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让老区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2014-02-17李志光钟兴明曾仕谦

源流 2014年2期
关键词:梅江区政府区委

李志光?钟兴明?曾仕谦

2013年8月,梅江区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原中央苏区范围”,梅江区又迎来了一次良好的发展契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老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措施优化环境,争项目、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加快了全区经济发展步伐。如今,这块红色的土地,正蓬勃发展、焕发新貌,全区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2013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共同做好老区各项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梅江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点,大力改善老区生产生活环境,提高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有力促进了老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区相关职能部门支持老区建设项目有30多项,投入资金6856万元,其中省投入资金2182万元,市投入资金372万元,其他涉老资金4302万元。老区在基本完成镇通行政村道水泥硬底化的基础上,积极抓好行政村至自然村村道硬底化建设。近五年来完成老区村道硬底化104公里,投资2663万元,其中省、市支持补助1355万元,有效解决了老区自然村行路难问题。

梅江区认真抓好镇卫生院改造工作,解决人民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完善老区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抓好老区农民脱贫致富工作。为有效解决老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该区结合扶贫开发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工作,积极建立“三项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帮扶责任。一是建立“区级+区直对口帮扶单位+镇村”强力领导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帮扶单位+区直对口单位+镇村”对接协调机制;三是建立“帮扶单位+区直对口单位+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帮扶机制。主抓“六大帮扶模式”全面实现稳定脱贫。一是因地制宜,创新思路,主抓好产业和龙头企业帮扶 ;二是免费培训,提升技能,主抓农民转移就业帮扶 ;三是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主抓社会保障帮扶;四是以点带面,整村推进,主抓基础设施帮扶;五是多上项目,上好项目,主抓村集体经济帮扶;六是树立典型,传承创新,主抓扶贫工作与客家文化和农村社会管理有机结合 。

据统计,该区共投入帮扶资金7600多万元,使全区原有的18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0%实现稳定脱贫,2012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达11749元。

此外,梅江区十分重视和保护革命红址,围绕市、区“中央苏区县”申报工作的部署要求,该区紧锣密鼓、排除万难,取经于中央、省、市以及兄弟县(市、区)党史领导、专家,历经长时间查访取证、资料编审、沟通联系,梅江区于2013年7月23日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范围,为实现梅州“一片红”添上亮丽一笔。

在梅江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之下,梅江老区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老区的发展面貌日新月异。

“只有老区得到全面发展,梅江才得以全面发展,区委、区政府历来十分明确和重视这一点,因此,历年来都下大功夫帮扶老区,发展老区。”梅江区政府党组成员沈敦辉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区委书记潘小韬和区长肖卫华也一再强调要加大老区镇、村发展力度,因此,梅江老区的明天是一片光明的,我们期待老区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沈敦辉同时表示,梅江经济发展底子薄,总量小,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工业布局上重点大项目少,因此对老区的资金投入仍然不足,此外老区基础条件差,需要长期的帮扶和投入,尤其是需要进行产业帮扶,因此希望上级部门在政策、资金方面能够加大扶持力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梅江区政府区委
2019 年-2022 年全国各地区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表
美丽的梅江公园
阵地前移接地气主动创新勇作为
——小店区委党校宣讲模式初探
中共玉溪市红塔区委宣传部专题
中共昆明市晋宁区委宣传部专题
中国传统符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区长“不开心”
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
追随历史的脚步——《中共北方区委历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