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体育新闻报道中的隐喻对比研究

2014-02-13王洁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欧洲杯隐喻

王洁

摘 要 隐喻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个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隐喻反映出人类思维的共性同时又能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认知的差异。本文通过搜集2012欧洲杯的新闻报道中的隐喻来试图探讨英汉隐喻的文化异同。

关键词 隐喻 体育新闻报道 欧洲杯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04-03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关于隐喻的研究就已经进入了一个狂热的时代;八十年代初,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问世,揭开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研究的序幕。以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人物的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重要的去认知世界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概念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人类可以通过概念隐喻来理解世界。而且概念隐喻使人类以一个更加具体的概念去系统的理解另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然而,语言隐喻却可以展现出隐藏在我们思维中的概念隐喻。因此,在语言表达层面研究并分析概念隐喻是值得的。

国内语言学界对隐喻的关注较晚,直至九十年代初期,才开始对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隐喻理论进行译介和研究。在国内最早由束定芳、林书武等人对隐喻理论进行介绍和评析。之后有很多学者从构成、语义、语用、认知、文化等方面不断探讨,进一步完善隐喻理论。把隐喻理论运用到具体语言实践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经贸、政论及诗歌等语篇上,而对体育报道中的隐喻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对比英汉体育报道中的隐喻并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方面。

本文试图将隐喻理论运用到对体育新闻报道材料上,并且以2012欧洲杯的报道为例。中英文语料分别来源于BBC和新浪网,其中中文语料并非从英文语料中翻译而来,而是中国记者自己原创的报道。本文作者试图通过搜集这两大网站上对2012欧洲杯的报道,对其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发现隐喻中隐含的中西文化之间的异同。

一、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的一大特点是生成性,即用源域(source domain)中具体的、已知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抽象的、未知的或比较生疏的概念。如英文中THE WORLD IS A STAGE这个概念隐喻能产生All the men and women were merely players。汉语的概念隐喻“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能够派生出“学生是祖国的花,老师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等隐喻表达式。

概念隐喻不同于普通隐喻,它严格地受制于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隐喻思维模式。英汉民族都不约而同地用“金钱”的概念来隐喻“时间”,而从空间概念隐喻来看,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借用方位词如“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达非方位概念意义。Gannon认为,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文化体系、价值观念和语言系统三者互相关联,彼此制约。因此,源于不同的文化及不同经济体制的英汉概念隐喻虽然依赖于人类认知模式的共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相似性,但有时也和普通隐喻一样,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性,即民族性(Nationality)。

二、隐喻折射出的中英文化异同

足球一直以来是一项深受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世界的足球强队主要集中在欧洲,而2012年欧洲杯的开展不亚于奥运会,它成为一次全球足球观众的盛宴。因此全球各大媒体报刊对其的报道也铺天盖地袭来。他们在语言上下足了功夫,为的是更加深刻、生动地向读者展现最新的足球赛事动态。因此这些“新鲜”的语言配以背后隐藏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政治背景就成了语言学习者们不可多得的研究素材。

作者从国内外两大著名网站上搜集了大量有关这次欧洲杯的报道,研究后发现了一些有趣而又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首先,它们在许多隐喻的使用上面都有相似的地方,都会使用一些身体部位、战争以及食物方面的隐喻,这也体现了人类思维共通的地方。然而,除了相似之处,由于中英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不同,大部分隐喻的使用还是不同的,相异之处仍然占多数。

1.身体部位方面的隐喻

足球是一项身体碰撞极其严重的体育运动,因此在对其赛事的报道上难免会使用一些身体部位的词汇来使其报道更加生动形象。在中文报道中,我们经常使用“脚”来代指一名足球队员,例如:“波多尔斯基第98次出场,与巴拉克并列德国国脚第7位”。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报道中使用“左肋”“右肋”来形容球场的左半区和右半区,例如:“埃尔曼德禁区左肋12码处挑射高出”。关于球是如何被踢进球门的,我们可以用诸如“头球”“手球”之类的来表达,例如:“耶卡斯12码处头球攻门偏出左侧立柱”“半场补时,佩克斯拦截传中时明显手球”。

