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以傅山园为例

2014-02-11朱清华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傅山福祉太原市

朱清华

1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多重价值,使得不少地区对其经济价值趋之若鹜。然而,文化遗产的珍贵正是在于它自身的不可复制和历史价值功能。不加节制地开发将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也将毁掉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失去未来发展的立身之本。正因如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显得任重而道远。

与国际上的文化遗产保护相比,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步较晚。1982年我国创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之后,开始了大遗址的保护工作;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被列为世界遗产。这是第一次中国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国保护遗产工作开始被世界肯定;1994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保护和利用秦始皇陵的可靠性研究,建筑史汉阳陵的文化遗址公园的规划等一系列的研究,标志着我国在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在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纵观国内目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

1.1 保护方式落后

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大多数还停留在静态的博物馆式的保护,如秦兵马俑博物馆、河姆渡博物馆、半坡遗址、印山大墓、武当山、少林寺等,缺乏动态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缺乏将大遗址纳入当地的生态保护之中综合进行研究的意识和思路。实践证明,正是由于相对孤立和静态的保护方式,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脱离了当地的发展和建设,相当于切断了与现代联系的文脉,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伤害;由于经济评判的常态性缺失,使得周边群众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成为自己发展的阻碍,从而造成对保护政策的不理解甚至抗拒破坏。

1.2 缺少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制度安排

在对破坏文化遗产行为及其处罚的界定上,目前法律界定显得模糊不清,难以有效执行。而在行政上的多头管理与缺位并存,使得某些领域成为真空区域,而某些有利可图的方面却使多方利益纠缠其中。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通常是由文化和城市规划这两个部门管理,即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主管;在当地由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和文化、文物部门负责。然而在我国诸多管理条例中,又提出“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也就是说我国由建设部管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文物局负责管理世界文化遗产,而各遗产所在地的林业、旅游、环保、水利等部门又享有各自管理权,而中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恰恰又设在没有任何管理权的教育部。这种体制导致了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存在混乱的现象。有的多级多部门管理,而有的却无人问津。

1.3 资金来源不足

作为公共产品的文化遗产保护,其主要资金来源应该是政府,但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支持一向捉襟见肘,同时缺乏一个整体的管理机制和执行机构。而在引进政府之外的资金上,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对于慈善资金及其社会资金的吸收力严重不足。

1.4 地方政府观念存在偏差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经济资源,甚至有人认为文化遗产是一种无成本的经济资源,因此成为一个地方的“金字招牌”和“摇钱树”;一些地方政府要求遗产文物在几年内成长为地方财政的“顶梁柱”。正是由于市场的炒作,商业化的运作,造成世界遗产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有资料显示,敦煌莫高窟开放20年,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光线对壁画的影响超过过去几百年自然侵蚀的破坏。

2 中华傅山园案例分析

关于如何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相对成熟的、比较成功的开发范本,并通过对这一标本的解读,试图在有效开发与有效保护之间,寻找到一条可行之路。令人欣慰的是,在繁琐的案例前期收集过程中,山西省太原市中华傅山园的建设情况逐步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根据初步掌握的资料判断,这正好是一个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典型案例。

2.1 主要做法

2.1.1规划创新将傅山园定位为文化遗产是缘于傅山园的规划设计主要采用国际先进理念下创新模式与中国传统风格的结合,所以是现代与复古的统一。而傅山园还要承担太原市广场公园的功能,通过植树造林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城市绿地,免费向市民开放。其优雅的环境和怀古的气氛,吸引许多城市居民到此来休闲娱乐。

傅山园规划设计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挖掘“傅山”的思想文化精髓。傅山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在于其书法、医学、武术皆有其独到之处的造诣及其民族文化气节。在规划设计上以“傅山”“文化”为载体,从不同的角度对“傅山园”的历史、民间艺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充分挖掘其文化的经济价值,突出文化产业开发。

在医疗保健上,以“八珍汤”——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载体进行开发,在养生健体方面以傅山拳法为依托,开发傅青主女科、傅山传说故事、傅山拳法(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傅山园不仅成为市民了解、认识、传承傅山文化的场所,而且在此基础上,傅山园又成为一个现代化、高标准的集文化研究、艺术鉴赏、养生健体、医疗保健、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园区。

