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014-02-13马凤娟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马凤娟

摘 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加强师生的知识与情感沟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本文试图从教师的调控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86-03

语言学家认为,在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而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帮助教师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英语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是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效法宝,因此应注意课堂提问技巧,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

一、提问的原则

(一)启发思维的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满堂问”其实是“满堂灌”的翻版,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这与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相悖的。因此,所提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二)激发兴趣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教师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即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三)难易适度的原则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要避免那些答案过于简单的问题,但问题也不可太难。只有适当的难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要求。与此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视其具体情况来把握难易分寸,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体验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方式

(一)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把握时机与量度

在全体学生参与的情况下提问,教师一般是先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然后再指定某个学生回答。这样做能使每位学生在有人回答之前都有机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另外,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准备答案的时间,一般以三到五秒种为宜,最多不能超过十秒。如果教师每提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有一、二秒钟,学生还没想好,教师就重新组织问题或者另请一位学生回答。这种做法看来似乎是一种控制时间的机智表现,但实际上,被提问的学生却会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或者懒于思考,导致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下降。

(二)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贴近现实生活或者畅想未来生活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句型“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s?”时,学生会回答“I do my homework.I play football.I watch TV.”还可以提问“What do you do in the afternoon/after school?”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忘记”自己是在学习语言,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这正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而非人为地操练。

(三)提问要师生、生生互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新颖的问题通常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其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有些教师只将目光盯在自己所确定的正确答案上,只要有学生能将这个答案说出,便对其他学生依然举着的手视而不见,继续自己的教学。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些对问题还有自己看法的学生是否能完全接受老师所给的答案令人怀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还没有能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教学的模式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对问题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推动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其表现方式是师生之问、生生之间大量的交互活动。而提问正是这种活动很好的载体,如: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对一的生生问答、组与组之间的生生问答及合作互动学习小组的问答对话等。提高了课堂效率,发散了学生思维。甚至有时候,学生的回答还可以对老师的答案起到补充作用,这样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观点得到充分展现。会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因为他们正在通过提问叩开一扇神奇世界的大门。而这种学习方式正是目前我们所要提倡的。如教学“How do you go to school?”我请学生通过提问作一项调查,然后报告以下内容Pupils in our class walk to school . Pupils in our class go to school by bus.学生在活动中反复接触新的词汇和结构,并轻松达到了使用的目的。

(四)提问要与恰当的鼓励性评价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提问应能给学生安全感,让学生相信即使自己的回答不大得当也不会受到教师的羞辱、嘲笑,而总会受到教师的尊重。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回答是正确的,绝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能对自己的回答给予明确的评价。成就感是每位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合理的赞扬可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问答活动。指责则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扼杀其学习动机。事实表明,经常受批评的学生的成就远远低于其他学生,对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应尽可能地鼓励,帮助他们做出正确回答。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不同表现,选用不同等级的真实的评价用语,使教师的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真实交流的部分。如“Excellent!”“Perfect!”“Youre best!”“Wonderful!”“Great!”“Youre very clever.”“Very good!”“Good!”“Well done!”“Not too bad.”等。问答过程中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指责、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要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更希望得到学生的认可,胜过教师的口头表扬,引用是一种间接的表扬,在陈述答案或总结时,教师如能引用学生的语言,则可起到比口头表扬更好的效果。

所有的孩子在他们最初学习英语时都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热情。作为孩子们的启蒙老师,我们要使这种热情持续下去,使它变成稳定的学习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让我们精心设计提问,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引领学生走进精彩的问题空间,在轻松愉快的课堂里开辟一方属于孩子的天空,让空中缀满了闪烁着孩子们智慧光芒的美丽星星。

参考文献:

[1]周小娜.浅议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提问[J].教研纵览·实践交流,2009,(7).

[2]冯焱.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提问策略[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6).

[3]丛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基础英语教育,2005,(4).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