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2014-02-11王显燕

图书馆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图书馆

王显燕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 玉林 537000)

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王显燕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 玉林 537000)

信息时代,文献信息量飞速增长,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a)成为了图书馆服务模式新的发展趋势。从区域联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指导思路出发,探讨区域联盟共建共享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组织层次、资金运作、资源建设3个方面研究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的建设策略。

区域图书馆联盟 信息资源 建设策略

图书馆联盟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和虚拟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互补共存,服务社会的一种图书馆服务发展模式。图书馆联盟需要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以及其他信息传递途径,开展不同方式的项目合作,以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优化图书馆信息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既是组建联盟的起因又是联盟的核心任务,是联盟开展信息服务的前提,因此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对于区域图书馆联盟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 区域联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指导思路

1.1 信息不均衡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尔洛夫在1970年研究市场交易行为时提出了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概念,它指出了参与市场交易的双方对同一事物拥有的信息资源是非对称、非均衡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不仅要说明信息的重要性,更要研究市场中的人因获得信息渠道不同、信息量的多寡而承担的不同风险和收益。

受地域、观念、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信息资源不可能均衡分布,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也会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信息不对称给信息资源、文献资源的共享传播带来巨大障碍。图书馆联盟的组建目的就是通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联盟各成员馆馆藏资源的互补,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消除信息资源数字鸿沟,为社会提供全面、经济、高效的信息服务。

1.2 社会需求

“需求理论”是英国图书馆员里奥尼·麦可文(Li-onel Mc-Colvin)在1925年首先提出的,其理论主旨理念在于馆藏的建设与发展是建立在公众的需求之上的,因此馆藏的建设与发展应首先满足公众的需求。

而在信息爆炸的当今,信息呈几何级数般急剧增长。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用户的需求要求图书馆能提供更全面、更准确、更高效、更经济的信息服务。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成功与否与图书馆对用户需求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和把握密切相关。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信息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需求,为图书馆创造社会需求,促进图书馆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现代图书馆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也是图书馆联盟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

1.3 馆藏分工与合作

区域经济学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基础,提出了区域分工和合作理论,区域内的同类经济部门通过生产具有差异性的同类产品,在经济交往上既竞争又合作,建立相互联系、关联互动、优势互补、正向促进的新型关系,以实现区域内经济关系的和谐发展,促进区域社会的共同进步。

由于联盟各成员馆所处环境不同以及所涉及领域各有偏重,造成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差异性。建设区域图书馆联盟既要强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以减少个体成员馆间馆藏差异性,满足用户对资源的全面化、多样化需要,也要加强对各自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不仅能为联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更为完善的信息资源,也能继续发挥各自馆藏资源优势。因此,实现馆藏资源互补和共享需要各馆间分工与合作并存,这既是用户的要求,也是图书馆联盟自身发展的需要。

2 区域联盟资源共建共享原则

2.1 公平互利原则

图书馆联盟作为自发性合作组织,各成员馆在地位平等、权利义务配置平等的基础上寻求长期的、整个区域的系统利益均衡,联盟内资源的共建共享应使各方都获益,也就是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身的要求,而要兼顾各方的利益。从而实现长久的互利,同时只有真诚的互利合作才能保证实质的公平。

2.2 标准化原则

图书馆联盟资源共建共享必须借助统一的技术标准,唯有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才能实现联盟内部畅通无阻的资源共享。传统纸质文献资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早已形成完整的、成熟的分类标引体系,而电子文献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异构性、动态性、专业性等多重特征,尚需要建立成熟有效的分类标引体系以及检索体系等多个技术标准体系。《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是目前我国现有的数字资源技术标准与规范,其中对数字资源加工、检索协议、资源集合等数字资源建设作出了统一的规范,能有效地保证数据库运行的可靠性、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兼容性,为联盟电子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权威的技术标准依据。

2.3 科学发展原则

科学发展是区域图书馆联盟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是图书馆获得长久发展的保障。首先,联盟在资源建设上应建立统筹建设机制,全局统一规划,协调好各成员馆基础性资源与专业性资源、普及性资源与特色性资源、传统资源和数字化网络化资源的建设,既要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又要保障各馆保持特色。区域联盟资源共建共享应充分重视地域、历史、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充分协调各馆资源建设方向和内容,突出个体图书馆的资源特色、地区特色、专业特色。

其次,联盟在购建馆藏资源,特别是数据库资源时,要确保信息资源的优质和权威。面对快速增长的信息资源,联盟内的各馆必须合理持续地补充更新馆藏资源,保持信息资源的连续性、完整性、严谨性,同时保持关联互动、资源互补,保证图书馆联盟科学地可持续地发展。

3 区域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区域图书馆联盟是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探讨其资源建设策略对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联盟通过统一规划馆藏内容,优化各馆馆藏建设方案,在数量和质量上保持合理的馆藏结构状态,保证区域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下面从组织层次、资金运作、资源建设3个方面初步研究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的建设策略。

