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员真的可以有奔头儿——《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与感性》对当代图书馆员的启示

2014-02-12

图书馆 2014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员图书馆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图书馆 河北石家庄 050090)

《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与感性》是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梅老师的一本近60万字的图书馆学的综合性文集,点滴记录的几乎全部是与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相关的学问和思考。收录了其从事图书馆职业20年来对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学研究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全书分四卷: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图书馆员”研究随笔;阅读和“图书馆阅读”研究随笔;与图书馆有关的文学习作。每部分内容既各抒己见自成体系,又完美和谐的融合为一个整体,汇总为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与感性的合唱。

作者在前言中说道:“我出这本书的动因,主要是因为个人对图书馆职业和图书馆学的爱好与信念使然。”〔1〕王梅老师说她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意做一名图书馆员的最大理由就是可以背靠图书馆无尽的知识资源,尽情地读书。王梅老师是个从不间断思考的人。她在对图书馆学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也在对适合自己特点和爱好的图书馆学做进一步的感性探求。她说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阅读和写作能加固和提升自己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情感体验,使自己对图书馆工作始终保持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滋生一股图书馆职业生涯与图书馆职业人生前行的动力。有了这股力量的支撑,在常人眼里单调乏味的图书馆工作,在她那里就会变得孤独但不寂寞,清苦亦有欢愉和乐趣。就这样,王梅老师在图书馆日常工作的表象存在中,找到了个人图书馆心灵感悟的精神提升与体验。

上海图书馆界的刘炜老师曾说过一句非常打动心灵的话:“图书馆员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职业,每一个图书馆员都应该过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点亮别人,以知识造福社会。”〔2〕这让笔者很自然地联想到王梅老师的这本书中所透露出来的图书馆员的精神世界,这何尝不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图书馆职业人生,何尝不是以一个图书馆员的星星之火点亮图书馆员世界,乃至以图书馆员的知识服务造福社会的一个缩影呢?王梅老师的确是个对图书馆世界和图书馆学研究充满无限好奇与始终充满热情的图书馆员。她在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探索求知的同时,也不断认识与提高图书馆作为一门职业的乐趣所在;认识与提高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的魅力所在;认识与提高自己作为一名图书馆员的职业追求所在。读了她这本书后,给笔者的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原来图书馆员的工作、图书馆员的生活、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追求、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可以这么有奔头儿!

《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与感性》一书是王梅老师图书馆和图书馆学专业道路以及图书馆职业心灵成长的如实而心动的记录。读王梅老师的这本书,你会觉得她心里似乎装的全是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她一心一意扑在图书馆工作上,专心致志的思考图书馆学的有关问题,时间久了,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已经成为她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成为她的生存哲学。对她来说,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就是她的生活与人生,她的职业生涯中的精神底色,是图书馆专业主义精神的体现。王梅老师的职业生涯和图书馆学专业成长道路,以及她对图书馆学专业主义精神追求的内在动力与乐趣体验,对当下图书馆员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员有很大的参考、学习借鉴意义。

1 既然选择了图书馆职业这一行,就钻研图书馆学这门学问

王梅老师虽然只是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的一名普通馆员,但在当今的中国图书馆网络圈和图书馆学术界已有不小的名气,图书馆专业圈子里她是“曝光率”较高的写手,她的图书馆学专业博客已经引起国内一些图书馆学知名专家、学者和学人的格外关注。为什么她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图书馆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能把图书馆平凡岗位做成不平凡、不平庸的图书馆学事业和图书馆员的精神追求了呢?笔者通读全书,总结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源自于她对读书的热爱。20世纪70年代末,当她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时,就对知识有着本能的好奇,跑到县图书馆办了证件借书看。书籍很少,男图书馆员刻板冷漠的表情给这个渴望读书的孩子内心留下深深的遗憾。也许就是这个遗憾,反而激发了这颗渴望阅读的心。她刚参加工作时是在东北的一个小县城中学,图书馆里的书很少,还不对学生开放。那时周末只休一天,每到周日,她就坐长途汽车到大庆市图书馆读期刊。至今回想起来,她觉得那是自己单身生活最美也是最有意义的享受呢!〔3〕

