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根文化建设的社会学解读

2014-02-12孙兆刚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寻根姓氏文化

孙兆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寻根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一种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类。人类文化历史悠久,一定有其产生的根源。“根”是指民族文化传统而言。“亲”则是人们在寻根之时自然发生的血缘和情感联系。所谓寻根指的是世界上某个宗族或某个民族依据口头传承或文献资料来探究自身的发展历程,是在异国他乡的人对家族文化的探究和对祖先的追寻,寻根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叶落归根”情结的存在就是让身体和心灵有一个最温暖的归宿,所以其心愿就是能够在故乡安度晚年。寻根文化是民族、姓氏、文字、元典等具有其他延续性特征的文化,通过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族聚会、寻根游等多种形式表现。

寻根文化的产生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崇拜风俗。祖先崇拜信仰的是祖先去世后的灵魂仍然存在,认为灵魂是存在于活人身体内在死后又离开的东西,实质是灵魂崇拜。当一个人去世后,他的肉体归于土,他的灵魂还在,且以三种方式存在。一个灵魂在阴曹地府中,一个灵魂在其坟墓里,一个灵魂在祖先牌位上。在阴曹地府的灵魂生活状况与其在世相同时候的生活是一样的,有食衣住行等日常需求,这些需求必须由他的生活在阳间子孙后代来供奉。若得到适当的供养,祖先的灵魂可以保佑子孙后代;若得不到适当的供养会降祸惩罚子孙。活着的子孙怕先人在阴曹地府受苦或成了饿鬼孤魂,也怕饿鬼作祟子孙。这些理念加上道家学说中阴阳五行衍生的谶纬学说、佛家学说转世轮回思想产生的经忏符箓和修仙学佛,使得民间祖先崇拜的亡魂观和祭拜方式更加丰富。因此,普通民众偏重于祖先神灵享受“长生福禄”之神位观念,相信自己的生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又将向未来传承,必须通过繁衍后代以保香火不断,这正是祖先崇拜所表现出的中国人所追求的“永生之道”的朴素信仰。祖先崇拜强调日常要遵守行为准则,表现在随葬日常生活应用物品,定时扫墓、祭拜,定时烧纸(送钱)等。祖先崇拜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自己的姓氏,都忘不了自己的祖先。逢年过节,大多数中国人都要在饭桌上摆上先辈们的碗筷,轻轻的呼唤先辈们一起吃饭;而一到清明节前,更是拖家带口,一起到先辈祖坟扫墓;谁家后人有出息了,总忘不了去修缮一下祖坟。这些看起来象宗教活动的习惯,其实就是中国人的“宗教”。祭祀祖先的礼仪将平时分散的人们聚于一堂,而建立起某种秩序,缩小人们之间的精神距离,拉近情感。祭祀礼仪具有社会性功能和文化社会功能,使得人际空间建立起某种关系。

寻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姓氏寻根,在我国汉族社会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在许多人眼里是一种关系纽带。而姓氏,则是血缘之河,向上追溯,就可以寻到自己的祖根,追访到自己的最初故乡。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不断繁衍和迁移,中华民族姓氏由最初的氏族部落演变成今天超过24000个姓氏的大谱系,被称为“盛氏中华”。原本同一个祖先的族人随着姓氏的演变、分化、迁移,也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有些姓氏甚至被当地文化所同化。但无论怎样变迁,姓氏中始终有一个“根”联系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这个“根”是一种源自于血缘的关系,是一种剪不断的情思,也是亲疏观念的一种体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华儿女的潜意识中都隐藏着对寻根的需求,渴望与族人取得某种联系,成为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文化通常都包含图腾文化、门第文化、称谓、名号、礼仪习俗、信仰、家谱、家祭、家法等。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规范,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大多通过子女教育有意无意地传递给下一代,形成潜在的寻根意识。寻根也是探索家族文化演变,找回在潜意识中隐藏的家族生命气息的过程。

