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解构

2014-02-12高新陵

图书情报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群落竞争力核心

高新陵

(河海大学商学院 南京 210098)

·理论探讨·

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解构

高新陵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8)

用信息生态理论观察、对照、分析近年我国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若干代表性成果,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角度解析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从信息生态群落、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位角度分析影响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因素,给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组成的“信息生态学”解构。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信息生态理论 图书馆生态 比较分析

1 引言

近年来,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主要从四个角度展开:社会制度观、系统整合观、知识技能服务观、文献信息资源观[1-4]。在这些研究中,社会制度观从图书馆事业性质角度论述,总体研究比较宏观;系统整合观综合考虑图书馆技术、技能、管理、经营、组织和文化等要素,因素较多但缺乏完整实证;知识技能服务观从图书馆服务职责、任务和能力等入手解析,成果多,也有研究形成“图书馆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是误区”的认识[3];文献资源观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和整序能力为依据,但这些依据在核心竞争力形成中的地位、作用说服力不是十分充分。也有学者对各种不同角度的研究进行归纳,得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定义[1,5];还有学者尝试通过用图示分层分析[5-6]和构建模型[7]来解释构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和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本文试图用信息生态理论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提供整合的研究框架。

2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

2.1 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适用性

信息生态是一定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各要素(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基础设施等)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人、社会组织与信息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信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8]。信息生态理论提供了一种观察、分析和处理组织内和组织间信息产生、组织和利用的方法论[9],图书馆是一个信息管理机构,图书馆的行业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信息生态方法论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是适用的,研究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研究图书馆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

2.2 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角度解析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2.2.1 从信息生态本质属性看 信息生态不仅受技术、经济因素影响,还受社会、环境等因素制约。同时信息生态与人文社会密切相关,社会制度是信息生态系统本质属性的核心要素。从社会制度角度来认识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图书馆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 以实现社会知识和信息保障的制度[10]。这种图书馆本质属性与信息生态本质属性的统一,决定了图书馆与其它行业相比有“行业层面”的核心竞争力。在同类型图书馆之间,这种“优势”是接近同质的。在不同系统图书馆之间,相对于公共图书馆与学术图书馆来讲,大学图书馆资源综合优势和地域分布优势很明显。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之一。大学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11],也是社会科技创新核心能力的重要支撑。

2.2.2 从信息生态环境角度看 所谓信息生态环境是指对信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信息人、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时空、信息制度等。前述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四种观点,都能在信息生态环境中找到对应的基本要素。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人(包括个体和机构)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信息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做出选择[12]。图书馆对信息生态环境的适应是指随着信息生态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行为和信息活动等方面做出有利于其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改变。而这种选择的优化过程也是图书馆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文化创新[13]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近年来,国内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这个层面来论述的。

2.2.3 从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规律看 价值链规律和竞争规律是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规律。江珊以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价值和促进馆藏文献被利用的价值,及“免费、公平、平等”的人文价值为出发点,与当前对图书馆行业最有冲击力的三种信息资源组织形式:数据库提供商、搜索引擎、网络书库进行关联研究,从而确定图书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14]。图书馆的优势在于对三大价值的追求和坚持,图书馆外部的三种资源组织形式各有其特定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都在价值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信息工作者自身不断调节(如图书馆人研究数字环境下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内涵的变革)维持着信息生态的平衡,这些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另一方面,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竞争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信息人之间。从知识生产产业结构上来看,有出版单位、书目数据提供中心(CPI)、批发零售商、物流公司、数据商、联合采编购中心等;从传媒行业看,有网络、电影、电视等,在图书馆行业内部存在着同类型和同区域内图书馆的服务竞争。有竞争就有“优胜劣汰”,这也是图书馆“危机论”的生态学解释。图书馆在竞争中的不断调整、重新定位、功能创新是必须的,服务创新也是必须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地强化和维护。

