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建设应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2014-02-17徐长安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城市化基础设施智慧

徐长安

智慧城市作为最具创造力的城市形态,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国内关注的热点。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两大基本任务。人类的需求推动了城市的进步,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由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和市政管理等五大核心功能系统构成,各系统应以协作的方式协同运行。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

城市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运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奇葩,从 160多座迅速扩张到660多座,城市规模、功能和经济实力迅速放大,智慧城市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先导工程。

我国现在每年有1500万人口进入城市,到2025年我国将会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目前有近200个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到2025年将增加107个。1978-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7.1亿,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2.57%。2011 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标志着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结构转型期,即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阶段转向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智慧城市将使城市的发展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极大地促进城市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智慧城市的特点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IBM提出的。2009年8月,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报告中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管理城市的运行,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普遍受益,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迄今为止,北京、上海、宁波、无锡、深圳、武汉、佛山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2013年8月5日,住建部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试点城市多达103个,其中市、区83个、县、镇20个。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更高阶段——“智慧化”发展的新阶段。200年前,人们没有电照样生活、工作;如今,如果没有电,人们将难以生。20年前,人们没有手机照样生活、工作;如今,如果没带手机,人们就象丢了魂。10年前,人们没有互联网照样生活、工作;如今,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就会觉得很不自在。如今,人们没有智慧城市照样生活、工作; 3年后,如果没有智慧城市,人们将无所适从寸步难行。

智慧城市联接着政府、企业、市民,畅通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智慧城市的建设要素包括城市资源、城市民生、城市经济和城市环境,智慧城市对于政府管理者、市民用户、产业而言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智慧城市的发展,必将实现多赢的局面。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

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的各级城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高潮,纷纷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涉及社会管理、应用服务、基础设施、智慧产业、安全保障、建设模式、标准体系等内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二十年,“发展、管理、社会、生活”仍然是中国城市化的主题,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可以使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有效、人民生活更美好。

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却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转方式、调结构、改变生活方式、不断解决突发性事件。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城市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结构转型期,我国正在通过“两化融合”、“五化并举”、“三网融合”等战略部署,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已开始积极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现在有智慧北京、智慧杭州、智慧青岛等提法,北京市于 2012 年 3 月发布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编制了《智慧北京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和《智慧北京关键指标责任表》;宁波市于 2011-2012 年发布《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宁波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2011 年 12 月,南京市发布《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以下主要城市的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领跑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宁波、南京、佛山、扬州、浦东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追赶者:天津、武汉、无锡、大连、福州、杭州、青岛、昆明、成都、嘉定、莆田、江门、东莞、东营;准备者:沈阳、株洲、伊犁、江阳。

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议和对策

目前,我们应该加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根据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愿景和发展目标,为规范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混乱局面,亟待加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规划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份长远路线图,指导和规范智慧城市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应该从促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战略出发,全面系统地规划智慧城市建设。

建设智慧的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首先要智能,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主要是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网络、固定网、卫星等,以及借助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传感设备、数据中心等。

建设智慧城市要通过互联网、现代通信网和物联网把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建设成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

人才培养需要应时,教育体制应该有所调整。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创新型工程,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建设智慧城市必然会吸引国外的一些优秀技术人才涌入国内,这无疑会给国内人才的就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智慧城市高层次领导人才、高层次复合型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大力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人才的培养。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包括:重大安全事件、窃取信息、信息泄露、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隐患等,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安全关系到城市安全、社会安全、政府安全等重要方面,一旦某一方面出问题,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必须充分认清智慧城市建设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以实现各级政府的高效便捷运转为手段,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健康为目标,使城市建设少走弯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城市化基础设施智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