寻根文化中的姓氏是华夏民族历史上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关系,这种微弱亲情把同一宗族联系起来,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把已失散的亲情寻回,把家族史完善继而延续下去,通过寻根而凝聚亲情。姓氏文化推动世界同姓人之间乃至炎黄子孙之间感情融洽,维持群体人际关系良好,提高群体士气,增强内聚力。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回祖国大陆寻根问祖,通常是以世代承袭下来的姓氏为徽记,以祖传的家谱、图片等资料为依据而进行。寻根方式主要有利用家谱寻根、以郡望堂号堂联寻根、以历史移民集散地和祖籍纪念地寻根等。姓氏寻根也是海外华人华侨回来报效祖国、了解自己文化背景和文化源泉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由于姓氏寻根所追寻的是自己的姓氏之根或血缘所出,这对形成全民族的心理凝聚力和血缘上的认同,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姓氏文化,探讨姓氏寻根现象,能够借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所以要相亲相爱;天下同姓是一家,所以要互相帮助。同姓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微弱情感通过寻根而凝聚在一起,通过寻根而展现出这种情感。

二、寻根文化产生的社会推动

寻根是以血缘关系或者类血缘关系为基础,与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相联系。思乡恋家是中国人共有的特性,寻根文化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人的本质是追求一生中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总效用的最大化。因为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都具有稀缺性特征和满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以物质效用与精神效用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当提供给人们物质方面的效用不足时,精神方面的效用应该得到满足。寻根文化可以通过重新配置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效用,而提供一种实现人生效用最大化的组合方式。

寻根文化的产生可以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道德趋向与道德行为的意义,为社会规则的有效性提供可能性和内在条件。规则产生秩序,秩序推动信任。信任可以分为习俗型、契约型和合作型三种,其中的合作型信任关系是合作秩序的基础,契约型信任关系是法律秩序的基础,习俗型信任关系是权力秩序的基础。社会秩序受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双重约束,社会秩序需要信任的存在和维系。寻根文化增强宗族后代之间的信任,减少合作的成本,可以更好预期未来,产生更多的有效交易,易于发现其所需要的信息,便于发现和应用更有用的知识。由许多不同宗族组合而成的中国社会曾延续几千年的历史,长久和繁荣的宗族社会为祖先崇拜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形成了扎根于人民心目中的根文化意识。宗族与祖先崇拜相辅相成,宗族是产生祖先崇拜的肥沃土壤,祖先崇拜起着维持、强化宗族的作用。贵族阶层宗庙和祭祖制度的制定以及部分贵族平民化后的遵守,使祖宗崇拜进入民间大众,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加上儒家思想鼓吹的“尊祖重本”、“敬族收宗”宗法思想和封建统治阶级建立的宗法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祖先崇拜的发展,人们潜意识中深深埋藏着追本溯源、归宗认祖、关系近疏、辈份尊卑的祖先崇拜理念。宗族成员的同心同德和团结一致推动了宗族的团结与兴盛,系列祖宗崇拜活动成为一种权威或向心力,能促进宗族内部的团结。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海外华人回国寻根祭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寻根热,寻根的轨迹往往是由东南沿海追寻近祖,最终追根到中原祖地,河南已被视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被视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三皇五帝”,大多出自或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研究表明,前100个中华大姓中,78个直接起源于河南,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中原寻根30多年来,至少有30万海内外华人前来河南寻根。正是由于丰富的“根资源”,河南成了“寻根活动”的首批受益者。以新郑为例,从2006年开始,已连续举办6届拜祖大典,共签约项目合同金额500多亿元,其中新郑共招引项目463个,到位资金244亿元,游客数量由2005年的30万攀升到2012年的560万人,带动相关产业收入由6000万元增长到15亿元,新郑也得以跨入全国百强县和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20强。大打“根文化”、“姓氏文化”牌,是近年来河南吸引台商投资、加强豫台两地交流最显著的特点。从每年一次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到各种寻根博物馆、中华寻根文化园,再到各姓氏宗祠的建立,无一不彰显了这一特点。数据显示,河南对台招商大打“寻根”牌,2012年新增台企283家,合同利用台资26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20亿美元。以经济发展为其基础条件的寻根文化得到了大步跨越。从近三十多年来的寻根文化建设中可以看到,没有经济发展的支撑,难以有效维持寻根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推动寻根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寻根文化的发展还在于知识普及的推动。由于寻根文化的内容综合性,活动对象的广泛性,人们借此媒介和途径,广泛交流经验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表现出寻根文化的社会教育效能、传授交流效能、乐中求智效能。寻根文化蕴含着大量的知识、经验、技能,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经验承载体,通过参与者的感受、吸收和发展,形成容量十分丰富的知识经验承载。通过寻根文化,人们认识到先辈大量知识,包含了文字记载的知识以及没有文字记载的经验和思想。寻根文化本身还影响人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对人们的活动产生或多或少或好或不好的影响。韦伯认为,积极入世禁欲的清教伦理导致了现代理性企业精神与经营作风的产生,促使人们面向经济的活动和有序的生活,直接影响了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寻根文化会推动当前我国尊老爱幼等良好社会风尚的回归。