2.2.4 从信息人间的相互作用看 信息人的相互作用范围包括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纽带主要有信息资源流转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竞争和合作是信息人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方式[15]。研究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也是探讨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相互作用的范围、纽带、方式和效果。赖辉荣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作的定义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图书馆长期形成的能使图书馆在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图书馆各种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开发、整合资源的特有的能力[5]。我们用信息人相互作用的机理来解读这个定义,即: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流转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起到带动作用,且能给更大范围的信息人群(读者)带来最大限度地信息满足,同时又能保持自身可持续提升的发展后劲。图书馆内外信息人群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基本方式,不但能解释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更说明了竞合与相互作用力在图书馆生存发展中的意义。

3 信息生态群落原理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支撑

3.1 信息生态群落演化机理

信息生态群落是指在特定的信息生态环境中,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信息人群,通过一定规律形成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结构并发挥特定功能的复合体[12]。信息生态群落演化包括社会传播、支配、协同、互动和突变5大机理[16]。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的生态环境里,围绕信息传播、知识交流、文化娱乐、保存文化遗产等功能的社会分工、分化和协作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相近职能的机构或载体集群,究竟能在社会中担当起一个什么角色?其功能是在调整适应还是被取代?职能是在扩展还是萎缩?都是图书馆整体要认真思考的。具体说,①图书馆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因自身文化的影响,使信息传播的速度或强度改变,会影响自身动态发展的进程,所以建设图书馆文化是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17]。②我国现行主要数字信息产品的产权制度是所有权分裂为使用权和支配权。经营者占据了支配权,图书馆一般只有使用权,这对于图书馆是一种功能弱化,图书馆无法收藏这部分资源,因此就有了基于图书馆权利[18]、知识资本[19]和知识管理[20]的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有关论述。③Fedorowicz等人的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信息共享行为在信息生态进化中的重要地位[21]。注重协同和互动是信息共享行为的具体表现,强调图书馆不仅要建设行业内的图书馆联盟,还要广泛结成战略联盟[22]、知识联盟[23],并注重互动,这对于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很有意义的。④突变机理在信息生态演进中具有特殊意义,图书馆界有很多学者在关注“危机管理”[24]问题,研究“逆突变”的产生机理、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及其应对。

3.2 信息生态群落演替特征

信息生态群落的演替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一种信息生态群落被另一种信息生态群落所取代的过程[12]。这也是图书馆“消亡论”的生态学假设。当然,图书馆是不会“消亡”的,信息生态群落的演替特征为此作了注解。

信息生态学认为,信息生态群落的演替以主动演替为主。信息生态群落的主体是信息人,信息人会思考、会学习,信息人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改变自身所处的信息生态群落的结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图书馆人会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创造条件对群落内部信息本体、信息技术、信息时空进行改造并重新制定信息制度[25]。还能将它们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以增强自身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生态环境的能力,可见人是图书馆生态群落中的决定因素,所以有些学者就提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26]、提高馆员核心竞争力[27]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基础的观点。

信息生态学还认为,信息生态群落的演替以外因演替为主。信息生态群落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促使该群落的功能发生改变。当某一信息生态群落不能满足外界的需求时,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该群落只能改变自身的性质,这也意味着该信息生态群落发生了演替。图书馆生态系统中,最为典型的外因演替实例是数字文献的出现和网络环境的形成,数字文献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纸质文献,虚拟空间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实体空间,图书馆因之必须重新定位和调整功能,在这个意义上,此图书馆已经不是彼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必然实现向现代图书馆的演替。

信息生态群落演化机理和演替特征从宏观上启发图书馆必须在办馆方略上高瞻远瞩,在办馆理念上领先一步,在办馆实践中大胆探索。

4 信息生态链原理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中观切入点

信息生态链是指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28]。

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消费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信息链。信息生产者是信息生态链的起点,是产生新信息的源泉;信息传递者是信息生态链中的中间环节,是维系整个信息生态链存续的关键;信息消费者是信息生态链的终点,是信息流转的归宿。信息链是构成宏观信息世界信息网的中观层次。在信息生态链中,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平等关系、共生关系、互动关系、互惠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28]。图书馆作为信息链中的一环,不但要起到纽带作用,还要处理好这六种关系,特别要以下游信息消费者为主要对象,立足服务,把维护与读者(用户)的关系作为衡量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9],通过与读者互动,例如开展学科服务、信息推送等信息服务活动,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生长点[30]。也要研究基于知识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31],重视加强与上游信息提供者的合作,不仅考虑自身的功能扩展,也要考虑合作伙伴的生存、发展,可以在业务流程重组、图书馆业务外包以及虚拟馆藏方面与他们共生互动,合作互惠,公平竞争。

