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类作文不能忽视的细节描写

2014-02-14张政一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契诃夫手法细节

张政一

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作文的审题、选材、立意及文采,对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关注得却甚少。其实,在作文中特别是在叙事类作文中,细节描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用来推动情节发展,可以用来营造文章结构等等,一个精彩的细节,甚至能成为揭示文章主题的关键。

学生在写作叙事类作文时,主要运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当然也会运用描写,但很少会进行必要的细节描写。其结果是: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显得平淡,刻画的人物往往不够鲜活。有人针对叙事作品中的叙述、描写和细节描写作了形象的比喻:叙述是走马观花,看个大概;描写是下马观花,看个明白;细节描写则是贴近花看花,看个究竟。要想学生作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要想学生作文的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就必须重视细节描写。因为重视细节描写,是正确反映生活的需要,是叙事类作文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作者走向成熟的表现。

明白了细节描写的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获得细节”“如何积累细节”和“如何描写细节”这三个问题一一进行论述。

一、如何获得细节

1.直接获得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生活是无数细节的总和,细节构成生活的整体与全貌,因此,作者亲身体验,观察生活,熟悉生活是获得细节的重要途径。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说过:“作家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他对生活的见解和观察的积累。换言之,就是他的生活经历。”作者亲身体验过,经历过,有直接感受,有真切印象,才能获得真实的细节。

举世闻名的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私家侦探波罗的形象。这位翘着两撇小胡子的小个子比利时人并非作家凭空杜撰出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二十四岁的阿加莎与英国皇家空军上校结婚,参加了红十字志愿队,在一家医院工作。当时不少比利时难民逃往英国,阿加莎常与他们接触,细致观察他们,熟悉了他们的生活,终于创造出了这个比利时大侦探的形象。为了把这个故事写得真实可信,她曾同第二个丈夫考古学家马洛温到中东一带挖掘古代遗址。东方考古生活的神秘色彩,在她的不少作品中显露出来。长期的医务工作,使她对人体结构、生理知识、药物尤其是毒药的性能十分熟悉,这决定了她在作品中对作案细节的挑选。她说:“我对于手枪、左轮枪一窍不通,所以我往往用钝器击毙我的人物——或者更好的是,用毒药毒死我的人物。”她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在每一个日常生活细节里都花了很多考证的工夫,以至洗澡、啃苹果、烹调、洗碗碟时都在严密地思索寻觅。有位读者为了核实《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火车转轨是否有据,特地坐了一次横越欧洲的东方快车,结果证明书里的描述完全准确无误。

创作,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依靠的是生活蕴贮的丰厚。其实,学生的写作同样如此。只有不断深入生活,不断观察生活,不断熟悉生活,才能获得精彩的细节。在观察生活时要摆脱表面现象的迷惑,要通过人物外部特征窥见其性格、灵魂,要从平凡中看出不平凡。

2.间接获得

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有限的,要想获得丰富的细节,仅靠亲身体验、观察生活显然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还得通过“间接”的渠道来获得。这种获取,必须以直接感受为基础,凭借个人经验的镜鉴、认识,依靠体味、想象,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飞跃,从生活的“隔壁”或“对门”获得未曾亲历的体验。

“间接”的渠道很多,既可从别人的著述中受到启发,获得细节,也可从与他人的闲谈中获得。契诃夫的小说《在峡谷里》有这么一处细节描写:

有一回 ,在厂主柯斯丘科夫家里的丧宴上,一个年老的教堂执事在各种凉菜中间一眼看见上等的鲟鱼子,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人家用胳膊肘碰他,拉他的衣袖,可是他好像因为吃开了胃而变得麻木了,一点感觉也没有,只顾吃。他把鱼子都吃光,而那一罐子有四磅光景呢。从那以后好多年过去了,那教堂执事早已去世,可是鱼子的事大家却还记得。不知因为这儿的生活十分贫乏呢,还是因为人们除了这件十年前发生的小事以外不知道注意别的事,总之,人们一提起乌克列耶沃村就没有别的事可讲了。