寻根文化的发展是社会消费需求的一种刺激结果,不仅包括一种精神的抚慰,也包括寻根文化工具和手段的需求,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寻根文化设施,对这些对象的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寻根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与生成的过程,人们不断地欣赏、享受和使用寻根文化,又不断地进行寻根文化的创制。寻根文化的社会消费需求就是指围绕寻根文化行为而产生的各种消费,包括献祭活动、寻根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有助于社会总产出的增加,对社会再生产也有积极作用。寻根文化的传播可以带动商品的流通,因为随着寻根人数的不断增多,导致商业的汇集,形成商品交易的拓展,更广的商品流通也推动寻根文化的传播。

寻根文化的发展还受到旅游经济的重要影响。在祖宗崇拜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希望了解祖籍、故乡、姓氏等相关知识,个人或团体一方面为了追寻家族史或者缅怀祖先,一方面为了休闲和游玩,既对家族史有更深的了解,又能欣赏途中的风土人情,看自己所未看的美景,听自己所未听的故事,品自己所未尝过的美食,呼吸新鲜的空气,共同营造心灵的愉悦、知识的增加、身心的健康、境界的提升。人称“无烟工业”的旅游业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寻根文化圣地一定成为旅游者的云集之处,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对寻根文化游提供了经济支撑,推动根文化所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互联网使得大量的信息交流加强了同姓氏、同宗族的人的沟通,寻根游变得更有规模更有趣。通过寻根文化游,年龄长者重拾当年的记忆,重温青年的场景,得到更深刻的体会;通过寻根文化游,年轻人倾听一下家族的发展历史,感受父辈们的生活经历,看看那里土地,也促使每个人能常回家看看,多回老家走走。寻根文化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弘扬和光大。

三、寻根文化建设的社会学解读

从寻根文化的发生过程看,寻根活动是非正式群体或小群体的结构性互动,通过冲突、顺应、同化等过程形成具有社会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在改革开放之初,海外华人华侨通过直接的与间接的方式与国内互相接触和了解,在特定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下得到推动,在适当的空间与和谐的情绪环境中互动,产生了寻根文化的雏形,经过拓展和延伸,形成各种固定的、静态的宗族关系或社会组织等。

寻根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视血缘亲情的内化,是通过人际互动形成的特定社会意义符号,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通过寻根文化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行为方式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寻根文化通过对血缘亲情所见所闻的解释,将各种意义赋于各种寻根事件和事物中,通过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解释和定义,形成一种符号化的社会互动。寻根文化背后的血缘亲情伦理在人类团结、国家政治、人际互动三者之间建立起良性交往关系。经过历代改造过的周朝礼制文化传统,抓住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根本特征,在秦汉以后的我国社会里,建立了以男性为中心的血缘亲情制度,将只适应于贵族阶层祖宗崇拜普世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信仰和文化心理,并准确地表达出华夏民族内心深处的“敬天法祖”情结。对每个普通百姓而言,“天”是非常重要的。与皇帝或天子代表“天”一样,普通老百姓最重要的因素是祖宗,祖宗既是自己生命血脉的给予者,又是自己身份认同的最为直接的、最具体可感的历史形象,且以自己的祖宗崇拜作为情感的寄托。

从寻根文化建设的过程看,寻根文化建设可以推动本土宗族信仰文化,提高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团结,激发民族主义,同时也可以提升当地文化品牌。目前的寻根文化建设基本上是部分民族精英的倡导,停留在民间草根层面上,真正参与的主体还没有包括国家政权层面,偶有一些党政领导参加祭祖大典,既不是主要领导,还似乎有点躲躲闪闪。从建构方式看,主要由民间草根来推进,并争取寻根文化建设的合法化和制度化。长期以来寻根文化被当作封建残余看待,至今仍有不少人反对。寻根文化建设可以发挥加强家族意识、整合社会的功能,强化民族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发扬民族“饮水思源”崇敬祖宗优良传统,激发民族意识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人们爱国爱乡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满足不同层次的地缘政治共同体的想象需要;还可以动员海内外的经济和文化资本服务于国家,推动地方经济、旅游和文化事业发展,振兴地方的“寻根”文化和民俗旅游业。

