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近三年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基于2011—2013年“四大文摘”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4-02-18田晓明江刘彦超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2期

田晓明江 波,2*刘彦超

(1.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苏州大学 学报编辑部,江苏 苏州 215006)

●实证研究

我国近三年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基于2011—2013年“四大文摘”的文献计量分析

田晓明1江 波1,2*刘彦超1

(1.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苏州大学 学报编辑部,江苏 苏州 215006)

以2011—2013年《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的心理学转载论文为基础,从研究领域、研究主题、载文出处、作者特征、基金项目等方面对心理学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揭示了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实验与认知心理学、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主流领域;认知、学习与记忆、决策、幸福感、人格、工作场所问题、消费者心理、学习心理、婴幼儿童智力发展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中国心理学研究将向着多元化、实用化、本土化的趋势发展。

心理学研究;转载论文;文献计量分析;四大文摘

一、引言

文献计量法即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科研工作者阐述其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可以近似地由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所反映。因此,为了从大量动态的文献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近三年(2011—2013年)《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的心理学转载论文,以便于心理科学工作者把握近三年来我国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

在我国学术信息资料界,人们传统上把《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并称为“四大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敏锐追踪前沿课题和热点问题,精心提炼对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的论著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等特点,是了解学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的影响因子排在心理学类期刊的前三名之内,具有很高的学科影响力,汇集了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对心理学科研究热点有准确把握。[2]虽然,国内一部分心理学优秀成果发表在国外期刊上,但是,“四大文摘”的心理学转载论文基本在选题上代表着国内心理学学科的研究重点,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心理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可以为未来心理学学术发展提供一定方向性启示。

二、数据与统计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共采集2011—2013年“四大文摘”全文转载的心理学论文433篇。其中《新华文摘》共转载4篇(2011年2篇,2012年1篇,2013年1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共转载10篇(2011年4篇,2012年1篇,2013年5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共转载17篇(2011年6篇,2012年6篇,2013年5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共转载402篇(2011年125篇,2012年134篇,2013年143篇)。

(二)统计方法

对433篇心理学论文从研究领域、研究主题、载文出处、作者特征、基金项目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研究领域参考黄希庭编制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心理学卷)》中的学科体系观点[3],以及中国心理学会对各分会的划分情况,分为实验与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生物心理学、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主题根据美国心理协会(APA)主题分类共分为55个主题(见:http://www.apa.org/topics/index. aspx)。对未列入APA主题分类中的热点主题,如决策、幸福感等,本文用“*”号作为标志,最终根据期刊提供的主题语,作者提供的关键词及摘要进行筛选,对研究主题进行统计。

三、2011—2013年心理学论文转载概况

(一)论文的研究领域分布

单篇论文并不能反映学科的发展状况,而大批论文形成文献流时才能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因此,对2011—2013年“四大文摘”所转载的433篇心理学论文进行统计,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分布形成表1,心理学各个研究领域在2011—2013年论文转载量变化趋势如图1。

表1 2011—2013年心理学转载论文研究领域分布

由表1统计结果发现,实验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与人格心理学领域是近三年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与重心所在,两者共占46.88%;其次是工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分别占10.62%和9.24%;再者是发展心理学占8.78%;其余领域共占24.48%。ERP、FMIR、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研究手段的运用,为实验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极大地促进了实验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社会公平、违法犯罪、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必然会推进心理学研究关注转型社会中人的心理适应与变化,因而,社会与人格心理学进入现代心理学的核心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使然;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与日常应用结合日益紧密,成为商业、管理、教育方面的重要知识保证和理论依据,这使得工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备受青睐;由于生物、司法、医学、运动与军事等领域的心理学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因而转载文章不多,但也反映出心理学已经进入了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图1 2011—2013年心理学各领域论文转载量

由图1可知,实验与认知心理学、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领域论文转载量总体呈上升状态,尤其以实验与认知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二者上升明显,生物心理学论文转载量的上升率也十分引人注目。而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等领域论文的转载量略有下降,其他心理学领域的转载量则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具体层面的社会实践问题的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涉及抽象层面的理论探讨的热度则有所下降。

(二)论文的研究主题分布

按照APA主题分类,根据论文的关键词和摘要,对2011—2013年“四大文摘”转载的实验与认知心理学、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六大主流领域的全部文献进行统计,形成表2。