这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就来源于契诃夫与另一作家布宁的谈话:一次,作家布宁告诉契诃夫,家乡有一个神巫,在布宁父亲命名日的宴会上,狼吞虎咽,把两斤鱼子吃得一颗不剩。别人用胳膊肘碰他,拉他的衣袖,他毫不理睬,只顾吃。契诃夫听了哈哈大笑,把这个细节写进了他的小说。

真实生动的细节,是突出人物性格的有力手段,为了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充足的细节,是至关重要的写作准备。

获得细节后,还得注意把它们积累起来。

二、如何积累细节

积累细节的好方法就是做观察笔记。

法国画家安格尔说:“素描者,艺之操也。”我们也可以说:观察笔记是写作的体操。我们把获得的细节及时记录下来,一方面巩固了印象,深化了知识,磨砺了思想,另一方面也能使文思更为敏捷,使捕捉细节的能力更强。

我国作家从维熙说过:“要写出小说中好的细节,除了要对人洞察细微之外,还要进行艰苦的积累工作。我个人的办法是,身上带着一个小本子,随时随刻把自己看到听到的动人的细节,马上记下来。这些零碎的、杂乱的记载,对于一个搞创作的人来说,虽然不一定立刻有用,但总有一天,这一颗颗闪光的珍珠会串到你情节的链带中去的。”

凡是大作家,都写过很多这样的笔记,用这样的办法积累细节。有一次,契诃夫对别人说:“您知道我在做什么?十多年来我一直在这笔记本上记我自己的一切见解和印象。……还没用的材料,足够写大约五百个印张,足足可以写五年呢。”事实上,契诃夫收集的素材,经过提炼、加工,很多都写进他的小说里去了。例如:

一个老富翁,感到自己快死了,拿了一盘蜜来,和着蜜把自己的钱都吞下肚去了。

被车轮轧断一条腿的人,老是放心不下那条断腿的靴子,后来设法找来断腿,原来靴子里有二十一个卢布。

这两个细节,后来都写进他的小说《醋栗》里了。

列夫·托尔斯泰总是把笔记本放在手边,白天随身带着,晚上就搁在床头柜上。有时一晚上起来四五次,点上蜡烛,把涌上心头的思想记录下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外貌,托尔斯泰是以普希金的女儿玛利亚·普希金娜为模特刻画的。他仅在土拉和她见过一面,而过了十三至十五年,他描绘的安娜的姿容,竟酷肖普希金娜,这与他及时做观察笔记不无关系。

观察笔记篇幅短,取事小,是积累细节的轻捷灵便的方法。为了积累丰富的细节,写作者必须勤勉地、坚持不懈地写观察笔记,养成写观察笔记的习惯。

三、如何描写细节

在谈如何描写细节前,首先得谈谈提炼细节。我们平时积累的生活中的细微末节是否就能直接写入文章中呢?不,它们只是素材。“只有那些能于细微处点化出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行为动作,才会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这样,就必须对积累的生活细节进行提炼,使之成为“艺术细节”。

提炼生活细节的方法,就是使细节典型化,也就是从生活里许多同样的事实中抽取或杂糅出一个具有特色的现象,当“这一个”现象概括了同类事物的特征,代表了它们的“精神”和“灵魂”时,它便成为典型化的艺术细节了。

描写细节的手法很多,主要有白描、烘托、对比、重复、道具、象征、暗示、夸张、荒诞等等。这些手法,可以单用,也可以并用。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前五种手法的运用。

1.白描

用白描的手法描摹细节,是最基本最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其关键在于抓住事物的特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事物的动态和风貌,不仅逼真,而且传神,有意蕴。

例如,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酒婆》篇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就成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

她(酒婆)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掏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报纸有时新有时旧;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赛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这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赛倒进酒桶。

寥寥几笔,作者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酒婆掏钱喝酒的情态。白描细节就应该具有这样轻轻一拨,心弦即颤的艺术效果。