太原北线游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在著名的古晋阳外八景中,其北线就占有六景。这里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留有许多傅山先生的足迹和故事。正在建设中的市重点工程,“上兰生态文化新区”,将各个景区整体规划,连片开发,将成为太原生态文化最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区。

这一系列的规划,将傅山园同周边的经济一同带动起来,不仅开发傅山园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不仅是旅游业和随之带动的第三产业,包括餐饮业和住宿业等,还有随之而来的房产业和贸易业,从而使傅山园文化遗产开发展现了更广阔的前景。

2.1.2融资创新实现各种规划,都取决于资金的保证。傅山园文化遗产保护所走的并不是原来的老路子,还是走拓宽资金渠道、多方合作、借助社会力量实现我国的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的现代“高速路”。在傅山园项目上,2005年,由山西省太原市向阳镇、西村村委会、太原市金龙城建总公司三方合作成立太原傅山文化产业开发苑,由太原市金龙城建总公司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实现了社会化融资,企业化经营管理,权责利明地创新开发建设,加快了项目的建设进程。

此外,在傅山园开发上,采用了新的融资模式。PPP模式由政府向借贷单位做出承诺,按照政府与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支付费用,以换取加快基础设施和有效的运营建设,给予民营企业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

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后,转出周边的土地,并招募了一些高品质的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改造建设,以带动周边土地的升值,再将资金运用到后期工程的建设中。

项目方希望这一途径能够成为工程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实现傅山园项目的盈利,这也就是所谓的“傅山园模式”。太原市政府有关部门十分认可傅山园的经营模式和成果,并对此项工程给予极大的热情与帮助。笔者对傅山园周边的群众进行了访谈,大部分群众是比较认同“傅山园”工程的开发,认为这是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的好方法,也是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好途径。

2.1.3管理创新有资金、有规划还需要有良好的执行管理功能。傅山园建设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管理创新。在对外宣传中,傅山园是由太原市向阳镇、西村村委会、太原市金龙城建总公司三方合作进行的。区、镇主要负责监督和规划傅山园,傅山园改造工程的主要执行机构是太原傅山文化产业开发苑,由太原市金龙城建总公司全权负责项目建设,两者属于对象之间的合作关系,与我国传统的行政结构相比,其执行部门比较明确。太原傅山文化产业开发苑,在傅山园开发项目上实现了小范围内的各部门管理整合,其权责明晰,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太原傅山文化产业开发苑是傅山园项目建设的执行者,主要由“决策机构——市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执行机构——太原傅山文化产业开发苑”和“商业运作实体——太原市金龙城建总公司”构成。两套班子,一路人马。在进行市场操作时,由太原傅山文化产业开发苑进行,而进行政府职能的执行时,则由领导小组出面。

2.2 傅山园利益主体状况分析

傅山园的建设,牵涉到的利益主体众多:从政府到项目的投资商,再到项目区的居民们,而以上所有的利益主体,都有着自己个体的福祉——这些个体的福祉是不完全兼容的,有时甚至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因此,社会福祉和个体福祉的关系也就成为我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那么,项目的建设对于他们的福利究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是否真正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改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共赢局面呢?为此,我们用福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论证。

福祉经济学是判断社会福祉在一种经济状态下比另一种经济状态喜爱更高或者更低的学说,既可以用之进行规范性解释,也可以进行实证性分析。在通常情况下,社会福祉被认为是个人福祉的某种函数。作为意在使得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周边环境改善的傅山园项目,其所带来的福祉更多的是社会层面。我们希望通过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行为动机与结果的分析,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作一客观反映。

2.2.1政府对傅山园的影响作为决策方,政府无疑扮演着第一位的角色。无可否认,傅山园的建成,将给太原市的政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是政府认真参与此项工程的重要动机。 政府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组织相比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是政府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二是政府具有其他经济组织不具备的强制力。傅山园规划之始,政府的这两个特征就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征地、拆迁补偿等影响大的工作上,难以想象不具备对群众的普遍影响以及强制力的政府将如何处理这一问题。而关于正在进行的通过刺激项目周边地价的提升来吸引房地产商们投资和购买来获取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这一模式,更是以政府手中所掌握着的土地为筹码——可以说,离开了政府这一特殊组织,傅山园将无法运营,而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缺口,亦至少在短期之内无法得到填补。

