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浓沂蒙情 诉说美食缘2014中国·莒南首届美食文化节侧记

2014-02-15刘晓芹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莒南县驴肉大饼

文|本刊记者 刘晓芹

浓浓沂蒙情 诉说美食缘2014中国·莒南首届美食文化节侧记

文|本刊记者 刘晓芹

11月14日夜,本刊记者从北京出发,驱车近9个小时到达了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次日8点,记者早早赶到莒南县人民文化广场,虽然这一天天气比较阴冷,但广场上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在广场的正北方向上一块大大的电子显示屏格外醒目,正在播放着《舌尖上的莒南》专题片,现场还展出了具有莒南地方风味的特色菜品、名吃、名点、名优农产品、手工艺品、旅游商品等产品,汇聚了莒南的书画艺术家、美食家挥毫献艺。在各个展位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里有上至八旬老翁,下有1岁孩童,有的在等待品味美食、有的在等待名家字画、还有的在为各种传统绝活拍手叫好,品类丰富,气氛浓烈。

记者走到一个“莒南煎饼”的展位前听到排队的人正在聊天,无意听到几句,有的说“这煎饼味可真香啊”、“天天吃煎饼,还不知道煎饼还能做成这么多花样啊”、“美味一千种,不如煎饼卷大葱”……记者也试着排起了队,看到了四个品种(小麦、黑麦、紫薯、玉米),据介绍,这些煎饼都是莒南传统石磨、纯手工制作的,薄如纸,色如锦,味香,健康,口感好,在当地深受大众的喜爱,煎饼也是当地的主食之一。淮海战役期间,“煎饼”作为行军粮,走上前线,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一张张圆圆的“煎饼”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口粮,还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在此次美食节的征文集中以煎饼为载体的文章占大多数,因此可以看出莒南人民对于煎饼的感情是多么地深厚。

紧挨着煎饼展位的是“莒南大饼”,又名锅饼,外形也是圆的,呈金黄色,又厚又硬。既然叫“大饼”,它到底有多大呢?记者看到的大饼厚约6厘米,比砖头还厚,直径约有50厘米,像个大锅盖。据说,莒南大饼制作始于清朝同治年间,传统工艺制作,将自然发酵的面引子加入面粉和在一起,用压杠压,放于平底锅,小火慢烧而成,这种大饼特别耐储藏,易饱。记者用手掰开了一块,里面是白白的,咬起来很筋道,麦香味很浓。

莒南还有一大名吃,威名远扬——“莒南驴肉”。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这可以算是对驴肉的最高褒奖。活动现场,莒南驴肉的包装很精致,以礼品包装为主,但最地道的还属去莒南的驴肉馆品味。记者在此之前去过莒南的一家驴肉馆吃过一次,印象最深的是其肉没有膻味,肉烂,汤清,味鲜美。据《本草纲目》记载:“驴肉补血、治远年老损,煮之饮、固本培元。”市场上常见的阿胶产品就是用驴皮熬制而成的。

“莒南花生”也是一绝。莒南地处鲁东南丘陵地区,主产花生,曾被农业部授予“中国花生之乡”,据资料显示,莒南全县每年种植花生40万亩,总产1.25亿公斤,总产量居全国花生生产百强县第二位,单产居全国第一位。莒南花生个大粒饱,富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B等。花生制品也很丰富,有花生油、吊炉花生、油炸花生食品等,色、香、味俱全,深受大众的喜爱。记者现场品尝了几颗吊炉花生,果体丰满,酥脆香甜而不油腻,实在令人回味无穷。

在北京,怀柔的栗子远近闻名,每到丰收季节,北京大街小巷开始卖糖炒栗子。在山东,“莒南板栗”也颇具享名。

TIPS

关于莒南

莒南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四个一类革命老区县之一,被誉为“齐鲁红都”、山东的“小延安”。此次活动是由莒南县旅游局牵头、联合当地媒体《沂蒙晚报·今日莒南》编辑部、莒南网(www.jnw.cc)、莒南旅游网(www.junanta.com)共同举办,历时7个月的筹备和运作,最终公开评选出38名“家乡味道”有奖征文获奖者和22名莒南县名吃名菜获奖者。

获得“莒南十大小吃”称呼的是:莒南煎饼、莒南大饼、莒南东乡炒米、莒南花生、莒南凉粉、莒南粘糕、莒南糖炒栗子、莒南炸果子、莒南地瓜糊豆、莒南塌饼。

获得“莒南十大特色菜”称呼的是:莒南驴肉、莒南王记狗肉、莒南全羊、大店猪肘子、兔子头(腿)、莒南渣腐、天湖银鱼、四喜丸子、东乡剒鸡、浔河鲤鱼。莒南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属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记者将炒好的大板栗轻轻拨开油亮的外皮,放入口中,果肉嫩黄细腻、香甜可口,“糯香栗”这个称号真是名不虚传。当记者正想再拿几个时,一转眼的功夫,栗子都没有了。

