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4-02-20谭莉琳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胰岛素血糖糖尿病

谭莉琳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200

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谭莉琳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200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诺和龙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与诺和龙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二甲双胍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空腹血糖值)、2 hPG(餐后2 h血糖值)、HbA1c(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BG、2 hPG、HbA1c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糖、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等不良反应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诺和龙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2型糖尿病;诺和龙;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临床疗效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作用缺陷、胰岛素分泌缺陷所致等。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目前临床尚未研究出一种非常有效的根治手段,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是提高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关键,也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1]。二甲双胍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降糖药物,但单独使用的临床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目前,该院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配合诺和龙治疗,结果均取得满意效果。为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诺和龙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对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同时应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脑血管意外、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近期服用过其他对血糖有影响的药物患者。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4例;患者年龄最小30岁,最大65岁,平均(46.5±5.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达5个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15例;患者年龄最小29岁,最大66岁,平均(45.9±5.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达4.7个月。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控制等常规综合控制措施,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0.25 g/次,3次/d,每次在进餐前30 min服用或者在用餐同时服用,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诺和龙片(瑞格列奈)口服治疗,初始剂量服用1 mg,3次/d,每次在餐前15 min内服用。待患者血糖稳定后,维持最低给药剂量治疗,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应统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空腹血糖值)、2 hPG(餐后2 h血糖值)、HbA1c(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同时应记录两组患者低血糖、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选用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等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PBG、2 hPG、HbA1c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等指标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等指标变化(±s)

观察组(n=33)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3)治疗前治疗后指标PBG(mmol/L)2 hPG(mmol/L)HbA1c(%)10.13±1.83 14.78±3.01 9.19±2.73 6.19±1.01 8.01±1.89 6.41±1.81 10.19±2.05 15.13±1.83 10.02±3.09 7.64±1.85 9.25±2.12 7.81±2.2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糖、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等不良反应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第3大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是改善患者病情,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根据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表明[2],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HbAlc平均下降1%,则糖尿病并发症及死亡率会相应降低21%。由此可见,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重要性。

诺和龙是一种新型的血糖调节剂,属于氨甲酰甲基苯甲酸(CMBA)衍生物,该种药物和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相似,可以有效阻碍由ATP介导的K+通道,促进胰腺β细胞分泌内源性胰岛素,增加胰岛素分泌量。但和磺脲类药物不同的是,诺和龙对于胰岛素β细胞上特殊位点具有高效选择性作用,诺和龙可高效结合胰岛β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从而关闭和受体偶联的ATP敏感性K+通道,阻碍胰岛β细胞中的K+外流,开放Ca2+通道,促进Ca2+内流,增加胰岛素分泌。诺和龙的作用效果比磺酰脲类药物更快,因此降低餐后血糖也更快。总之,诺和龙具有吸收快速、代谢快速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药物血药浓度,见效更快。其次,诺和龙可在进餐时服用,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可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模式,恢复早期胰岛素分泌时相,可更有效的控制2 hPG水平,给药后可迅速升高血浆胰岛素水平,从而降低血糖。这也是二甲双胍类磺脲类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

该组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用药后虽然PBG、2 hPG、HbA1c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与南映瑜等[3]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次,由于诺和龙主要在肝脏内代谢,可快速经胆汁排泄,基本不会在体内蓄积,对患者的胃肠道影响较小,也可有效避免低血糖发生。该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了6.1%。与胡华斌等[4]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诺和龙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1]宋来.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 2013,6(B06):91.

[2]乡杰祥.诺和龙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40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3,24(21):3230-3231.

[3]南映瑜,陈瑜.诺和锐30三餐前注射和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2,39(16):2184-2185.

[4]胡华斌.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12,25(8):715-716.

R58

A

1672-4062(2014)12(a)-0011-02

2014-09-04)

谭莉琳(1970-),女,云南呈贡人,大专,主管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房调剂工作。

猜你喜欢

胰岛素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