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滩冷链物流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4-02-15谢晴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冷链农产品物流

文|本刊记者 谢晴

抢滩冷链物流 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本刊记者 谢晴

日前,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预测,受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将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长,至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的食品消费市场取得了十分喜人的发展成果,传统的饮食习惯在逐渐发生转变,而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兴起,动物蛋白、奶制品以及即食类方便食品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速冻食品和冰淇淋的市场迅速扩大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而与此同时,消费者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更为重视。因此,在我国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需求正变得空前巨大。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曾提出“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冷冻贮藏、分级包装、电子结算”的问题。

由于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巨大,目前冷链物流正在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在不远的将来分得这4700亿元市场的一杯羹。

现状令人不满 发展仍有空间

尽管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还非常薄弱,因此造成的损失每年超过千亿元。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的冷链物流还比较落后,甚至不客气地指出,跟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物流,若要究其真相,必然惨不忍睹!

埃森哲在《创造高效的中国食品供应链(2006)》报告中指出,中国需要温控介入的产品,只有15%是严格按照正确方式在操作。2007年,中国供应链协会估算的数字显示,国内冷链设备的配备率只有10%。相应的,发达国家的硬件配备率在90%以上。仲量联行在2010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有30%的果蔬损毁在运输和保管环节,人均冷库存量只有0.01立方米,美、日分别达到0.23立方米和0.22立方米,其结果自然是大量的蔬菜和水果损毁,大众的健康处于潜在风险之中。

总结中国冷链物流的现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是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最明显的是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且区域分布相当不平衡;三是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生鲜农产品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更是少之又少;四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优质优价的机制仍没有形成,冷链物流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五是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十分不健全,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

因为薄弱,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无限的潜力,现在需要做的则是加大人员培训、商业整合和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力开发先进的技术,加强政策监管的有效整合,使整条业务链上的运营者都行动起来,促进冷链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大力推动冷链物流发展

“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确保国家食品安全的需要。”全国人大代表,临武县武源乡龙家村党支部副书记、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建文建议,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他建议,要加大冷鲜食品消费宣传力度,消除消费者过去对冷鲜食品的消费误解。同时,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减免税收和费用等手段,减轻冷链物流项目企业经济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也在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她认为,我国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不足,硬件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大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相应的冷冻冷藏设施。她提出,应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特别是在鼓励技术创新方面,加强对冷却冷冻、冷藏和信息化管理等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创新与研发,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新工艺、新技术、新型高效节能的大容量冷却冷冻机械、移动式冷却装置、大型冷藏运输设备等进行集中攻关和研发,加快推进国际先进的物流冷链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比较而言,国外冷链技术的发展已相当成熟,自动温度检测设备和自动温度控制设备已普遍运用到冷链运输过程中,实现了对运输过程中食品温度变化的实时监控,从而保证了食品的质量。因此有专家建议,应该加大对专业冷链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产业内的技术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业的整体水平,并适时给予相应的政策帮助和经济扶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1.促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

冷藏运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中国冷链物流主要集中在铁路和公路运输,截至2011年,全国共拥有64.5万辆铁路货车,6152辆冷藏车,占铁路货车总量不足1%。公路冷藏车保有量在5万辆左右,仅占货运汽车的0.3%。从运输情况看,受中国铁路资源等因素限制,铁路冷藏运输与公路冷藏运输难以协同,严重制约了冷藏运输效率。由于设施的陈旧和不足,导致易腐食品损耗严重,使物流成本大幅提升的同时,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巨大隐患。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即是第三方参与冷链物流的程度,目前,中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基本状况是以食品生产企业为母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独立第三方物流公司共存并进。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仅占20%左右,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行业竞争力。此外,大多数易腐食品的物流都是由生产商、加工商和零售商自己操作,极大地妨碍了冷链市场的成本效益,同时也阻碍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冷链市场的专业化进程。而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早已形成了完整且专业性极强的市场化物流环境。

我国企业应在内部成立独立的冷链物流部门,统筹管理系统内的冷链物流业务,待业务逐渐成熟时再成立独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鼓励企业投资开展冷链物流的第三方业务,促使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促进行业竞争机制的形成。

2.统一并完善冷链体系标准

现阶段,我国尚未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冷链物流操作细则,冷链行业标准完全依靠配送企业自建,标准参差不齐。此外,食品冷链管理法律法规相对还不完善,管理政策标准缺失,造成冷链食品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衔接上均存在管理真空。冷链物流行业涉及的产业技术组织、科研机构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行业中,相互之间交流配合不畅,无法形成统一的规划。缺乏行业标准、配套监管不全,导致“断链”现象普遍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冷链物流各相关行业间标准化统一性和协调性的形成。

我国应首先完善冷链物流的技术指标,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最大农药残留和最大杀虫剂残留许可量等,以及农产品的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到从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标准。其次还要严格认证专业资质,对冷链物流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3.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

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其对信息化的配置和运营人员的管理水平、应急处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物流信息系统化对冷链物流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近年在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健全的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在提升食品物流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冷链成本和食品损耗。

我国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出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国的行业需求信息和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可靠、有效的传递,从而实现服务、信息一体化系统的形成。