其次是她对图书馆工作的热爱。到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她觉得当图书馆员最大好处就是拥有美妙的知识资源可以利用。〔4〕她真心热爱图书馆工作,喜欢图书馆幽静的环境,在为读者服务、与读者交流过程中总能体会到图书馆工作的意义和快乐。她把读者看成最可爱的人,和读者相处的关系很融洽。有一次如电脑出现故障,热情的学生读者主动帮她解决了困难,她认为读者其实是图书馆员的老师,图书馆员应该为读者做更好的服务工作。〔5〕她经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图书馆员的工作到底怎样做?低头摆弄图书,尽职尽责,难道这就是全部吗?我与读者的关系是怎么样?我是否给予每一个我遇到的读者一个微笑?是否给了他们一个亲近的表情?是否回答了他们的咨询,是否和他们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心灵沟通?”〔6〕她充实、自信、快乐、尽职尽责地工作的同时,还在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推广实践。她不计较个人得失,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给大学生做读书讲座,自己掏钱买书奖励爱读书的学生,广泛与读者交流,并为之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热心的王梅老师和很多读者成了好朋友。

再次是她能较早地给自己进行职业定位。在尽快进入图书馆员这个角色,适应这一岗位工作的同时,她注意学习和吸收图书馆学理论的营养,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她认真研读国内图书馆学理论专家的著作和论文,结合自己的工作体验写下了50多篇学术论文,并发表在图书馆学的专业期刊上。她吸收图书馆学大家思想精髓的同时,也在学习他们的精神风貌,给自己的图书馆职业人生和图书馆学的探求学习注入一种叫做“图书馆精神”的新鲜血液!“等把一堆材料看完,特别敬佩她(韦棣华)对中国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的努力与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是超常的。今后要不断地好好寻找她的历史足迹,学习并感悟。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读好自己该读的书。”〔7〕

吴建中教授指出:“如果每一个图书馆员都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核心价值和使命的话,那么你不用去督促他开导他,他一定会自觉地做好这一服务的,这就是文化自觉,道理很简单。”〔8〕图书馆员对于做好自己的图书馆本职工作,需要一种文化自觉,具体的说是需要一种图书馆的职业自觉。王梅老师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正是这种不离不弃、锲而不舍、努力发扬光大、探求快乐之源的图书馆职业和图书馆学的研究精神,使王梅老师真正达到了一个图书馆员应有的精神境界。

2 做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思考中的有心人

阅读王梅老师书中数量不少的学术随笔,你会发现她内心纯净,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情志专注,精神饱满而丰富,可以说是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思考中的有心人。就是她唯一工作之余的日常生活中,心里装着的是图书馆,嘴里说的,文章中写的也是与图书馆和图书馆学有关的事情。她不仅能把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研究运用到现实工作中,还能把生活中的哲学运用到图书馆研究中来。比如这篇《粥店里的图书馆文化之思》〔9〕:“……第一次走进粥店,才知道粥店里还有各色菜肴,在我还以为粥店里只卖粥,就好比是知道,图书馆里只有书……原来粥店的丰富多彩,可千万别只看它的招牌,别被它的招牌局限与迷惑……图书馆也一样,除了书这只沉默的羔羊,还应有以书为原料的各种‘美食’,如阅读推广活动等,图书馆文化的多样性”。在笔者看来,她的生活就是图书馆,图书馆就是她的生活,二者已经水乳交融在一起,难解难分了。诚如她在《昨夜探访图书馆》〔10〕中写下这样的诗句:“我现在越来越认同,图书馆员个人的家,更是自己工作的图书馆影子……”,她在用心工作的同时也在享受自己的职业人生,如《昨夜探访图书馆》〔11〕里还有这样的句子:“哦,把自己熟悉的图书馆搬到家里,哦,搬到家里,哪怕只是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或者一个晚上,美哉!惬意!”读书丰富了她的情感,她把书籍赋予的学识和美感用于生活体验当中,她眼中的图书馆是鲜活的蝴蝶,是流动的河流,是一帆起航的船,是可以避雨的苍穹,阅读则是治愈心灵的良药,是她“第五位情人”〔12〕。