表2 2011—2013年心理学转载论文研究主题分布

由表2的统计结果可知,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学习与记忆、决策构成了当前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心。21世纪被科学界公认为是生物科学、脑科学的时代,对人脑语言、学习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成为当代心理科学的主流方向之一。人格、幸福感是社会与人格心理学中的热点主题。人格心理学不仅在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内部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在关于人的所有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也处于基础性的位置。[4]随着积极心理学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加上中国社会对个人尊严的关注,幸福感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高度关注。工业心理学领域中,研究者主要关注工作场所问题和消费者心理。而在教育与发展心理学中主要关注学习心理与婴幼儿童的智力发展规律。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中,心理治疗仍占主流,同时对PTSD重视程度较高。

(三)源杂志全文转载量排名

2011—2013年“四大文摘”文章来源十分广泛。在被全文转载的文献中,有389篇发表在CSSCI来源刊上,占总转载量的89.63%,源杂志全文转载量排名前六的皆为CSSCI来源刊,CSSCI来源刊和高转载度期刊重合说明,“四大文摘”在选稿时主要立足于具有大量精品论文的CSSCI来源期刊,这些期刊是心理学领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与传播渠道。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将期刊按其登载某一领域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计算出核心区、相关区和离散区。如果每区刊载的论文数量相等,那么期刊数量成1∶n∶n2的关系。[5]1-7“四大文摘”转载心理学期刊共59种,按照公式计算,前9种期刊中刊载33.3%以上的文献方能形成核心期刊区,本研究中前9种期刊共占有72.51%,即314篇文献,故形成了明显的核心期刊区,即心理学学科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期刊如表3所示。

表3 源杂志全文转载量排名

续表

(四)作者特征统计

1.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通过对作者机构的统计,可大致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主要作者群,本文将作者的所属机构划分为三类,即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433篇文献中396篇的作者来自高校,比例高达91.45%,有7.62%的论文作者来自科研院所,仅0.92%的论文作者来自其他单位。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校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学术力量较为集中,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平台。而第一作者所属高校中有37.12%来自于“985”高校,30.30%来自于“211”高校,32.58%来自于其他高校。可见,心理学论文的转载量与其产出学校的科研实力有较强关联。其中,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分别以60篇、31篇和18篇名列转载量排行前三位(见表4)。

表4 高校论文转载量排名

续表

从表4可以看出,论文转载量排名前17的19所高校共转载论文262篇,其中来自师范大学的论文为156篇,占转载量的59.54%。这说明遍布全国的师范院校是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对推动心理学科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核心作者及其发文量统计

核心作者指发表论文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6]发表论文和论文被转载是一位学者有效传播其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仅仅论文被转载量这一个指标虽然不能全面表现学者的影响力,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反映出研究者的研究成就和活跃度。经统计,论文转载量居前的为黄希庭、张庆林、郭永玉、辛自强、叶浩生等学者,最高转载篇次为8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心理学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核心研究团体,是文献流的骨干力量,发挥着导向作用,不断地将心理学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平。

3.最高基金项目统计

基金项目主要指科研管理等主管部门立项的研究项目,可以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和其他(如校级项目等),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家对于学科的重视与关注程度,对于把握学科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具有参考意义。本研究对论文的最高基金项目类别进行了统计,2011—2013年“四大文摘”所转载的433篇心理学论文中有330篇获得基金项目支持,占所有转载论文的76.21%,其中有国家级173篇,占总论文数的39.95%;省部级116篇,占26.79%;市厅级17篇,占3.93%;其他24篇,占5.54%(见表5)。由此可知,各级各类基金项目,特别是国家及省部级层面的支持有利于高质量论文的产出。

表5 最高基金项目统计

四、国内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根据2011—2013年“四大文摘”心理学转载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得出近三年来实验与认知心理学、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主流领域;言语认知、认知与情绪、具身认知、学习与记忆、人格、幸福感、工作场所问题、消费者心理、数学学习心理、婴幼儿童智力发展等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下文将分别对各个主流领域的热点主题进行文献分析。

(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实验与认知心理学领域论文在2011—2013年“四大文摘”总转载论文中占24.25%,转载篇次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热点主题包括认知、学习与记忆、决策。