2.烘托

烘托,即烘云托月,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烘云是为了托月,用笔着力于烘,浓墨重彩地渲染,让云把月衬托得更为明亮,从而收到更佳的艺术效果。作品中常常采用这种手法,用烘托性细节去凸现人物形象。

同样以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为例,其中的《苏七块》篇这样写道:

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作者抓住张四准备吃苦忍痛的神情侧面烘托了苏大夫的医术高超,在病人不知不觉间,苏七块已治好了病人摔坏的胳膊。用这种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往往能给读者强烈的感受。

3.对比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以上文字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描写了中年闰土的外貌特点。大家应该注意到作者在描写中年闰土的脸色和手这两个细节时,是与少年闰土的脸色、手对比着来描写的。正是这种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了闰土的境遇变化,突出了闰土饱受“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煎熬的情形。

细节描写采用对比的手法,就要善于在相似的细节中发现对立,在对立的细节中发现联系。

茅盾在他的《关于艺术技巧》中说:“正面的渲染方法不如对比的手法能够产生更强烈的效果。烦恼的人恰恰落进作乐的场合,表面上不得不强颜欢笑,心里却加倍痛苦,这在作品中是常常看到的,在生活中也常常看到,不过,由于作家的加工,作品中所表现的,比在生活中发现的,就要强烈得多。”

对比是细节描写手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运用这种手法来描写细节,来刻画人物,往往能使人物特点益发鲜明。

4.重复

重复,也是细节描写的重要手法之一。好的细节来之不易,一旦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就要充分利用,让它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出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将其内涵逐层发挥出来,逐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加深读者印象。

还是以冯骥才的《酒婆》为例,小说中两次写到了酒婆喝酒后的醉态。第一次:

(她)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赛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

第二次:

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赛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赛一个黑黑的大漩涡。

这两次描写,作者都是抓住了酒婆醉酒后走路“旋转”这一细节。同一细节重复描写,无疑使作者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跃然纸上。

当然,细节的重复并非一模一式的照样描写,重复中隐露着微妙的情态变化。第一次写酒婆转身是“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而第二次写就有了变化,写酒婆“愈转愈疾”,“竟赛一个黑黑的大漩涡”。这一细节在重复描写中的微妙变化不仅起到了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而且起到了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酒婆之所以转得疾,是因为这次酒老板发善心没在酒中掺水,从而引出酒婆在往日平安无事的大马路上遭遇惨事的结局。

5.道具

道具作为描写细节的一种方法,指的是使细节道具化,使道具与细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技巧。

道具细节不同于出现在作品中的一般生活物件,它有着特殊的艺术表现力,或刻画人物,与主人公命运纠合在一起;或引起冲突,成为解决矛盾的关键,贯穿故事始终;或寄情于物,借物抒情,渲染某种气氛;或画龙点睛,显示作品寓意……细节描写的道具手法,就是使被作为细节来描写的物件发挥出上述作用。

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首句写道: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在小说的第10节写道: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

在小说的第20节又写道: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

在小说的末句这样写道: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这件“军大衣”是小说中奥楚蔑洛夫的一件道具,一件用来掩饰自己见风使舵、内心恐慌的道具,这件“军大衣”也是作者用来表现小说主人公形象特点的细节。契诃夫把“军大衣”这一道具作为细节来反复描绘,一方面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在小说结构上也起到了前后呼应贯穿故事的作用。

以上笔者结合一些文学作品谈了在叙事类文章中细节描写的方法,这些方法本身无所谓高低优劣,全在于选择的准确恰当与否,全在于运用的娴熟精湛与否。选择恰到好处的方法,才会有恰到好处的艺术表现。因而,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让这些细节描写的方法成为学生作文的“虎之翼”“鱼之水”。

细节描写在叙事类作文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获得细节),多记(积累细节),多练(娴熟地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如此,必能使学生的作文锦上添花。

猜你喜欢

契诃夫手法细节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七步洗手法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麦克尔·契诃夫表演理论与戏曲表演美学之比较
细节取胜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