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棚室蔬菜少发病 调控好温湿度很关键

2014-02-20钟霞温庆文王蕾曹娟

科学种养 2014年2期
关键词:草帘垄沟湿度

钟霞+温庆文+王蕾+曹娟

温室不仅创造了适宜蔬菜生产的环境条件,而且也为蔬菜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温室蔬菜生产中出现的多种病害,一般在高温、干燥条件下发病较轻,但是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当蔬菜叶片上有露珠出现、再遇到连续阴雨雪雾等天气时,则病害发生加重。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棚室内的温湿度、应用地膜覆盖和垄沟覆草,以及喷施无公害农药定期预防等方式,促进温室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发病或者极少发病,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

一、根据蔬菜生长需求调控

1. 温度调控 温室蔬菜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白天在25~30℃(高于30℃生长缓慢),夜间为12~15℃。通常夜间最低温度低于10℃时,蔬菜会遭受冷害,常表现为叶片黄化,严重时出现干枯,甚至植株死亡;夜间最低温度高于15℃时,蔬菜易出现徒长,叶片大而薄,节间增长,蔬菜的抗病性减弱,产量降低。

具体的调控方法是:上午8:00左右揭帘,揭帘后阳光照射到整个棚面,温度开始上升,这时温室的温度每小时上升7~10℃;10:00棚内温度升到30℃,开始打开通风口放风排湿;当下午2:00棚内温度降到22℃时,开始关闭通风口保温;傍晚日落前3∶30~4∶00棚内温度降至20℃时放下草帘进行保温,根据天气情况可在草帘上加盖1层农膜增加保温性;夜间温度维持在15~10℃,以保证蔬菜对温度的需求,促进正常生长。

2. 湿度调控 棚室内的湿度大小决定着蔬菜病害的发生轻重,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和天气情况进行调控。菜农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尽量减少在阴天、多云、雪天等连续阴雨雪天气进行浇水和其他农事操作,以降低棚内湿度和减少植株损伤,减少病害的侵入。

湿度调控主要通过放风来完成,一般在晴天上午10:00左右开始放风,到下午2:00关闭通风口;在阴天、多云的天气,早晨拉开草帘看棚内是否有雾,如有雾说明棚内湿度大,这时就要根据棚内的温度来定是否放风,如棚内温度高于12℃则可以小放风半个小时,如棚内有雾但温度低于10℃则不用放风,到中午棚内有露水时再放风1~2小时。放风时间的长短根据当时棚内温度情况确定,棚内温度越高放风时间越长;反之则时间越短,甚至打开放风口后紧接着关闭。

二、采取生产措施调控

1. 在草帘上加盖农膜(防雨膜)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在草帘上加盖农膜,有利于保温,并且能有效地预防雨雪对草帘的破坏,提高草帘的保温性能,保证棚室内的蔬菜对温度的需求。

2. 浇水沟(小行)用地膜覆盖 以小行的浇水沟作为地膜主要的覆盖对象。常以小拱棚的形式覆盖,这种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地温2~3℃,并且方便浇水,水走膜下,减少了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保持蔬菜根部的通透性,促进生长。主要的操作为:将40厘米长的8号铁丝弯成拱形,在小垄沟上插入3根(即两头和中间各1根),3根铁丝小拱的中间用塑料绳联成一体,然后给上面覆盖地膜。

3. 大垄沟铺干草 在棚内蔬菜的大垄沟内铺干草,干草可采用稻草、麦草、玉米秸和杂草,以玉米秸为最好。一般每亩用粉碎后的干草1000千克,铺在大垄沟内,厚度约为10厘米。大垄沟铺草白天吸热散湿,夜间散热吸湿,能够很好地调节棚内温湿度,并且蔬菜收获后整地时可翻入地下,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

三、科学合理用药,预防病害发生

在棚室蔬菜生产过程中,选用广谱性的保护剂如代森锰锌、百菌清,以及广谱性的杀菌剂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每隔15~20天预防1次,应交替用药、轮换用药,喷药在下午进行,有利于药效的发挥,确保蔬菜健康生长。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兖州市蔬菜服务中心 邮编:272100)

猜你喜欢

草帘垄沟湿度
植物有话说(十七) 松果:开与合,看湿度
草方格纵横向铺设机构设计
种植方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工业锅炉饱和蒸汽湿度的运行控制
张采芹:草帘铺就幸福路
基于湿度控制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高压电源设计
垄沟集雨种植系统水分入渗特性模拟研究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膜试验研究
跟踪导练(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