从寻根文化的功能结构看,祖先崇拜信仰的是个体的肉身承载着家族的价值,个体处于从过去到未来的永恒的时间之流中,个体必善待自己的生命,否则意味着家族价值传承的中断。由于肉身生命是短暂的,令人恐惧的是生命的消逝。如果“死去元知万事空”,那生命的意义也就无所谓。不能感受到自身生命意义的个体,一定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进而就会漠视他人的生命,就不会承担社会的责任,社会秩序将因此而溃散。所以,祖宗崇拜的信仰突破了当下时间的局限,让生命呈现出饱满的形态,个体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祖先崇拜的社会功能在这里体现出人文关怀,每个人都能自我约束,社会自然会形成一种优良的社会秩序。祖先崇拜被赋予“报本、追远、崇德”的社会意义,目的是期望民德因而归厚,塑造了祖先崇拜的模式,祖先崇拜的思想进一步加深。科学越来越发达,社会越来越文明,但借着祖先崇拜的常规,使祖先及子孙的互惠心态依然左右着人们,祖先崇拜是中国各族人民生活中一种非常强烈的信仰。祖先崇拜可以重新赋予伦理的义务,发挥加强家族意识、整合社会的功能,使得人们尊敬自己的父母而推广到尊敬老人,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可供我们今天建设和谐家庭生活来借鉴。

从寻根文化的制度因素看,寻根文化建立在祖先崇拜礼俗之上,也受到政治上的推崇。“父慈子孝”的人伦关系不仅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和根本,进而又强调“移孝作忠”,维护统治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目的也由此实现,形成了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的交融状态,祖宗崇拜为统治者所推崇并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意识形态。孝文化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是保证家庭团结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要想稳定和发展,根本前提是家庭要稳定,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保证社会的细胞的稳定。日常生活中“祖宗崇拜”的多元宗教情感与政治上“大一统”思想倾向和心理愿望的推崇,在祖宗崇拜的仪式活动中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带有宗教性色彩的具有社会自发倾向的文化心态。

从寻根文化的符号互动看,寻根文化的祭祖等各种仪式是传达意义的象征行为,是一个群体的语言符码,是建立群体所必需的最基本社会组织方式。一般情况下,成员的全部到场和亲自参与、历史的上演、内容的重新收录会强化寻根文化的记忆功能。寻根文化的仪式很容易对人们产生一种心理层面的影响,使人充分认可与判定仪式所象征的事物,增进彼此的互相理解,发挥社会整合功能,还有助于积极构建基于寻根文化下的社会道德价值,如民族认同。通过典型的仪式,建设寻根文化可以整合人格、稳定社会、增强社会控制,结合人们对祖宗崇拜的思想、感情、向往,把群体的力量集中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维持社会稳定的目的。寻根文化的仪式行为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保留的方式,是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的桥梁,达到自己与他人的沟通,加强合作与认同,唤起人们自尊心等诸多的内心因素,增强人们承担任务的责任心,创造民族集体感、社群归属感和群体认同感。

从社会道德的发展来看,寻根文化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可以在“孝”的观念和行为中去挖掘诸多合理成分。在建设寻根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孝道的积极方面,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大量出现的不养老、不敬老现象,基于他国的经验和中国的现状,对儒家传统孝亲观念进行全面的剖析和鉴别,吸取其中有价值的合理思想,在家庭中强调“孝”的美德,在全社会提倡养亲、尊亲、敬老的社会风气,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处境、稳定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等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寻根文化经过现代性转化,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并将之中国化,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并将之现代化,演变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寻根”意识,进而发展成为人际团结的文化纽带,加强主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形成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胸襟,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软实力,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寻根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吴根友.祖宗崇拜与上帝崇拜[N].光明日报,2010-08-30

[2]扈耕田.河洛寻根文化的发展与演进[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1).

[3]张新斌.河南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3).

[4]李志坚.近三十年来固始寻根研究综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5]叶舒宪.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6]李鸿安.寻根问祖游中原[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7]周大明.中华文明寻根:从口耳相传到文字著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寻根姓氏文化
姓氏从何而来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有趣的姓氏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谁远谁近?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姓氏拆解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