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30年❋

2014-02-12

图书馆 2014年5期
关键词: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资源共享

(湖南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 410082)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全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有的技术、人才等优势,国内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一直走在推进全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列:1957年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共有105所成员馆参加,其中高校图书馆成员超过70%;1987年“全国文献资源调查”课题组成员大部分是高校图书馆;1998在全国高校图书馆系统启动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以下简称CALIS);新世纪的《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更是推动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事业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作为全国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来,湖南省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既与时俱进,又开拓创新,呈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1 20世纪80年代:探索与先行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图书馆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我省高校图书情报事业也迅速得以振兴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界开始探索资源共享实践:1980年12月成立了湖南省高等学校中心图书馆委员会(1985年改名为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1989年改名为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它为密切全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之间的联系,实现图书馆间的文献互借、文献传递、目录共享打下了基础。

当时,尽管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购置经费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馆藏与资金的有限仍是困扰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原因。为走出困境,中南工业大学(2000年合并后为中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和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等骨干图书馆开始尝试在资源建设、管理和利用等各环节开展协作协调:如当时部分高校图书馆之间发放的通用借书证就得到了读者的普遍赞扬。但由于宣传不够等原因,通用借书证的使用率仅为30%。〔1〕1985年,在湖南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的主持下,《湖南省西文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问世,数据库首次对全省西文期刊的收藏进行了集中揭示。在该数据库的基础上,1987年该委员会出版发行了《湖南省外文期刊联合目录(西文分册)》,有数家高校图书馆参加了其编制。〔2〕80年代以共享为主旨的活动,最值得提到的是《湖南省文献资源调查研究报告》。1988年10月,为配合全国文献资源调查工作,湖南省由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牵头成立了有各方面代表参加的调查领导小组,下设课题组。当时省内有多个系统的16个文献收藏单位参加,其中高校图书馆有13家,包括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湖南财经学院、湖南中医学院、中南林学院、长沙交通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农学院、衡阳医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和湖南医科大学。课题组对各个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发展状况、文献收藏状况和文献利用指南、研究级藏书情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形成了《湖南省文献资源调查研究报告》。报告不但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省内骨干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状况,受到全国课题组的肯定;而且这一活动也促成了湖南省图书馆界文献资源共同建设、共同开发和共同利用的良好态势。

20世纪80年代省内高校图书馆之间的部分协作活动使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现实。从内容上看,它着重于印本资源的建设与使用以及联合目录的编制,还处于渐进的量变阶段,图书馆彼此之间可以共享的资源以及实际的共享范围都是很有限的。

2 20世纪90年代:方兴未艾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特网的出现是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分水岭,它使信息资源共享进入了资源层面的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新时期。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国家支持的信息共享项目纷纷启动,信息资源共享逐渐深入人心。这时省内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工作主要是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省高校图工委作为组织和发起者,由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负责组织实施。

1991年1月,由零陵、郴州、衡阳、岳阳、益阳、常德、怀化、娄底、邵阳师专图书馆和长沙职业技术师专图书馆联合组成了湖南省师专图书馆协作会,广泛开展藏书建设研讨、导读研讨、科学管理研讨以及编辑资料等系列活动。〔3〕90年代中后期,在计算机联合编目可行性研究、通用借书证发放、与省市图书馆馆际互借等方面,省内各高校图书馆都进行了有益探索。1997年10月,经过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等全省9所高校图书馆两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湖南省高等学校西文期刊馆藏联合目录》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了光盘版。作为我省第一部高校图书馆联合目录,它共收录全省19所高校6500条记录,为网络条件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基本保障。〔4〕

20世纪90年代省内学界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认识迅速提高,要求日益迫切,步伐更加快捷。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实践不再局限于馆际互借和目录共享,资源布局协调、自动化协作也开始起步,从组织结构的构想到工作目标的提出,都显得较为成熟而又周到,特别是已经开始注重与全国其他系统的协作。遗憾的是,共享成果却乏善可陈。管理上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信息资源的总体贫乏、资源配置的欠科学合理以及网络环境的千差万别、现代化设备的严重短缺应该是其中的原因。

3 2000年以后:迅速发展

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首次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尽管随后这个概念几经更新,但它给传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成为21世纪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配合数字化信息大规模进入文献资源建设领域,缓解经费短缺的矛盾,从2002年起,湖南省高校图工委全面启动了高校图书馆数据库集团采购,先后组织了斯普林格、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新加坡WSN电子期刊、北大方正Apabi、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数据库的团购。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来全省有30多个馆(包括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株洲工学院、湖南文理学院等)、100多馆次参加了多个数据库的团购,极大地提高了本地区重点学科期刊文献保障力。利用这一良好契机,部分高校馆之间也开展了相关的共享活动。如2003年4月签署的《湖南大学图书馆与中南林学院图书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协议》等就是通过更小范围的协作,来展现共建共享的巨大魅力。2003年后,许多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已初具规模,图书馆形成了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多层次信息资源体系,特别是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骨干图书馆陆续开通了国际联机检索系统,为新一轮大规模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条件。此时,我国最大的高校资源共建共享体系CALIS已迅速壮大起来,国内区域性共建共享联盟也如雨后春笋。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省内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也以一种纵横交错的态势快速发展,呈现出多元并举的特点,共建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范围等都达到空前规模,全面推动着全省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