1.认知研究炙手可热

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无损伤技术手段的出现,认知成为心理学中最为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语言认知。从认知神经科学及多学科视域的研究中发现宾主关系从句的不对称性具有跨语言间的通约性。[7]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分析否定加工过程与机制的理论解释并从否定句法复杂性和否定辖域内信息的通达性两方面综述了否定是如何影响语言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8]第二,情绪与认知。研究者发现,共情不是一个单维的心理结构,而是包含着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过程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过程。[9]情绪韵律能够调节情绪词识别,主要表现在对情绪词的音韵编码和语义加工的双重易化上。[10]第三,具身认知。具身认知研究充分利用了神经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数据和结论,但是它并不主张把心理还原为生理或物理。[11]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心智具身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证据。[12]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表征的取消主义并不是一个站得住脚的立场,对激进的具身认知科学提出了批判。[13]由此看出,在认知研究中,认知神经科学得到高度关注,在近年内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已经并且势必继续对心理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2.学习与记忆是实验心理学的永恒主题

对人工类别学习的认知神经研究表明,人工类别学习涉及前扣带回、前额叶皮质和内侧颞叶等关键脑区,并在时间序列上显示了这些脑区扮演的不同作用。[14]有研究者从实验和多角度理论揭示记忆提取练习促进学习机制。[15]在言语记忆方面,音乐经验可以促进言语材料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16]在汉字短时序列回忆中,语音相似性时视觉相似对序列回忆的促进作用和语音不相似时视觉相似对序列回忆的干扰作用。[17]关注遗忘的研究者认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被试更多地遗忘负性情绪词,在消极情绪状态下,被试更多地遗忘中性词。[18]单字范式下有意遗忘的机制是选择性复述和提取抑制,字表范式下有意遗忘的机制是提取抑制,单字范式比字表范式有更大的有意遗忘效应。[19]

(二)社会与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在社会背景中去探索行为,揭示个体的心理机能,是心理学重要的分支学科。该领域论文在2011—2013年“四大文摘”总转载论文中占22.63%,转载篇次呈平稳上升,研究视角多样,主题细化而全面,并主要聚焦于人格、幸福感等。

1.人格研究备受关注

人格研究成为其他心理现象与行为研究的重要基础。有研究发现,气质性乐观与不同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有显著差异,积极指标中,与自尊的相关最高,消极指标中,与抑郁的相关最高。[20]高权威人格组被试在启动了他们高的权力感后,产生了明显的以规则导向为主的道德思维;而对低权威人格被试,他们道德思维方式则不受权力感启动的影响。[21]人格类型可以调节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表现在支持陪伴自主准予及知晓度对积极适应的影响以及规则引导自主准予及知晓度对消极适应的影响。[22]人格的本土化研究得到重视。本土化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和谐性与工作绩效具有正向的线性关系,面子与工作绩效具有倒U曲线关系,人情与工作绩效具有正U曲线关系。[23]

2.幸福感研究成为热潮

幸福科学研究如何帮助人们有效支配自身及外部的资源,协调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实现幸福,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与幸福有关的知觉和情绪体验,影响幸福的因素以及获得幸福的技能等。[24]研究者主要集中对幸福感的相关变量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希望、爱、感恩等美德与人们的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积极地践行这些美德能够显著地增加人们的幸福感。[25]金钱启动虽有利于减轻个体的痛苦但也会削弱个体的幸福感,而时间启动却往往有利于幸福感的提高,用金钱来衡量时间会削弱个体的幸福感。[26]青少年物质主义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感恩在两者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27]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受到归属需要的调节影响。[28]该领域的研究者详细论述了如何破解我国的幸福悖论的三大措施,即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流动机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升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29]

(三)工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该领域论文在2011—2013年“四大文摘”总转载论文中占10.62%,转载篇次呈逐年上升,其主要研究主题包括公共场所问题和消费者心理。

1.工作场所问题成为组织研究的重要议题

心理学家对工作场所问题的关注焦点为:人岗匹配度、工作压力、工作动机和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越轨行为。为了提高人岗匹配度,对人员选拔信息进行合理的分解与融合,并且能够有效地处理人员选拔过程中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研究者对基于DS/AHP的人员选拔方法进行了研究。[30]在情绪劳动研究方面,有研究证明情绪劳动各维度既充当正负情绪均值差距影响职业倦怠各维度的部分中介变量,又充当正负情绪变异系数差距影响去个性化或个人成就感的部分中介变量。[31]组织政治行为中,只有薪酬与晋升子维度对工作投入和工作认同具有显著影响。[32]调查研究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对于教师社会地位、工资待遇、晋升机会的评价比较低。[33]研究发现,工作越轨行为中包含组织越轨和人际越轨两种不同类型[34],而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影响结果包括消极和积极两方面,有必要从道德视角研究工作场所越轨行为。[35]

