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群90后和他们的《超级课程表》

2014-02-13祖高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程表成员同学

祖高

因为找不到教室而迸发出的点子

3年前,刚刚21岁的余佳文还在广州某大学读大二。不过,在读大学的他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由于大学的课程十分庞杂,上课地点也不固定,所以不少大学生都经常忘记什么时间要在哪里上什么课,余佳文也不例外。渐渐的,他发现并不只是自己有着这样的烦恼,身边的不少同学也有着同样的困扰。

那个时候,智能手机已经开始普及,也有了不少课程表App出现在市场上。余佳文最初的想法是找到一款使用比较方便的App,从而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他试用了很多课程表App。但是,在试用过程中他发现,这些App都需要用户自己动手添加课程表,费时费力不说,使用也比较繁琐。要在哪里去找一个方便好用的课程表App呢?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余佳文心中形成:既然找不到现成的,那干脆自己做一个。

不得不承认,余佳文的想法十分大胆,甚至有些不切实际。因为对于一个普通的大二学生来说,想独立开发一款App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这对余佳文来说却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这事他已经干过一回了。早在2007年,余佳文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天赋已经初露端倪。当时高一的他在自学了大学计算机课程后,开始尝试编程,并建设了一个高中生社交网站。第二年,这个网站初见规模并开始产生盈利,由此获得了“第一桶金”。有了如此基础,余佳文对开发出一款课程表App信心十足。

一周出产品,出乎意料地火了

有了开发目标后,自然就是着手开发了,不过余佳文这次不准备一个人单打独斗。“高中做那个社交产品的时候完全是一个人,一个人写代码,一个人做设计。非常孤独,做得好没人分享,有困难没人商量。”余佳文如是说。还好,在大学里他和几个对互联网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在校内成立了工作室,这也正是他信心满满的基础。

工作室,这个名称听起来好像高端大气上档次。其实,用团队成员自己的话来说,这个工作室就是在学校对面租了一所民房,环境很简陋,一张家居桌子,一张茶几,上面都是电脑,这就是大家围着做开发的地方。这个团队一共有8名成员,课程表App是团队中第一个能称得上是“产品”的项目。抱着尝试心态,一周时间,一款可以与高校教务系统对接,一键自动录入课程表到手机的校园社交应用—《超级课程表》就诞生了。

一周的时间并不长,初生的《超级课程表》有多简陋可想而知:功能不尽完善,甚至只能显示上课名称、地点和老师姓名,界面粗糙。不过,这时候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一点,这个初生的App有多么接地气。

产品推出之后,最开始的是团队成员自己用,然后就介绍给成员身边的朋友同学,朋友同学再介绍给身边的朋友同学。让团队成员意想不到的是,就是那么一款“功能简单,界面粗糙”的App,被一传十,十传百,同学们都自发的推荐给身边的人,轻易就吸引了几千名在校学生使用。看来,本就身为大学生的他们抓准了用户群(在校大学生)的需求,一切都水到渠成。

收获了小惊喜,团队立马着手改进第二版,8个人凑起来进行头脑风暴,在《超级课程表》中加入了很多小清新功能。比如,加入“同班同学”模块,方便实时搜索到课堂周围的同学,发送私信。另外,对于课程相同或者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应用中讨论课程内容,分享上课的笔记,共享文件资源。同时,在《超级课程表》还可以查看到全校课程,并添加入为个人旁听课程,制订计划。

打入学生市场的同时,团队意识到如果不受老师欢迎,《超级课程表》并不能走很远。所以,他们在App里添置了给课程进行评价打分的功能,可以让老师知道同学们对课程的评价。另外,与之配套的还有一个“灌水本”的功能,可以让老师了解同学们在上课时在关注什么……。同时,由于真的能满足平时上课找不到课室的需求,随着功能的逐步完善,用户逐渐增多,当时本校内的草根微博大号和校园社区都主动联系余佳文和团队帮忙打广告。不需要吃力地推广,他们的《超级课程表》迅速“火”了。

一个鼓励吵架的团队

随着《超级课程表》的火爆,最初不满10人的团队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于是,团队开始招兵买马。

作为一个团队领头人,当时还是大学生的余佳文对于如何招兵买马就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从来不看应聘者是什么大学毕业、英语四级六级,那些都是虚的。你不如直接告诉我你会什么和能做什么,然后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证明给我看。”同时,余佳文在招人时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每一个都要亲自挑选和把关,通常100个里能留下两个就不错。就这样,团队慢慢壮大,新成员同样大部分是90后在校大学生。

人一多了问题就多,尤其是90后。90后的思维非常活跃,聚在一起工作肯定会吵架,意见不合时如何解决?余佳文说:“我通常鼓励他们吵架。”他举例:“我会把产品经理叫来,让大家来骂这个产品有多烂,再给产品经理一个机会,让他拿出新版本骂回去。”他认为这样的团队很有突破感,大家每天都会很有热情地做事。

团队里,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会有很大的权力,做不好照样会被骂。要想在团队里保持话语权,靠的是能力而不是权力。“有能力,我们就崇拜你。没有能力,你就走人。”决策过程中,全体团队成员都可以提意见,但绝对是余佳文做最后拍板,其他人不能插手。“我不会像很多大学生那样青春浪漫,同学友情和团队之间分不开,我分得很开。工作中,就要按规矩来。”余佳文生活中常和团队成员打打闹闹,但在公司管理问题上,他表示自己十分公私分明,甚至有时会“很无情”。

余佳文说:“在团队最危难时,拼的不是理性是感性,这时同学感情就像火药般给团队一个加速度。正常情况下,感情被放大了,就不是很好。”但私底下,他和团队成员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住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打扫卫生,还组织了一个周末乐队,经常一起玩吉他。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表成员同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课程表
超萌小鹿课程表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青年课程表
黑马学院2015年下半年超级课程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