在英文报道里同样也有诸如此类的现象,“Alan Dzagoev sent a late header wide from Andrey Arshavin”中的“header”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直接用“header”词来代表这个球是用头顶进球门的。此外,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英文中用“chesting”来表达这个球是靠胸部来传递或者射门的。

2.饮食方面的隐喻

民以食为天,人们都离不开一日三餐,世界对食物的感受都是一样的,所以人们习惯用饮食方面的隐喻来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在足球报道中也不例外。如果足球队员因为犯规而使得裁判给出了黄牌或者红牌,我们经常会说他们“吃”了一张黄牌或者红牌。例如:“补时第4分钟,胡梅尔斯对巴尔扎利危险动作吃黄牌。”

在英文报道中,如果一支球队一直都没有进球或者缺少进攻机会,我们会说这支球队“starved”,例如:“Starved of possession and chasing shadows, the clenched fist of their coach Morten Olsen at half-time said it all.”。而如果一个球员把球踢进了球门,我们可以说他给球门“喂”了一个球,例如:“Thomas Mueller cut in from the right and fed Schweinsteiger.”。

3.战争方面的隐喻

在报道体育赛事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把比赛比作战争,因为体育比赛就像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唯一不同的是双方对抗的是体力而不是武力。把体育竞赛比作战争的例子在体育报道中不胜枚举,在欧洲杯的报道中也同样如此,我们把踢球的队员们叫做“前锋”“中锋”,把守门员叫做“门将”,把进了球的队员叫做“功臣”,扳回了一分我们叫做“扳回一城”,两支球队之间的对抗我们叫做“交锋”。

在英文报道中也一样,如果一支球队开始向对方球队进攻我们可以说成是“fire in”。在例句“He was only denied a deserved hat-trick when a thumping late shot came back off the post as the Dutch were outgunned, with coach Bert van Marwijk's tactics backfiring.”中,我们可以看到,当荷兰队进攻凶猛时我们用了“outgunned”,而踢出出乎意料的进攻时我们叫做“backfiring”。

4.具体事物方面的隐喻

在欧洲杯报道中“人墙”这个隐喻出现的次数比较多,例如:“皮尔洛在门前30米处主罚任意球打在人墙上”,它把防守队员形容成一堵挡球的墙,这个隐喻在英文报道中有完全一样的表达,例如:“England's back four and goalkeeper Joe Hart responded magnificently by erecting a wall of defiance”。此外,在中英文报道中对一个球员连进三个球用“帽子”来形容,在中文里叫“帽子戏法”,英文中叫做“hat-trick”,此说法源于板球运动,一名投球手连续投中三个球就得到一顶帽子作为奖励,此后就用“帽子戏法”来比喻连进三个球或者连续取得三次成功。这些中英文一致的隐喻可能由于中文的表达是从英文中直接翻译借鉴过来,从而成为足球报道中比较固定的用法。

5.文化相异处

当然,由于文化的差异,中英文隐喻还是有很多地方是相异的。在前面我们知道中文中用人的身体部位“左肋”来代表足球场的左半区,然而在英文中用的是动物的身体部位“wing”这个词来表达,例如:“The first goal threat came from that side when Lukasz Piszczek, who looked lively on the wing”。如果一个球员下蹲用头顶球,在中文里我们形容为“鱼跃顶球”,侧重的是球员跳的动作,把球员的这个动作形象得比喻成鲤鱼跳龙门,可能是由于在中国文化里大家都熟知鲤鱼跳龙门的故事,用此表达更易于大家理解。而在英文里对应的表达是“diving header”,侧重的是球员下蹲的动作,所以造成了隐喻的不同。

人类的认知和信息处理机制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这是隐喻思维共性的基础,英语和汉语中的某些概念隐喻的相似点是人类认知共性的反映和体现。对于某些一致的隐喻,我们应该顺应其相同或相似。而对于英汉隐喻中数量更多的相异之处,我们则须深入探究导致其差异的根源,才能深刻、全面地理解两种文化中隐喻的区别。

参考文献:

[1]黄敏.隐喻与政治:《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979-2004)隐喻框架之考察[J].修辞学习,2006,(1).

[2]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廖美珍.隐喻语篇组织功能研究——标题与正文之间的组织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欧洲杯隐喻
意大利再夺欧洲杯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2016年法国欧洲杯推荐潜力新人
法国欧洲杯球场巡礼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