2.消费者心理兼顾理论与应用研究

更多新理论被引入解释消费心理。研究者采用双通道心理账户理论的新视角分析消费者决策,当消费与支付联结紧密时,会让人们更易想起支付的痛苦,从而降低消费快感,当消费与支付联结较弱时,人们更不易记起支付的金额,从而在消费时拥有更多快乐。[36]引入中立方估价值作为参照,在时间维度上探讨了禀赋效应的变化趋势,并尝试延伸禀赋效应的定义,能够更好地解释消费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37]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研究者们把关注点聚焦于网络消费心理。论坛客观性影响看帖者对产品的态度,说服知识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8]有研究者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了扩展网络消费模型。[39]研究者对品牌研究的兴趣不减。有研究提出全方位的品牌印象由品牌质量印象、品牌传播印象、品牌服务印象和品牌价格印象等四个维度构成。[40]实证研究证明消费者认知需要和专业化水平对品牌名称暗示性与决策选择具有调节作用。[41]

(四)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相关论文在2011—2013年“四大文摘”总转载论文中占9.24%,热点主题主要包括学习心理中的数学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中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1.学习心理是热门课题

该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数学学习的心理研究。包括数学学科知识表征特点的研究,测查初一学生数学学科的学理内容知识、认知过程知识和问题条件知识的表征特点。[42]探讨高低能力学生在问句前置时对应用题的内在表征形式倾向,研究表明高能力被试对问句前置的数学结构不良问题建构问题模型与情境模型,低能力被试对问句前置的结构不良问题只建构问题模型。[43]另有研究表明,文本表述和结构对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表征有显著影响。[44]还有研究者着眼于题目难度和冗余信息对解题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题目难度和冗余信息对不同成绩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出入关键信息区域次数影响显著,题目难度冗余信息与题目的相关性是影响学生解题的主要因素。[45]第二,学习动机的研究。关于阅读动机的研究发现,彩图大书能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独立阅读组儿童的动机水平最低。[46]从我国特殊的学校教育制度、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现代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入手,探求学习动机缺失的心理学机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47]

2.教学心理聚焦于新的教育模式探究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研究受关注程度高。年幼儿童视频学习表现特征如下:2岁儿童的视频学习存在视频缺陷现象,2.5~5岁儿童的拟社会互动学习效果明显,优于非互动视频学习,与真人互动学习相当,2.5~4.5岁是拟互动视频学习的最佳年龄。[48]实验证明,多媒体学习过程中,动画呈现速度会影响学习的理解效果,但是对识记不产生影响,材料呈现速度影响知识深层次加工,它独立于学习者的注意转换,并且材料呈现速度对学习者眼动的影响是微弱的。[49]其他新的教学方法也逐渐走进课堂。有效地运用基于布鲁纳叙事理论的叙事教学法可以改善学生甚至包括优生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提升课堂教学效益。[50]支持情感教学的研究者对情感教学应用为导向的基础性研究和以情感教学理念为导向的应用性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51]

(五)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2011—2013年发展心理学论文在“四大文摘”总转载论文中占8.78%,研究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基本保持稳定,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婴幼儿童的智力发展规律研究、弱势群体儿童的研究以及青少年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研究。

1.婴幼儿童研究一如既往

研究者们主要探究了婴幼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研究表明,婴儿的动词习得晚于名词学习,动词的成分习得(路径成分或是方式成分)在婴儿周岁前也有时间先后,动词完整意义的获得还与母语的输入有密切关系。[52]幼儿的我方推理普遍在3岁3个月~3岁9个月发生,他方推理普遍在4岁~4岁6个月发生,反驳推理普遍在4岁9个月~6岁发生。[53]5岁到6岁是儿童掌握和运用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快速发展时期,基数概念掌握组儿童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发展显著优于未掌握组。[54]

研究者对于弱势群体儿童的关注程度也较高。研究表明7~10岁自闭症谱系儿童对不同情绪面孔的觉察时间长于正常儿童,面孔加工时间少于正常儿童,对恐惧面孔的注视时间长于对中性或愉快面孔,其对三种情绪面孔的觉察与加工模式与正常儿童相似。[55]研究发现受虐待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存在缺陷,受多种类型虐待的儿童这一缺陷更为严重。[56]留守时间是影响留守儿童公正感特点及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重要因素。[57]