完备的信息生态链能维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信息的顺利流转,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信息社会和谐发展。从信息生态链的角度切入,分析系统平衡、顺利流转、效率效益、和谐发展等内涵,可以更好地领略图书馆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5 信息生态位原理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微观落脚点

5.1 信息生态位宽度

依据生态学理论,信息生态位可以被描述性地定义为在特定的依存环境中,信息人以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备和传递为主导,通过与外部信息环境的物能流转以及与其他信息人的交流互动形成的相对地位和功能作用[32]。它由信息时空生态位、信息资源生态位和信息功能生态位组成。信息生态位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不同的信息生态维度上对信息环境因子适应、占有和利用的范围与数量[33]。图书馆的信息生态位,在宏观制度层面上,受图书馆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分工粗细、在一定的社会信息系统中担当的角色影响,如我国公共图书馆担当着社会教育和知识获取的“社会均衡器”角色,高校图书馆是教学科研的“文献信息中心”;在图书馆组成要素层面上,受信息资源的丰泛程度、图书馆人的生存竞争能力和生态位各维度上不同要素的结构等因素影响。同时,信息生态位宽度也影响着图书馆信息活动的效率与效益,影响着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信息人可以能动地识别自身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主动调整信息生态位宽度到最佳状态,获得最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取得竞争优势,提高对环境的适应程度[34]。生态位宽度理论一方面揭示了社会分工和若干组成要素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信息生态位宽度越宽,竞争能力越强;另一方面,图书馆的信息生态位调整也不是越宽越好,必须适度扩充、适度竞争,要在系统中共生互利,善补缺位,创造新增长点,适时变位,做到与时俱进。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图书馆要以知识管理[35]、动态管理[36]提高核心竞争力。

5.2 信息生态位重叠

信息生态位的重叠是指两个或更多信息人在功能、资源和时空三个信息生态位维度上,有一个或多个维度的、不同程度的重复[32]。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人群体在整个社会网络系统中有一个与文化、媒体、出版以及其它信息服务行业的信息生态位重叠问题,也有一个图书馆之间的生态位重叠问题,信息生态位的重叠程度不仅会影响信息人之间的竞争程度,而且会影响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研究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尽量避免信息生态位过多重叠。图书馆只有在信息环境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信息生态位,并且对图书馆之间的信息生态位进行整体协调,才能既避免信息生态位过度重叠,又不至于让信息生态位完全分离。因此,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图书馆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信息环境中找寻最适合自己的信息生态位,例如,强化个性化信息服务[37]、注重特色文献建设[38-39];又如,高校要突出自身的重点学科资源强项,提供差异化信息服务等,做到最大程度地适应环境、利用资源,构成有特色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信息生态位宽度原理和重叠机理从微观上要求图书馆必须在职责坚守中求生存,在功能调整中求发展,在服务创新中求特色。

6 小结

本文研究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进行解构,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准确认识各种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为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提供行动参考。

[1] 林佳瑜. 核心竞争力概念模糊之探究[J]. 图书馆建设,2009(7):61-63.

[2] 张新兴,谈大军. 我国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 图书馆论坛,2008(3):18-21.

[3] 杨广锋. 国内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J]. 图书情报工作,2007(1):48-51.

[4] 朱国萍. 国内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观点的分析与整合[J]. 情报资料工作,2008(4):56-58.

[5] 赖辉荣. 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再认识[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3):84-89.

[6] 索传军. 关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与思考[J]. 图书馆,2011(2):43-45.