“2014莒南县首届美食文化展示暨名吃征文、评选颁奖仪式正式开始”,在主持人的一声开场白中,活动正式开始了,广场上的群众都在翘首盼望,盼望着“莒南十大小吃”、“莒南十大特色菜”的出炉。记者继续品味美食。

“莒南炸果子”是莒南的独有名吃,又称“喜结良缘”,过去为结婚必备食品,春节也会制备。分面和米两种做法,面做的相对结实,味道香,用米做的酥脆可口,老少皆宜。

“莒南凉粉”不得不说,它与东北的拉皮、陕西的凉皮相类似,但却别具一格。莒南凉粉的制作始于清朝中期,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莒南县地理标志产品,以莒南大店凉粉最为出名,凉粉最初以豌豆为原料,将其磨碾磨成浆糊,再逐步过滤出淀粉,经加热烧开,然后盛放在陶盆中冷却而成。吃的时候切成方块状,配上蒜汁蘸着吃,味道好极了,又滑、又清凉、还筋道,夏季吃既解馋又解暑。

地瓜是大众熟知的农作物,用地瓜制作的食品也五花八门,极其丰富。但“莒南地瓜糊豆”想必除当地人知晓外,很少有人能够了解并品尝得到。莒南地瓜糊豆营养丰富,味道香美,是传统的民间小吃。主要采用当地产的红瓤大地瓜,削皮切条,佐以花生面,清水煮之,开锅即食。加盐、加菜叫咸糊豆或菜糊豆。看上去,像我们通常喝的营养粥,非常适合亚健康群体食用。

在“家乡味道”有奖征文作品集中有几篇描写“莒南渣腐”的文章,有一文章中写道“家乡有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吃渣腐的习俗,民间说这三天是人情日,这一天的天气影响各年龄段的人一年的健康,初七管少年、十七管中年、二十七管老年。这个民俗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过年期间,人们吃鱼肉面食要多一些,所以在正月里吃三次渣腐,对肠胃消化,营养均衡是有好处的。”写这篇文章的是一位74岁的老者,但体重仍保持在30岁的水平,精力充沛,体力不减,他说这一切得益于四季吃渣腐。

谈到“莒南塌饼”,记者觉得它很像现在常吃的“韭菜盒子”,形如月牙,外焦黄里鲜嫩。主要是由面和馅合成,馅用鲜嫩的韭菜、荠菜、方瓜等,洗净、切沫,再加上鸡蛋和虾皮,放花生油、盐、少许五香粉等调料,包好后通过干烙或者水烙方式做成,塌饼香味四溢、鲜美可口,充饥解馋,高蛋白,低脂肪,是理想的减肥食品。

“莒南十大小吃”授牌仪式。

在此次活动中获奖的名单里有一个“东乡剒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由于时间原因,虽然记者此行并没能品尝到东乡剒鸡,但事后查阅了一些关于它的资料,摘录一小部分拿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东乡剒鸡”,又名“粉条鸡”或“白菜鸡”,是莒南的又一传统特色菜。这道菜并不以鸡为主,而是以大白菜为主,鸡和粉条为辅料。因它流传在莒南县东边的乡镇,所以叫东乡剒鸡。剒鸡制作工艺考究精细,取材本地散养的一年以上育龄公鸡为主料,须是全鸡。鸡煮烂后,拆下鸡肉,骨头还要在锅里熬出骨胶,鸡杂、鸡脑、骨髓都要放在汤里。白菜要细而不碎,文火炒至微黄透亮始可加鸡汤。亦菜亦汤,油而不腻,滑润可口,香鲜四溢,原汁原味,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做好后,就会看到白菜里夹杂有细小的鸡肉,混有短短的粉条丝,微黄色汤显得很清淡,食用时最好用汤勺舀着吃又香又鲜。

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广场上更热闹了,活动仪式上公布了“莒南十大小吃”和“莒南十大特色菜”名单,一阵阵掌声,一张张笑脸,在这个阴冷的天气里显得格外的温暖和亲切。活动在一支支家乡舞和一曲曲沂蒙歌曲中结束了,但广场上的人仍然络绎不绝,美食摊前还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恋恋难舍。

记者再次翻开“莒南县首届美食文化节——家乡味道有奖征文作品集”一一品读,感受莒南这座小城的美食与文化。莒南正如此书序中所写,“一道饭,就是一个故事;一道菜,就是一个传奇。故事串起莒南的风土亲情、乡情完美的揉和在一起,彰显出莒南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厚重的德行”。通过此次活动,记者深切体会到了地方特色美食的魅力,感受到了沂蒙山人的热情和淳朴。这里还有很多已传承或正挖掘的美食,如果你想尝一尝,就请到此地一游,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里!

猜你喜欢

莒南县驴肉大饼
介休市郝家堡牛驴肉食品有限公司
摊上大事儿
星空下的我们
闲散生活
伤心肴驴肉
平欧杂交榛在莒南县的栽培技术
香喷喷的绮园大饼
驴肉火烧
2016年莒南县城镇化发展状况简析
再见了,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