政府与市场共同努力 加快冷链物流建设

在市场的推动下,冷链物流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级政府需紧跟市场发展,及时出台政策支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涉及冷链物流的政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跟进,为发展冷链物流事业提供财政扶持,有意识把冷链物流作为市场“蓝海”去培育和开拓。

去年,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公告,包括农产品、果蔬、水产品和肉类的配送和电子商务在内的29个现代服务业项目获得财政补助。29个项目中有冷链物流项目5个,分别为北方冷链物流集聚公共促进平台、大洋冻品国际物流分拨中心、泰达行冷链物流中心、津台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北方集团冷链物流交易中心。这些项目通过现代化冷库建设和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探索农产品、生鲜食品、果蔬、水产品、肉类等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以及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系统建设的有效途径,尝试为实现农产品流通企业产业链规模经营提供基础。

近年来,海口市在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上下了大力气,海口市共建成29个肉类蔬菜冷藏库,总库容4.6万吨,同时推动农产品流通重点企业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和田头冷库建设,已建成海口大吉畜牧有限公司和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有限公司,建成冷库5个、续建2个、新建5个,总库容量达到21000吨,年加工量354000吨。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正在兴建中的昆明万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将成为中国西南部及南亚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航母。昆明万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的定位是构筑全球化冷链食品采购平台,促进传统食品市场向现代化全球采购中心转变的高度,形成规划现代,设施高档的集专业冷链配送、电子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冷链物流枢纽。据介绍,该物流中心占地674亩,规划建设冷库21万吨,市场交易城12.7万平方米,交易档口2300个,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15000平方米,干仓7500平方米,加工配送物流区7500平方米。整个项目建成后,市场年交易量将超过200万吨,加工区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赢得市场抢得先机

罗兰贝格预测,在目前的市场需求带动下,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在货品、客户渠道、物流商以及服务覆盖等维度,将主要呈现四大趋势性变化,产生新的增长热点,同时也带来新一轮挑战。各类型行业参与者须准确把握行业的变化特点,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在冷链物流货品方面,农产品仍将是未来的主要品类。其中水产品和水果市场规模大,需求增长明显,其冷链技术的成熟度持续提高,将会是冷链物流货品的明星品类。冰冻食品、乳制品和肉类规模虽然较小,但将有极大的增长潜力。蔬菜、禽蛋等其他品类的增速则较低。此外,医药类产品将成为冷链物流未来发展的一大重要类别。其中,疫苗和血液制品将是短期内的主要增长点,而诊断试剂则将极具增长潜力。

客户渠道方面,传统的冷链物流B2B客户群体仍将在未来市场占据主要份额,但电商的兴起导致有冷链需求的商品获得越来越高的关注度,从而使B2C业务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热点。2012年该部分市场规模约为4亿元,未来几年内,其年均增速预计将高达80%~120%。仅就淘宝生鲜为例,2013年其销售即实现了高达195%的惊人增长。

随着冷链电商物流的迅速崛起,诸如淘宝生鲜、1号果园等生鲜电商企业,和诸如顺丰等常温物流企业,以及诸如獐子岛等零售食品企业纷纷涉足该市场,成为跨界参与者,形成了当前冷链物流新的竞争格局。这种跨界竞争直接推动“电商”和“物流”更为紧密的结合,必将在不远的未来催生出成熟的运营模式,并加速市场的整合。

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尚处由基础物流服务向物流增值服务迈进的阶段。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冷链物流行业领军企业尝试超越这个阶段,整合供应链,向着综合性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加强盈利较强的仓储环节以及增值服务领域,而更多的将基础冷链运输环节外包。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供应链的整合实力是冷链物流商发展的关键环节。

冷链物流市场的迅速发展也暴露出企业的不足。罗兰贝格认为,目前中国消费者为生鲜冷链支付高价的意愿还不足够。市场急需培养消费者的冷链成本意识。而与之相应的,却是冷链物流企业净利润率的普遍低下。因此,模式创新就显得尤为关键,政策的中短期支持也不可或缺。而装备数量不足、包装不规范也是始终制约着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需要设备商、物流商、渠道商甚至是食品生产商的紧密合作。

面对冷链物流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跨界竞争者还是传统服务商,均需形成发展优势货品、稳健自营与科学外包相结合、建立跨界合作相融合的关键思路,方可把握住迅速增长的市场,取得成功。

扩展阅读

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电商巨头纷纷布局

目前,我大型冷冻冷藏设备市场呈现出烟台冰轮和大冷股份双寡头格局。A股上市公司中,海博股份、雪人股份也纷纷瞄准了冷链物流市场。

与之对应的是,电商企业的行动更为迅捷,纷纷宣布涉足冷链物流市场。顺丰速运与联想佳沃已宣布战略合作协议,在生鲜食品产地直供、冷链物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构建生鲜食品全供应链管理模式。有阿里支持的菜鸟网络也计划近期把冷链日配业务扩大至北京、广州区域,2014年将实现核心城市范围的冷链日配。早在今年5月,亚马逊宣布投资2000万美元入股上海的区域性生鲜网购平台“美味七七”。京东刘强东也宣称,与中国最大的海洋食品企业獐子岛计划在活鲜领域展开O2O垂直供应链深度整合。

猜你喜欢

冷链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