3.1 共建共享范围的全面化

首先,通过“湖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以下简称HNADL)〔5〕,构建湖南省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区域内纵向服务体系。2003年7月,由省教育厅组织,岳麓山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正式签署了《岳麓山地区大学资源共享框架协议》,以此为基础,三校图书馆开通了通用读者证,实现了印本文献的互借。随后由三校图书馆共同参与建设而构成的数据库共享平台——“岳麓山大学城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运行,为全省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先导性试验。2004年4月26日,由湖南省教育厅领导的、省高校图工委具体指导的、依托湖南师范大学建立的服务全省高校的地区性数字化图书馆——湖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正式启动。经过9年多的发展,如今它已经全方位覆盖了湖南省37所普通本专科院校和部分高职院校,数字资源种类达到22种。2009年4月,以HNADL为基础,“湖南省数字图书馆传递平台”投入使用,全省所有高校图书馆通过平台可以自由传递文献。

第二,通过“湖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6〕,构建湖南省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区域内横向服务体系。跨入新世纪,为响应省委省政府打造“数字湖南”的号召,湖南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作为全省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学专业图书馆中的代表开始共同探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之路。2004年7月14日,三馆签署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同年12月1日,在湖南图书馆百年馆庆之时,由三馆联合建设的、省内首个跨系统的资源协作网——湖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正式开通。经过一年多的发展,2006年4月,协作网又先后吸收了中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等长沙多所大学图书馆,随后湘潭大学等异地(非长沙)高校图书馆也陆续加入了协作网。截至2013年,省内共有17家各类型图书馆(其中高校图书馆13家)成为了协作网成员。目前,除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外,协作网还开展了富有特色的联合在线咨询等活动,形成了以资源共享推动服务共建为特色的协作模式。为充分挖掘协作网优势,2009年12月18日,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教育厅、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湖南省级分中心(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学会、湖南省高校图工委联合举办了“文化共享工程进高校”活动启动仪式,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6所高校被授予湖南省首批“文化共享工程高校服务站”,使省内高校师生充分享受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了全民文化权利的落实。

第三,通过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以下简称CASH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以下简称CADAL)等,构建湖南省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跨区域纵向服务体系。CALIS、CASHL、CADAL都是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性高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2004年CALIS湖南省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成立。多年来,在省高校图工委和省中心的指导下,各图书馆积极参加CALIS、CASHL和CADAL的各项建设,如联合目录(目前全省有30多家高校图书馆都已成为其联合编目C级成员馆,能共享CALIS近3300万条馆藏信息)、联合购买数字资源、实现各馆数字资源上网传递等。特别是在数字资源库的共同开发和共同建设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约有20多所图书馆的30多个项目在CALIS得以立项建设,湖南大学图书馆承建的《书院文化数据库》,不但实现了湖南省高校图书馆承担CALIS重点建设项目零的突破,并且还荣获了一等奖。

第四,通过与国家科技文献图书中心、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的横向合作,构建湖南省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跨区域横向服务体系,在宏观上获得了最大的信息资源社会共享效益。

3.2 共建共享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

依托各类共享体系,立足巩固、完善和发展,新世纪的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共建共享内容和形式、全面服务社会等方面也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如2008年11月5日,湖南大学图书馆和湖南图书馆正式签约结成知识型联盟,除资源相互渗透外,双方在教学科研、人才交流、馆舍利用等领域也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共享。双方合作的第一项标志性成果——“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共建历史文献阅览室”也于同日正式对读者开放。2009年11月,两馆又以知识联盟的名义参加了CADAL项目二期建设(2010年4月得到批准)。〔7〕依托HNADL,高校图书馆之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除每年举办“湖南省数字资源利用培训班”、联合课题申报外,在日常工作中,图书馆同行们还通过QQ工作群和电话、Email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在线服务,广泛开展技术交流和相关问题的探讨,及时解决数字资源使用方面出现的各类问题。

3.3 共建共享机制的明确化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与20世纪80、90年代的协作协调活动相比,新世纪的湖南省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能取得巨大的成绩,除图书情报工作者的主观努力外,还得益于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与共建共享机制的形成。早期的共享体系运行的基础更多的是成员馆的“心里契约”,新世纪以来,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省高校图工委的领导下,高校图书馆的学者们开始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不可动摇;高校图工委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协调作用至关重要;各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自主决策行为是决定因素;市场机制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永久驱动力。图工委每年组织召开全省馆长会议,大家民主决策,促使省内高校图书馆的共建共享服务绩效不断提升。

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情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师生对信息资源共享的期望将越来越高。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校图书馆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协同建设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三十而立,继往开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湖南省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除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全力支持外,更需要高校图书馆积极投身社会大环境中,以投入与产出、服务与效益等观念为指导,积极寻求与新的社会机制相适应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组织结构和操作方式,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1,2,4.黄筱玲.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构想.图书馆学研究,2003(8):28-30

3.郑章飞,陈有志.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事业60年.图书馆,2013(3):136-140

5.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2014-01-09〕.http://www.hnadl.cn/

6.湖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2014-01-09〕.http://www.library.hn.cn/tsglm/xzw/

7.黄筱玲.湖南大学图书馆与湖南图书馆合作回顾与展望.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2):42-43

猜你喜欢

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资源共享
湖南中烟联合湖南大学揭示植物维持代谢平衡的机制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欣赏
A Study on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Blessing Short Messages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温家宝与湖南大学毕业生座谈时深情地对同学们说:我心寄托在整个青年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