3.1 区域联盟的组织层次

区域图书馆联盟是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心及服务中心,在联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从图书馆系统内部来看,联盟是区域图书馆的中心,成员馆间彼此平等,联盟成员应服从联盟的合理部署调配。区域联盟应根据国家框架以及已有经验和教训,在资源建设所涉及的相关领域中献计献策,探究地方性的技术标准规范、提出信息建设及安全共享方案、完善图书馆相关法律等。在联盟成员馆间进行资源统一配置,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

3.2 区域联盟的资金运作

区域图书馆联盟是一个联合协作组织,其日常运作必须要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以及合理的经费配置方案。联盟内部应当进行适当的财务管理,根据资源共享多寡、资源使用情况等适当收取资源使用费用。图书馆联盟可以以联盟的名义争取区域内政府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等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财政支持。另外,应当积极推广宣传,提高联盟影响力,从而吸引外部投资,进一步保证联盟正常运作。

联盟所需经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联盟日常运作费用,包括办公、研究经费、服务中心建设和维护费、对外宣传费等;另一种费用则是作为各成员馆建设资源子库的费用,由联盟按照公平互利原则统一调配,该费用使用的效益应反作用于区域联盟,促进区域联盟的良性发展。

3.3 区域联盟的资源建设

3.3.1 建设“三位一体”资源体系

3.3.1.1 纸质文献资源建设是基础

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是图书馆长期发展而积累下来的重要资源,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准确性、权威性,是所有信息资源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基础。

为了实现纸质文献的最大化利用,区域联盟应促进馆藏合作,针对各馆原有馆藏特色或者用户需求,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购,必要时可以在馆际间实行馆藏流动合作,避免馆藏资源的重复建设。为了达到优化馆藏资源的目的,联盟应组织传统图书馆成员统一进行文献采访,就用户偏好、学历背景、学术背景、文献质量等多个方面向学科专家广泛征求意见,以保证资源采访准确性,增强资源采购的针对性,满足用户群的个性需求。

3.3.1.2 数字资源建设是重点

数字文献资源包括了书目数据库、数字化纸质馆藏数据库、各类数字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等多种资源类型,其中数字出版物采购过程中同样需要严格准确地把握资源的针对性、可靠性、权威性、兼容性,由区域联盟统一调配采购,既要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也要保证数字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区域图书馆联盟在参考传统图书馆管理体系以及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化数字资源的建设方案,特别是书目分类标引体系、纸质文献数字化标准、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库安全管理规范、数字资源共享传输协议等,以实现区域数据库联网建设及共享。同时,要发挥联盟的合作优势,统一协调数字文献资源选配,根据成员馆资源建设需求,经过充分论证、共同协商,集中采购商业数据库或者数字文献资源,实现联盟最优化配置。

3.3.1.3 网络信息资源作为补充

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增长快、数据标准不一、信息源不规范、内容丰富繁杂、检索方便快捷、时效性与实效性强等特点,想要准确、快速、高效地搜集、整理和分类权威可靠的网络资源特别是网络学术资源,对图书馆来说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联盟应合理安排各成员馆的资源与任务,实行分工协作,共同建设可靠的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

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方式可分为3种:①购买国内外成熟的网络信息数据库供应商的现成配套数据库,并由供应商负责维护更新;②购买国内外优秀的搜索引擎,由区域联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联盟内部的需要,自行建成配套数据库系统并维护更新;③直接由区域联盟自行研发个性化的检索引擎并搜集建成数据库。

3.3.2 加强区域特色信息资源建设

区域图书馆联盟区别于一般的图书馆联合组织之处在于区域特性,应当作为区域联盟资源建设重点内容的一部分。

一些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充分地反映了本地区、本单位的资源特色,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这些资源需要加强保护、宣传和挖掘,建设更多的具有民族文化、风俗民情等方面的数字资源库。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影响区域科技、文化的发展,图书馆联盟应当注重科教信息、经济信息等相关资源的建设,以推动区域科技、经济更好发展。

4 结语

科学合理的馆藏资源建设是区域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和前提,区域联盟应充分协调联盟内成员的利益关系以及资源最优配置,把纸质文献资源、电子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区域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更好地发展提供知识动力。

[1]赵锦棻,等.四川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2]毛晓燕.基于需求理论的中文图书采访策略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6):12-14.

[3]赵东.论图书馆联盟[J].图书情报工作,2008,增刊(1):1-10.

[4]张树华,京山,刘绿茵.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5]杨小凤.地方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困境及对策[J].情报探索,2008(3):39-41.

[6]孙宇,孙志权.关于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1(4):88-94.

[7]张文娟.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运营模式研究——以豫北地区高校资源共享平台为例[J].图书馆,2012(2):123-125.

王显燕女,1969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服务。

G253

2014-01-13;责编:姚雪梅。)

*本文系“CALIS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预研项目”资助项目“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ALISGX201313);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立项项目“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13LX279)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