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骨窗显微手术时机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影响

2014-02-18李建高觉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基底节时机血肿

李建 高觉民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小骨窗显微手术时机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影响

李建 高觉民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时机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疗效的影响。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行小骨窗显微手术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随机分为超早期组(发病6 h内手术)和早期组(发病6~24 h内手术),每组各40例,观察治疗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超早期组和早期组的再出血率分别为10.0%和1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早期组的手术死亡率为5.0%,明显低于早期20.0%的死亡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超早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早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可以明显降低基底节区HICH患者术后死亡率,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且不增加术后再出血率,对适宜条件的患者,超早期是理想的手术时机。

小骨窗显微手术;手术时间;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病急,具有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预后较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中,基底节区是HICH出血的好发部位。目前,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小骨窗显微手术已经广泛应用到HICH的治疗中。然而,对于手术的最佳时机一直存在争议[1]。因此,学者们对手术的最佳时机选择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研究。研究报道,早期手术可以挽救血肿周围濒临死亡的脑组织,从而改善预后。而在发病的6 h内,血肿尚不稳定,过早手术将增加再出血率[2],但手术过晚又有错过最佳手术时间的可能,对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3]。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提供相关临床证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HICH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每组各40例。纳入标准:(1)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HICH的诊断标准;(2)影像学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未破入脑室;(3)GCS评分≥6分;(4)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超早期组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8±6.5)岁;意识状况:清醒8例,嗜睡11例,浅昏迷14例,昏迷7例。早期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2±6.9)岁;意识状况:清醒7例,嗜睡12例,浅昏迷13例,昏迷8例。两组患者在性

别、年龄及意识状况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超早期组在发病6 h内行小骨窗显微手术,早期组在发病6~24 h内行小骨窗显微手术。术后均给予降颅压、抗感染及预防并发症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并随访3个月,采用WHO生活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以P<0.05为标准,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超早期组和早期组的再出血率分别为10.0%和1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早期组的手术死亡率为5.0%,明显低于早期20.0%的死亡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3个月,超早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早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小骨窗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HICH的重要手段,可以在直视的状态下彻底清除血肿,且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在HICH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普遍认为,HICH患者发病后长时间的持续状态会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4],24小时后即有部分细胞发生程序性凋亡或者坏死,手术时间应该控制在24小时以内[5]。然而,目前不同学者对具体的手术最佳时机持有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在6 h内的超早期进行手术,尽早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改善患者预后。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超早期手术会增加再出血的风险,而早期手术是安全的[6]。因此,选择一个既可以减少脑细胞坏死,又不增加术后再出血风险的手术时机,对HICH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的再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行超早期小骨窗手术组的术后死亡率明显降低,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相关研究报道相似[7]。分析其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因可能与超早期手术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之前将血肿清除,更大限度降低脑组织损害,从而尽早恢复神经功能有关[8]。而本研究中,超早期手术并没有增加再出血的风险,支持目前多数主张超早期手术学者的观点[9-10],分析可能与手术操作有关。在手术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做到准确电凝止血,虽然部分血肿在超早期不稳定,但血肿与周围粘连不严重,一般可以达到满意止血的效果。

综上所述,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可以明显降低基底节区HICH患者术后死亡率,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且不增加术后再出血率,对适宜条件的患者,超早期是理想的手术时机。

[1]张毅, 陈红伟, 吴茂春, 等. CT定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9): 526-528.

[2]靳栋梁. 不同时机行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基底节区HICH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20): l14-115.

[3]叶小签, 俞文华, 陈蕾, 等. 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8): 158-160.

[4]麦晓, 欧海荣, 覃木秀, 等. 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1): 14-15.

[5]蒙象红. 不同手术时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1): 160-161.

[6]马骏. 不同手术时机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9): 1147-1148, 1156.

[7]肖德勇, 张小军, 郑广顺, 等. 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36): 4-6.

[8]. 姜之全, 张少军, 娄飞云.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疗效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 15(8): 583-585.

[9]周良学, 蔡博文, 游潮, 等. 超早期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8, 7(1): 68-69.

[10] 金凡, 侯博儒, 任海军, 等. 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 15(1) : 691-693.

Effect of Operation Time on the Curative Efficacy in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Treating With Small Window Craniotomy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LI Jian GAO Juemin , Jiangs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10029,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peration time on the curative efficacy in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 in basal ganglia treating with small window craniotomy microsurgical operation.Methods80 cases of HICH in basal ganglia treating with small window craniotomy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meet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ultra-early group (within 6 h) and early group (6~24 h) equally. Then the curative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 score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rate of recurrent hemorrhage in the ultra-early group was 10.0%,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ame with that of 15.0% in the early group (P>0.05). Meanwhile, the ultra-early group had a mortality rate of 5.0%,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lower than that of 20.0% in the early group (P<0.05). Before the operation, life quality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ame (P>0.05). Three months after, life quality scores in the ultra-earl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arly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ultra-early small window craniotomy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can significant reduce mortality rate of patients with HICH in basal ganglia, improve life quality and prognosi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ate of recurrent hemorrhage. And the ultra-early operation time is ideal for patients with optimum conditions.

Small window craniotomy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Operation time,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Basal ganglia

R544.1;R743.34

B

1674-9308(2014)07-002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7.016

猜你喜欢

基底节时机血肿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师生互动4时机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