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动态(国际)

2014-02-17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机器人研究

行业动态(国际)

德国汉诺威IT展机器人成亮点

2014年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简称汉诺威IT展)于3月9日晚拉开帷幕,3月14日结束。今年的展会共吸引了来自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多家公司参展,规模十分庞大。

一直以来,研制具有一定智能和较强运动能力的类人机器人都是科技届追求的目标。此次展会上,各国参展商带来了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成为会场上的一大亮点。

展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真人大小的白色机器人,被称为钢管舞机器人,其头部形似电视,但会发出灯光,一听到“DJ机器人”播放音乐,就绕着钢管起舞,跳舞姿势、灯光颜色,都通过电脑操控。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展示了一个拥有脊柱的猩猩机器人:它拥有灵活的脊柱,可实现向6个方向的运动;脚部内置传感器,不仅能在摆动的平面保持平衡,还能在不平的路面安全灵活地行走;当机器人站立时,双手得到解放,视野也变得更宽,类似一个人形机器人。研究人员表示,该机器人或可派往月球,在陨石坑中寻找水源。另外,机器人双腿站立与四肢着地的动作转换有待进一步研究,这将有助人们探究人类进化过程。

(来源:信息时报)

英国研究情感机器人

英国林肯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款名为欧文(Erwin)的机器人,Erwin是智能网络情感机器人(Emotional Robot with Intelligent Network)的简称。研究人员计划赋予欧文人类的情感,让他能够与人类形成长期而稳定的情感关系。

在传统的人与机器人交互中,机器人获取信息后,思维完全按照事先输入的程序来运行,缺乏可辨认的性格和个性,无法满足用户的感情需要。如果机器人也有认知差异,并且赋予他们一些个性特征,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互动,这样能与人类更好地交流。同时,这也是欧文机器人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目前,欧文能够表达喜、怒、哀、乐、惊讶五种基本的情感。研究人员希望这一研究成果最终能够帮助儿童,尤其是有孤独症等发育障碍的儿童来理解感情行为。

(来源:中国新闻网)

葡萄牙拟明年完成水下机器人

欧洲防务局(EDA)支持的葡萄牙军民两用研究项目目前正进行水下机器人节能技术试验。该项目名为“海龟”,由葡萄牙海军研究中心(CINAV)、葡萄牙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组成的课题组共同研发,旨在开发出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节能技术。这一技术能够使无人水下系统和水下机器人低成本运行,并增加其作战效能。

“海龟”是欧洲防务局支持的7个军民两用研究项目的一个,也是第一个获得欧盟结构基金的军民两用研究项目,该基金提供给“海龟”60%的项目经费资助(约110万美元,合人民币670万元)。据悉,军用研究项目费只有拥有民用价值后才可以获得。

据了解,该技术可用于水雷搜索,也可用于勘探、科学数据采集和渔业等民用领域,项目计划于2015年6月验收。

(来源:中国新闻网)

美国研制高度敏感电子胡须

借助于纳米技术,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电子皮肤和电子眼,而近日,在美国国防部先进项目研究局的支持下,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利用碳纳米管、银纳米颗粒等材料组成的复合薄膜,制成了具有高度敏感性的电子胡须。

据了解,这种电子胡须是一种表面覆盖有碳纳米管和银纳米颗粒,且具有高展弦比的弹性纤维,其敏感性是此前类似传感器的10倍。电子胡须可以感受到一帕斯卡压力的变化,而这仅仅相当于从桌子上拿走了一张纸币。

该研究团队负责人Ali Javey教授表示,利用这种电子胡须,他们已经成功绘制出反应气流变化过程的2D、3D图像。未来,这些电子胡须还可置于机器人电子皮肤的表面,以改进其运动平衡性,赋予机器人感知环境的新手段;或用于人机交互界面、医疗(如监测心跳、血压)等领域,为人类更好地服务。

(来源:和讯科技)

美国开发出仿黑鬼鱼水下机器人

美国西北大学机器人研究团队通过对黑鬼鱼水下运动方式的多年研究,近日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的结构构造和水下运动方式都是模仿黑鬼鱼研制的,具有水下行动速度快、转向迅速等特点,可以成功摆脱传统水下机器人作业时受到海带等水生藻类影响的问题。

自然界中的黑鬼鱼也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生物,其长鱼鳍的运动是依赖身体内神经元产生的电场变化来产生波动的,表皮皮肤能够检测到周围十万分之一伏特的微弱电压变化,借此侦测周围的猎物或猎食者。

据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介绍,这种新型水下机器人较传统潜艇式水下机器人能更好地适应复杂海况和海底地形,能够在海带、海藻和珊瑚群中穿梭自由,应用方向可以从海洋生态研究拓展至深海石油钻井平台,科研、工业、商业应用前景广阔。