[7] 张正禄. 基于隐性知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模型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0(1):103-106.

[8] 卢金荣,郭东强.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进展[J]. 情报杂志,2007(3):82-84.

[9] 靖继鹏.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发展前瞻[J]. 图书情报工作,2009(4):5-7.

[10] 范并思. 从数字图书馆热看图书馆的核心能力[J].图书馆杂志理论学术年刊,2001:211-218.

[11] 于春莉. 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调查分析与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1):46-49.

[12] 周秀云,娄策群. 信息生态群落演替的概念、过程与特征[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6):12-14.

[13] 陈蜀园. 试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J].图书情报知识,2002(5):11-13.

[14] 江 珊. 从图书馆本质谈图书馆核心竞争力[J]. 图书馆杂志,2010(12):10-13.

[15] 娄策群,杨小溪,周承聪. 论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的相互作用[J]. 图书情报工作,2010(20):23-27.

[16] 李北伟,靖继鹏,王俊敏,等. 信息生态群落演化机理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0(10):6-10

[17] 林桂娜,高先锋. 基于文化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提升[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9):25-27.

[18] 郑红京. 基于图书馆权利分析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 图书馆,2010(5):97-98.

[19] 孙海霞. 基于知识资本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J]. 情报杂志,2005(12):113-115.

[20] 刘淑玲. 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J]. 情报科学,2011(12):1773-1776,1802.

[21] Fedorowicz J,Gogan J L,Ray A W. The ecolog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haring[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4,13(2):73-85

[22] 李 严. 战略联盟——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新的增长点[J]. 图书馆,2010(4):18-19,28.

[23] 李朋琴. 知识联盟: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 学术界,2005(5):242-245.

[24] 周德明. 危机管理与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J]. 图书馆杂志,2002(4):3-6.

[25] 周承聪,桂学文,武庆圆. 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J]. 图书情报工作,2009(18):9-12.

[26] 张 杰,张 蓓,金中仁. 核心竞争力:人才与管理机制之思考[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82-85.

[27] 王知津,潘永超. 图书馆员核心竞争力研究[J]. 图书馆杂志,2008(10):2-6.

[28] 娄策群,周承聪. 信息生态链:概念、本质和类型[J]. 图书情报工作2007(9):29-32.

[29] 金中仁,闵水珠.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与读者关系之探究[J]. 图书情报知识,2004(5):88-91.

[30] 陈善礼. 读书活动,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生长点[J]. 图书馆论坛:2009(3):5-7,4.

[31] 黄良燕,詹庆东. 基于知识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2009(4):78-82.

[32] 叶青青,娄策群. 信息生态位重叠探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6):8-11.

[33] 娄策群. 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J]. 图书情报知识,2006(5):23-27.

[34] 陈文娟,娄策群. 信息生态位宽度的影响机理及调整策略[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6):4-7

[35] 陈彩红.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建构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55-57.

[36] 鲁秀红.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机制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7):3-7.

[37] 徐 芳,柴雅凌,金小璞. 个性化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J]. 现代情报,2006(3):90-92.

[38] 杨 冰. 基于特色文献构建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J]. 图书馆建设,2007(3):27-29.

[39] 朱国萍. 核心竞争力在图书馆领域的本土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7):19-22.

(责任编校 骆雪松)

DeconstructionoftheLibraryCoreCompetiveness:AnalysisBasedontheTheoryofInformationEcology

Gao Xinling

Business School,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This study collected several representative works on the core competiveness of librar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eeology, these works are explored thoroughly, From the angle of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ommunity, information ecology chain, and information niche, this paper then analyzes the critical factors of library core competiven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 core competence is proposed finally.

librarianship; core competiveness of library;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ecology; library ecology; comparative analysis

G250

*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区域高校联合体数字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1JSJG063)的研究成果之一

高新陵,女,1955年生,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信息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图书馆工作,发表论文51篇。

猜你喜欢

群落竞争力核心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西北某陆地油田采出水微生物群落结构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