2.青少年研究中问题意识凸显

对青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研究。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强迫性冥思会加重高中生的抑郁症状,而反思没有加重抑郁症状,沉思及亚型均不会改变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程度。[58]遗传是影响青春早期青少年抑郁情绪持续发生的主导因素,而环境是影响青春中期青少年抑郁情绪持续发生的主要因素。[59]在青少年早期,身体攻击能正向预测违纪行为,而关系攻击不能,个体的受欢迎度能够调节身体攻击与违纪行为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身体攻击对不受欢迎个体违纪行为的影响比对受欢迎个体的影响更大。[60]也有研究者对青少年吸毒行为预防干预研究进行了述评及展望。[61]

五、国内心理学研究的趋势

对心理学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分析,必须要考虑到内部与外部推动力量:从学科内部而言,心理学研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西方心理学研究主流对中国心理学界的影响;从学科外部的影响因素而言,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政策或激励导向及各级各类研究基金的支持等。[62]根据上述文献计量学的分析,对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以下探析。

(一)心理学研究多元化:研究视域与主题不断扩展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学研究视域的不断扩展和研究主题的无限延伸。近三年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更为广泛,与其他学科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不断分化或综合出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分支,如军事心理学、医学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等领域日益兴起。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更为明显,拓宽和深化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心理学进入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更为准确全面地解释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心理学研究主题呈现多样性,除了属于APA的研究主题外,另有如决策、幸福感等新的主题也逐渐受到关注。随着人们需要从更加微观的层面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可能将会更加多样化、细分化和专业化。

(二)心理学研究实用化: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把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一种职业和一种促进人类福祉的手段”,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口号。从研究领域和主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心理学发展的应用性轨迹。而这种对应用心理的重视正是当代心理学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的根源。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注意到了心理学并非是铁钦纳所说的与应用无涉的纯粹科学研究。事实表明,心理学的发展动力来源于社会需求,来源于解决国家、民族和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发展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应用心理学适应了现代人类发展的需求,更体现了心理学发展的价值所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与应用结合得更加紧密,成为商业、航天、管理、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军事、选拔特定人才等方面的重要知识保证和理论依据。因此,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一大趋势,即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意义出发,紧密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使得心理学在多个领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甚至关键的作用。

(三)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研究的人文取向显著

系统地探究心理与行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根源,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来探讨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又一明显趋势。虽然实证取向心理学的主导地位仍不会发生动摇,但人文取向的心理学逐渐有了比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当目前的心理学家们使用最先进的实验测量工具和最严密的实证研究仍难以揭示人的高级心理品质时,只能以人文关怀和文化解释的模式,即心理学的本土化来研究心理问题。研究者日益意识到,将心理学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之上,采用能切实符合我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概念、理论及方法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以我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为依托,以本民族、本文化的问题为中心,以西方心理学的合理成分为参照,进行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实验研究,编制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量表,研究中国人历史文化培育出的人格与行为规律等,使心理学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满足中国社会对心理学的切实需要,是繁荣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郑文晖.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6,(5).

[2]张燕蓟.《复印报刊资料》体育学与心理学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4).

[3]黄希庭.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心理学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郭永玉,张钊.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架构初探[J].心理科学进展,2007,(2).

[5]叶鹰,潘有能,潘卫.情报学基础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史书侠,李海亮,杨华. 2005—2010年《情报科学》刊出论文作者分析[J].情报科学,2012,(2).

[7]何文广,陈宝国.认知神经科学及多学科视域中的宾主关系从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8]何先友,林席明,李慧娟,等.“否定”加工研究的新进展: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J].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9]黄翯青,苏彦捷.共情中的认知调节和情绪分享过程及其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6).

[10]郑志伟,黄贤军,张钦.情绪韵律调节情绪词识别的ERP研究[J].心理学报,2013,45(4).

[11]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43(5).

[12]叶浩生.具身认知、镜像神经元与身心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2012,11(3).

[13]安娜,何布勒.对激进的具身认知科学的一个批判[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14]陈安涛,人工类别学习的认知神经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1,(1).

[15]刘兆敏,罗良,张玮.记忆提取促进学习:实验证据与机制解释[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4).

[16]吴寒,张林军,舒华.音乐经验对言语加工能力的促进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4).

[17]李轩,刘思耘.汉语短时序列回忆中的语音相似性和视觉相似性效应[J].心理学报,2012,44(12).

[18]白学军,王媛媛,杨海波.情绪一致性对有意遗忘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35(1).

[19]白学军,张丽华,李红霞.两种范式下有意遗忘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1,34(1).

[20]齐晓栋,张大均,邵景进,等.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4).