据悉,原型机本体与黑鬼鱼几乎一致,可以说是一条真正的“机器黑鬼鱼”。

(来源:海易网)

美国研发自动搭建机器人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和哈佛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联合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一群具有自我组织能力的Termes机器人,可以建造房屋、高塔以及城堡,且无需任何人力监督或指导。

Termes机器人6英寸(约15cm)高,与其他机器人相比这种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不依赖相互交互单元的数量,如果其中一个机器人坏掉,不会影响其他机器人的工作。每个机器人都有一套机轮以及一只搬运手臂,手臂前端带着安装有弹簧的钳子,在即将进行建造工作之前,机器人都会被赋予一项设计好的任务,他们清楚什么时间开始或停止工作,什么时间需要搬起砖块并放在什么位置,他们还知道如何避免相互碰撞以及如何使用建筑楼梯到达更高的位置;使用红外线传感器,能够分辨黑白颜色的砖块,并使用声波进行导航。

目前Termes机器人还非常简单,只需四个简单类型的传感器和三个制动器即可运转,但是这项研发非常有意义,为机器人未来在地球或其他星球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房屋提供了一种思路。

(来源:新华网)

美国海军研发机器人道德推理系统

日前,美国海军提供了750万美元的项目费,计划研究建立一套机器人的道德推理系统,军方希望能够在五年内研究出一种能够自主判断对与错的机器人。项目的研究人员来自塔夫茨大学、伦斯勒理工学院、布朗大学、耶鲁大学和乔治敦大学。

美国国防部已经禁止使用致命的完全自主机器人,半自主机器人在人类没有决定前也不能自行选择或行动。而“这套系统虽然没有武装,但是可能会在一些情况下必须做出决策”,美国海军认知科学项目主任保罗·贝洛说,“作为研究人员,我们重点是抓住道德和法律的准绳,我们不希望机器人在突发灾难现场茫然无措。”这意味着在一场灾难中,机器人可能决定谁先疏散或治疗,具体情况将取决于伦理道德系统的决策。

(洋)

美国为ISS漂浮机器人定制手机

日前NASA 宣布消息,正在ISS( 国际空间站) 服役的SPHERES机器人将在下半年拥有一部自己的智能手机。有了这部手机,SPHERES 能在工程试验台上直接向ISS的其他宇航员发送数据。

ISS 现共有3 个SPHERES 机器人,已经进行了77 次太空实验。这种独立的塑料多边形球体拥有自己的供能、推进、计算、导航系统及扩展接口,主要用于微重力研究、工程与机器测试台及探索自由飞行机器人在太空中的应用。

作为Tango 项目的一部分,谷歌先进技术与项目部门为NASA 研发了这款专用的智能手机。NASA称,这部智能手机投入使用后,他们将为SPHERES 加入更多的新技能,如摄像、Wi-Fi 连接以及定制3D 传感器等。

智能手机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还需在微重力的环境下进行多项测试。

(来源:IEEE)

美科学家在猴子身上实现异体操控

美国科研人员通过脑电波成功实现了对猴子的异体操控,这一成果有助于帮助瘫痪人士重获运动能力。

该项研究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新成果,他们在实验中使用了两只猴子,一只作为发出指令的“主体”,另一只则是接收指令、完成动作的“阿凡达”。

研究人员先在“主体”猴子的大脑中植入一个芯片,对多达100个神经元的电活动进行监控,记录他支配每个身体动作时的大脑神经元电活动;而猴子“阿凡达”脊髓中则植入了36个电极,并尝试刺激不同的电极组合以研究对肢体运动的影响。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仪器将这两只猴子身上的装置相连接,并给“阿凡达”服用了镇静剂,使它的身体动作可完全由“主体”的脑活动所控制。它俩的任务是相互协作使得电脑屏幕上的光标上下移动,操纵杆掌握在“阿凡达”手中。实验结果表明,“主体”控制“阿凡达”完成这一任务的成功率高达98%。

(来源:新华网)

日本新型核事故处理机器人亮相

3月10日,日本日立制作所研发的两款新型机器人亮相,“变形机器人”重约7.5kg,可在直径10cm的狭窄管道内蛇行,为取出熔化后掉落的核燃料进行调查,也可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平稳前进,最大跨越高度达5cm;“游泳机器人”重约31.5kg,可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配备了6个小型螺旋桨,能够躲避障碍物,在水中水平和垂直移动,还可以改变姿态,附着在墙壁上行动。

这两款机器人可用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处理工作,能够进入危险区域,调查反应堆冷却水的泄露点及核燃料的状态,检查压力容器的外部情况等。

(来源:中国新闻网)

游泳机器人

猜你喜欢

机器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机器人,让未来走近你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