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营养方式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临床研究

2014-02-16胡建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小样儿胎龄白蛋白

胡建华

·论著·

不同营养方式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临床研究

胡建华

目的对不同营养方式对小于胎龄儿(SGA)生长发育的影响和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对小于胎龄儿组和足月小样儿组患儿进行检测, 即在住院后第1周, 检测患儿空腹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对两组住院期间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喂养并发症。结论采用低体重儿奶粉喂养, 对小于胎龄儿来说, 患儿的短期营养、中期营养效果均较好。

不同营养方式;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

对于小于胎龄儿(SGA)而言, 其在新生儿中, 作为特殊群体[1], 对于其喂养方式, 在进行选择时, 应格外谨慎, 需考虑患儿代谢, 胃肠道功能情况, 其通常为不成熟, 免疫功能不足。在患儿生长发育中, 应重视其营养需求, 注意其特点。因此, 本文对不同营养方式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临床研究进行了分析,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本院新生儿科治疗的50例小于胎龄儿中, 有男性患儿24例, 女性患儿26例。平均胎龄为(35.33±3.46)周,平均出生体重为(2.02±0.61)kg, 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为65%, 5 min Apgar评分平均为(8.51±0.81)分, 开奶时间平均为(3.08±2.45)h;各组患儿体重、胎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很好可比性。50例小于胎龄儿入选标准一致。其中小于胎龄儿组中, 15例为低体重儿奶粉喂养, 将其定为观察组, 10例为母乳喂养, 将其定为对比组。在足月小样儿组中, 14例为低重儿奶粉喂养, 将其定为观察组, 11例为母乳喂养,将其定为对比组。

1. 2方法 在50例患儿入院后, 全部给予置暖箱保暖, 预防发生感染和出血, 维持患儿的血气稳定, 血压和血糖的稳定。及早进行开奶, 对于21例母乳喂养者, 全部遵循其特别要求, 在母乳挤出后, 给予奶瓶喂养, 在出院后, 则直接喂哺。29例给予低体重儿奶粉喂养。两组患儿与90 d内, 采用相同的营养方式。如出现喂养不耐, 则给予患儿微量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部分肠外营养等。在住院期间, 每天进行晨间护理后, 对早产儿体重进行称取, 应为空腹裸重, 称取应精确到10 g。在住院后第1周, 对50例患儿均进行检测, 即空腹血中白蛋白、前白蛋白浓度。对两组患儿入院后各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如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 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喂养不耐率、院内感染率, 日龄满28 d,满90 d时, 随访完成追赶性生长情况等。

1. 3统计学方法 对于组间数据对比, 本院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喂养并发症, 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吸入性肺炎等。

早产SGA组中, 对比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为(9.55±1.04)d, 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为(12.08± 1.36)d, 7例出现喂养不耐受, 占28%, 白蛋白为(38.91±5.12)g/L, 前白蛋白为(88.04±12.57)mg/L, 2例出现院内感染, 占8%, 28 d内追赶性生长为3例, 占30%, 90 d内追赶性生长为5例, 占50%。观察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为(7.44±1.24)d, 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为(9.22±1.18)d, 5例出现喂养不耐受, 占30%, 白蛋白为(39.12±7.09)g/L, 前白蛋白为(135.67± 15.02)mg/L, 1例出现院内感染, 占6.67%, 28 d内追赶性生长为9例, 占60%, 90 d内追赶性生长为12例,占80%。两组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足月小样儿组中, 对比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为(6.42±1.49)d, 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为(7.12± 1.43)d, 2例出现喂养不耐受, 占18.18%, 白蛋白为(39.70±3.01)g/L, 前白蛋白为(105.60±15.03)mg/L, 1例出现院内感染, 占9.09%, 28 d内追赶性生长为3例,占27.27%, 90 d内追赶性生长为6例, 占54.55%。观察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为(5.06±1.01)d, 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为(5.77±1.35)d, 4例出现喂养不耐受, 占28.57%, 白蛋白为(41.07±2.23)g/L, 前白蛋白为(159.12±10.06)mg/L, 2例出现院内感染, 占14.29%, 28 d内追赶性生长为10例, 占71.43%, 90 d内追赶性生长为13例, 占92.86%。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早产SGA组与足月小样儿组各评价指标情况比较

3 讨论

对于小于胎龄儿而言, 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时, 除去体格生长指标, 对于血生化指标, 也应进行检测, 即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等。对于生化指标[3]而言, 其敏感性, 与蛋白有密切关系, 取决于其生理半衰期, 半衰期越短, 则敏感性越高。对于血清前白蛋白而言, 其在体内含量通常较少, 且更新率较高, 半衰期较短, 因此, 其对机体营养状况, 即其改变, 可敏感的反映。目前, 其对于评价营养状况, 检测营养支持效果, 均作为其重要指标。在本文的研究中, 在足月小样儿组中, 对比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平均为(6.35±1.46)d, 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为(7.12±1.22)d;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平均为(5.05±1.01)d, 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平均为(5.70±1.62)d;观察组与对比组相较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均无明显差异, 未出现严重喂养并发症, 如坏死性小肠结肠、吸入性肺炎等。由此可见, 满足小于胎龄儿在生长发育中, 特殊的营养需求, 使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速度, 维持正常范围, 确保合理进行追赶生长, 是临床上重要的课题。采用低重儿奶粉喂养可使院内感染率无增长, 喂养不耐受率无增长, 但因随访时间短, 对于小于胎龄儿而言, 在其远期生长发育中, 所受到的影响, 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1] 汪浩文.不同营养方式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18(9):649-651.

[2] 陈志凤,丁月琴,邓皓辉,等.小于胎龄儿Ghrelin水平与生长追赶的关系探讨. 新医学, 2011, 42(12): 825-828.

[3] 张彬彬.晚期早产儿与足月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临床儿科杂志, 2012,30(5):450-452.

Different nutrition on and 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V Jian-hua. Dongm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Heze 2745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discuss different nutritional modes on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 affects the growth and clinical studies.MethodsTo detect the SGA group and full-term infants groups, namely in first weeks after admission, children with fasting serum albumin, pre albumin level.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n two hospitalized cases.Results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had no feeding complications.ConclusionThe use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formula feeding, for gestational age, short-term nutrition, children's medium-term nutrition, effects are good.

Different nutrition; Gestational ag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722

A

1674-9316(2014)01-000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1.001

274500 山东省东明县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小样儿胎龄白蛋白
86例足月小样儿的临床治疗探讨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小样儿,还隐形呢
小样儿,想阴我
退学费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