[21]李小平,杨晟宇,李梦遥.权威人格与权力感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2,44(7).

[22]刘文婧,许志星,邹泓.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6).

[23]张珊珊,周明洁,陈爽,等.本土化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线性与非线性[J].心理科学,2012,35(6).

[24]彭凯平,窦东徽,刘肖岑.幸福科学:问题、探索、意义及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6).

[25]彭文会,黄希庭.美德幸福观: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话题[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4).

[26]李继波,黄希庭.时间与幸福的关系:基于跟金钱与幸福关系的比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1).

[27]谢晓东,张卫,喻承甫,等.青少年物质主义与幸福感的关系:感恩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3).

[28]刘霞,赵景欣,申继亮.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3,45(5).

[29]李静,郭永玉.如何破解中国的“幸福悖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6).

[30]李永鑫,江勇,赵国祥.基于DS/AHP的人员选拔方法[J].心理学探新,2010,30(5).

[31]吴宇驹,刘毅,凌文辁,等.基于情绪调节模型的教师情绪劳动的中介效应探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3).

[32]钟建安,曹忠良,刘庆春.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认同的影响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J].应用心理学,2011,17(1).

[33]周宗奎,李晓军.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调查[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增刊1.

[34]孙健敏,王震.工作越轨行为的结构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一项实证检验[J].心理学探新,2011,31(4).

[35]务凯,李婕,黄静.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研究现状[J].心理研究,2011,4(5).

[36]李爱梅,郝玫,李理,等.消费者决策分析的新视角:双通道心理账户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

[37]陈群林,袁晓琳,贾磊,等.引入中立方参照:对禀赋效应的再探讨[J].心理学报,2013,45(3).

[38]杜伟强,于春玲,赵平.论坛客观性与网络口碑接收者的态度[J].心理学报,2011,43(8).

[39]穆曈,黄奇栋,马剑虹.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网络消费行为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1,17(3).

[40]付春江,袁登华,罗嗣明.品牌印象结构及其测量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3,33(1).

[41]孙瑾,张红霞.品牌名称暗示性对消费者决策选择的影响:认知需要和专业化水平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2,44(5).

[42]何伯锋,蔡笑岳.初一学生数学学习的学科领域知识表征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1).

[43]和美君,刘儒德,徐乐,等.数学能力与问句位置对小学生数学结构不良应用题表征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3).

[44]邢强,单永明.文本表述和结构对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表征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3).

[45]冯虹,岳宝霞.题目难度和冗余信息对解题影响的眼动研究:以代数应用题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46]李虹,伍新春,张洁,等.不同形式分享阅读对儿童字词学习和阅读动机的长期影响[J].教育学报,2010,6(5).

[47]朱晓红.回眸与前瞻:学习动机缺失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8]郭力平,郝俊,朱文佳.拟社会互动在年幼儿童视频学习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2,35(4).

[49]段朝辉,颜志强,王福兴,等.动画呈现速度对多媒体学习效果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

[50]常永才,杨小英.叙事与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布鲁纳文化心理学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3).

[5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2012,35(3).

[52]郑新夷,连榕,何少颖.国外婴儿动词习得的两种研究范式[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

[53]张奇,马艳苹,张黎.幼儿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发生与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6).

[54]韩瑽瑽,曹仕莹,陈英和. 4~6岁儿童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发展与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

[55]陈顺森,白学军,沈德立,等. 7~10岁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情绪面孔的觉察与加工[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5).

[56]刘爱书,于锐.受虐待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5(3).

[57]张莉,申继亮,黄瑞铭,等.不同留守时间下儿童公正感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5).

[58]杨娟,章晨晨,姚树桥.高中生沉思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1年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10,42(9).

[59]侯金芹,陈祉妍,李新影,等.青少年抑郁情绪的行为遗传学研究[J].心理学报,2012,44(10).

[60]魏星,纪林芹,陈亮,等.青少年早期攻击和违纪行为的关系受欢迎度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5).

[61]林丹华,Xiaoming Li.青少年吸毒行为预防干预研究述评及展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6)

[62]翟学伟,耿柳娜.中国心理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CSSCI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责任编辑:雨 夕]

田晓明(1964— ),男,江苏如皋人,博士,苏州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管理心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江波(1973— ),男,江西九江人,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心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论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视角”(项目编号:2012ZDAXM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B84

A

2095-7068(2014)02-0072-10

2014-05-04

*通讯作者:江波,E-mail:jiangbo@sud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