3 为图书馆和图书馆学默默耕耘,是清寂也是快乐

在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学的思考中安于平淡,但拒绝平庸,这才是真正的王梅老师。刚参加工作时,王梅老师也曾和身边的同事一样,为图书馆员在高校不如教师受重视困惑过。但是难能可贵的是,面对现实她没有气馁,而是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作为图书馆员总觉得不如教师,总觉得比教师矮着什么。在高校人才济济的汪洋大海中图书馆员有此悲凉的自省,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的‘悲凉’不但不能换得同情与被原谅,恰恰反让人觉得你更可怜!”〔13〕于是王梅老师意识到:“现实的‘悲凉’逼迫图书馆员要有尊严地活着,有使命感地去从事自己的职业。图书馆员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有更多的读者可以交流,有更多的刊物去查看学术的进展情况!也许图书馆员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讲台,但仔细想想,其实图书馆员的讲台无处不在,就看你想不想站上去。所以还不如自我解除困惑,自己给自己阳光和快乐,自己给自己信心和力量。”〔14〕想通了这一点,顿时,前方的灯亮了,脚下的路宽了,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图书馆员,王梅老师更有信心向着图书馆学智慧与哲思的大门迈进了。

20年的职业生涯,王梅老师在认真做好图书馆日常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业务,阅读了大量图书馆学方面的专著和论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全国图书馆学专业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学术随笔。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了耕耘,就有收获。这本书就足以说明王梅老师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她谦虚地说她愿意做一个拾麦穗者,低下头静静地在这个世界叫做田园的地方,慢慢地移动,四处观望,也许总还有那么一点精华,哪怕一点点的精华,即便是被遗留在田野里,被埋在土里,甚至即使没有什么这样的精华,就让自己有这个自我安慰的期待好了。〔15〕她把阅读看作至高无上的信仰,这个信仰支撑着她全心全意去爱着阅读和与阅读有关的图书馆工作。在回顾自己的职业历程时,她深有感触地说“当一个人用持久的兴趣和努力从事一种职业与科研,积累的感想也很多,尤其是难抑其中一种挚爱,越是到后来就越是感到自己所做的扣除失误之外,还剩下很多值得回忆和借鉴的东西,因此就觉得十分的珍贵。连失误也变得美丽。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质变就会必然而来。”〔16〕

4 图书馆学的“梅花”香自“图书馆工作”的苦寒来

冰心老人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用这句话来概括王梅老师这20年来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学思考与写作中的努力是一点都不过分的。作为图书馆界中的一名普通图书馆员,王梅老师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学这条道路的轨迹告诉我们:只要耕耘,只要坚守,就会有感悟,有收获,有快乐,就会有这成功的花朵开放之时。王梅,就是这样的一朵用真挚和勤奋浇灌出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田园里明艳的梅花!正如著名的阅读学专家张怀涛先生所说:“她寂静地开在宁静的图苑,萦绕的清香把一种追求眷恋。”〔17〕“她生存在图书馆的空间里,乐于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进行独具风格的思考与实践,将自己的理性和情感全然投入于这实实在在的、平平常常的、默默无闻的职业生涯之中,在理性思考中掂量着图书馆学术的问题,在情感体验中诉说着图书馆职业人生的喜怒哀乐。”〔18〕

王梅老师的图书馆学专业博客现在已经改名为:一枚图书馆员:王梅。她说自己喜欢“枚”这个量词,因为这个“枚”字,让她“作为一个图书馆员的心像是一枚鸡蛋那样,外硬内软,犹如以柔克刚,生命的精华被蛋壳包裹,犹如人的精彩藏匿心间,轻松自在、清新活泼且激情满怀却又‘坐怀不乱’般稳如泰山!”〔19〕的确,王梅老师做到了。这个外表坚强、内心羞怯甚至是柔情似水的女子,她踽踽地行走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与感性博大精深的天地之间,用只属于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暖文,记录和表达着自己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理性思考和感性情感,为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花园增添了一份来自于普通图书馆员的特殊的魅力!从而让人感觉到图书馆学的确深具魅力。从更深层次上说,王梅老师在属于自己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园地中,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工作与思考着,记录与描写着,让心灵与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对话,为心爱的图书馆、图书馆学付出真情实感,收获图书馆职业生涯心灵的律动与感动,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找到了一个图书馆员实现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精神所依乃至精神超越的天梯。

1,3-7,9-19.王梅.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与感性.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2.刘炜.图书馆员作为一种职业.〔2010 -12 -30〕.http://www.docin.com/o -113009256.html

8.吴建中.图书馆员的核心价值.〔2012 -04 -20〕.http://blog.sina.com.cn/s/blog -53586b810100zp75.html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图书馆员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图书馆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中国比较图书馆学发展探究
去图书馆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