2.2.2傅山园对民众的影响福祉经济学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或论断:某个人的效用函数不仅仅取决于他自己所能够控制的变量,而且取决于由别人控制的某些变量,而后一种是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解决的,于是外部性就随之而产生了。

在调查中了解到傅山园的建设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遗址区的民众带来了正能量的外部性:改善本地区的交通、居住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等,提升人居环境的质量;吸引投资,拉动周边经济增长,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绿化带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拆迁决定是由政府做出的,政府一旦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民众们通常就会认为这一决定是不可避免的,这样,至少在他们的心理上所遭受的福祉损失就很少了。事实上,我们在调查之中也获得这样的信息:总体来说,这些被拆迁居民普遍收入不高,在这一地区没有太多的既得利益,他们自己也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而他们自身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抱着支持的态度,大多数人能够理解他们是在为保护文化遗产而让出土地,对这次拆迁采取配合的态度。

2.2.3傅山园对房地产的带动总体而言,对傅山园项目进行投资的企业大多来自房地产业。这与政府的经营理念以及引导作用(利用傅山园的建成带动周边地产的升值)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傅山园的修建也确实极大地推动了城北地价的上涨,而项目建成以后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又将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房地产竞相投资的最主要动机。由此来看,房产商们是这一“傅山园模式”运营的受益者。

综上所述,本次工程涉及的利益主体基本上是正能量的收益,在和周边区域的平衡发展和兼顾主体利益上,傅山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应。

3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需积极谋求外援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不仅仅属于本国和本民族,也属于全人类。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是世界共同的责任和心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明确指出,建立“世界遗产基金”,为世界各地的濒危文化遗产给予支持,及时挽救了大量珍贵遗产。

在傅山园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多个政府机构,多个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保护项目所采用合作方式必将对我国其他非物质文化文化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3.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刻不容缓

在前期的资料整合和对傅山园的整体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国内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律还很不完善,甚至很多只是作为红头文件的批示,同时在规章制度上对于破坏文化遗产的惩罚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在立法上就存在着侵害文化遗产的漏洞。在法律规制上,文化遗产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而在欧洲一些国家及其日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有着十分完善的立法。也正是法律的保障使得这些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化规范化,为此,我国应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立法工作。

3.3 争取资金方式的多元化

资金问题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中无法回避和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我国的资金来源一直是十分狭窄,主要是由政府支出。而正因为政府支出的不足,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只好用开发来保护,这就造成许多问题。广开财路,使得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去,使得资金来源不再单一,将是未来保护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利用更多的经济刺激手段进行激励,例如对相关保护单位的税收减免,或者开辟新的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如借鉴巴西用彩票专项资金的经验),都对我们有着现实的启示意义。

3.4 改变孤立静止的保护方式

在傅山园建成后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太原市非物质文化最大的品牌,却仍然使用的是孤立静止的保护方法,单纯通过傅山园的开放来收取门票,除了周边的旅游观光纪念品专卖和小餐馆,基本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这对于资源价值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怎样在观念上改变,在设计上创新,改变原有单一的保护利用方法,这是傅山园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3.5 政府定位及其角色转型刻不容缓

傅山文化产业开发园的政府角色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中国许多地区都是把旅游资源作为私有,交由政府自己进行风景区开发。而PPP模式的成功使用,也是政府角色转变的一个信号。

但是我们不能回避在傅山园案例中依然存在着政府角色多样,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状况。傅山园是否会随着自己长期发展逐步做大,形成自己的部门利益,这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1] 汤静.世界遗产管理和保护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1(5).

[2] 陈耀华,赵星烁.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9(4).

[3] 约瑟夫5E5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4] 黄有光.福祉经济学——一个趋于更全面分析的尝试[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 见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十五条.

猜你喜欢

傅山福祉太原市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傅山的“四宁四毋”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分析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生态就是民生 环境就是福祉
建优美生态 谋百姓福祉
清·傅山论书句
创造健康红利 增强人民福祉
傅山