多后来大放异彩的人才,这个名单包括李小龙,许冠文、许冠杰兄弟,还有导演李安。

导演张彻在回忆录中写道,邵逸夫的用人之道与蒋经国的“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力”不谋而合。

最典型的例子是邹文怀,作为邵逸夫最重要的副手,他的实际职权“一人之下”,职务却长期不被提拔,总经理换了三轮都没有他。因为对吝啬的分红制度不满,1970年邹文怀离开邵氏,成立嘉禾公司,埋下了邵逸夫转战电视业的伏笔。

“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总会有想改变的时候。而且,我跟邵老六其实是同一类的人。一小片天底下有两个我们,实在是太挤了点。”2011年,84岁的邹文怀回忆当年恩仇,发出感慨。endprint

猜你喜欢

邵氏邵逸夫
灌水取球
香港邵氏黄梅调电影的文化想象
邵逸夫 长寿三大法宝
邵逸夫的长寿之道
很差钱的邵逸夫先生
邵逸夫:多情人不老
邵逸夫的黄金晚年
“邵氏”复拍,借电视剧人气
邵逸夫的养生经
邵氏影城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